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區廟壩鎮:農旅結合開出朵朵發展新花

2020-12-13 直播四川聯盟

傾力打造「大安區沱江月亮灣農旅融合發展項目」,以產業促進鎮域經濟、村域經濟的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引領群眾致富奔康。大安區廟壩鎮近年來調整發展思路、夯實產業基礎,依託土地流轉引進新興產業,就地務工助農增收,各個村組都自有妙招。特色產業,加上本地獨特的人文和地理資源, 古鎮廟壩讓農旅結合開出了朵朵新花。

立秋後,經歷了幾場大雨,大安區廟壩鎮各村各組的產業園內,水果、花卉的生長更加旺盛,昭示著今年的豐收季節又將來到。投資業主們緊張的心可以放下了,農戶們也準備好了入園務工,收果子、摘花朵,給家裡掙些生活費。在廟壩鎮的柑子村,一千多畝的優質柑橘結滿枝頭,業主李剛喜不自禁的告訴記者,眼看到了第五個年頭了,種下的「耙耙柑、愛源38、無核沃柑」等柑橘苗木,今年都要正式結果採摘。加上今年的氣候適宜,總產量一百萬斤不成問題。到時候,鄉裡鄉親來果園打工的,每天最多可以有200多人,平時最少都需要四、五十人幫忙。一個月下來,付給農戶的工錢有四、五萬元。貧困戶長期在園內務工的有二十多人,能夠儘可能的幫助鄉親增加收入、擺脫貧困,自己的心裡很是寬慰。李剛說,對自己返鄉創業,開發生態果園,區上和區農業農村局,包括廟壩當地黨委、政府,以及柑子村的兩委等,都十分的支持。目前,柑橘產業園列為了全區的「萬畝雜柑基地」核心區,正在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的支持,總體發展勢頭看好。同時,還拉動了本地和周邊鄉鎮的十多個返鄉農民、投資業主,到大安搞起了水果種植,規模都在兩百畝以上。

在廟壩鎮的梁衝村,花卉種植業主老鍾正在鮮花地裡和新建成的乾花加工車間中忙碌。他投資經營的花卉園中,金銀花剛採摘完,七葉菊又陸續進入到盛花期。年底,無顏黃菊也將採摘。屆時,投資百萬的大功率的烘乾機、大容量的乾花倉庫等,都將派上用場。老鍾說,目前一畝地能收穫上千斤鮮花,如果以每斤乾花200至250元的市場價計算,今年底,將為「金蕾園種植專合社」和參加進來的農戶們,賺回大把大把的鈔票。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壯大多元化經營主體,建立利益連接機制,通過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發展 ,讓農民充分分享產業鏈環節的增值利益」。位於沱江之濱的大安區廟壩鎮,產業拓展、旅遊開發,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這裡的耕地肥沃、物產豐富,自古就有「一腳踏三縣」的地理優勢,葛仙山、洞子溝水庫等人文積澱豐厚,山川景色宜人,開發潛力極大。為此,廟壩鎮制定了要在3-5年內,培育出一批產業強鎮和優勢特色的產業群,引領群眾致富奔康的奮鬥目標。主要是利用沱江流域的土地、自然和人文資源,形成以農業為基礎、以科技為支撐、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國家、農民、業主三贏為目的的「農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月月有鮮果、日日有花觀、處處聞花香」。這就是大安區廟壩鎮所構想和努力的農旅融合新格局。當前,該鎮正努力實施「名、優、特、新、奇」的種養產業的重點培育,把農藝體驗園,創意農業,智慧農業的強大優勢發揚光大。通過狠抓基礎設施建設,配合特色產業、自然景點、人文景觀的科學組裝等,逐步形成觀光、休閒、旅遊綜合配套發展的產業園區,並將其做大做強,開花結果。

