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拐杖撐起致富葡萄架——殘疾退役軍人劉彥文創業脫貧記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一根拐杖撐起致富葡萄架——殘疾退役軍人劉彥文創業脫貧記

  今年5月份,德安縣人社局創業擔保款中心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服務對象,他就是退役軍人、貧困戶劉彥文。

  劉彥文於1980年11月12日出生於德安縣豐林鎮紫荊村, 2004年從部隊退役之後,成為一名貨車司機。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一場交通事故不僅讓他失去了右腿,妻子也離他而去,留下年僅8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與他相依為命。從此,他沉默寡言,萎靡不振,對生活一度失去了信心。

  在親朋好友的開導下,劉彥文重新又站了起來,他決定靠自己的雙手撐起整個家。於是,他多年來輾轉廣州、汕頭、河北等地打零工,當過門衛,做過倉管,多年來一直在外漂泊不定。

  但造化弄人,2019年11月,劉彥文正在外地務工,家中卻傳來一個壞消息——他母親摔斷了腿。這個消息對劉彥文來說無疑又是一次重創,他不得不辭去外地的工作,返回家鄉。

  回到家中幾天,內心堅強的劉彥文逐漸整理好了心情,他想起了張海迪,想起史蒂芬·霍金,他(她)們哪個不是在輪椅上生活和工作?哪個不是在毅力上用功夫?於是他決定留在家鄉創業,他要用事實證明他曾經是一位軍人——軍人舉起是槍,匍匐著是炮,躺著也要當炮臺。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利用當地的氣候和土壤種植葡萄,並將這一打算跟村裡的書記進行了溝通。村書記一聽眼前一亮,覺得劉彥文很有眼光,立馬叫來村裡其他幹部商量。幾天後,村裡就為他協調好了5畝土地,並聯繫好了葡萄苗。

  但葡萄苗生長所必需的葡萄拱棚需要一大筆資金,這一下子成了劉彥文心中的大難題。德安縣人社局在了解到他的困難後,立即指定專人主動上門對接,為他放貸5萬元助其創業。

  現如今,葡萄園的拱棚搭起來了。看著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和長長的葡萄藤,劉彥文無比激動地逢人便說:「感謝政府、感謝德安縣人社局的幹部、感謝所有關心幫助我的人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讓我感受了人間真情,讓一顆孤獨沮喪的心找到回家的路,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當前的一切,用心經營,辛勤勞作」。

