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上一直有一個古老故事的流傳,那就是馬斯克(特斯拉創始人)很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賈伯斯(蘋果創始人),他們是人類史上的巔峰。
而在國際上,還有一個更古老的傳說,那就是微軟創始人,系統編程之父,比爾蓋茨(微軟創始人)。他屬於和賈伯斯同一時期的人物,皆出生於1955年,自然也是馬斯克的前輩。
似乎看起來,馬斯克與比爾蓋茨應該不會有太大的過節,甚至應該還會有些淵源才對。
但是,當我們明白所有的故事後,早就為時已晚。
2015年為這場戰爭拉開序曲,那一年有一場亞洲博鰲峰會,而從未相識的馬斯克與比爾蓋茨第一次來到這裡,他們在對話中,顯得惺惺相惜甚是融洽。
他們就AI人工智慧領域展開討論,雖然馬斯克是AI威脅論者,比爾蓋茨是AI安全論者,但是他們都一致認同,在該領域不斷的探索才能成功,進而產生了共鳴。
自此以後,二人關係如同系統與火箭的結合,感情迅速升溫,成為了一對好朋友。
2017年的一場Reddit(美國論壇)活動,蓋茨被問及,假設跟馬斯克一起合作會怎樣。他表示會發展替代能源領域,並且實現商業化。
當時,馬斯克在替代能源中研發電動車,三電系統等。
蓋茨在多個場合肯定特斯拉的成就。
熟話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善於反向操作的比爾·蓋茨,在2017年表揚了特斯拉之後,則去買了一臉保時捷,開發出男人可以沒房,但一定要騷的至理名言。
當然永恆的友誼不會被一艘小船打翻,因為翻船的話,肯定是暴風雨。
2018年,蓋茨首次質疑馬斯克的超級高鐵,他認為找不到超級高鐵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它的安全性又該如何保障?
賦能番外篇:超級高鐵的概念在2013年首次被馬斯克提出,主要是把車廂變為類似膠囊圈,通過磁懸浮技術隔空,在密封管道中發射可以把速度提高至飛機速度的兩倍,約為1200公裡/小時。
而成本出人意料的低,僅為高速公路的10%,這很符合馬斯克一貫的高技術低成本作風,這樣才能將產品民用或者說商業化。據相關人士透露,早在2017年7月,測試軌道便已經接近成品,這將意味著攻克下最大的難題。
微軟手撕特斯拉,馬斯克展開雷霆反擊
又一次的活動中,蓋茨被提及關於特斯拉電動車龍頭地位的問題。他在一如既往的誇讚了特斯拉之後,忽然話鋒反轉。以保時捷Taycan與特斯拉Model S進行比較,認為保時捷的性能更加優秀。有可能是因為程式設計師天生的低情商,或者是刻意的挑釁馬斯克,劇情從這裡開始反轉。
隨後,一位特斯拉的粉絲成為了二人之間最終爆發的導火線,他認為比爾蓋茨由於強大的影響力會誤導大眾。他先是通過數據對比證明特斯拉更加優秀,再是把視頻傳到推特中,同時@馬斯克。
於是馬斯克在推特回復,比爾蓋茨是一個無聊的人。這句話明面上看僅僅是不在乎或者說很嫌棄的態度,但實際上已經到達了赤裸裸鄙視的意味。
實際上指的是,比爾蓋茨是老男人了,沒有精力做更多的事情,所以才很無聊。
體現出馬斯克的極度不滿。
值得一提的是,事後保時捷的董事施德納則稱,特斯拉是低端產品,與保時捷不存在競爭關係。並且恥笑,特斯拉與保時捷就像桔子和蘋果的對比。
在這件事之後,由於疫情的原因,馬斯克的注意力轉移沒有繼續做出回應。
一場疫情引發的撕逼
之前的主題是圍繞超級高鐵跟電動汽車,但是這回,話題轉移到了疫情上。
今年3月,由於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的增加,美國不少民眾對疫情開始感到恐慌,但科技狂人馬斯克則對此發文,認為新冠並不可怕,測試結論中存在漏洞,年輕人幾乎是免疫的云云。甚至表示,隔離屬於暴行,是侵犯人權自由,破壞經濟發展。
不難猜測,馬斯克這麼說是出於兩個方面。首先歐美人的人權自由已經深入骨髓,不僅是馬斯克,在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贊同這一觀點。
