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奢侈品市場正在重煥生機,主流公司現狀如何

2021-01-1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廣發商貿零售」(ID:gh_eb278a9b2818),作者 洪濤、賈雨朦。

來源丨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商貿零售小組

團隊丨洪濤、林偉強、葉群、高峰、賈雨朦

多數奢侈品公司的年報及一季報披露完畢,無論是從行業宏觀層面還是公司和產品中微觀層面,我們都可以發現,經歷過15-16年的寒冬期,全球奢侈品市場正在重新煥發生機,這不但體現在行業增速的回暖上,更體現在行業創新和變革上。本篇報告是海外可選消費追蹤研究系列之奢侈品篇,我們首先總結了最近一年奢侈品行業的變化趨勢,然後聚焦6家主流奢侈品公司的最新財報,從中微觀層面跟蹤分析奢侈品行業,特別是中國區的經營狀況。同時,奢侈品作為高端消費的典型代表,也一定程度揭示出我國可選消費的變化趨勢。

一、趨勢總結:奢侈品市場在發生哪些變化? (一)全球奢侈品行業呈復甦態勢

近年來,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personalluxury goods)增長趨勢呈現階段性特徵:2010-2012年雙位數增長,2013-2015年增速回落,2016年則基本停滯。2017年,匯率波動加劇(如英鎊貶值、歐元升值、人民幣強勢、日元弱勢等)、地緣政治緊張(歐洲恐怖襲擊、東亞局勢緊張、英國脫歐影響持續等)、GDP增速回升等因素對奢侈品消費造成不同方向的影響。但整體而言,全球奢侈品市場呈現復甦態勢。2017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同比增長5%至2620億歐元,不變匯率下增速為6%。公司層面數據亦相呼應:以不變匯率計,2017年主要奢侈品集團收入增速均呈較15-16年有所提升。其中LVMH、Kering等多品牌奢侈品集團表現優於Hermes、Tiffany、Burberry等單品牌集團。

(二)中國人和中國區成為主要增長引擎

把全球奢侈品市場按照消費者國籍和消費地區拆分,按國籍看,中國人是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2017年購買了全球32%的奢侈品,同比上升2pp;美洲人、歐洲人、日本人分別消費22%、18%、10%的奢侈品。按地區看,歐洲和美洲仍然是最大的消費地區,2017年佔比分別為33%、32%,中國大陸地區的奢侈品消費僅佔8%。

中國地區消費佔比顯著小於中國人消費佔比,表明我國大部分奢侈品消費仍發生在海外。即便如此,中國區仍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的主要驅動引擎。橫向來看,以不變匯率計,2017年中國大陸奢侈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8%,增速遠超其他地區(歐洲7%、美洲2%、日本8%)。縱向來看,中國奢侈品市場繼2013年以來增速放緩,2016年下半年釋放復甦信號,2017年已呈現全面復甦態勢(對比15年YoY-2%、16年YoY+4%)。這一趨勢同樣能在公司層面得到驗證,多家奢侈品2017年財報指出中國是增長最為強勁的區域,且增速較過去兩年有顯著提升。

(三)數位化趨勢下,奢侈品集團紛紛加碼電商

奢侈品線上銷售額持續攀升,2017年同比增長24%至235億歐元,線上滲透率提升至9%。按地區看,近一半線上銷售額來自於美洲地區,但主要增長點來自於歐洲和亞洲;按品類看,配飾(包括手提袋和鞋品)、服裝、美妝、硬奢分別佔41%、26%、18%和11%;分網站看,品牌官網、零售商網站和奢侈品垂直網站分別佔31%、30%和39%。

數位化浪潮下,奢侈品品牌紛紛布局電商。LVMH集團將發展電商作為重要戰略之一,2017年線上銷售額達到數十億歐元,同比增長30%,並推出了24 Sèvres和Le Bon Marché等線上銷售平臺。Kering集團拓展電商官網GUCCI.COM(17年在中國上線),2017年電商渠道同比大幅增長73%,1Q2018更是翻倍有餘。Richemont集團收購全球最大線上奢侈品零售商Yoox Net-A-Porter,加碼電商銷售。Hermes上線全新電商平臺,去年首先在加拿大和美國上線,2018年上半年將在歐洲上線,2018年底將在中國上線;並加強Facebook、Twitter、WeChat等社交平臺宣傳。

