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少年的你》獲得了金像獎最佳影片,同時男主角易烊千璽獲得新人獎,女主角周冬雨摘得影后,雖然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有了頒獎禮的隆重和煽情,但這個結果還是被粉絲刷屏了。粉絲們看到的當然是兩位明星從偶像流量向實力流量的轉型,而作為一個英語公眾號,我看到卻是這個有點簡單又有點內涵的譯名。
《少年的你》英文譯名是Better Days,翻譯為「更好的日子」,看過電影的人可能還記得開頭那句:This was our playground(這裡以前是我們的樂園),以及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 (這裡曾經是我們的樂園,陳念說兩個詞都有曾經的意思,但used to be 表達了失去樂園的感嘆)。這句話正映射了電影的主題,校園本是青春的樂園,卻因暴力而失去。但電影的名字卻代表著希望,正如電影光明的結局,期盼更好的日子。
同樣和「day「那些時光有關的青春電影《A Brighter Summer Day》,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電影講述了少年小四遇見了女孩小明後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的故事,當然這樣一句簡單的介紹遠不足以概括這部傑作,這個英文譯名「一個陽光更明亮的夏日」,或者說「一個陽光更刺眼的夏日」,仿佛在昭示這個夏天和以往不一樣,少年小四遇見了小明,在那個壓抑的社會環境下,他仿佛感受到了更明亮的陽光,但似乎也被刺眼的陽光灼傷,逐步迎來整個少年時代的崩塌。
電影《嘉年華》講的是少女小文被性侵後發生的故事,英文譯作《Angle Wears White》。這個案件故事的重心絕不僅僅是如何嚴懲強姦犯,更體現女性在當下所遭受到的種種不公和不幸。正如影片名,angle wears white,天使穿著白衣,象徵著聖潔和純真,影片中的女孩也如angle一般純潔,不容玷汙。而故事的結尾,小米也是穿著白衣逃離傷害。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英文名是《In the Heat of the Sun》,在陽光的熾熱裡。電影裡的大院少年整日在陽光普照下廝混,馬小軍痴戀米蘭,「幻想」自己和米蘭的愛情故事。「我的故事總是發生在夏天。炎熱的氣候使人們裸露得更多,也更能掩飾心中的欲望。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著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這段心中充滿躁動的日子,正如在陽光的heat中,故事和譯名無疑很貼切了。
臺灣青春電影《聽說》裡有嫩出水的陳意涵,彭于晏,還有陳妍希(相比那些年裡的沈佳宜,這部演技更佳),翻譯出英文名是hear me。多麼直白,故事裡彭于晏一直以為陳意涵是聾啞女孩,這樣的誤會反而更讓他更加小心翼翼,猜來猜去,非常可愛。而同樣是臺灣青春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譯就更直接了,直接取用俗語,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翻譯為你是我最珍愛的(女孩)。這本是取自聖經裡的一句話,apple在西方是一種很吉祥的水果,apple延伸成了「摯愛」的意思,果然是用來形容心動女孩的。
解讀了這些青春片的英文名,是不是對電影有了不一樣的解讀?大家還有什麼好的華語青春電影推薦,可以寫在評論區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