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編臉上有兩個痣,一直覺得不好看,最近正在考慮做雷射祛痣,於是最近看了很多祛痣的資料,偶然看到了這樣一個圖片:痣相圖解
小編不是一個迷信的人,對這些寓意也就是看看而已,從來不相信某些部位的痣會「影響命運」,但是臉上的痣影響美觀卻是真的,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妹子臉上祛了幾個痣,感覺像整了一次容。
那麼祛痣有哪些方法?靠譜嗎?祛痣後會不會復發呢?今天就為大家扒一扒祛痣那些事兒!
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痣
痣,醫學上常稱為色痣,是由痣細胞組成的良性新生物,又叫黑素細胞痣、細胞痣、痣細胞痣。由於痣細胞的色素含量不同,臨床上可呈棕色、褐色、藍黑色、黑色或呈正常膚色、淡黃色或暗紅色。
根據痣細胞的分布部位,可將其分為交界痣、皮內痣和混合痣三種。
1)交界痣:痣細胞巢位於表皮與真皮交界處;
2)皮內痣:痣細胞位於表皮下方、真皮的淺層;
3)混合痣:痣細胞群見於真皮內或表皮內。
祛痣有哪些方法呢?
對於痣的祛除方法,目前醫院最常用到的是手術或者雷射,其次還有目前已逐漸被淘汰的冷凍、電燒等方法。同時在民間還流傳著很多旁門左道的祛痣偏方如食醋或者「神奇」的藥水。面對這些形形色色的祛痣方法,建議妹子們在祛痣的時候還是選擇雷射或者手術切除,這樣更穩妥更安全。
1、手術治療
如果色素痣直徑>3mm,則需要手術切掉。
手術切除是將整個色素痣連根挖起完全切除,同時會根據痣的部位、大小、形狀來設計切口,如果痣直徑過大,可能會採取多次切除。
切痣手術中採用的是美容縫合法,相對於傳統的外科縫合技術,美容縫合法使用皮下減張技術、小針細線,能最大程度減少瘢痕和縫線痕跡。
退一萬步講,如果術後疤痕明顯,我們依然可以用雷射進行修復的。
額外優勢:切下來的色素痣常規送病理檢查,可以明確痣的良惡情況,以及是否去除乾淨。
2,雷射祛除
通常直徑≤3mm的痣,可以採取雷射去除。
雷射能很好地控制治療深度,徹底氣化剝脫痣細胞,且不會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
再加上操作時間短、安全可靠、精確度高、深淺度易掌握,大大降低了瘢痕的形成。
在雷射治療後創面組織會結痂,大概7-10天左右脫痂,脫痂後粉色的印子一般3-12個月後慢慢自行消退。
痣的深淺也決定了雷射治療的次數,如果
第一次沒有去除乾淨,一般在術後1-2月以後再進行第二次治療。
有人擔心多次雷射治療會不會使色素痣惡變為黑色素瘤,這點一直都有爭議。目前有這方面的報導,但是尚缺乏充分證據能表明真正由後天性痣惡變而形成惡性黑素瘤。
所以,通常同個部位如果經過3次治療發現痣組織仍然處於較深的位置,無法祛除乾淨,難以通過雷射治療達治療效果,建議直接改為手術切除。
祛痣如何不留疤?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留疤的,但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
有可能留下一個輕微的凹陷性的疤痕,或者輕微凸起的增生性的疤痕,而留疤的原因通常跟體質,或者治療的強度過大時有關。
如何有效預防和避免祛痣留疤呢?
術後修復
一般術後會使用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促進創面的修復。
自然脫落
讓痂殼自然脫落,不要過早的沾水、浸泡,痂殼脫落的越晚,底部長得越好,就越不容易留疤。
防曬
最後就是防曬,尤其是在脫痂後,防曬做得越嚴格,越不容易有留印。如果出現色沉,後期外用促進代謝的藥物或者藥妝。
哪些痣要及時去掉呢?
身上的痣要不要去掉呢?可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影響到美觀的,那麼建議可以去掉;
另一方面有惡變傾向的,建議儘早去掉。相較於前者,後者更有治療價值。
首先從年齡來看,隨著年齡的增加,患癌的機率會增加,所以一個痣長得年限越長,惡變機率就越高,因此可以去掉。
第二從生長部位來看,如果是長在易受摩擦的部位,那麼要去掉,比如長在頭皮、手掌、腳掌、頸部、臀部、腰部,這些部位平常也較難觀察到,可能因為摩擦發生惡變,所以建議早期切除。
第三從形狀上來看,如果顏色突然變深了、面積變大了、破潰了,那麼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發生了惡變;如果邊緣模糊,不光滑、顏色深淺不一,發展比較迅速,那麼也是要提高警惕的。建議及早切除,以防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