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廣州衛健委
夏季寶寶穿的少
外出遊玩很容易碰傷
很多家庭的藥箱裡會備紫藥水和紅藥水
但是小編要來潑冷水了
千萬別給孩子用!
兒童的皮膚結構特別,吸收功能良好
所以經皮膚給藥時要注意藥物的用量!
倘若用藥不當
易引發不良反應
造成藥物蓄積中毒
甚至對兒童生長發育造成影響
Q
外傷時怎樣處理?用什麼藥?
A
兒童常見外傷包括擦傷、刺傷、扭傷和割傷,除擦傷外,其他需要就醫處理。
而擦傷可通過清創(乾淨的清水/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處雜物)、消毒(用碘伏及無菌棉籤消毒傷口),止血(按壓,創可貼外用),並避免後繼感染,用藥方面可予紅黴素軟膏或者百多邦軟膏外用。注意:以往用的紅藥水、紫藥水目前是禁用的。
Q
兒童外傷使用外用藥時,有哪些藥不能用?
A
治療外傷的藥物因多含毒性成分,用於兒童時,如劑量控制不當,可造成中毒。如跌打萬花油,因含有毒性中藥馬錢子、生天南星,均為嬰幼兒禁用藥。鎮痛活絡酊因含有毒性中藥生草烏、生川烏,也為兒童禁用。
家長在給患兒用此類外用藥前,應詳細閱讀說明書中的禁忌項,不可隨意給兒童用藥。
Q
如何正確使用皮膚外用藥?
A
皮膚外用藥常見種類有:粉劑、軟膏劑、溶液、硬膏、噴霧劑、貼劑等,以下是各種劑型的正確使用方法。
(1)軟膏與霜劑:清洗擦乾皮膚後再塗藥於患處,輕輕按摩,使均勻分布於給藥部位,直到藥膏或霜劑塗布均勻。軟膏塗抹後可用油紙覆蓋,以防衣物蹭掉;霜劑用藥後應暴露患處,不要包紮。
(2)外用溶液:多用於溼敷,需使用比創面大的消毒紗布浸透溼敷溶液,略擰乾,放在創面上,隔15~30分鐘更換一次。
(3)高錳酸鉀片:應溶解後配成溶液使用,兒童用藥一般應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0.1g加入水溫37~39℃的溫開水500ml配製)。
Q
兒童皮膚用藥要注意什麼?
A
兒童的皮膚結構特別,吸收功能良好,同樣劑量的藥物兒童塗抹後吸收的藥量和血藥濃度均較成人多和高,所以經皮膚給藥時要注意藥物的用量,不要過多塗抹,以免造成藥物蓄積中毒。
Q
激素類外用軟膏可以大面積、長期使用嗎?
A
長期、大面積使用激素類藥膏,如地奈德乳膏、倍他米鬆軟膏,會造成皮膚大量吸收激素進入機體,引發不良反應,甚至對兒童生長發育造成影響,所以不宜大面積、長期使用,感染性皮膚病禁用,且不得用於皮膚破潰處。
Q
治療皮炎、溼疹的主要藥物是什麼?
A
治療皮炎、溼疹的主要藥物是外用糖皮質激素,應根據年齡、發生部位、皮疹類型、皮膚局部有沒感染等選擇合適的種類和劑型。家長不能隨意選用。
Q
急性溼疹患兒應選擇什麼藥品進行治療?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什麼?
A
(1)急性溼疹僅有紅斑、丘疹者,可使用醋酸地塞米松【非處方藥甲類】、丁酸氫化可的松【非處方藥甲類】、醋酸氫化可的松【非處方藥甲類】,配合爐甘石【非處方藥乙類】洗劑消腫止癢,具體由醫生指導使用。有顯著糜爛、滲出的部位,不宜使用爐甘石。
(2)急性溼疹有糜爛滲出者,先採用生理鹽水/3%硼酸溶液【非處方藥乙類】冷溼敷(糜爛滲出伴有感染者,可用0.02%高錳酸鉀溶液【非處方藥甲類】做冷溼敷),硼酸溶液嬰兒禁用、3歲以下幼兒慎用。溼敷後外用氧化鋅糊劑,與糖皮質激素交替使用。
Q
溼疹、特應性皮炎伴皮膚乾燥患兒應選擇何種藥品保溼、潤膚?
A
外用10%尿素軟膏【非處方藥乙類】保溼藥、潤膚藥,使皮膚保持潤澤,一日2-3次。
Q
比較局限的、合併細菌感染的溼疹、皮炎,可否使用含抗菌藥物的藥膏,要注意什麼?
A
可使用含抗菌藥物的糖皮質激素外用軟膏,但使用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引起細菌耐藥。
Q
皮炎、溼疹、嚴重瘙癢患兒如何選擇藥品?使用過程應注意什麼?
A
可選用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氯雷他定【非處方藥甲類】、西替利嗪【非處方藥甲類】。
使用時要注意:
(1)用藥一周症狀沒有改善,應及時就醫。
(2)選用兒童合適的製劑(如糖漿劑)。(3)注意兒童適用的年齡範圍及不同年齡段的服用劑量規定。
(4)多數抗組胺藥藥品說明書提示只能用於≥2歲兒童。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如需用藥,應遵醫囑。<6個月嬰兒則缺乏有效性、安全性的循證醫學證據,所以不能隨意使用。
【來源:清遠愛衛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