(四)創意至上,跨界合作、聯名款層出不窮

新世代消費者崛起,喚起奢侈品品牌朝著創意化與年輕化轉型。GUCCI是品牌形象重塑的先行者,2015年新設計總監Alessandro Michele上任後,在設計中添加了大量塗鴉、卡通、花朵、動物等形象,風格大膽前衛、個性時尚,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也迎來了業績的爆發式增長。

為迎合年輕消費者,奢侈品品牌終於走下神壇,與藝術家進行跨界合作、與時尚潮牌推出聯名款屢見不鮮。2017年Louis Vuitton與藝術家Jeff Koons合作,推出「致敬大師」系列,將蒙娜麗莎、印象派畫家作品印在多款經典包款上;並與時尚潮牌Supreme合作,推出LV X Supreme 系列,大獲成功。GUCCI與插畫師Unskilled Worker推出GUCCI x Unskilled Worker特別合作系列,大量運用彩繪人物肖像和花卉植物圖案,將服裝、手袋、圍巾變成繽紛絢麗的童話世界。2018年1月,Burberry與俄羅斯潮牌Gosha Rubchinskiy聯名合作8件男裝單品,突破Burberry經典、正式的風格,風衣變成一半黑色,一半金色拼接顯得潮味十足。

二、中微觀層面:主流奢侈品公司現狀如何?    

(一)LVMH集團增速回升,品牌創新與收購併重

世界第一大奢侈品公司LVMH集團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26.36億歐元,同比增長13.39%,除去匯率和組織架構影響有機增長率為12%;實現歸母淨利潤51.29億歐元,同比增長28.84%。1Q2018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8%,有機增長率13%。集團目前涵蓋奢侈品品牌逾70個,擁有直營門店4374家。

除行業回暖外,集團業績主要受幾大因素驅動。一是品牌創新,如2017年Louis Vuitton推出與Jeff Koons和Supreme的合作產品,並取得巨大成功;其他品牌也在積極推出新產品線,如Dior香水的Sauvage、J』adore和Miss Dior, Bvlgari的Serpenti、B.Zerol、Diva和Octo等等。二是兼併收購,Christian Dior Couture於2017年七月中旬加入LVMH集團,大幅提升時尚和皮革製品產品線的業務量;另外,集團收購了箱包品牌Rimowa,香水品牌Francis Kurkdjian,酒類品牌Colgin Cellars和Woodinville,美妝品牌Fenty Beauty等。三是產能擴充,繼在法國Auvergne開設一個新工作坊之後,LouisVuitton計劃2018年在法國建造更多的生產設備;Bvlgari也在義大利Valenza建立了自己的生產線,Hennessy則建立了新的包裝工廠。四是發展電商,2017年線上銷售額達到數十億歐元,同比增長30%。針對年輕消費群體,集團推出了24Sèvres和Le BonMarché等線上銷售平臺。

分地區看,亞洲(除日本)是銷售額佔比最高的區域,佔比提升2pp至28%。從銷售額增速來看,亞洲(除日本)增長最為強勁,2017年增速為20.33%(有機增速為17%),為5年來最高,驗證高端消費復甦態勢。1Q2018亞洲地區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亞洲(除日本)和日本地區有機增速分別為21%和18%,美國和歐洲有機增速分別為10%和6%。

分業務板塊看,時尚和皮革製品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1.1%(有機增長率13%),佔比提升至36.3%;1Q2018實現有機增長16%。集團通過收購其他品牌以及與設計師合作推出單品來保持創新能力。Louis Vuitton與美國藝術家Jeff Koons和時尚潮牌Supreme合作推出聯名產品大獲成功。ChristianDior Couture和Rimowa首次併入集團,整合兩個品牌的業務亦是集團目前的戰略規劃之一。Céline於2017年12月在法國開始線上銷售業務,並將在2018年迎來新設計師Hedi Slimane。Fendi同年在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設立多個零售店,同時在義大利與美術館Galleria Borghese展開合作。Marc Jacobs仍在重組階段,也推出了最新的產品線。Loro Piana、Loewe、Kenzo和Berluti等品牌也取得了不錯進展。

