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頭髮梳成大人模樣,穿上一身帥氣西裝……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留給我們最大的遺憾,一定是越野愛好者們沒有官方渠道買到話題度和可玩性都非常高的全新一代Jimny吉姆尼了。
如果不是日本本土K-CAR的法規要求新車必須標配ESP,不知道誕生於1998年的上一代Jimny還能續上多少年。想想我的同事都有98年的年輕人了,我老闆說如果他大學畢業就生孩子小孩差不多就該這麼大,這麼來算,Jimny的更新速度和人類的換代速度還真是差不多。快50年的歷史了,剛剛出到第四代。
誕生於1970年的Jimny是鈴木的第一款四驅車,它的雛形是HopeStar ON360,一家當時快要倒閉而被鈴木收購的微車公司的作品,鈴木將它進行了重新設計,換裝了自家的發動機後,推出了初代目的Jimny。
初代Jimny非常原始,敞篷設計,帶帆布車門和帆布車頂,看似雙座設計其實在駕駛座後面還有一個摺疊座位,所以能容納三個人出行,翻折風擋,不足2米的軸距和不到600公斤的車重,25馬力,最高時速每小時75公裡,一輛不折不扣的K Car。不過鈴木可能也沒想到,這一填補市場空白的車型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裡在全球194個國家和地區售出了接近300萬輛。同時,在日本K Car越野車領域,它幾乎從來沒有出現像樣過對手。(三菱曾經推出過Pajero Mini,和翼豪陸神一樣成為歷史了)
把純粹的越野這件事堅持得很好的,美國有Jeep Wrangler,英國有Land Rover Defender(全新一代應該不會讓人失望),德國有BENZ G-Class。而日本,可能Jimny比Toyota Land Cruiser更具代表性,畢竟陸巡現在已然是個大塊頭,而全新一代的Jimny依然是一輛車長不過3米6,重量剛過1噸,在日本市場以K Car為主力型號的小車。
越野能力>公路能力,這是Jimny堅持的哲學。
一個段子,其他越野愛好者們都不願意帶著Jimny車主一起玩兒,為啥?在越野場地裡自己能過去的地方Jimny輕鬆能過,自己過不去的地方Jimny還能找樂子;而上了高速發現Jimny一會兒就跟不見了,每個服務區都得停下來等他們。如果你純粹因為復古的外觀想買一輛Jimny用於日常駕駛,不超過一周你就會發現自己選錯車了…
非承載式車身,圓形頭燈,蚌式引擎蓋,外露式的排水槽,尾門外露式的鉸鏈設計加上背個大書包,Jimny具備了硬派越野車應有的一切設計元素。全新一代Jimny的設計實質上是致敬了自己的第二代產品,然而大家卻發現,哎呀,這是一個改裝成奔馳大G的好苗子啊!
究竟有多像?看看這幾張圖片就知道了,不過和BJ80的那種「像」不同,這兩輛身價差別頗大的車撞臉,主要還是因為十分接近的設計理念。不過非要說大G是Jimny的爸爸可能有點不妥,畢竟初代Jimny誕生於1970年,9年之後才有了奔馳G。
和大G「撞臉」讓小Jimny成為了改裝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當然,日本人可不會幹我們這兒汽配城手法那種換個標眾泰變保時捷、陸風變路虎的噁心把戲,而是針對Jimny量身打造了各種改裝套件。
最近在國內因為模型版權話題度非常高的日本寬體改裝品牌Liberty Walk帶來的改裝方案名字非常直接——G-Mini,方案參考了自家給大G設計的寬體改裝方案,前包圍碳纖維引擎蓋、寬體包圍、輪轂還有車頂護板都如出一轍,相似度99%!
Wald的選擇則是致敬G500 4x4,把Jimny舉高高…日行燈和車頂探照燈的還原度相當高,不過我為什麼從這輛車裡看到了悍馬的影子?
掛著中東牌照,網傳來自中國的改裝廠則直接將Jimny改成了原廠全新一代奔馳G的樣子,特別是黃色車頭這張,如果不是有其他角度的圖片自證,打死我也不信這不是一輛G…
皮卡同樣是個好點子,第二代Jimny就推出過皮卡車型。作為一臺越野車,荒野才是它的舞臺,我覺得鈴木原廠後續完全可以跟進這個創意。
在「改大G」的浪潮下,DAMD進行了差異化營銷,他們發現把Jimny改成路虎衛士也不錯。DAMD還遵循了客戶就是上帝的宗旨,除了衛士,常規玩兒法也沒有放過,這就出現了LittleG和LittleD兩款產品,無論客人翻奔馳還是路虎的牌子,我們店裡都有。
當然,你們這些天天想著怎麼把Jimny改裝成大G的人主要問題還是經濟條件跟不上,有錢人,都是這麼玩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