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公鏈的發展和進步正式開啟了區塊鏈網絡時代,那麼跨鏈就是構造「區塊鏈3.0時代」的重要基石。而在這些「基石」中,Cosmos、Polkadot、IRISnet以及Ladder Network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項目。
在跨鏈這個賽道上,Cosmos和IRISnet已經分別於北京時間2019年3月14日和3月1日啟動主網,Cosmos更是牛逼的漲了41倍,而很多人也認為2019年將會是跨鏈元年,引領跨鏈項目走向一波小高潮!
在之前的文章中,專員已經對Cosmos、Polkadot做了詳細的分析,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賽道的另一匹黑馬——Ladder Network。
一、項目介紹:
首先,Ladder Network的發起是為了解決區塊鏈3.0時代的幾個問題:
① 現有區塊鏈網絡中存在大量中心化、共享不充分、交易擁堵、交易費用昂貴等問題。
我們想想比特幣轉帳需要一個小時,而ETH也需要10分鐘,雖然EOS解決了交易擁堵的問題,但是也出現了中心化的現象,21個超級節點還並沒有能夠很好的協作起來,過去也經常爆出黑客使用已加入到黑名單中的Token。
而Ladder Network則為我們提供了多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1. 基於BaaS服務提供更加便捷的鏈改以及鏈鏈交互能力;
在傳統區塊鏈應用中,往往將所有交易都發送到主網,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得網絡擁堵大大提高。在以太坊上就發生過好幾次類似情況,比如我們熟知的加密貓、「FOMO 3D」等。
而隨著Ladder Network的完善以及BaaS服務上線,每個企業或者應用都可以快速進行鏈改,降低手續費的同時,還能大大緩解主網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2. 基於中繼模式的Ladder Network將大大減少鏈上交易量;
Ladder Network以及包括Polkadot、Cosmos、IRISnet都是採用中繼模式,而中繼模式可以實現鏈下完成大部分交易,只有關鍵交易上鏈,從而大大減少主鏈網絡擁堵的困境。
事實上,在雷電網絡和閃電網絡中,都使用了中繼服務,而Ladder Network則從商業模式和技術思考上提供了多種解決方案,使得未來區塊鏈世界能夠變得更加去中心、透明、高效低廉,就如我們現在使用網際網路服務一樣便捷。
② 數據孤島問題嚴重,鏈與鏈之間的價值轉移不通暢。
即使不考慮通證,只考慮鏈上數據的轉移,目前的區塊鏈世界也是非常不通暢的。
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會不斷思考如何打破數據孤島現象,因為只有數據的流通與交互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和更多的商業想像空間。而在區塊鏈世界,最佳的實現方式之一就是Ladder Network、Cosmos、Polkadot等跨鏈架構。
而且,大家也會發現,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廠商進軍區塊鏈,聯盟鏈也隨之異軍突起。而如何支持聯盟鏈之間的價值轉移以及聯盟鏈與公鏈間的信息交互也逐漸成為各大區塊鏈龍頭公司關注的藍海之一。不說國外,光國內就有阿里、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公司在研究鏈與鏈之間的價值交互和數據錨定,未來前景不言而喻。
③ 為異構鏈之間交互建立基礎設施和橋梁。
如果只是ETH和ETC這間這類同構鏈(相同架構)的價值交互,那跨鏈的想像空間就會大大降低。但是一旦考慮到Ladder Network以及其他跨鏈平臺能夠為BTC、ETH、EOS這些異構鏈之間架設數據和價值交換的通道,我們就可以發現,未來,多條公鏈並存,數據互相共享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一件事。
甚至,聯盟鏈可以將一些公開透明的信息錨定在公鏈上,公正公開,不可篡改,比如企業財務報表、開原始碼等也不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為解決以上這些問題,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應運而生,其致力於成為「Web3.0時代」以及「區塊鏈3.0時代」的跨鏈領域基石網絡,旨在建成區塊鏈世界萬鏈互通的領航者。
二、技術熱點:
相比於其他的跨鏈項目,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具有以下特點:
1.引入門限籤名的見證人機制來確保交易驗證的有效性;
2.首創跨鏈投資模式,促進跨鏈資產的暢通流動,引入Oracle預言機打通鏈與現實世界的壁壘。
3.IoT + 5G
