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87版《紅樓夢》,觀人物服飾,賞華夏傳統文化之美

2020-12-23 老林侃

透過87版《紅樓夢》,觀人物服飾華夏傳統文化之美

87版《紅樓夢》之所以成為經典而30多年不衰,原因有多重。演員精湛的演技、劇組專業的籌劃均是重要原因。但是嚴謹的古典風韻也是決定成敗的因素之一。其中服飾之美更是令人無法忘懷。

自軒轅黃帝開始,中華民族就實行「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制度由此成為了整個古代傳統社會最為重要的制度之一,它是維護整個社會秩序的手段之一,是傳統文化中「禮」的重要內容。因此,古時,通過一個人的衣冠服飾往往就能判斷出這個人的職業和社會地位。

上段文字僅作拋磚引玉之用,這裡重點從87版《紅樓夢》中人物的服飾來學習和欣賞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87版《紅樓夢》中人物的服飾切合了人物身份和涵養,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和身份地位。有時我們形容一個人給人的感覺時會用到一個詞:如沐春風。除了舉止修養,就主要取決於衣冠服飾了。畢竟「人靠衣裳馬靠鞍」是有道理的。

下面筆者與大家分別從男女服飾這兩方面來欣賞一下它的美麗。由於紅樓夢以女兒家為故事主線,因此這裡先欣賞女性服飾。林妹妹衣服以清雅為主要風格,除了元春省親等特殊場合著禮服外,頭飾也比較簡單。這符合她遺世獨立的性格。寶姐姐衣服就比較華貴了,當然,某些時候還可能給人一種平俗之感,頭飾也比林妹妹的成熟,自然這也符合她的身份定位和其具有的一份功利之心。

這裡想說的是無論林妹妹還是寶姐姐,亦或者是其他人,她們的服飾都各具美感,極具風韻。比如林妹妹衣衫上的翠竹和梅花,寶姐姐服飾上的牡丹等,均是傳統文化中為無數文人雅士所讚揚和傾倒的風物。

接下來我們以一個典型的例子做具體說明,那就是鳳姐的服飾。鳳姐在87版《紅樓夢》中的形象可以說千變萬化,著重依靠服飾來進行直觀上的表達。無論是剛出場時恍若神妃仙子的造型,還是去見尤二姐時素雅打扮,又或者是生日宴上的高貴模樣,都在用服飾來訴說著此時此刻的心境和故事。有時甚至給筆者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奇妙之感,似乎只有自己用心去細細品味才不負美人華服。

欣賞過了美人,下面來欣賞一下翩翩公子的華服。首先,自然是寶哥哥了。賈寶玉作為男主角,服飾很多,有家居服、有外出常服,還有禮服等。可以說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服飾搭配。這是古時的「禮」,也是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法之一。最令人感到舒心的是,這些不同場合的衣服雖然風格上有較大不同,但卻向人們展示了不同的視覺美感。

以《紅樓夢》中寶黛初見時寶玉的前後的衣著打扮為例進行欣賞,外出會客與家裡人相處自然不同,不同的服飾也代表了不同的身份。我們看寶玉在外時的華服的確美不勝收,顯示了他榮國府嫡孫的氣派和修養。在家裡,隨意但不失禮儀的穿著則更是一位備受寵愛的瀟灑公子的模樣。這裡想多問一句,為什麼現在的人們無論是正裝還是家居服都難以令人產生觸及心靈的美感呢?我想更多的是現在的服飾缺少一種厚重的文化底蘊。

下面再看一位紅樓人物:柳湘蓮。大家一想到他第一反應就是帥。但是如果沒有恰當的服飾來裝扮,那頂多算清秀吧。劇中柳湘蓮的服飾風格偏簡單大方,同時又有一種飄逸的感覺,這正好展示了他落魄子弟和遊俠的身份。可以說,看到他的裝束,自然而然就猜到了他的身份。這不是我們的神通,而是傳統社會衣冠服飾的魅力所致。它不僅限於滿足衣服的基本作用,也不僅僅在於提供一個美麗的形象,更是規範了一個人的基本社會行為。因此,它展現的是傳統社會倫理下文化的魅力,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染。

87版《紅樓夢》通過絕美的人物服飾帶給大家一場傳統美學的盛宴,即使三十多年過去了,她依然風採如故,這就是衣冠之美,傳統文化之美。大家千萬記住,今日祖國的代稱「華」的本意就是服飾之美: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相關焦點

