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文化在印尼大行其道,年輕一代哈韓蔚然成風

2020-12-21 騰訊網

被禁播的BLACKPINK

去年12月,「印度尼西亞的國家廣播委員會」以新加坡電商Shopee(與韓國女子偶像團體BLACKPINK合作的廣告內容不妥為由提出中止聲明,被視為印度尼西亞保守勢力對於韓流偶像團體的影響所發出的警告。

事實上,近年韓國偶像團體紛紛登陸印度尼西亞,在年輕一代當中形成了一股哈韓潮。今年韓國知名娛樂公SM也與印度尼西亞財團CT Corp旗下的綜合傳媒Trans Media合作,發展印度尼西亞版韓流,同時也承諾將印度尼西亞的藝人及多元的文化資產營銷國際。而印度尼西亞的國民歌手Rossa與Super Junior的合作,正式代表SM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韓流在印度尼西亞的存在,已由影視及音樂擴及文化層面。印度尼西亞國家廣播委員會對於BLACKPINK的警告,或多或少反映了韓流當今龐大的影響力。

韓劇流行的結構因素

首先,在於播出成本:在進行國際市場拓展時,版權價格常常是重要的考慮之一。韓劇在進行印度尼西亞市場開拓上,採取了低價營銷策略。為了打入印度尼西亞市場,韓劇播放的成本遠低於美國電視劇,甚至低於印度尼西亞自製肥皂劇(Sinetron)的成本。加上印度尼西亞電視頻道數量遽增,頻道之間的收視率之爭已趨白熱化,為了商業競爭以及填補內容缺口,從韓國或其他國家進口優質電視劇已屬必然。此外,韓國政府大力推行文化輸出政策,自2003年起,韓國政府推動文化產業振興的五年計劃,總預算超過4億美金,用於支持文化產業的出口。在印度尼西亞方面需求增加,韓國又積極推動文化軟實力的輸出,兩者一拍即合,造就了韓國電視劇受歡迎的結果。

其次,都會文化的發展:印度尼西亞近年以首都雅加達為首的都會化現象帶動了消費主義文化,居住在都會的中產階級購買力大為提升。相對於傳統的印度尼西亞文化形象,居住在雅加達的新興中產階級的生活形態更趨向於接近其他亞洲城市。在這種情形下,對於首爾、東京都會生活的物質文化親近性,自然而然成為吸引印度尼西亞都會中產階級的重要元素,而附帶的商業利益,也讓韓流大行其道。

第三,影視的內容:印度尼西亞的影視內容較為保守,特別在男女關係的表現上較為克制。美國與日本部分的影視內容就有可能被當局以不適合青少年觀眾觀看而遭禁止。相對上,韓國以出口為目標的影視作品往往已在制播上將目標市場的檢察制度納入考慮,又有專門機構負責,優先過濾播放內容,也有利於韓劇輸入印度尼西亞。

韓流的發展

在韓國影視作品登陸印度尼西亞之前,印度尼西亞經歷過一段由美劇轉向亞洲劇的「哈日」年代。NHK制播的名作《阿信》於1986年於印尼首播,引發了驚人的收視現象。

1995年印尼Indosiar電視臺播出日本富士電視臺的「東京愛情故事」,引發收視狂潮,此後大量的日本偶像劇開始輸入印度尼西亞。有趣的是這些日本偶像劇在印度尼西亞播放時,劇名並非譯為印度尼西亞語,而是一律譯為英語。在中國被譯為《101次求婚》的《101回目のフ ロホ ース 》被譯為《101 Proposal》,譯為《愛情白皮書》的《あすなろ白書》則譯為《Ordinary People》。但這股哈日熱潮很快就受到港劇與臺劇的挑戰,香港和臺灣製作的武俠、功夫、現代與古裝劇的輸入數量遠遠超過日本偶像劇。臺灣《流星花園》的播出,更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神劇」,Indosiar在2001年播放時收視率高達12%,推估有308萬印度尼西亞觀眾收看過,《流星花園》的F4自然也吸引龐大印度尼西亞粉絲。