5G和IoT都是目前比較熱門的方向,毫無疑問,作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區塊鏈網絡,將會在5G和IoT上大放異彩,而Ladder Network也針對這些領域,加大與ABMatrix的戰略合作,三年內目標是帶動千萬級物聯網用戶流量。
除此之外,與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的結合,使得Ladder Network的可擴展性和可用性都大大提升。對於傳統企業而言,他們不需要再進行昂貴的鏈改,只需要利用Ladder Network的BaaS服務即可。
Ladder
Cosmos
Polkadot
技術基礎
Substrate協議
Tendermint共識算法
隱私保護
MimbleWimble
無
無
可落地方案
重點和物聯網、人工智慧應用落地結合
技術社區層面
技術社區層面
可擴展性
平行鏈
平行鏈
平行鏈
BaaS
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上表是Ladder Network與Cosmos、Polkadot的技術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同Polkadot一樣,Ladder Network也是使用Substrate開發框架協議開發。
Substrate是一個用於構建分布式或者去中心化系統的架構,在加密貨幣項目和消息總線系統中常被使用。而Ladder Network之所以選擇Substrate的原因,有兩方面:
1. 使用Substrate框架開發的項目可以有更好的功能、安全性以及可擴展性優勢;
2. 團隊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區建設和商業邏輯支持上。
專員本身也比較贊同這點,使用成熟的架構能夠加快項目落地,對於目前的跨鏈項目來說,誰先推出商業應用,上主網,就有了巨大的先發優勢!
如果大家不了解先發優勢的結果,可以看看BTC和BCH,太子終究敵不過BTC老大哥。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基於Ladder Network網絡的IoT設備,我們可以發現,在5G時代,IoT和Ladder Network都有可能大放異彩。
三、Roadmap:
2018年 7月 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技術路線研究
2018年 9月 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項目啟動,完成白皮書初稿
2018年12月 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項目技術路線優化,生態路線建立。
2019年 5月 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測試網上線,實現以太坊和ABOS鏈等的跨鏈互聯
2019年 9月 和主流區塊鏈如EOS、比特幣等連接;銜梯網絡整體開源;啟動跨鏈生態航海計劃
2019年12月 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主網正式上線,全面發力跨鏈生態航海計劃
2020年 3月 BAAS平臺建成
2020年 6月 供應鏈模塊、遊戲模塊接入BAAS,共享銜梯網絡Ladder Network跨鏈服務
2020年12月 實現社區治理去中心化
不難發現,近期適逢Ladder Network的測試網絡上線,九月份就會進行跨鏈生態建設,12月底就會上主網,估計團隊也是希望能夠加快速度,趕在Cosmos和Polkadot的前面!
最後,聊聊專員對Ladder Network的一些想法,Ladder Network相比於其他幾個公鏈項目的主要優勢在於場景清晰明確(主要是IoT + 5G),技術架構成熟(Substrate協議開發),創始人團隊實力雄厚(包括Polkadot社區開發者、CITA社區代碼貢獻者等)、與國內外多所高校、機構有合作。如果Ladder Network能夠按照RoadMap 12月份主網上線,必將在跨鏈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而BaaS服務則可能成為Ladder Network正式從個人走向企業,從公鏈走向聯盟鏈的重要殺手級產品,專員對此表示萬分期待。而Ladder Network能否會打敗Cosmos、Polkadot,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讓我們拭目以待!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Ladder Network的公眾號,在這裡或許你會遇到跨鏈未來的引領者~
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以下信息,在這裡或許你會遇到跨鏈未來的:
官方小秘書微信:ladderguanfang
官方公眾號:Ladder Network
電報群:https://t.me/laddernetwor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