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做人有十分,那做八分好就夠了。
這世上本就沒有無可挑剔的人,想要做到十分好,太累、太難、也太傻。
因為做個十分好人,想把事事都扛在肩上,把所有問題都解決,太累;想做人毫無缺陷,得人人的喜歡,太難;做別人心中的老好人,卻忘了做自己,太傻。
我們都說八分哲學,很多時候,人生不需要太滿,有些留白才會有更多思考。飯不要吃太多,八分飽足矣,話不要說太滿,八分就足夠。
凡事不求圓滿,但求八分好,做人也一樣,不求十分完美,八分好足矣。
每個人都無法做到完美,盡力做好自己就夠了。
人各有各的性子,有的人性子慢,有的人性子急,於是便有人說,性子慢的人優柔寡斷、磨磨唧唧,性子急的人暴躁如雷、風風火火,性子直的人更是口無遮攔、口不擇言,可是這又怎樣呢?
本來不同性子的人就各有優缺點,誰也不是完美的,所以性子慢的人不必感到抱歉,性子急的人也不必慌張,盡力做好自己就夠了。
從小到大,我們聽過太多關於做人的道理,那些條條框框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100分的好人:做人要善良、要大方、要真誠;做人不能忘記恩情,不能失信於人,不能傷害人心;做人要能讓人信服、給人快樂、給社會創造價值……
可是我們往往只能如韓寒所說:聽了一輩子的大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人無完人,事無完美,對於這些道理,我們能做到就做,做不到的問心無愧就好了。
人生在世,要學會和自己、和他人和解,對自己,不必太過強求,人活著要取悅自己,而不是取悅別人;對他人也不要過於嚴苛,包容別人的缺點,也是放寬自己的心胸。
一個人做人的好壞,八分自己做,兩分別人說。即使一個人為人再高尚,也會有人說他自恃清高,而一個人人品再差,也同樣有人阿諛奉承。
所以,做人,無須在意無關之人的評價,做好自己的八分就夠了。
《幸福三重奏》裡大S就因為小小的騎車撒嬌生氣的事,引來網友熱議,言論都說她裝、做作、只會撒嬌。可是她本身就是敏感而又感性的女人,在她心裡,她不過是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罷了,但是在鍵盤俠的眼中,她卻成了很好的攻擊對象。
無論做人做事,我們都避不開別人的評價,有的人會真心給你意見,有的人卻是出於嫉妒的惡意攻擊。
一件事,哪怕你做到十分,也會有人故意只給你兩分,更何況是做人呢?很多時候,即使你做事做人無愧於心,也會收到來自他人的惡意。
討厭你的人會用嘴巴攻擊你,但是喜歡你的人不會從別人的口中了解你,所以,無關的人不必在乎,懂你的人不需解釋,做好自己的八分,剩下的兩分讓人說去吧。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被束縛於做人做事的道理之中,總是活在一些公認的標準之下,忘記了怎麼去做自己。
蔣方舟在奇葩大會中談到「討好型人格」。在社會上處久了,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會變得小心翼翼,害怕和別人發生衝突,而把真實的自己藏起來去努力地迎合別人,渴望著別人的喜歡和認可。
我們不敢發脾氣,因為發脾氣是對別人的不禮貌,我們不敢拒絕別人,因為把不拒絕看成是一種善意,我們盡力避免爭吵和憤怒,因為許多大道理都說,吵架和生氣是不對的。
當我們做到這些,成為了人們口中「人品的典範」、「滿分的好人」,我們卻忘了去做真正的自己。
做人,有八分在自己,如何做的標準也在於自己,所以在許多口口相傳的做人的大道理道理之下,最重要的是活成自己的樣子。你是什麼樣就什麼樣,不去討好,不必迎合,做好自己,總有人會欣賞你的八分好。
做人,做到八分好就夠了,對陌生人,八分好是善良,剩下兩分是原則;對伴侶,八分好是愛意,剩下兩分是信任;對朋友,八分好是親密,剩下兩分是尊重;對自己,八分好是做自己,剩下兩分是成長。
為人處世,八分就好,參不透的道理就別再參,看不懂的玄妙也別再看,做好你自己,你就已經懂得了人生的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