呂梁人民歡迎你!

2020-12-13 新華網山西頻道


   傘頭秧歌在呂梁山區的臨縣、方山、離石、柳林等縣均有流傳,其中尤數臨縣的最富有代表性。由於『傘頭』(領舞者)在秧歌隊中佔有重要地位,且手執花傘,故而得名。

  臨縣《傘頭秧歌》在長期的活動過程中,無論在形式、內容和表演風格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其中湫水河上遊,包括縣城一帶稱為上川,以"打鼓子出名,湫水河下遊 ,包括招賢林家坪等地川。擅長於扭 待別是扇子耍得歡,磧口、三交,則注重秧歌隊的吹奏樂。而西部黃河沿岸與小川幾個稱為西首的鄉鎮,鬧秧歌時民歌唱得最有特色。其中有一首秧歌唱道: 上川的鼓子下川的扭,西首裡出的是民歌手,縣城裡集中了些好傘頭,要聽吹手到磧口 。 唱詞概括了臨縣秧歌的地區特色。

  秧歌隊的表演。包括以下幾方面節目: 一是民間傳統藝術形式,如旱船、『竹馬、獅子「『龍燈、「高蹺」『大頭娃娃」。二是民間小演唱。如《賣菜》、《賣水》、《賣餃子》、《牧牛》、《對花》、《劉三拉》等。 三是傳統戲曲中的片斷。如:白蛇傳中的水鬥;白草灘中的《釘缸》以及《過山》、《吃瓜》等。 四是現代歌舞和自編自唱的,反映現實題材的一些小演唱或小戲曲等。

  皮影,作為一種民間傳統的小戲,在表演時,以驢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臺,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戲」。這種形像的造型特點是:戲劇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側面的。由於皮影戲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過正側面的影像的活動展開戲劇情節。自然,這種美術造型也只能是運用正側面這種角度才能最為典型地表現出戲劇藝術造型。由於皮影戲只宜表現高、長度的空間,因而與剪紙的表現方法有相似之處。人物的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與戲劇上的臉譜、服裝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戲的裝飾性,尤其是誇張手法極強,在布景方面,有著殿閣、樓臺、庭院、山水、樹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車、劍、戟、刀槍等,造型頗為概括洗鍊。

  紙窗皮影戲,以孝義為中心流播、輻射在周圍各縣。流傳在呂梁的孝義、汾陽、交城、交口、中陽等,晉中的平遙、介休、祁縣、太谷以及晉東南的沁源等地。 明末清初,陝西華縣、華陰縣的影戲就傳到了晉南,順山西從南到北,由運城地區(新絳縣為代表,並周圍各縣),到臨汾地區(曲沃縣為代表,並周圍各縣),再到晉中地區(以孝義為中心,並周圍各縣)。

 

  麵塑被稱為「面花」、」花饃」、」花饃頭」,是呂梁民間在探親、賀喜、祭掃節日等生活中,寄予某種特定意願的傳統工藝食品。逢年過節、婚喪嫁娶以及其它喜慶時日,都要捏制麵塑以示慶祝。
  
  麵塑,大都出自農村、鄉鎮、城市家庭婦女之手。尤其是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幾乎家家都要用麵粉塑制諸如人物、動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樣繁多、技藝精湛的麵塑。

  山區花饃,中間往往插以紅棗,既有裝飾性,又是營養品、調味品,很受歡迎。當地還有一種大型供品名為「棗山」。這種棗山以面卷紅棗,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頂往往塑一層如意形圖案,在上面再加上麵塑的「小元寶」三至五個,同時,還塑上一個供咬銅錢的「錢龍」。「棗山」蒸出後,可以顏色點染,成為一種鮮豔的民間藝術品。


  呂梁還有一種油花,常見的有蝴蝶、秋蟬、河鯉、花籃等動植物形狀。製作時,先將生面切成大小不等的幾何圖形面塊,再按特定的設計粘連,呈粗劣的平面雕接形態,生觀呆板虛弱,油炸後變形,其線條之豐滿,形象之玲瓏常使觀者讚嘆。
  呂梁麵塑,本身就是一種民間藝術品,它又與風俗人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麵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與當地民俗活動、民俗風情緊密聯繫並發展變化著。面花的製法是先將生面搓成圓形長條,再按設計捲曲、筷夾、刀切,最後入籠蒸熟,出籠點色而成。一般麵塑,造形誇張、生動,用色明快、大方、風格粗獷、樸實、簡練,並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著鮮明的民間和地方特色。