記者:林黎

編輯:張熠

相關焦點

  • 大安區廟壩鎮:肉牛之鄉構建多元化產業格局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27日電 題:大安區廟壩鎮:肉牛之鄉構建多元化產業格局  作者 曾鵬程 黃鴻 馬莉莎  大安區廟壩鎮地處大安區最東端,東南與隆昌市接壤,北部與內江東興區連界,最高海拔407.8米,幅員面積34.39平方公裡,平均海拔341.4米,屬於川南最有代表性的淺丘地貌
  • 自貢大安區廟壩鎮建成12萬噸畜禽糞便秸稈處理中心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5日電 (何美錕 程明)記者5日從自貢市大安區宣傳部獲悉,大安區廟壩鎮坪上村8組已建成一座能夠每年「吃掉」12萬噸畜禽糞便、秸稈和汙泥的處理中心。經過特殊工藝流程處理後的畜禽糞便、秸稈和汙泥,都會變成植物最需要的有機肥料,徹底改變了廟壩鎮這個「川南肉牛之鄉」畜禽糞便處理難的現狀。
  • 大竹縣廟壩鎮:農旅融合走向小康生活
    大竹縣廟壩鎮在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奔康,今年榮獲達州市十佳小康鄉村殊榮。一大早,大竹縣廟壩鎮漁人部落風情園裡,已是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 大安區廟壩鎮中心校在四川省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中喜獲佳績
    湯俊才 攝  自貢市大安區廟壩鎮中心校武術散打隊9名運動員參加本次武術錦標賽共9個級別的競賽。運動員們「拳」力以赴,一路過關斬將,共獲得4個第一名,2個第三名,1個第五名。大賽組委會對大安區學生武術散打水平和參賽選手所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和讚揚。喜獲佳績。
  • 大安區:打造文明生態白鷺洲 助推天府旅遊名縣創建
    為更好地助推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更加有效有力有序地推動大安區廟壩鎮鄉村旅遊事業的發展,重點打造葛家壩景區,形成牛佛古鎮、葛家壩、葛仙山鄉村旅遊線路,廟壩鎮「四舉措」抓好抓實抓細白鷺洲生態大草原鄉村旅遊工作。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察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左三)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了解掌握「百日攻堅」工作進展情況,5月17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察調研該區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 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查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
    人民網成都5月19日電 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了解掌握「百日攻堅」工作進展情況,5月17日,自貢市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帶隊督查調研廟壩鎮脫貧攻堅工作。區委副書記餘泓,區政府副區長劉勇等參加。張昭國一行先後到柑子村桃李基地、九房村扶貧專合社、坪上村有機肥廠等地,通過實地察看,聽取情況匯報,詳細了解各項目發展規劃和工程進度等情況。張昭國指出,要通過學習先進技術,加強引領,採用「聯農帶農」機制,帶動周邊群眾發展,採用農旅結合發展模式,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同時指導群眾種植桃李、藤椒,帶動群眾發展產業。
  • 拓寬選人用人渠道 大安區為村(社區)「兩委」換屆引來「源頭活水」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優化村幹部結構,為村兩委換屆打下堅實基層,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自貢市大安區制定了《村級後備力量培養計劃》方案,通過公開招考,集中遴選一批優秀農民工後備力量,確保每村動態保持2名以上後備幹部。
  • 自貢大安:廟壩鎮中心校在四川省學生武術散打錦標賽中喜獲佳績
    頒獎現場 攝影 湯俊才  大安區廟壩鎮中心校武術散打隊9名運動員參加本次武術錦標賽共9個級別的比賽。運動員們「拳」力以赴,一路過關斬將,共獲得4個第一名,2個第三名,1個第五名。大賽組委會對自貢市大安區學生武術散打水平和參賽選手所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
  • 創文勇爭第一 環境不甘落後 大安區廟壩鎮創文添新招
    近日,在全市創文工作鄉鎮排名中,在大安區最偏遠的鄉鎮之一的廟壩鎮,獲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績。據了解,該鎮離市區雖有四十多公裡,但居民和村民們對於創建的知曉度、支持率,和參與的積極性,卻一點不比城裡人差,成為全市鄉鎮學習的榜樣。該鎮雖地處沱江之濱,遠離城區,但幹部群眾的創文、創衛思想意識和使命感、責任感都十分強烈。
  • 大安區廟壩鎮:扎牢自貢內江邊界「死角」 嚴防死守抗擊「疫魔」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7日電 (吳平華 趙超 程明)記者7日從自貢市大安區委宣傳部獲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衛戰」打響後,針對自貢內江兩市交界邊界地段容易出現防控「死角」的問題
  • 150萬慰問 送給老人都是愛|牛佛鎮|大安區|黃光利|陳川|廟壩鎮|...
    大安區牛佛鎮成功人士,用愛心溫暖鹽都孤寡老人心,連續實施社會公益捐助活動,贏得社會讚譽。到昨天開展的向敬老院送關愛活動為止,一家名為″昆明循翼食品公司"的本土人士所在企業,已累計向自貢市各區縣、鄉鎮,捐贈了價值一百多萬元的慰問品,並已全部用於慰問敬老院、貧困戶、一線醫護人員,及從事扶貧、養老的社區村組幹部。
  • 大安區廟壩鎮:種上海椒,脫貧不「焦」
    四川新聞網自貢4月22日訊(李鴻斌)大安區廟壩鎮賈石村距離場鎮約6公裡,轄8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1486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90人。
  • 體驗打造策略,讓農旅/康養項目更有溫度!
    我們可以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方面打造可以全身心體驗的農旅/康養項目,但是,最為重要的不是硬體上的策劃設計,而是軟體上的設計,任何項目,只要抓住了客戶的心志和情致,讓他們產生沁入人心的美好體驗,她就擁有了無人可以取代的核心競爭力。
  • 自貢市大安區文旅亮相2020中國(四川)旅遊景區暨文創產業創新發展...
    12月8日至10日,2020中國(四川)旅遊景區暨文創產業創新發展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此次展會展出面積40000平方米,匯集國內品牌企業和優質商家,覆蓋天府旅遊名縣、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景區、文旅特色小鎮、旅行社及酒店、非遺文創、文娛配套設施設備。
  • 內江市中區凌家鎮走進自貢大安區三多寨鎮共謀同城化發展新機遇
    5月22日上午,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黨委書記熊偉帶領黨政班子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走進自貢市大安區三多寨鎮,實地走訪勘查了三多古寨梨園和多福生態園,聯合召開同城化發展對接會,共同商討合作發展前景。自貢市大安區區委辦常務副主任、三多寨鎮黨委書記陳浩等參加座談會。
  • 自貢市大安區與內江市中區拓展同城化空間
    近日獲悉,位於內江市與自貢市同城化核心區的內江市市中區和自貢市大安區,兩區共有6個鎮接壤,古往今來,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十分頻繁,特別在近些年來,交通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方面各自的優勢顯現。當今,兩區開展同城化對接,強強合作,優勢互補,腳踏實地拓展內自同城化空間。
  • 黃河「幾」字灣上開出亮麗「沙漠之花」
    黃河「幾」字灣上開出亮麗「沙漠之花」 2020-07-14 1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