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筆記本主流處理器大致可分為U系列低功耗處理器和H系列標壓高性能處理器。其中,H系列處理器的特點是高規格、高性能,但也帶來了更多的熱量,對散熱要求高,所以基本上只在厚重的遊戲本上見到。不過,今天牛叔要點評的機型,是一款突破了常規搭載了H標壓處理器的輕薄高性能本:僅有1.47kg重量,還是一款15.6英寸機型,但搭載的卻是銳龍7 4800H八核十六線程高規格處理器,它就是機械革命Code01。這款出人意料的筆記本,其性能釋放、綜合表現能否讓人滿意?
配置價格
◆顯示屏:15.6英寸1920×1080 100%sRGB IPS DC調光
◆處理器:AMD銳龍7 4800H,八核十六線程
◆顯卡:AMD Radeon Graphics
◆內存:16GB 雙通道DDR4 3200MHz
◆存儲:512GB M.2 PCIe SSD
◆網絡:英特爾AX200 WIFI6無線+千兆有線
◆接口:2×USB3.1 Type-A、1×USB2.0、1×USB3.1Type-C(支持充電)
HDMI2.0、RJ-45有線網口、3.5mm音頻口、讀卡器、電源口
◆重量:1.47kg(含91Wh電池),2.01kg(含90W電源適配器)
◆系統:Windows 10 64bit
◆參考價格:4999元(促銷價格)
最大看點:輕薄機身+標壓八核十六線程處理器
要說今年移動平臺引人注目的熱點事件, 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的登場一定位列其中。搭載該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不僅給移動平臺帶來了高規格的處理器,也讓高性能機型變得更具性價比,這讓許多需要生產力工具的用戶,都能在主流價位買到一款性能遠超以往的筆記本,並且在便攜性、使用體驗等方面的表現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機械革命Code01就是這麼一款非常典型的機型。先簡單看看該機的主要亮點:這是一款15.6英寸的大屏筆記本,整機重量僅為1.47kg。並且就在1.47kg重的機身裡,嵌入了標壓銳龍7 4800H八核十六線程處理器。這是什麼概念?去年機身更重的大屏本,搭載的還是四核八線程處理器;而今年,規格遠遠超出的八核H處理器已經來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簡單地以規格的翻倍來計算性能的翻倍,因為實際性能比兩倍性能還要高,後面有詳細測試。
銀色簡潔商務風格外觀
造型設計方面,Code01依然承襲了之前簡潔商務的設計,整機為銀色色調,採用的是鎂合金材質機身。整個A面僅有一個機械革命的LOGO,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元素,設計風格也是方方正正,僅從外殼造型來看,或許很多用戶都不會認識到該機的內「芯」竟然是一顆八核十六線程的強大標壓處理器。
該機的C面也採用了類似A面的工藝,比較亮的銀色格調。有意思的是屏幕下方靠近轉軸的地方也採用了和C面一致的銀色材質,從實際效果來看,有種和諧統一的效果——它將屏幕下邊框從視覺感受上縮短了。
鍵帽比較大個,間距合適,從打字輸入來看滿足日常需求沒有問題,方向鍵為全尺寸設計。鍵盤背光是白色,稍有遺憾的是在較弱的光線環境下,和銀色的鍵帽反差不太明顯。觸控板定位和操控比較精準,有個小細節不錯:左上角設計了一個指示燈,雙擊該區域可以便捷打開/關閉觸控板。
性能實測:超過遊戲本的強力輕薄本!
機械革命Code01搭載的核心硬體是標壓銳龍7 4800H處理器,八核十六線程規格,基準頻率2.9GHz,最高加速頻率4.2GHz,cTDP為35~54W——而根據官方信息來看,Code01最高負載下就可以達到54W的封裝功耗,其規格在主流價位中達到了頂級水準。這段時間牛叔也評測了不少機型,既有持續性能釋放強力的機型,也有標準性能釋放的機型,總的來看,性能都非常給力。那麼,機械革命Code01的真實表現如何?只是紙面參數強,還是真有實力?下面揭曉謎底。
▲先看跑分測試,大家最熟悉的Cinebench R15,Code01搭載的銳龍7 4800H的多核得分是1914cb。經常看文章的讀者應該有印象,這個分數算是移動平臺裡數一數二的成績了。對於不熟悉的讀者,牛叔列舉兩個歷史成績解釋一下:上一代四核八線程的35W銳龍H得分在700cb出頭,規格翻倍,但性能達到了2.73倍;而搭載同款處理器的標準性能釋放遊戲本的成績為1875cb,這說明在爆發性能測試中,Code01的處理器性能表現略超遊戲本!