  呂梁麵塑色彩鮮豔奪目,造型生動誇張,製作精巧細膩,民俗氣息濃鬱。平川地區偏於細膩,做工精巧,靠近黃河沿岸的山區則趨於粗擴,造型誇張,面花的個體大,設色鮮豔。一個元宵節棗廝兒大到三尺,重達十餘斤,尤以嵐縣七月十五白龍廟擺供和元宵節柳林盤子麵塑為代表。

  呂梁民間剪紙歷史悠久並且和其它民間藝術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從石樓、柳林等地出土的大量殷商青銅器和離石柳林三川河流域發掘的漢代墓葬、畫像石刻藝術來看,其藝術特點與剪紙的風格極為相似,豪放粗獷,純樸渾厚生活氣息濃厚,故事情節完善。說明它們在 發展的過程中互為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藝術。剪紙工具簡單易於傳授,在傳承過程中,又經歷了藝術與內容的自然發展,使剪紙藝術始終充滿旺盛的活力,經久不衰。

  合乎呂梁民間剪紙久盛不衰在於其產生和發展,與當地的民風民俗息息相關。追溯呂梁民間剪紙的起源、發展,分析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區別其在民俗中的不同使用範圍與精神功用,可以看出呂梁的民間剪紙構成了以下幾種類型:(一)巫太信仰和殘存先民圖騰崇拜的剪紙。


  繡花,又稱「女紅」,女孩子從七、八歲開始就學繡花,不只是貧家女兒,就是大家閨秀,也得從小學習針線活,以達到其困教的要求。當一個閨女與男方定了親,就要為公婆、叔嬸、小姑準備見面繡品,更要為未見面的丈夫做兜肚、荷包、鞋墊等。生活用品如衣裙、鞋帽、枕套、靠墊、臺布、香包、菸袋以及屏風、壁掛等陳設品,廟宇中的神像、龍帳、寶蓋、長幡、蓮座及戲裝等都有刺繡,刺繡分平面與立體兩種:平面繡花多為花、鳥、蟲、魚等吉祥圖案,玲瓏精巧,色彩豔麗,立體繡有獅、虎、兔等童帽。先做闊眉、眼、巨齒、長鬚、大耳,再組合安綴於帽殼,造型誇張,形象生動,其技法有稀針、手針、側針、拉繡、滾針、遊針、扇形針、網繡、鎖絲、納錦、鋪絨等,風格各異,豐富多彩。七十年代後,現代刺繡興起,繡物平面呈從集體彩線線端排列,作品常見於枕套、門帘、被罩、電視機罩、兒童胸置,圖案多為花草、蟲獸。有的還輔以吉祥文字。


