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百度智能雲2020如何搶跑智能金融。
來源:輕金融 作者:李靜瑕
近兩年來,越來越明顯感覺到傳統金融機構變得越來越開放。比如,在年報/公開場合,兩家股份行的行長都曾經表達過相同的觀點,「科技是唯一可以顛覆銀行商業模式的力量」。在以前這是不敢想像的。
如果行長講話是戰略層面的重視,在落地層面,大型金融機構對新技術的研發與運用也在穩步推進。目前工行、建行都已經構建了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平臺。
不單單是大銀行,據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一份調研顯示,78%的銀行已經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了具體的業務場景中。不過,對於科技能力欠缺的金融機構而言,是否能找到出色的第三方合作夥伴,決定了能否藉助數位化彎道超車。
縱觀2020年,金融機構重要的數位化戰場——金融雲市場的格局出現新的變化,其中以百度智能云為代表的公司奮起直追,成為金融雲市場增速最快的頭部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在近日舉辦的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CTO王海峰透露,百度智能雲AI Cloud活躍客戶數同比增長65%。在這份成績單背後,2020年百度智能雲都做了什麼?未來又有哪些新的打法?
金融智能化勢不可擋
從對公到零售,從前臺、中臺到後臺,當2020年各類金融業務開始全盤線上化,比拼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對大數據、AI、雲計算等新技術的運用程度,而人工智慧首當其衝。
招商銀行金融雲數據中心熊愛國就在雲智峰會上指出,招商銀行打造數位化的基礎設施強調兩個關鍵詞,一個是雲+API,另外是大數據和AI。其中,雲和AI最為關鍵。
在如今的金融服務中,無論是線上平臺還是線下網點,人工智慧應用都無處不在。可以說,人工智慧已經滲透到金融業每一個環節,大大提升了金融行業的運營效率、風控能力,帶來了個性化、智能化的體驗。
同時,人工智慧技術還在更高層面帶來新的變革,通過降低金融服務成本、提升效率和擴大服務範圍,實現了金融行業服務普惠化,大幅改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效用,為拉動內需、激活經濟助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對今天的金融機構而言已經刻不容緩。麥肯錫一份最新調研中就指出,「未能把AI技術置於戰略和運營核心的銀行,將面臨被競爭對手超越、被客戶棄用的風險」。
金融機構面臨的另一挑戰,是新興的移動網際網路創新,對技術架構提出新的要求。在此之下,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選擇將雲計算作為科技創新的第一步,並作為建立金融數字生態的核心。
事實上,金融行業已經成為雲計算增速最快的領域之一,據IDC預計,2019-2023年中國金融雲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4.9%,2023年市場規模預期達到110.4億美元。
在助力金融機構提升上雲比例的過程中,雲服務商的價值不可或缺,它們通過不斷完善智能化服務能力和產品體系,自身業務規模與市場份額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我們發現,百度智能雲的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就從2019年底的5.9%上升到了2020年6月末的12.2%,這樣的增速可謂強勁。
目前,百度智能雲已擁有200多家金融客戶、30多個合作夥伴,包括國有6大銀行、9大股份制銀行、21家保險機構,涉及營銷、風控等十幾個金融場景。百度智能雲正在加快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各業的規模化應用,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力。
市場份額提升背後的「新打法」
當前的金融雲市場,已經雲集了網際網路大廠雲服務商、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以及金融垂直行業解決方案商三大類玩家,百度智能雲是如何突圍的?