另外一方面則是特斯拉,SpaceX等公司屬於發展中企業,並不像亞馬遜,蘋果,微軟,LV和沃爾瑪等企業已經擁有極大規模。而且馬斯克做事情向來按照計劃投入,一旦出現意外的停工狀態,或許對馬斯克個人的企業損傷,比其他企業要大得多。
之後到7月,蓋茨在一次CNBC採訪中,就馬斯克對待疫情態度表示不滿。因為在疫情中,他多次積極配合疫苗研發,但馬斯克卻從沒參與此類研發,因此建議馬斯克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隨意評論。
同時他還認為特斯拉股價太高,不可否認的是,他也覺得馬斯克在電動車與火箭的領域上,確實表現優異。
渠道領域與應用領域的區別永遠在於支持圈子,例如之前給微軟撐腰的就有保時捷等企業。但給馬斯克撐腰的就是用戶粉絲,此次粉絲再度轉發該文,且嘲諷比爾蓋茨從Windows 95起,便是一位醫生。
這是暗諷了比爾蓋茨在醫療領域,也不過是一個小寶寶。
馬斯克也在該評論下跟帖:「Billy G is not my lover」。隨後,又發文稱我死在你懷裡算了,暗示對方像個婆娘,管東管西卻沒有遠見。
電動卡車成為推特罵戰引擎
今年9月初的一場活動中,二人再次掐架,比爾·蓋茨矛頭直指,轎車能夠實現電動能源,可是卡車絕對不行,特斯拉Semi(電動半掛式卡車)肯定不靠譜。
馬斯克這邊發文推特直言,比爾蓋茨只是個門外漢。
本次就Semi是比爾蓋茨特意選在特斯拉電池日前發難,但馬斯克並未回應。
9月23日,雖然沒有推出百萬英裡的電池,但也推出了「4680」型電池,其續航裡程可提高16%,儲電量可提高五倍,額定容量也提升了五倍。
藉助矽基材料替代碳基材料,以及採用CTC技術使得此次新電芯,能使電動車續航提升54%,每千瓦時的電池價格下降56%,綜合生產成本降低69%,也才讓特斯拉逐漸可以普及民眾。
這直接讓馬斯克,用實力狠狠的給比爾蓋茨上了一課。
還是今年9月,關於馬斯克在全球風靡一時,或許會成為下一個賈伯斯。但比爾蓋茨則持相反觀點,覺得馬斯克跟賈伯斯之間還有一道鴻溝,他僅僅是一名略有動手能力的工程師罷了。
之後蓋茨先是在個人網站GatesNotes中透露,由於電動汽車時代的來臨,將是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方式。
同時比爾·蓋茨也提出意見,認為新能源領域可以採用生物燃料替代,並在2020年初,他以約6.7億美金,買下一艘液氫動力的遊艇。
CureVac研製疫苗需特斯拉設備
CureVac(德國醫藥公司)於今年8月上市,其市值超百億美金,一家研發重點為疫苗,癌症以及罕見病藥物。而在今年7月,與特斯拉達成合作,協助前者製造「可攜式分子 RNA 印表機」,屬於一種生產疫苗的設備。
在上周的一次採訪中,受到邀請的馬斯克被問及關於疫情事情,他曾反駁比爾蓋茨,特斯拉已經和 CureVac在進行合作。
同時,自己曾和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在 「進行抗體研究」上有合作。
馬斯克認為,蓋茨總是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進行評擊,但他只是個笨蛋。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我們在為他所投資的CureVac公司生產研製疫苗的設備。
百齡戰爭
1971年6月28日生的馬斯克,今年49歲。1955年10月28日生的比爾蓋茨,今年65歲。兩個人可以說相加有上百歲,還是這麼的不沉穩,暫時與專家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看樣子,兩人的這場鬧劇仍然會延續,不知道在幾十年後,驀然回首,他們是否又會幡然醒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