  劉彥文還說:「爭取早日脫貧,努力回報社會。」在說這句話時,眼裡充滿了堅韌,他用一根拐杖敲了幾下大地,那轟轟的回聲是他的鏗鏘誓言。

(文章來源:九江新聞網)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鄧州:退役軍人餘正濤 帶民致富「領頭雁」
    這是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退役軍人餘正濤的夢想。幾年來,退役軍人餘正濤躬身踐行,帶領家鄉村民一步步朝夢想前進。六畝試驗田7月28日,豔陽高照,晴空萬裡。在鄧州市桑莊鎮雙廟村的田野裡,十幾個農民身背藥桶給綠油油的甜葉菊噴藥。其中一個高瘦的中年漢子正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他就是餘正濤。餘正濤1975年出生,1991年入伍,1995年退伍回到家鄉在桑莊糧管所上班。
  • ——首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決賽現場目擊
    進入國際會議中心,讓「最可愛的人」成為「最有用的人」、打造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廣東模式」兩組展牌映入眼帘,展示著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近年來推動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的創新成果。志願者們則在各個場館之間往來穿梭,一派緊張有序的賽事景象。
  • 盱眙太和街道:選拔培養退役軍人進社區
    由街道黨建辦牽頭,聯合退役軍人服務站對5個社區轄區內的退役軍人情況逐一摸底排查,通過入戶走訪或利用電話、微信聯繫等方式,加強與轄區內退役軍人的聯繫,逐一了解每一名退役軍人去向、就業等基本情況和現實表現,充分了解退役軍人對加入社區「兩委」工作的意願,據了解,本次轄區內共排查412名退役軍人,其中黨員佔比20%,他們在各自就業崗位上帶富創業。嚴把關。
  • 四川省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優秀作品出爐!
    封面新聞記者 李智 實習生 付錚8月28日,記者從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獲悉,四川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省級決賽」在中國西部博覽城成功舉辦。本次大賽,吸引了全省573個退役軍人企業(團隊)項目參賽,參賽項目包含生物、醫藥、大數據、人工智慧、高端製造業、「網際網路+農業」等各項領域,覆蓋面廣、專業性強。通過市州初賽、省級複賽,最終40個項目入圍省級決賽。在省級決賽中,選手通過項目路演、產品展示、現場答辯等形式,全方面展示了我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成果。
  • 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有何便利?軍人子女上學有哪些優待?...
    為了更好的讓駐漢軍隊和退役軍人感受到政府的關懷,每年春節和「八一」建軍節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退役軍人事務局都會去走訪慰問駐漢部隊,同時通過舉辦雙擁文藝晚會、退役軍人座談會、評選「三個最美」人物,宣傳近年來我市雙擁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在全市營造起濃厚的雙擁氛圍。
  • 貴州省全力做好退役殘疾軍人康復輔助器具配置工作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楊婧 通訊員 吳荻)日前,在貴州省康復醫院,假肢輔具中心負責人伍開華正在為來自畢節威寧的退役傷殘軍人施某左小腿殘疾部位丈量尺寸,進行取模。施某是一名在部隊負傷致殘的五級殘疾軍人,其殘情為左小腿截肢。
  • 退役不褪色!武威這些退役軍人受到全市通報表揚!
    12月22日上午,2020年度「武威最美退役軍人」發布儀式舉行,為「武威最美退役軍人」稱號獲得者及提名獎獲得者頒獎。
  • 【脫貧攻堅路上的女性光芒】一人撐起五口之家——記蒙山縣西河鎮...
    【脫貧攻堅路上的女性光芒】一人撐起五口之家——記蒙山縣西河鎮龍蟠村何興萍 2020-12-17 19:2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召縣退役軍人朱元 廣闊天地裡寫青春
    朱元,一位年齡34歲的退役軍人,在軍營內苦練保家衛國本領,軍營外,投身於創業和脫貧攻堅工作。他用自己的言行在廣闊天地裡書寫著一名退役軍人的壯麗青春。提起朱元,原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水泥廠的職工無不稱讚。在千企幫千村活動中,朱元主動與太山廟鄉前灣村聯姻,攜手脫貧攻堅工作。在走訪中,朱元發現前灣村基礎設施差,村部院內地坪沒硬化,雨天走路一腳泥,村部前門前道路還是砂石路,晴天揚塵,雨天泥濘。朱元就捐贈30噸水泥,解決了實際困難。對待貧困戶朱元更是不惜資金。前灣村燕扒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秀同家,全家兩口人,收入低。
  • 溫州最美退役女軍人,創業風範
    2020年12月15日上午9:00,在溫州市人民大會堂,召開溫州市創建全國雙擁模範總結大會,表彰了創建工作嘉獎集體和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最佳退役軍人服務代表。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溫州市雙擁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聯合發文公布2020年度「最美溫州人·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最佳退役軍人服務」名單。
  • 威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脫貧攻堅迎國檢工作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年,威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幹部職工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戰,省級驗收完美結束,12月6日,根按照《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三年行動指導意見》部署,結合縣委政府要求,我局積極響應號召,落實政策、落實責任。
  • 紮根基層為民謀福祉——記吉安「最美退役軍人」劉富強
    紮根基層為民謀福祉——記吉安「最美退役軍人」劉富強□彭生苟、周瑞芳脫下軍裝,並沒有忘記軍人的使命,他用最有力的行動詮釋著一名老兵「退役不褪色」的錚錚誓言。他就是有著15年黨齡和11年從軍經歷的老兵,青原區值夏鎮塘陂村黨支部書記劉富強。
  • 大連市沙河口區創建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
    本報訊 徐俊斌、楊雷報導:「對於未來的創業之路,我有信心走得更好。」8月上旬,退役軍人嶽德沉進駐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在基地的幫助下,如願創辦了一家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沙河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陳守偉告訴筆者,截至目前,沙河口區有建檔立卡退役軍人3.4萬人,每年新增300多人,按照相關政策法規,每年由政府安置的有30餘人,還有270餘名退役軍人需要自謀職業。為鼓勵這些需自謀職業的退役軍人積極融入市場經濟大潮,2018年9月,沙河口區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成立了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
  • 朱周林到張灣區調研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
    11月16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周林到張灣區調研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局黨組成員劉文麗、市關愛退役軍人協會會長陳順國等參加調研。朱周林一行先後深入湖北悅源實業有限公司、十堰東鑄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和張灣區新時代退役軍人實踐基地等退役軍人創辦企業實地考察。每到一處,朱周林都詳細了解常態化疫情防控、企業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和招錄退役軍人員工等情況,認真聽取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鼓勵企業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注重企業文化和企業產品質量,走以質取優之路,做大做強企業。
  • 江蘇淮安「強兵興業」工程助推退役軍人高質量就業創業
    基於這一考量,「強兵興業」工程啟動伊始,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就在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指揮下,積極調動多方資源要素。實施就業創業強鏈擴鏈計劃,是淮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下的一招「先手棋」。年初,該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當地人社、教育、公安等政府部門,攜手當地企業和社會組織,充分發揮「政校企」三方合作的疊加效應,為退役軍人搭建起「求職—培訓—上崗」的鏈條式服務平臺,打造退役軍人培訓就業閉環。
  • 山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啟動就業創業網絡一體化 服務下沉試點
    日前,山西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網絡一體化服務下沉試點正式啟動,打通就業創業服務「最後一公裡」。    為加強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和動態管理,山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於2019年9月推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平臺。
  • 退役不褪色 換裝不換色——八一建軍節,講述退役軍人不變的初心
    藉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東風,邢璋生和支部的老黨員義務管理起了小區的衛生和安全,並挨家挨戶找居民商量安裝路燈、天然氣管道入戶的事兒。「即便上了年紀,咱退役老兵,也不能掉鏈子,我要爭做一塊兒有用的磚,哪裡需要往哪裡搬。」邢璋生說。退役老兵「不掉鏈子」,年輕退役軍人更是凡事都願往前衝。
  •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 事跡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章文)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退役軍人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講好優秀退役軍人故事,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和引導廣大退役軍人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12月18日聯合發布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
  • 十堰市張灣區舉行「軍創杯」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
    5月18日下午,十堰市張灣區首屆「軍創杯」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決賽在夢想小鎮孵化器有限公司開賽,本次大賽以「展張灣退役軍人風採,退役不褪色再創輝煌」為主題,共分為初賽、複賽、決賽三個階段,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創新獎11名,17名退役軍人創業者被評為「創業之星」,獲獎的軍創企業(團隊)將代表張灣區參加全市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
  • 強基礎優服務「崇軍優屬」落地生根——永州市退役軍人工作綜述
    永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堅持以退役軍人為中心,突出尊崇和關愛,真正把關愛幫扶工作落到實處。兩年來,永州市3451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掛牌成立,153751塊「光榮之家」牌匾熠熠生輝,超過8000名困難退役軍人得到幫扶;兩年來,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渠道不斷拓寬,權益維護工作紮實有效,褒揚紀念活動反響良好……「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在永州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