  • 透過幾部經典古裝劇,賞中華傳統文化,品歷史沉浮
    泱泱五千年華夏孕育了璀璨的中華文化,也誕生了無數的風流人物,留下了數不盡的故事和記憶。今日,筆者與讀者朋友們一起跟隨著幾部經典古裝劇來感受和欣賞一下中華傳統文化。首先,先來欣賞一下87版《紅樓夢》。《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首,被稱作社會生活百科全書。87版《紅樓夢》更是以其精美絕倫的製作廣受讚譽。其一,87版《紅樓夢》較好的再現了古代社會生活,不僅在布景、衣著等方面古風古韻,在劇情方面也是較大的體現了古時的政治制度和社會倫理。它讓今日的人們更方便的去了解傳統社會,去思考傳統文化。
  • 87版《紅樓夢》服飾正版復刻,帶你一秒夢回紅樓
    87版《紅樓夢》陣容空前絕後的顧問團87版《紅樓夢》中的服飾造型,更是堪稱一絕。劇中的每一件服飾,都是根據角色性格、場景氛圍、甚至整體色調量身設計的,而這些精心設計的服裝,大多來自《紅樓夢》首席設計師史延芹老師之手。
  • 重溫《琅琊榜》,賞中華衣冠之美
    大家可還記得「華夏」二字何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華夏二字承載著中華兒女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靈魂寄託。在文化復興的今天,人們為漢服的美所傾倒,也願時時刻刻不離身。在這些年的古裝劇中,筆者對劇中衣冠服飾最喜愛的有兩部,一部是87版《紅樓夢》,一部是《琅琊榜》。
  • 經典的成功與遺憾 87版《紅樓夢》電視劇觀感
    #87版《紅樓夢》是第一部將古典名著整部書改編的電視連續劇。這是87版電視劇《紅樓夢》取得成功的經驗,也應該成為我們發現其遺憾的依據。忠於原著即成功,否則必然留下遺憾。87版《紅樓夢》的服裝和音樂是兩大亮點。87版《紅樓夢》成為經典,這兩個人功不可沒。
  • 弘揚傳統服飾之美—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國風服飾研創中心成立
    何為華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服飾就像錦上之花,使中國歷史顯得更加異彩紛呈,充滿活力;又像是一條貫穿古今的五色彩帶,為我們展示著一副5000年的風俗畫卷。國風服飾,即中國風格的服飾,是建立在5000年的文明史孕育的獨特中國文化基礎上,蘊含著大量中國元素並有著適應全球流行趨勢的服飾風格。國風服飾以中國傳統服飾作為靈感來源,同時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表現出不同凡響的生命力。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你的、是我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國風服飾是具有開放的世界屬性的,她已經成為展示中國風貌和弘揚中國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 清華思客|賈璽增:工藝、生活與制度——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之美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是中國各族人民在幾千年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既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這促成中國古代服飾追求外在形象與內在精神、形式之美與內容之善的協調與統一,也使得中國古代服飾不僅具有珠玉璀璨、文採繽紛的外在之美,還具有表德勸善、文以載道的深厚文化內涵。同時,中國先民通過「四季花」與「節令物」等應景飾品進行情景模擬,構建出一幅生動和諧、時節有序、內外融合的生活圖景,體現了華夏民族的浪漫情懷和文化智慧,也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在文化演進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參與意識。
  • 中國傳統色:打撈華夏失落的色彩文化
    中國傳統色的名稱內斂又隱晦,它們代表的是一個意象,融景融情於一色,見一色則知一秋。是中國古人看待色彩的方式,也蘊含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故宮更是傳統色彩的集成之地,青紅瓦綠的宮景和淡彩質樸的文物,都是中國人千年審美文化和智慧的結晶。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服飾與人體之美
    中國傳統服飾在許多情況下,服飾的美醜往往不取決於服飾與人體的關係,而是取決於與統治者所制定的服制禮規以及與之相配合的傳統著裝觀念之間的關係。仍舊和中國傳統服飾美學觀念形成對照的是,西方人仿佛是「最懂得欣賞人體美的人,他們絲毫也沒有自卑感,並且勇氣十足地宣布,人為萬物之主。他們從不為他們的身體感到羞恥」。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服飾美學觀念,不同的服飾時尚。加之滿清極為封閉的治國政策,使中西方的服飾文化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難以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 《紅樓夢》傳統服飾裡的東方之色:大家富室,衣色皆尚青是已
    上一篇文章中,染色專家曹雪芹:借《紅樓夢》喚醒了繽紛色彩,塑造了仙子、閨秀 。我跟大家一起梳理了《紅樓夢》當中一些色彩的巧妙搭配,同時還提到了一種非常特殊的顏色:天青色。「雨過天晴雲開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天青色在傳統文化裡,神秘、綺麗、渾厚、大氣。