專業零售是第二大業務板塊,集團旗下有Sephora, Le Bon Marché, DFS, Starboard CruiseServices等專業零售品牌。2017年收入同比增長11.2%(有機增長率13%),北美和亞洲的增長尤其強勁;1Q2018有機增長率9%,除去香港機場特許權終止影響有機增長為16%。美妝連鎖Sephora擁有1825家門店和27個線上銷售平臺;Le Bon Marché定位於創新,旨在將其店鋪打造成潮流、藝術和文化的展館,並於2017年6月上線電商平臺24 Sèvres;DFS於2017年迎來盈利拐點,將進一步尋求門店擴張;Starboard Cruise Services產品線將調整至更廣泛範圍,為顧客提供獨特體驗。

香水美妝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2.3%,有機增長率為14%,亞洲地區增長最快;1Q2018更是取得了17%的有機增長。分品牌來看,Parfums Christian Dior在各地區市場份額均有所增長,得益於Sauvage、J』adore和Miss Dior等產品系列的成功。Guerlain受益於Mon Guerlain,Parfums Givenchy受益於彩妝產品,Benefit受益於BrowCollection,都取得不錯的表現。同時,Fenty Beauty by Rihanna在Sephora全球獨家發售,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葡萄酒和烈酒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5.15%,有機增長率為7%,增長主要來自於美國的持續增長和中國的強勢復甦;1Q2018取得了10%的有機增長。主要品牌Hennessy銷售量增長8%,在中國和美國增長尤為強勁。Colgin Cellars和Woodinville新加入到集團中。LVMH旗下部分酒類品牌開始致力於可持續發展,Glenmorangie建立了釀酒廠汙水處理中心;Hennessy品牌建立了新的包裝和物流工廠,並獲得了法國環保建築標準NF HQE的認證。

珠寶和腕錶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9.7%,有機增長率為12%,增量主要來自於美國市場的持續增長和中國的強勢復甦;1Q2018有機增長率為10%。Bvlgari表現突出,得益於Serpenti、B.Zerol、Diva和Octo等產品線的良好態勢,亞洲、美國和歐洲的增長尤為強勁。Chaumet's的增長則受Liens和 Josephine等系列驅動。TAGHeuer在2017年發布了新一代多功能智能手錶,Hublot也持續增長。

(二)GUCCI持續發力,開雲集團增速領跑行業

開雲集團(Kering)FY2017實現營業收入154.78億歐元,同比增長25%,增速同比提升18.06pp,創歷史新高;實現可持續經營性利潤29.48億歐元,同比大幅提升56%。1Q2018延續2017年高速增長態勢:實現持續性經營收入31.08億歐元,可比收入同比增長36.5%。2015年新設計總監上任,品牌加速變革創新,疊加16年下半年以來的行業回暖,開雲終於在2017迎來破紀錄的一年。

與LVMH的收購策略不同,開雲集團陸續剝離Puma、Stella McCartney 、Volcom三個品牌,專注於奢侈品領域。財務報表上,1Q2018起Puma、Volcom、StellaMcCartney不再計入持續性收入,被歸為待出售的非流動資產。

公司奢侈品業務主要由Gucci,Bottega Veneta和Saint Laurent三大品牌構成, 小型品牌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近期也表現靚麗;品類覆蓋皮包、成衣、鞋靴等;擁有直營門店2177個。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07.96億歐元(YoY+29.9%),首次突破100億歐元大關;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99億歐元(YoY+36.8%),延續高速增長。開雲集團銷售增速領跑奢侈品行業,主要得益於產品創新、全價銷售、和全渠道拓展。

分銷售模式看:2017年零售業務佔總銷售額75%,同比增長35%,其中直營店同店增長高達35.3%,電子商務同比增長73%;批發業務同比增長17%。1Q2018保持強勁態勢,零售業務同比增長40%,其中直營店同店增長達39.9%,電商收入翻倍有餘;批發收入同比增長30%,主要由於腕錶類產品表現良好。

分地區看:2017年亞太地區(除日本)收入佔比持續提升至30.81%,對應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63%,有機增速為32.7%;其他地區增速均不同程度的強勁。1Q2018所有地區市場銷售額都呈兩位數增長,北美與亞太領銜,西歐、北美、日本、亞太、其他地區零售業務增速分別為30%、54%、33%、42%、48%。