《流星花園》的大成功讓印度尼西亞電視臺對日本以外的亞洲電視劇信心大增,2002年Indosiar播出了首部韓劇《藍色生死戀》,同樣大受歡迎,創造了10%的收視率。開啟了韓劇在印度尼西亞的收視熱潮,不但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也吸引了龐大的家庭主婦收視群。之後韓劇陸續引入印度尼西亞。《冬季戀歌》、《愛上女主播》、《情定大飯店》、《命運之戀》《天堂的階梯》、《真愛賭注》,《浪漫滿屋》等經典韓劇也在印度尼西亞的頻道上陸續播出。韓劇在印度尼西亞的成功,也使2004年韓國SBS以四位韓國年輕人在印度尼西亞峇裡島為背景的愛情故事推出了《峇里島的日子》,獲得印度尼西亞觀眾的歡迎。

韓劇熱潮帶動了印度尼西亞對於韓語的學習興趣,特別在年輕一代中,韓語學習與韓國旅遊蔚然成風。這種由韓劇誘發了的韓流,也帶動韓星在印度尼西亞的高人氣。2003年樸容夏在韓國手機公司的贊助下訪問印度尼西亞,龐大的粉絲蜂擁而至,同時也打響了手機知名度。有趣的是不管是日劇、華劇或韓劇,在印度尼西亞播放時均採用英譯劇名與印度尼西亞語配音,這使得印度尼西亞觀眾在收視上,難以分辨日本、臺灣與韓國演員之間的差異,雖然粉絲知道演員,但不清楚演員是哪個國家的有趣現象。

韓國在印度尼西亞過往的存在感並不強,但近年來通過音樂與影視劇的輸出,使得韓國軟實力在印度尼西亞大為提升,從而打開韓系產品在印度尼西亞的知名度,而這對於韓國企業擴展印度尼西亞市場也產生了明顯幫助。