  • 87版《紅樓夢》的妝感浮粉厚重,為什麼要這樣呢?
    87版《紅樓夢》的妝容設計者楊樹雲本身就是效仿古妝,所以87版《紅樓夢》裡的人物不會那麼接近「古人」。或者更準確一點說不會那麼「古感」。
  • 漢服別稱「華夏服飾」意境唯美!年少不讀紅樓夢,長大已是樓中人
    漢服作為民族服飾,既非完全模仿古代服裝,也非隨意發揮戲服,而是與其他民族傳統服飾一樣,代表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漢服的歷史悠久!從周代禮儀制度的確立到明朝滅亡,每個時代都的漢服都有其時代特色。在秦朝前,對中國的統稱是:諸夏、華夏,很多文人寫文章都稱:華夏兒女。所以,如今的漢服除了這個眾所周知的名稱以外,還有個別稱是「華夏服飾」。關於漢的命名,《詩經》有這樣一句話:「倬彼雲漢,昭回於天,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 以87版《紅樓夢》為例,看電視劇歌曲:容易被忽略卻無法被忘記
    這裡,以87版《紅樓夢》為例,聊一聊電視劇歌曲的相關話題。87版《紅樓夢》歌曲共有十六首,涉及多個風格、多個場景、多個人物,也正是這些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劇情的更加真實和更加感人。可以這麼說,87版《紅樓夢》的勳功章裡有這些歌曲的一份功勞。當然,也是歌曲創作者和演唱者的功勞。歌曲是什麼?是情感的表達。
  • 揚漢服品牌之名 興傳統文化之美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服、華服,是華夏禮儀文化的體現。近年來,漢服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的熱捧。在鹹寧,就有一位為漢服「衣帶漸寬終不悔」的設計師,她就是周惠君。
  • 中國傳統文化有多美?看看《大國芬芳》的服飾設計手稿就知道了
    當劉邦、李白、楊貴妃、李清照、《紅樓夢》金釵……這些我們在書卷裡讀到的名人自古時穿越而來,將自己的傳奇故事於同一方舞臺之上恢弘上演,又該是怎樣一種盛況?以酒為媒,將酒文化與詩樂舞的藝術形式融於一體,《大國芬芳》算是開天闢地頭一遭。近日,劇方重磅發布了一組精美定妝照,經過精雕細琢各個角色造型美不勝收,中國傳統文化之至美直抵人心,藝術之匠心可見一斑。
  • 87版《紅樓夢》女演員的眉毛亮了,這才是真正的古典美啊!
    人們常說柳葉彎眉水蛇腰,這是古代對美女的定義,可是時代變了,現代人審美觀變了,但是看了87版《紅樓夢》後才知道什麼是古典美。當時雖然物質條件有限,但是87版《紅樓夢》很大一部分是花在了對細節的雕琢上,包括角色的妝容設計上,導演王扶林曾說過,女演員的眉毛全是假的,都被拔光之後畫的。《紅樓夢》原文中曾借寶玉的眼睛來描寫林黛玉的外貌: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 透過《絹衣彩繪木俑》:看大唐服飾特色,喚醒服飾文化自信
    三尊絹衣彩繪木俑最特別的地方來自身上的服飾:綾羅錦絹,歷經長久,仍然顏色如初,再現了初唐時代的流行風尚。一件寶物,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一種傳承。透過木俑的前世今生,我們看到這背後折射出不可復刻的大唐服飾文化,彰顯文化自信。
  • 懷舊爆款原音重現,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在霞浦舉辦
    12月10日晚上,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在霞浦縣九大館大劇院成功舉辦,為霞浦市民獻上一份「情懷大禮」。本次音樂會是2020福建霞浦(三沙)山地馬拉松賽暨第五屆灘涂攝影文化旅遊周系列活動之一,由中共霞浦縣委宣傳部指導,霞浦縣文旅局主辦,縣公安局、縣衛健局、縣九大館管理服務中心協辦。《紅樓夢》作為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巨著影響深遠,至今閃爍著璀璨的光彩。
  • 展示中華服飾 弘揚傳統文化
    珠江時報訊(記者/王方亞通訊員/遊雪欣)日前,「華夏衣冠嶺南旗韻」2020~2021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暨嶺南旗袍選拔賽在佛山南風古灶開幕,吸引眾多中華傳統文化愛好者參與。 活動主辦方表示,本次活動分為中華服飾文化鑑賞周、「花·時」新中式生活美學品鑑會、嶺南旗袍(服飾)匯演活動三大版塊,通過旗袍秀、服裝展、首飾展、陶藝展、品鑑會、主題演講等形式,展現佛山新時代女性的優雅風採和獨特魅力,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 87版紅樓夢幕後照:穿拖鞋的黛玉,帶墨鏡的熙鳳,驚豔世人的寶釵
    87版本的《紅樓夢》是史上最為經典的一版紅樓夢,規模之空前,人物之眾多,從1987到2020,一轉眼,33年過去了這部製作精良,十分講究的《紅樓夢》還依舊是很多人心目之中無法逾越的經典,是很多人心目之中的「白月光」。
  • 鮮花無數,海棠卻甚為獨特,透過《紅樓夢》,看海棠的文化寓意
    我國「海棠」文化源遠流長, 具有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自《詩經》以來, 多少詩人為了表達對海棠的喜愛之情, 將其注入筆端, 以海棠入詩, 留下了無數首旖旎美麗的海棠詩佳作, 令後人嘆為觀止。杜甫、蘇軾、陸遊等著名詩人, 均有海棠詩流芳後世。「詩言志」, 詩歌是抒發個人情感的, 篇幅短小, 決定了海棠詩的「海棠」意象所蘊含的文化營養極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