分品牌看:2017年GUCCI佔奢侈品業務營收的57.53%,可比收入增長44.6%至62.1億歐元;1Q2018銷售額以不變匯率計同比增長48.7%,實現五個季度銷售額增速高於35%。GUCCI的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品牌變革疊加行業復甦。產品上,GUCCI自2015年開始轉型,新設計總監AlessandroMichele在產品中加入了大量現代、青春、大膽的元素,與奢侈品客群年輕化、個性化趨勢碰撞。渠道上,GUCCI不斷改進現有渠道網絡,提升消費者體驗,截至1Q2018全球有直營店533家,重現擴張態勢;同時開展全渠道戰略,拓展電商官網GUCCI.COM(17年在中國上線),1Q2018受美國市場帶動GUCCI線上渠道呈現三位數增長。供應鏈上,2013年起公司進行產業鏈縱向整合來保證原料供應,提高經營效率。2018年4月GUCCI ArtLab在佛羅倫斯落成,為品牌研發試用中心。

BOTTEGA VENETA2017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達11.8億歐元,1Q2018以不變匯率計同比增長0.7%。品牌在進行兩方面改革,首先是通過開展視覺營銷等活動,貫徹品牌的新傳播策略;其次是拓寬產品線,改進皮革製品和成衣系列。

Saint Laurent2017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3%達15億歐元,連續7年增速在20%以上。1Q2018可比收入同比增長19.6%,一季度新產品線獲得巨大成功,帶動北美、亞太直營店同比增長27%、24%;但西歐地區受亞洲遊客消費放緩影響,增速下滑1%。

其他奢侈品牌:以不變匯率計,2017年收入同比增長14.1%至19.07億歐元。西歐(YoY+17%)和日本(YoY+19.9%)可比收入增長尤為強勁。直營店同店收入同比增長26.3%,批發業務可比收入同比增長7.4%。按品類看,服裝&皮革可比收入同比增長17.8%,主要受BALENCIAGA的卓越表現驅動。腕錶&珠寶可比收入同比增長8.7%,未來將加強Boucheron,Pomellato和Qeelin的品牌定位。1Q2018可比收入同大幅增長37.9%,各地區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主要得益於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成衣和鞋靴產品線的表現強勁,以及全價銷售和電商驅動。

(三)歷峰集團:亞太區增長帶動集團走出低迷,收購YNAP實現數位化布局

歷峰集團(Richemont)覆蓋品類以珠寶、腕錶等「硬奢」為主,擁有Montblanc、Cartier、Van Cleef &Arpels等十多個一線奢侈品牌,擁有1743家銷售網點。 2018財年(2017/3/31-2018/3/31),集團收入同比增長3.1%至109.79億歐元,以不變匯率計增速為8%。營業利潤同比增長5%至18.44億歐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至12.11億歐元,經營性現金流從18.96億歐元大幅提升至27.23億歐元。

 2015年以來,受奢侈品行業銷售疲軟,特別是腕錶市場惡化,以「硬奢」為主的歷峰集團首當其衝,業績出現下滑;尤其是2016年集團採購存貨回購策略,以2.49億元回購卡地亞亞洲地區滯銷腕錶,導致2016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下滑12.63%,淨利潤同比下滑51%。2017年以來集團出現幾大變化,人員上集團更換Jaeger-LeCoultre、VacheronConstantin、Piaget和Alfred Dunhill四大品牌的執行長;品牌上出售虧損品牌Shanghai Tang;渠道上收購全球最大線上奢侈品零售商Yoox Net-A-Porter Group SpA(YNAP.MI),加碼電商銷售。疊加亞洲市場行業復甦因素,收入端與利潤端都出現大幅好轉。

按地區分,亞太區(除日本)佔集團銷售額40%,2018財年增長尤為突出,以不變匯率計同比增長17%,主要由中國大陸、香港、韓國和澳門驅動;歐洲、美洲、日本,中東和非洲同比增長-2%、8%、6%、2%。

按銷售模式分,零售渠道包括1123家直營門店及網上商城,佔集團銷售額63%(+3pp),FY2018同比增長8.2%至69.14億歐元,不變匯率下增速為14%,珠寶和腕錶除歐洲外均實現2位數增長。批發業務,包括對加盟商的銷售額,同比下降4.5%至23.12億歐元,不變匯率下降1%,但亞太區仍逆勢增長。