相關焦點

  • 【親歷者說】這是呂梁人民的情意,我怎麼捨得穿在腳上
    《這是呂梁人民的情意,我怎麼捨得穿在腳上》講述者:張守慎【旁白】:今天的扶貧故事發生在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馬校長對我說:「這是孩子家長對你的一份心意,如果你不收下,她們會認為你看不起她們。」在校長的勸說下,我還是謝絕了雞蛋和馬鈴薯,收下了鞋墊這份沉甸甸的情意。在我準備掏錢的時候,鄉親們一邊說著什麼,一邊向我,連連擺手,我雖然聽不大懂,但從臉上看出了不高興的樣子,我只好又把錢揣了起來。
  • 莊家呂梁(一)
    誰知呂梁提供給報社的文字稿絕非獨家,至周四(1月4日),網上相關消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至周末,《財經時報》、《中華工商時報》等多家報紙,都刊登了中科創崩盤的「內幕消息」。當然,在當時,真正見到呂梁本人的只有《財經時報》記者。 呂梁提供的「內幕消息」中仍包含著重重疑霧,但最核心的事實卻公之於眾了。
  • 呂梁人,你欠世界一個烹飪山藥蛋的菜單
    呂梁人也真是會用山藥蛋做菜做飯,花樣翻新,從涼菜到熱菜,從主食到酒水,全部是山藥蛋的奇妙變幻。 土裡生土裡長的山藥蛋即使學名也還是土豆,土土的憨憨的實實在在的,就像是呂梁山裡的壯後生,任呂梁的巧手婆姨們百般擺布千樣發揮。 這是一場越了幾大洋跨了幾世紀的愛情故事。 先說說山藥(蛋)是個什麼東西。
  • 呂梁「四大煤老闆」的覆滅之路!
    向上滾動瀏覽全文 一提起呂梁 除了煤炭還有「煤老闆」 「呂梁煤老闆」在大眾的印象中 似乎被當成一個特殊群體
  • 與土豆結緣——憶難忘的呂梁歲月
    一、初到呂梁即被土豆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來呂梁之前,就聽曾在呂梁掛職的李彥捷同志介紹呂梁情況:黃土高坡,土地貧瘠,作物單一,土豆養育了這方人。作為一個從小在縣城長大、工科出生的人,對農村基本一無所知,赴呂梁最想見識的就是這個營養豐富、適應性強,養育一方百姓的平凡土豆。
  • 「醉美信義 為愛鄉約」 ——離石區主辦呂梁黃河人家鄉村旅遊季...
    屆時,該區將熱誠歡迎省內外遊客前來體驗各項文旅活動。區委書記張潞萍致辭。梁美麗 攝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李軍致歡迎詞。梁美麗 攝張潞萍代表離石區委、區政府和全區35萬人民,向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抗疫英雄所表現出來的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表示肯定,倡導全區學習他們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能勝的鬥爭精神,學習他們展現出來的新時代呂梁精神,號召全區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凝聚起建設美好「四區」離石的磅礴力量。援鄂醫護人員吳向陽、馬紅霞分享抗議故事。
  • 速看,陝西呂梁獨有的這三種特色美食,保證你看了就想吃!
    #呂梁市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西隔黃河同陝西榆林相望,東北與省會太原市相連,東部、東南部分別和晉中、臨汾接壤。呂梁是革命老區,革命戰爭時期是紅軍東徵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一部《呂梁英雄傳》,是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後繼的真實寫照。 呂梁是發展新區。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呂梁的特色美食。
  • 呂梁丨五顏六色繪離石(一):黃
    黃天黃地黃搓搓,黃風擺浪黃湯湯。身上的叫搓搓,河裡的叫湯湯。但是,也千萬不要以為你找到了規律,比如「蹲」我們叫「圪蹴」,你們說「神」,我們必須誇張一點說「神神」。再說回來顏色,「黃」也被許多離石人用來指代一種食物「攤黃」,是用小米麵或者玉米面和水調成糊狀,稍微發酵以後,攤到生鐵鏊子上煎熟的煎餅,鬆軟金黃。我們叫做「huo'r」,我並不清楚這個字咋寫,但是也不確切就是「黃」字,畢竟,還有一種類似的蒸糕,並不是黃色的,但也叫做「huo'r」。
  • 呂梁扶貧工作難忘的幾件事
    中國科協第五屆赴山西省呂梁地區科技扶貧團於1990年2月成立,共6人,團長郝永泉(中國科技會堂),副團長王臨安(辦公廳,上屆扶貧團副團長)和我(中國科學技術館),團員有張豐之(科技會堂)、趙秀濤(科普所)、湯文儒(聲像中心)。中國科協高度重視對呂梁的扶貧工作,書記處高潮同志和曹令中同志出席第五屆扶貧團成立會並做了具體指示。
  • 【文水篇】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呂梁特色農產品展
    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呂梁特色農產品展文水篇 近年來,作為農業大縣的文水縣利用電商直播和直播帶貨等營銷新模式,使得消費升級趨勢非常明顯。綠色、健康類的特色商品受到熱捧,尤其是今年,該縣積極應對因疫情出現的外需下滑影響,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成為新亮點。