▲Cinebench R20的跑分,多核得分為4275pts,這個項目也稍微超出了標準TDP的遊戲本4256pts的成績,雖然幅度不大,但考慮到Code01的機身重量和厚度,也相當給力。在跑R20時快結束時,觀察到該機的CPU狀態處於49W/3.64GHz的狀態下。
接下來再對比下其他的基準測試,注意,牛叔對比的是搭載同款標壓銳龍7 4800H處理器的遊戲本,可以說是「越級挑戰」了。而在基準測試中,大家可以看到,Code01的成績基本和Cinebench系列測試表現差不多,即略微超出考機穩定的遊戲本成績,僅在3DMark的物理分數中稍遜一點兒。當然,從整體上看,基本上是一個水平的。
接下來再看看應用實戰,依然以遊戲本標壓銳龍7 4800H為對比。牛叔主要對比兩個項目,一個是C4D渲染測試,一個是視頻轉碼測試。
▲先看C4D渲染測試,這個測試項目比較長,即便是八核十六線程處理器,全部跑完也需要約25~30分鐘,六核處理器耗時更長,需要40分鐘左右才能跑完,所以可以考查較長時間中,筆記本處理器的持續性能釋放。最終Code01跑完51幀測試的時間為26分29秒,作為對比,參考機型銳龍7 4800H的成績是27分28秒。這項測試中,Code01耗時減少約1分鐘。
▲在Adobe Media Encoder CC 2020視頻轉碼(採用軟體編碼)中,利用純處理器計算,Code01耗時15分04秒,對比機型成績為14分59秒,稍微落後5秒。不過在開啟硬體編碼之後,Code01耗時13分14秒,對比機型則為13分27秒,領先了14秒。
考機測試:雙考最高負載達54W
下面再來看看單考處理器的情況,單考處理器可以直觀地觀察單處理器高負載時的總體情況。在室溫25℃左右,利用Aida 64對Code01單考FPU,40分鐘之後情況如下:
▲處理器的封裝功耗為48W,頻率3.48GHz(對比機型考機時為45W/3.35GHz),溫度84.8℃。功耗、頻率、溫度表現穩定,由此可以看出:室溫25℃時,該機長時間處理器高負載時,處理器的穩定狀態是48W。
雙考則可以考察該機在雙核心高負載下的性能表現,利用Aida 64(考FPU)和FurMark(解析度800×600)對該機進行雙考,半小時之後情況如下所示:
▲處理器的封裝功耗約為54W,溫度為84.8℃,頻率3.1GHz以上,集顯的頻率為1037MHz(實際遊戲可以跑到最高1600MHz),溫度為77℃。CPU和集顯的狀態都很不錯,溫度也不高。
表面溫度和噪聲:在雙考機下,Code01的熱量堆積在中上部分,按鍵Y字母區域附近,為49℃左右,熱感較為明顯,操控區域則不到40℃,較為涼爽。噪聲方面,鍵盤上方的噪聲約為53dB,用戶位為42dB。
處理器性能釋放測試小結:從基準測試、應用測試、考機測試來看,室溫25℃左右,機械革命Code01單考處理器能跑到48W,雙考則能到54W,並得益於銳龍7nm製程工藝,不管是短時爆發性能,還是長時間持續性能,其表現都非常給力,甚至略微超過了搭載同處理器的遊戲本。注意這裡還有一個大前提:這是在1.47kg輕薄機身裡實現的性能釋放,該機的表現說明輕薄高性能生產力工具真來了!