按業務分,珠寶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15%至45.37億歐元,Cartier和Van Cleef& Arpels取得了雙位數的增長,一洗之前頹勢。腕錶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5%至43.68億歐元,地區上看同樣是亞太地區增長最為突出,品牌上看Piaget, Roger Dubuis和OffcinePanerai的卓越表現值得關注。皮革製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至7.8億歐元,主要由歐洲和亞太區的卓越表現驅動。文具類同比增長3%,主要由Montblanc驅動。服裝類同比增長1%,Dunhill和Peter Millar表現優異。

(四)愛馬仕:平穩增長,加強數位化戰略

不同於經過收購整合成為由職業經理人打理的多品牌集團,愛馬仕秉承了家族的傳承,截至2017年底,愛馬仕家族擁有66%股權;且以品牌Hermes為主。2017年愛馬仕集團(Hermes)營業收入為55.49億歐元(YoY+6.7%),不變匯率下增長率為8.6%(+1.2pp);可持續經營利潤為19.22億歐元,增長率為13%。1Q2018實現營業收入13.94億歐元(YoY+3%),不變匯率下增長率為11%。集團以Hermes品牌為主,另有JohnLobb shoes、Shang Xia等產品線;產品分為皮革製品和馬具、服裝和配飾、絲綢、珠寶、香水等在全球擁有304家專賣門店。

分地區看,2017年亞太(除日本)是規模最大且增長最快的區域,銷售額以不變匯率計同比增長11.3%,品牌的秋冬系列女裝成衣在上海發布,Hermès Héritage展覽也選擇了上海作為第一站,以慶祝品牌進入中國20年。法國、歐洲(除法國)、日本、美洲增長率分別為5%、9.6%、4.1%、7.1%。1Q2018亞洲除日本地區實現了16%的同比增長,遠高於其他地區。中國大陸表現良好,今年1月在香港Landmark新開的旗艦店大獲成功。

分產品線看,各項業務均衡發展。皮革和馬術製品實現10%的銷售增長,與公司對擴大產能的目標相一致,標誌性包袋產品例如Constance, Halzan, Lindy和Verrou的需求增加。成衣和配飾製品增長率為9%,成衣和鞋品貢獻突出。絲綢和織物增長率為6%,主要是由於市場需求增加,同時產品的用料、豐富度也驅動了該業務的發展。香水業務也取得了強勁的增長(10%),新產品Twilly d』Hermes的推出對成績的貢獻非凡。腕錶業務略有增長,增幅為1%。Hermes的其他業務包括珠寶、家居用品和桌面工藝品,該業務線取得了11%的高增長率。1Q2018,成衣&配飾(+17%)和香水(+16%)增長最為強勁,主要受到新產品驅動。

數位化戰略:隨著新電商平臺的上線,公司的數位化戰略基本成型。網站去年首先在加拿大和美國上線,2018年上半年將在歐洲上線,2018年底將在中國上線。線上網站為顧客帶來豐富的產品信息,也提供了獨特的數位化體驗,為了擴大信息的可視程度,線上內容同時在社交網絡如Facebook,Twitter,Line,WeChat,Instagram上發布。在北美,線上購物體驗大獲成功,特別體現在流量和轉化率上。同時,重新設計的網頁更適應在移動終端上瀏覽,平均訪問時間大幅增加。2017年,在領帶、珠寶。和香水等品類上,電商成為最重要的購買渠道;並在絲巾和女鞋等品類上成為第二重要的渠道。

(五)Tiffany:非婚慶產品佔比提升,一季度強勢回暖

截至2018年1月31日,Tiffany2017財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2%至41.7億美元,結束了FY2015、FY2016的下滑趨勢,全年來看同店增長基本持平。但分季度看增速有回升趨勢:不變匯率下第四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6%,同店增長1%(前三季度同店增速分別為-2%、-1%、0%)。1Q2018年強勢回暖,截至4月30日的第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5%至10億美元。不變匯率下,營業收入和同店收入分別增長11%和7%。公司注重產品推陳出新,近期推出新系列PAPER FLOWERS,對銷售額產生了刺激作用。

分地區看,中國大陸是主要引擎。最大市場美洲地區同比提升2%至19億美元,不變匯率下全年同店增速為0,四季度為4%。亞太地區銷售額提升10%至11億美元,中國大陸是主要增長引擎;同店增長為-2%,主要受其他國家拖累。歐洲地區銷售額同比提升6%至4.83億美元,主要得益於匯率變化、新店開張和電商增長,不變匯率下總體和同店增速分別為3%和-4%。