相關焦點

  • 都2020年了,李孝利退出INS社交,哈韓的粉絲還在代表中國人道歉
    韓流曾經是在內地掀起過一陣陣的熱潮,很長一段時間裡面,中國的年輕一代喜歡韓國的流行音樂,喜歡韓流的電視劇,到韓國旅遊購買大量的韓國化妝品,這些韓國明星們在中國可以說是賺的鍋滿盆滿。但是幾次三番的韓國明星看不起中國的言論,也是讓粉絲寒心了。
  • 「明星勢力榜」Lisa蟬聯亞太榜榜首,身為韓流明星應該被抵制嗎?
    雖說Lisa在內地名聲大噪有《青春有你2》的功勞,但也不得不承認,與其韓流明星身份並無關係。儘管哈韓並非國內娛樂圈的主流趨勢,但韓粉製造出來的聲音一向很大,同時消費能力也是相當驚人的。據說防彈少年團在美國公告牌(Billboard)拿下「空冠」,也是國內粉絲集資「砸」出來的。
  • 假偶天成男主都粉BLACKPINK,泰劇常受韓劇影響,泰國人為何哈韓
    不少網友在討論這一話題時極其自然地感慨:是因為泰國人都哈韓的緣故啊。"ins上10個泰星8個哈韓,沒有不愛BLACKPINK的",這就是大家的印象。除了BLACKPINK之外,少女時代、EXO、防彈少年團等在泰國也特別紅,擁有數量龐大的泰星粉絲群體。
  • QQ音樂成Z世代韓流發源地
    我也算老韓流er了,怎麼完全不知道?」屏幕前正在追《請回答1988》的人不禁疑惑三連。韓劇《請回答1988》中提到李秀滿是我的初心沒錯了尖叫、撕喊伴著眼淚,大批「哈韓一族」出現在機場,打破春節前北京的寒風凜冽。
  • 聖恩熙女鞋品牌再掀韓流時尚新狂潮
    有別於歐美的時尚審美觀,韓國自身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現如今已經形成了其特有的時尚風格,並且引導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韓流」的隊伍中。此外,韓國本土的一些知名品牌和設計師,也憑藉著對時尚的把握和理解,蜚聲在外。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時尚便開始了對中國市場的大肆入侵,並且在短時間內掀起了一股「哈韓」狂潮。
  • 多元豐富的香料之國 印尼美食的文化特色
    換句話說,一餐吃一道菜,也要將近五年的時間,才能吃遍印尼的傳統菜呢!在這個獨特的國家裡,食物不只是一頓飯這麼簡單,更是傳統、故事與文化的聯結。01印尼人自豪的香料善用香料是印尼人引以為傲的特色。自從中世紀開始,印尼的馬魯古群島(Maluku)就被譽為「香料群島」。
  • 千明勳出演墮落天使 韓流鼻祖相聚《秘密天使》
    繼韓流鼻祖HOT成員張佑赫,另一位韓國元祖偶像也出現在《秘密天使》的主演名單上。  他不是gagman,不是丑角藝人,不是「負擔」大叔,他是才華橫溢,渾身上下散發著幽默細胞的NRG靈魂——千明勳。  Come on baby!
  • 防彈團粉絲仍為偶像說話,禁韓令之下,韓流在國內還有影響力?
    趁著韓國文化產業退出中國導致部分市場空白的時機,國內大量娛樂公司崛起,推出了一大批頂流藝人,打造了自己的造星平臺。韓流似乎在國內就此一蹶不振,甚至有人說:韓流藝人的大勢已去,再也不可能掀出什麼風浪了。但事實是這樣嗎?
  • 在中國紅了20多年,曾被趕出娛樂圈的韓流鼻祖,現如今40歲大變樣
    雖然說這幾年韓國的明星不能夠來中國活動,但是喜歡韓流的小夥伴們依舊堅持喜歡著偶像。大家只是對其他民族的文化比較欣賞,並不是要做哈韓族。其實在很久以前就有很多的韓國明星來中國發展,也也促進了中韓的文化交流。就比如說韓流的鼻祖李貞賢,她曾經可是唱跳俱佳的女神呢。她也是潮流的標杆,有很多人都模仿她的穿衣打扮和她唱的歌曲。
  • 「韓流」究竟影響了誰?
    那就是,「韓流」。根據百度百科得知:「韓流」一詞源於圍棋,後用以指代韓國文化在其他地區的影響力。廣義的韓流包括韓國服飾、飲食等等;狹義的韓流則通常指韓國電視劇、電影、音樂等娛樂事物的地區性影響。「韓流」一詞最早由中國媒體提出,後被韓國媒體及學術界廣泛使用,用以指代本國文化產業的輸出。
  • 88rising推出全新原創欄目TEMPLE,帶領年輕一代感受說唱文化魅力
    作為全球亞裔文化的代表,88rising一直致力於搭建東西方青年文化的橋梁,同時創造最好的聽覺與視覺雙重體驗。今年夏天,88rising與擁有「中國YouTube」之稱的國內最大流媒體平臺Bilibili合作, 聯手打造了屬於中國新年輕一代,最具影響力的說唱競演節目 - 「說唱新世代 Rap For Youth」,旨在改變年輕一代理解,創作和享受hip-hop文化的方式,培養中國音樂市場的未來領袖。該節目將於8月中旬正式在Bilibili獨家上線。