這源於百度智能雲較早進行戰略布局,打造了系統化的解決方案,並積累了越來越多的成熟案例。
首先,百度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造了全面的系統化的智能金融解決方案。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企業,百度智能雲基於百度的技術能力,正在為金融機構提供從獲客到營銷、從風控到運營的端到端智能化解決方案,提升客戶服務與經營能力。
2020年5月,百度智能雲曾攜全新戰略、新架構亮相;目前,百度智能雲的業務已經遠遠超越了基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構成了智能雲新的業務基礎。
其次,百度智能雲在各個行業成功落地了一系列全新應用,並在這個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懂金融業,得到了一大批金融機構的信賴。
比如,2020年百度智能雲在郵儲銀行落地了全行級的AI中臺,提供AI PaaS服務,去支撐整個郵儲大腦,實現了整個人工智慧相關的計算和模型。
現如今,百度智能雲在銀行、證券、網際網路金融、保險等金融行業沉澱了豐富的業務場景能力,也從行業新進者變成了行業引領者之一。
在2020年,百度還與合作夥伴一起,打造了一批行業代表性案例。其中之一,是百度智能雲與中國太保產險合作的車輛智能定損產品「太·AI」,該技術結合太保的換修邏輯和自助理賠等服務流程,已可將客戶理賠旅程從1天到數天, 降至分鐘級。
另一代表性案例是「金融數字人」——銀行業首位「虛擬員工」。百度智能雲在科技支持過程中,融入了虛擬人物繪製、數字人像AI驅動引擎、多模融合感知引擎,以及數字人對話與應用系統等四大技術創新,實現具備豐富行業知識,7×24小時全天候個性服務。
對此,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表示,通過與百度合作深入探索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藉助科技的力量,浦發銀行正全力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效率。
以這些案例為代表,百度正在將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通過智能雲輸入到各行各業,助力合作夥伴實現智能化升級,也得到越來越多權威機構的認可。在權威機構的評測或報告中,百度AI Cloud、質檢雲等多項排名第一,並多次獲選頭部廠商、標杆案例。
決戰智能化之巔
如何全面快速佔領AI、區塊鏈、5G、物聯網等新技術高地,不僅引來眾多網際網路巨頭重兵投入,也是決定一家金融機構科技「含金量」的第一步。行業機構如何先行一步?這需要把握住未來的新機遇。
首先,AI、雲計算等新技術為金融業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據麥肯錫最新調查,AI在各個行業的價值創造潛力巨大,「AI技術每年可為銀行業帶來1萬億美元的增量價值」。
一方面,AI推動金融更便捷地、真正地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則是擴大了金融無處不在的科技想像力,實現無處不在的金融服務。而雲平臺可實現更高的擴展性與彈性,對於AI戰略也至關重要。
對於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建立核心優勢的百度智能雲而言,未來將聚焦社會價值及商業價值兼具的重要賽道。
二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加速推進中臺建設,以推進體制機制新變革。隨著銀行業紛紛加大中臺建設,一方面有助於打破此前銀行前臺與後臺效率不對等的情況,加快整個組織的敏捷反應;另一方面順應客戶為中心的快速需求變化。
百度首創的「知識中臺」,可以解決大多數企業缺乏構建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痛點。目前百度「知識中臺」已經有了豐富的應用和實踐,比如百度與浦發銀行聯合打造的國內首個「金融數字人」背後,就有「知識中臺」在發揮價值。
著眼未來,雲服務商該如何持續打造核心競爭力?
首先,需要在人工智慧、雲計算領域繼續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其次,打造更強大的產品體系,從單純的技術產品走向全面的行業解決方案;最後,與更多金融機構、第三方公司強強聯合,在不斷拓展自身能力邊界的同時,打造強大的金融雲合作生態圈。
從這些方面來看,百度智能雲都是有力的競爭者。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AI大幕剛剛拉開,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邊界,百度會用自己擅長的領域,在不同邊界中一塊去互動向前合作,去構建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時代」,百度副總裁李碩表示。
作為一家恪守技術中立立場的科技公司,百度智能雲依託自身的技術和優勢資源,幫助金融機構實現業務更高效、更精準、更安全和更自主可控的同時,也向成為一家更強大的平臺邁進。
【輕金融好文】
1、誰是銀行業金融科技之王?
2、2019銀行業十佳文章【輕金融】
3、300萬銀行人迎來一位「新同事」
4、2020銀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
5、30萬億工行金融科技革命!
6、某城商行消費貸規模,比農行、招行還大
7、銀行雲大爆發!三類玩家角逐千億市場
8、各大銀行零售業務含金量比拼
9、工行、建行的「較量」 | 輕金融
10、網際網路銀行:ROE最高的民營銀行「物種」
11、中小銀行正遭遇一場金融科技生死戰
12、中小銀行信用卡業務報告!(史上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