1Q2018亞太區同比增長28%,主要得益於中國和其他地區零售額增長,以及韓國批發額增長;可比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14%。不變匯率下,總收入與可比收入分別增長23%和9%,管理層將高增長歸因與更高的本地消費者和遊客消費。其他地區增速亦有所回升,美洲地區、日本、歐洲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9%、17%和13%,不變匯率下可比增速分別為9%、9%、-9%。

分產品系列看,非婚產品佔比提升。Tiffany的產品線目前分為三大部分,系列珠寶如Tiffany Victoria、Tiffany Keys、Tiffany T等,婚慶系列包括訂婚戒指(約佔60%)和結婚對戒,設計師珠寶包括Elsa、Peretti、PalomaPicasso等系列。2017年系列珠寶與設計師珠寶銷售額同比上升7%、4%,婚慶類珠寶同比下滑5%。從品類結構看,系列珠寶佔比提升至53%,創歷史新高,體現出珠寶從婚慶需求轉向日常佩戴的趨勢。這一現象在亞太地區最為明顯,2017年亞太地區婚慶類珠寶佔比從35%降低至30%,而系列珠寶佔比從56%提升至61%。

(六)Burberry:持續低迷,尋求變革

截止到2018年3月底的十二個月(FY2018),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7.33億英鎊,同比下滑1%;不變匯率下零售門店同店增長3%,增速提升2pp,但下半財年增幅從上半財年4%縮窄至2%;經調整經營性利潤4.67億英鎊,同比增長4%。Burberry自2011-2012年到達頂峰後增速持續回落,2018年一季度也並未像其他奢侈品品牌般呈現雙位數增長。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在全球擁有449家直營店和46家加盟門店。

公司今年有幾大重要變革,1)2018年3月起,前Givenchy創意總監Riccardo Tisci將接任Burberry首席創意官。2)收購義大利奢侈品皮革製作商CF&P擴展皮具領域。3)與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合作,從17年44個國家擴展至150多個國家。4)自營美妝業務4年後,以1.3億英鎊向Coty集團出售代理權,Burberry美妝業務重返代理模式。4)削減非奢侈品銷售,首先在美國市場進行,隨後是EMEIA市場。

按銷售渠道分,公司業務包括零售、批發、授權。零售業務通過直營店開展,FY2018佔公司收入80%,同比增長2.34%;批發業務主要面向百貨、多品牌店、遊客店和加盟店(48家),除去美妝業務(2017年10月起批發轉授權)同比上升2%;授權業務主要包括眼鏡、手錶、美妝等品類,向第三方授權生產、分銷環節,FY2018實現授權收入3000萬美元。

2013年Burberry從香水製造商Interparfums手中收回香水業務,2017年又再次授權給Coty。Burberry並非個例,美妝產品屬於快消品,與大多數奢侈品集團的核心業務區別較大,且化妝品集團在研發、生產、銷售環節更具優勢,大部分奢侈品品牌將美妝和香水業務授權給化妝品公司運營,如YSL和Giorgio將美妝業務授權給歐萊雅集團、TomFord將美妝業務授權給雅詩蘭黛,GUCCI、Hugo Boss、CK等香水業務授權給Coty等等。

按區域分:亞太地區是最大市場,不變匯率下零售&批發(除美妝)同比提升5%,中國大陸呈現高個位數增長,香港地區有所回升,在下半年也呈現出高個位數增長,韓國有所下滑但下半年也實現增長。EMEIA同比提升1%,美洲地區同比下滑1%。

按品類分,童裝是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不變匯率下同比提升8%至1.17億英鎊,男裝增速其次,同比提升4%至8.08億英鎊。配飾和女裝佔比最高,但增速僅為2%、1%;美妝零售同比大幅下滑26%,或與資生堂終止Burberry香水零售業務有關。

風險提示:

1、經濟下滑,房價高企等因素導致終端需求疲軟;

2、資金、技術、人才等瓶頸導致全渠道整合協同低於預期;

3、人工租金成本上漲,電商持續分流實體。

團隊介紹: 