雙風扇雙熱管設計,下半部分的大電池也比較顯眼
顯卡測試:不錯的Radeon集顯
其實作為一款集顯機型,遊戲測試並不是側重點,但大家也都知道,AMD Radeon 集顯性能還不錯,所以也有一定的遊戲娛樂性能。銳龍7 4800H內置集顯流處理器數量為448個,最高頻率1600MHz,在雙通道內存下,搞定一些網遊是沒有問題的,甚至一些要求不高的單機遊戲在低畫質下也能流暢運行。
▲3DMark Time Spy場景,顯卡得分為1085分,上一代輕便機型搭載的獨顯MX250得分是1100分出頭,比較接近。
▲FF15基準測試,FHD默認畫質得分為1786,稍微遜色於MX250的得分1803,但總體上是一個水平的表現。
▲《殭屍世界大戰》低畫質平均FPS為53,MX250為49,銳龍7集顯領先4幀。
▲《古墓麗影:崛起》低畫質平均fps為35.8,MX250為40.5,銳龍7集顯落後約5幀。
▲《奇異小隊》低畫質平均fps為42,MX250為38,銳龍7集顯領先4幀。
▲《戰爭機器5》低畫質平均fps為37,MX250為40,銳龍7集顯落後3幀。
從基準測試來看,銳龍7 4800H集顯和MX250獨顯的性能表現基本上是同一個水平。而在遊戲實測中,不同的遊戲互有勝負,並且差距很小。總的來說,在FHD下,Code01搞定LOL之類的簡單網遊是很輕鬆的,一些單機遊戲低畫質也能跑一跑。
細節配置:大容量電池+高色域屏
在使用體驗方面,Code01有兩個點值得一提。首先是該機搭載了91Wh的超大容量電池——大容量電池是長續航的基本保障。在銳龍7 4800H平臺下,該機續航表現如何呢?牛叔測試了兩種使用環境,其一是在50%音量、50%屏幕亮度下,模擬用戶日常使用,包括Word文檔、PS圖片處理、在線看直播視頻、瀏覽網頁等操作,5個小時日常使用之後,還剩餘65%的電量,由此推測輕度日常使用續航時間應在14個小時左右;其二是在相同設置下,在線循環播放B站視頻(關閉彈幕),500分鐘之後剩餘53%的電量,由此推測該機在線播放視頻續航應在17個小時左右。這樣的續航,還是一臺標壓H處理器平臺機型,的確說得上出色。
綜合辦公日常使用半小時處理器功耗情況,平均功耗4.3W,最高11W是打開PS時的瞬時功耗
SSD測試成績,跑分還不錯,日常使用流暢
屏幕方面,Code01為15.6英寸FHD IPS屏,100%sRGB色域,並且採用的是DC調光,是主流價位裡典型的高色域屏幕。實際使用中,顯示效果細膩,設置為50%亮度即可滿足日常使用。揚聲器的音量和音質屬於主流水平,接口易用性還不錯,有三個USB大口,一個支持充電的Type-C口,並保留了RJ-45網口,值得一提的是其HDMI接口版本為2.0,可以方便外接4K顯示器使用。
結語:一款硬體配置無槽點且性能釋放強悍的大屏輕薄本
從評測角度來看,機械革命Code01的表現令人滿意,它的看點如下:1.47kg的輕薄金屬機身,便攜性較好,而且兼顧了大屏幕使用體驗;搭載銳龍7 4800H高規格處理器,實際性能釋放甚至略超遊戲本,性能出色;有超大容量電池、高色域屏雙通道16GB等細節配置,併兼顧一定的娛樂性能;小遺憾點是鍵盤背光反差效果普通,外殼耐磨性一般。最後,該機4999元的促銷價格也相當實惠——主流價位即可拿下八核十六線程的H處理器輕薄高性能本,吸引力很高。
最後,牛叔再預告一款機械革命更輕的剽悍機型:僅1kg出頭的銳龍標壓超輕薄本——S2 Air,這款機型性能釋放有多大驚喜?敬請期待後續詳細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