  • 清真印尼「擁抱」偶像女團
    但是,這一幕,發生在雅加達塞納揚商務區的JKT48的劇場,臺上表演的女團,正是印尼國民偶像女團JKT48。而在印尼,穆斯林的人口佔比達88%。翻唱AKB48歌曲時,JKT48也對暗示性的歌詞進行了調整,與印尼粉絲接觸時也從不使用左手。印尼人口裡,穆斯林約佔88%,它也是全球伊斯蘭信眾最多的國家。為了尊重印尼人的文化和信仰,據點在雅加達的JKT48也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 「新韓流偶像練習生鼻祖」舒嘉穎早年成長經歷曝光
    2002年以K-POP韓流偶像組合A2出道,憑藉韓流在中國的影響讓喜歡韓流的哈韓一族熟知。2005年,舒嘉穎因患炎症性疾病隱退娛樂圈。2019年6月,時隔14年之久,舒嘉穎通過社交平臺發聲,以一個新人演員的姿態正式復出。  舒嘉穎,1982年10月27日(農曆9月11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曾用名:舒建波,父母一妹。
  • 娛樂新地標ACEONE韓流夜店試營業
    ACEONE韓流夜店強勢登陸十堰和信銷品茂,並於8月20日盛大試營業。ACEONE韓流夜店隸屬於廈門紅博娛樂旗下品牌,融合了國際娛樂文化的精髓,將韓流派對文化、BOUNCE音樂、潮流飲品及新奇玩法引入十堰,致力打造娛樂新地標,掀起十堰玩樂新潮流。
  • 貴陽:文明閱讀蔚然成風 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9月7日,記者走訪了省市圖書館、西西弗書店、千翻與作等閱讀場所發現,文明閱讀蔚然成風,城市文化氛圍越來越濃,多數市民都能自覺遵守閱讀文明的相關規定,做到不高聲喧譁、不亂寫亂畫、選購書籍輕拿輕放。誠信閱讀已成習慣隨後,記者來到貴陽市圖書館發現,文化氛圍同樣濃厚,隨處可見「請勿喧譁 請勿吃零食」、「禁止吸菸」、「文明學習」等溫馨提示,自習室內坐滿了正在自習的人,卻沒人發出雜音。
  • 日本興起的「嫌韓流」文化 反映出了日韓兩國無法打開的心結
    從山野車輪《漫畫嫌韓流》及櫻井誠鼓吹嫌韓系列出版品的暢銷情況來看,日本民間的「反韓、仇韓情緒」顯然有著相當市場,這些觀點並不單純只是被流行文化所操弄,更多是反映出這些國家社會裡原有的偏見、歧視、與仇恨。
  • 「韓流」在中國大勢已去,對韓國影響有多大?
    幾年前,韓流文化在中國受到大眾的歡迎,年輕朋友們喜歡韓流明星,年齡稍長的觀眾們喜歡看韓劇。許多愛美的女孩曾經一度模仿韓流明星的穿搭和妝容,有許多人選擇去韓國旅遊,親身體驗下韓劇中的浪漫場景,這些都推動了韓國影視行業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 拉近中印民眾距離 印尼華人努力推廣太極拳文化
    張志淦覺得,通過打太極拳能與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親」。他說,太極拳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亦能怡養性情,平心靜氣。  張志淦一年365天都打太極,從未間斷。「早晨練太極,(我們)都是穿中國傳統太極服裝,放中國傳統的音樂。」張志淦說。
  • 新一代韓團成日本Z世代icon?
    2011年,"日本春晚"NHK紅白歌會邀請了東方神起、少女時代、KARA三組K-POP組合參加,第二波韓流熱潮達到全盛期。然而盛極必衰,韓國藝人頻繁的電視出演,逐漸讓一些日本民眾感到不滿。部分藝人、文化名人公開發聲反對韓流,甚至出現了針對邀請韓國藝人的電視臺的示威遊行。
  • 【獨家乾貨】盤點時尚「韓流」服飾品牌!
    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不知從何時起,「韓流」二字開始頻頻躍入國人耳目,從最初的韓國圍棋到後來的韓國影視娛樂文化、韓國飲食、韓國服飾等等,一遍又一遍在亞洲地區颳起流行之風,深深地影響著所到之處民眾的生活尤其是青少年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