法律聲明 :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供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證券」)客戶參考,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閱本微信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推送內容的適當性,廣發證券不會因訂閱本微信號的行為或者收到、閱讀本微信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

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廣發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廣發證券認為可靠,但廣發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

在任何情況下,本微信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廣發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微信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反映廣發證券研究人員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廣發證券所有,廣發證券對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廣發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

廣發商貿:

廣發商貿零售團隊——堅持前瞻、深度、客觀的獨立研究態度,堅持優質原創研究成果輸出。2015-2017年新財富批零行業第四名,2017年水晶球分析師第一名,2017年金牛分析師第三名。

相關焦點

  • 米蘭站創始人:奢侈品逆境給二手市場機會 電商是未來主流
    每經記者 賈麗娟  二手奢品的市場如此之大,那麼這個市場能否真正活躍起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實地拜訪了香港上市公司、二手奢侈品經營商米蘭站,面對面專訪了公司創始人姚君達。  電商是未來主流方向  NBD:二手奢侈品這一行業目前的發展如何?與您剛入行時相比,市場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姚君達:當初創立米蘭站是開創行業的先河,還沒有太多的競爭者,且集團首創現金收貨,成功吸引一些愛好時尚名牌的officelady,令其像貴婦那樣享受 「換手袋」的樂趣。
  • 貝恩:四大引擎支撐市場回暖 中國有望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場
    中國正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中堅力量。12月16日,貝恩公司發布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今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 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未來市場規模將突破...
    1、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溫和增長,服飾類為最大消費品類貝恩公司與義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聯合發布《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秋季版)》數據顯示,在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和經濟衰退擔憂加劇的環境下
  • 線上電影能否讓「過時」音樂劇重煥生機
    線上電影能否讓「過時」音樂劇重煥生機本報訊 (記者 吳鈺)由梅麗爾·斯特裡普、妮可·基德曼等主演的電影《畢業舞會》即將登陸奈飛,於線上首映。該片改編自2018年百老匯同名音樂劇,該劇曾獲得六項託尼獎提名。
  • 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奢侈品消費增速高達26%
    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場整體銷售額達1.3萬億歐元。其中個人奢侈品市場達2810億歐元。服飾類和美妝類為最大奢侈品消費品類,累計市場規模達1240億歐元,佔比達45%。2019年中國籍消費者佔據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的35%,美國佔比為22%,位居第二2019年歐洲是奢侈品主要的消費地區,消費額為880億歐元,佔比31%,其次為美洲地區,佔比30%。
  • 中國奢侈品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年,中國國內奢侈品消費增長6.1%;同時,中國消費者在世界各地的奢侈品消費總和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的23%,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佔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家。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奢侈品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年以來,儘管受"三公消費"限制政策的影響,國內奢侈品消費增速繼續放緩。
  • Gucci的數位化嘗試正在讓它變成一個「網際網路奢侈品品牌」
    而這次與Snapchat的合作是由一家叫做Wannaby的科技公司為腳步追蹤提供技術支持的。Gucci近年來頻繁地在技術創新方面做出突破,試圖儘可能地融入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選擇與Snapchat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考慮到該應用的主流用戶群體是美國的青少年群體。
  • 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Z世代」將...
    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業逆勢增長2019年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不確定性增加,經濟增速下滑,但奢侈品行業逆勢增長,2019年全球奢侈品銷售收入增長4%,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銷售依舊增長強勁,為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增長提供動力。與此同時,「Z世代」也逐漸成為奢侈品市場的新消費主力軍。