  • 蹚,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呂梁新路」
    「呂梁通」城市綜合服務平臺廣泛運用,5G建設和應用率先布局,「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步入快車道,52個落地項目持續推進,大數據在呂梁扶貧、三農、醫療、旅遊、能源等領域的運用,不僅在創新大數據融合應用先行區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更為全市率先蹚出一條轉型發展新路注入了新動能。 大數據+民生服務,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 呂梁運城11日各有兩例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截至目前,呂梁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已有5人治癒出院。今年60歲的郝女士是呂梁首例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1月10日,郝女士開始出現身體乏力、忽冷忽熱等症狀,自以為是感冒,自服藥無好轉。1月21日,郝女士從武漢乘坐私家車返回呂梁離石。1月24日晚,郝女士因發熱到呂梁市人民醫院就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 人民的名義:侯亮平剛任局長,林華華就說呂副局長變態,什麼意思
    在《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中,侯亮平本來不是漢東檢察院的反貪局長,是反貪總局臨時借調的人員。侯亮平剛來做代理局長的時候,副局長呂梁就表現出不合作的態度。侯亮平通過進一步的了解,林華華說呂梁副局長是個變態,這是什麼意思呢?
  • 「呂梁公安「十個十大」評選活動」擔當楷模候選人——高宇航
    從警多年來,高宇航始終懷著對公安事業的赤膽忠誠和對人民群眾的滿腔熱忱,始終不忘加強政治理論修養和探索研究業務,堅持從書本上學、從實踐中學。調至柳林鎮派出所後,他本著「立足小案、經營大案」的宗旨,多次進村入戶走訪、摸排,獲得一條重要線索(柳林縣薛村鎮馮某常到石西鄉流竄,接觸多為吸毒人員)。
  • 呂梁貧困學生在北京歡度國慶60周年紀實
    中國科協農技中心組織了一次中國科協部分同志捐助的呂梁貧困學生在北京歡度國慶60周年的活動。我承擔了活動的領導、策劃、組織、實施,11年過去了,至今回想起那次活動,心中仍然激蕩著深切的回憶。呂梁是革命老區,曾是革命根據地延安的東部屏障、紅軍東徵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後委機關所在地。根據呂梁市政府資料:呂梁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 我省10月份空氣品質:呂梁最好,太原最差
    10月,11個設區市環境空氣品質,呂梁最好,太原最差。10月,11個設區市中,呂梁、忻州、朔州、大同、運城、晉中6市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好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平均水平,其餘5市均差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平均水平。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最好的(綜合指數由小到大)3個城市依次是:呂梁、忻州、朔州,最差的(綜合指數由大到小)3個城市依次是太原、晉城、臨汾。
  • 種下「金果果」,山西呂梁發展沙棘產業推動綠富同興
    作為全國沙棘開發利用發源地之一,呂梁擁有山西最大的連片天然沙棘林區,正全力推動沙棘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精品化發展。  金秋時節,沙棘熟了,呂梁沙棘主產區交城、方山、嵐縣、交口等地陸續迎來採收熱潮。資料圖片(劉亮亮 攝)  眼下正值金秋時節,沙棘熟了。
  • 共青團呂梁市委赴孝義市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為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12月9日,團呂梁市委副書記馬海峰一行在孝義市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團孝義市委全體機關幹部、孝義市「青年之家」負責人、孝義市金融系統、電力系統及部分兩新領域的青年代表共計90餘人參加宣講活動。
  • 「三轉婆姨」書寫脫貧攻堅「新呂梁英雄傳」
    「呂梁山護工」已經成為呂梁山區一個品牌,千千萬萬像馬金蓮一樣的「三轉婆姨」通過自身的努力,書寫著脫貧攻堅「新呂梁英雄傳」。圖中右二為馬金蓮今年35歲的馬金蓮原是呂梁山區一名貧困婦女,增收無路、家人生病……貧困一直困擾著她和她的家庭。
  • 山西呂梁:讓女生深夜寫檢討校長被拘,出格行為被熱議,你怎麼看
    官方報導顯示,山西呂梁臨縣「毆打女學生逼其寫不雅檢討」的校長已經確認被拘留。據調查,該校長(姑且這麼稱呼他吧)確實存在毆打學生,逼迫學生寫下流檢討書的行為,既有違師德,而且涉嫌違法,目前,已經被刑拘15天罰款2000元,後續問題仍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