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風光照片,常常會需要讓天空等高光元素入鏡,由於地面的亮度相對偏低,很容易造成畫面的光比過大,使得畫面中很有可能出現部分過曝或部分欠曝的情況。那麼,大光比的風光照片怎麼拍呢?有哪些控制技巧呢?以下拍攝要點可能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一、拍攝風光的基本技巧
拍攝風光照片,有一些基本的拍攝技巧需要我們知曉並且掌握它,一般有以下幾點:
①當畫面中有天空、地面、水面等元素時,要注意水平線/地平線的水平,最好不要傾斜。
②拍攝風光照片需要相對恢弘的場景,所以建議選擇較開闊的拍攝點,比如山頂、高樓、海邊或者航拍等等。
③有了較為開闊的拍攝點,還需要帶上焦距較短的廣角鏡頭,有更廣的拍攝視角,可以記錄更多的風光場景,為了拍攝的方便,要選擇變焦廣角鏡頭,不建議定焦廣角鏡頭。
④想要獲得更好的光影效果,更推薦在黎明或黃昏時分拍攝,光線更柔和,並且更有可能拍攝到霞光對風光照片的加分。
二、大光比風光照片的應對措施
好了,回歸正題,對於大光比的風光要怎麼去處理光比呢?這邊推薦三種應對光比的措施,各有特點。
1、亮暗兼顧,後期處理優化照片
對著偏中間亮度的畫面進行測光(比如中央重點測光或點測光),使得亮部區域不過曝、亮部區域不欠曝,兼顧亮暗,拍攝出來的照片的對比度不強,色彩也會偏普通,所以需要較為簡單的後期操作來優化照片:降低高光、提亮陰影、增加對比度、增加飽和度,一般會獲得不錯的效果。
也有更為複雜的處理操作,本文暫不展開。簡單的後期處理不費時間,適合對照片進行優化,複雜的後期處理會獲得更好的效果,但費時間,也需要我們去深入掌握後期軟體的應用。
2、HDR和包圍曝光
現在很多相機都增加了HDR功能,它是通過拍攝三張照片進行合成:一張過曝的照片,合成後留下較為完整的暗部細節;一張正常曝光的照片,合成後留下較為完整的中灰細節;一張欠曝的照片,合成後會留下較為完整的亮部細節。通過HDR拍攝出來的照片會較為完整地保留亮部區域、暗部區域和中灰區域的細節,從而讓大光比風光照片的亮暗區域的曝光正常,而且這是相機自動合成,簡單而又實用。
當然,也可以在電腦上通過後期軟體來處理,這就要說到包圍曝光了,包圍曝光可以通過拍攝多張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後通過後期處理留下想要的細節特徵,從而讓畫面更為詳細的展現在我們觀眾面前。HDR可以說是包圍曝光中的一種,更為複雜的曝光情況建議選擇包圍曝光來處理。
3、漸變灰濾鏡,處理大光比風光的利器
漸變灰濾鏡,可以說是處理大光比風光照片的利器,這個濾鏡是有一層由灰到透明的鍍層,拍攝過程中,讓灰色鍍層對著亮部區域,比如天空,減弱光線的強度,達到減光的目的;讓透明處對著暗部區域,比如地面,讓地面的光線正常;最後選擇對地面測光,從而讓畫面的曝光都能夠正常。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漸變灰濾鏡由灰度到透明的交界線要和風光的水平線相對水平,才會讓光線的漸變相對準確。
希望本文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期待攝友們能分享更多經驗技巧,歡迎留言補充、討論、分享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