  • 全球奢侈品搶佔在線零售市場,跨境直郵購買奢侈品成新趨勢
    中國市場及數字渠道,成為今年全球奢侈品公司挽回虧損的關鍵。德勤近日發布的《2020全球奢侈品實力報告》顯示,疫情加速推動奢侈品公司的數位化轉型,在線零售未來將成為奢侈品消費主要渠道。同時,中國成全球奢侈品回血的主陣地,全球管理資訊公司貝恩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是唯一正向增長的區域性奢侈品市場,逆勢同比增長45%。
  • 《貝恩奢侈品研究》:消費者代際更替,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最新四個趨勢
    最近,貝恩(Bain)諮詢公司與義大利奢侈品協會 Fondazione Altagamma 聯合發布的第19版《貝恩奢侈品研究》,報告稱,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將比2019年下降23%至2170億歐元(按當前匯率計算)。
  • LV行李箱裝雞飼料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LV是全球知名奢侈品品牌,受到國人的追捧。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中國消費者逐漸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中堅力量,目前中國奢侈品消費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3%。當前,中國奢侈品現狀是怎樣的呢?千禧一代消費能力強,消費回流,數位化發展,快速壯大的中產階級,共同驅動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長。中國奢侈品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1130億元增至2018年的1700億元。
  • 深度 | 全球二手奢侈品第一股如何煉成?
    2000年之後,美國先後經歷網際網路泡沫破裂(1995~2001年)、全球金融危機衝擊,引發兩次經濟衰退。期間,溫賴特則經歷了Pet.cm公司破產、離婚、再創業失敗的人生低潮期。年過40,溫賴特形容自己過著「流亡一般的生活」。另一條並行的時代主線是,美國理性消費意識自90年代覺醒,在歷次經濟衰退中加強,相反奢侈品狂熱則減弱。
  • 沒有「中國大媽」的奢侈品市場——疫情下的全球奢侈品行業觀察
    即便由於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導致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不確定性增加,中國GDP增速放緩,但奢侈品行業卻實現了逆勢增長,2019年全球奢侈品銷售收入增長4%。中國消費者在奢侈品購買上依舊保持高昂勢頭,為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增長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中國遊客的購物熱潮刺激了歐洲的經濟增長。歐洲傳統奢侈品市場的銷售額上漲6%,達到870億歐元。
  • 全球奢侈品銷售有望在今年創歷史新低,但中國的業務正在蓬勃發展
    一份新的報告顯示,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在全球奢侈品支出大幅下降的一年中,由於該地區的富裕居民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呆在家裡,但卻大量流連於珠寶,皮革製品和美酒,因此中國的國內市場仍有望增長。從歷史上看,歐洲和美國的奢侈品市場一直是由國際旅行推動的,尤其是中國遊客。
  • 中國買家拯救奢侈品市場?上半年帶動亞太市場業績,領跑全球
    據貝恩諮詢公司統計,2018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1700億元,中國消費者在內地的奢侈品消費比例由2015年的23%上升到27%,再加上旅遊、出差等海外購物,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已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33%。 但受到疫情影響,奢侈品的線下零售一度陷入停滯。
  • 2021:中國成為全球奢侈品市場引領者
    憑藉旺盛需求,中國有望在新的一年裡成為全球奢侈品市場的引領者。用數據說話,根據美國傑富瑞投資銀行估算,中國在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中所佔的份額從2019年的38%激增至2020年的80-85%。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解除疫情封鎖後中國經濟快速復甦,而且並未像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那樣出現第二波感染浪潮。
  • 全球奢侈品消費,中國人佔據1/3,2025年將成最大奢侈品市場
    月前米蘭和巴黎的時裝周為奢侈品行業帶回了些許信心,歐洲愛馬仕等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也顯示行業正在收穫復甦,但就在奢侈品市場看到第一縷曙光之際,歐洲的第二波疫情來的猛烈,也讓寄希望於在年末發起衝刺的業內品牌為之受挫。
  • 賣出28.8萬愛馬仕包 直播撬動二手奢侈品千億市場
    來源:第一財經作者: 沈晴[ 2018年被看作二手交易的元年,持續循環成為商業模式主流。數據顯示,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2017年市場交易規模達800億元,並且每年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2022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真正的奢侈品存量大國。
  • 德勤2020全球奢侈品公司百強榜單:LV母公司登頂,法國上榜數量最多
    文|華麗志全球著名審計和企業諮詢公司德勤(Deloitte)日前公布 2020年全球奢侈品力量排行榜(Global Powers of Luxury Goods 2020),榜單依據 2019財年銷售額(截止至 2019年12月31日的 12個月)對全球奢侈品公司進行了排名,涉及的產品部門包括:成衣、配飾、高級珠寶手錶
  • 羽西靈芝水,靈芝生機煥活系列
    羽西靈芝生機煥活潔面乳基礎分  10分防腐劑  -0.5分提取物  -1分香精  -1分羽西靈芝生機煥活精華肌底液基礎分  10分防腐劑  -0.5分提取物  -1分香精  -1分酒精  -1分羽西 靈芝生機煥活調理液(靈芝水)基礎分  10分防腐劑  -0.5分提取物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