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遠鏡介紹

2021-02-08 鑰匙玩校

 

1.1 工作原理

  天文望遠鏡是一種令人驚奇的儀器,它可以使遠處的目標看起來很近。為了更好地理解天文望遠鏡的工作原理,我們先考慮一下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用裸眼看不到遠方的目標呢?例如,為什麼用裸眼看不到50米處的硬幣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遠方的目標在視網膜上的呈像沒有佔據足夠的位置。如果您有一雙很大的眼睛,可以聚集到更多由遠方目標發出的光並且在您的視網膜上形成明亮的像,那麼,您就可以看到這個目標。望遠鏡的兩個光學件就可以幫助您將這一假設變為現實:

  物鏡,它可以把遠方目標發出的光匯聚到焦點上(在焦點上呈像);

  目鏡,它把物鏡焦點上的像放大,使之在您的視網膜上呈像。這和放大鏡的原理一樣,它把小的物體放大後在您的視網膜上成像,這樣小的物體看起來就變大了。

  天文望遠鏡的主要部件是:主鏡筒、物鏡、目鏡。主鏡筒的作用是:固定物鏡,使之與目鏡保持恰當的距離;阻止灰塵、溼氣和幹擾像質的雜光。物鏡的作用是聚光和在焦點處呈像。目鏡的作用是把物鏡焦點處的像放大後在您的視網膜上呈像。

  1.2 天文望遠鏡的種類

  按照光學結構的不同天文望遠鏡可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但比較常用的是兩種:折射式天文望遠鏡(用光學透鏡做物鏡)和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用曲面反光鏡做物鏡)。儘管兩者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但它們的光學結構是完全不同的。

  折射式天文望遠鏡:折射式天文望遠鏡通常採用兩片或多片鍍膜透鏡組合而成的消色差物鏡。一般來講,製作大口徑(100mm以上)的組合透鏡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常見的折射式天文望遠鏡的口徑都不超過100mm。



  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的物鏡是一曲面反射鏡(主鏡)。在物鏡的光路上放置了一個呈45度傾斜的小平面反光鏡(副鏡)以把物鏡反射的光線轉向鏡筒一側的目鏡。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相對比較容易做到大的通光口徑。這就意味著反射式天文望遠鏡可以有很強的聚光能力,可以用以觀測昏暗的深空目標,以及用以天文拍照。



  1.3 光學性能

  天文觀測者應根據觀測目的的不同來選用不同的天文望遠鏡。一般說來,普及性的天文觀測多屬於綜合性的,要考慮"一鏡多用"。選擇天文望遠鏡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它的基本光學性能。評價一架望遠鏡的好壞,首先要看它的光學性能,其次看它的機械性能。天文望遠鏡的光學性能一般用下列指標來衡量:

  有效口徑(D):指物鏡的有效直徑,常用D來表示;也即望遠鏡的通光直徑。望遠鏡的口徑愈大,聚光本領就愈強,愈能觀測到更暗弱的天體,它反映瞭望遠鏡觀測天體的能力,因此,愛好者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選擇較大口徑的望遠鏡。在天文望遠鏡的規格描述中,通常要標出它。

  焦距(F):望遠鏡的焦距主要是指物鏡的焦距。同樣,在天文望遠鏡的規格描述中,也要標出它。

  相對口徑(NA):相對口徑又稱光力,它是望遠鏡的有效口徑D與焦距F之比,它的倒數叫焦比(F/D)。有效口徑越大對觀測行星、彗星、星系、星雲等延伸天體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它們的成像照度與望遠鏡的口徑平方成正比;而流星等所謂線形天體的成像照度與相對口徑A和有效口徑D的積成正比。故此,作天體攝影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有效口徑A或焦比。一般說來,折射望遠鏡的相對口徑都比較小,通常在1/8~1/20,而反射望遠鏡的相對口徑都比較大,通常在1/3.5~1/12。

  視場(ω):天文望遠鏡的視場大約是目鏡視場和天文望遠鏡的倍率的比值。望遠鏡的視場與倍率成反比,倍率越大,視場越小。不同的口徑、不同的焦距、不同的光學系統,決定瞭望遠鏡的視場的大小。

  倍率(M):天文望遠鏡的倍率等於物鏡焦距與目鏡焦距之比,也等於物鏡入射光瞳與出射光瞳之比。因此,只要變換不同的目鏡就能改變望遠鏡的放大倍數,但由於受物鏡分辨本領,大氣視寧靜度及出瞳直徑不能過小等因素的影響,望遠鏡的放大倍率也不是可以無限制的增大;一般情況應控制在物鏡口徑毫米數的1-2倍(最大不要超過300倍)。不少人提到天文望遠鏡時,首先考慮的就是放大倍率。其實,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不一樣,地面天文觀測的效果如何,除儀器的優劣外,還受地球大氣的明晰度和寧靜度的影響,受觀測地的環境等諸因素的制約。而且,一架天文望遠鏡有幾個不同焦距的目鏡,也就是有幾個不同的放大倍率可用。觀測時,絕不是以最大倍率為最佳,而應以觀測目標最清晰為準。

  分辨本領:指望遠鏡能夠分辨出的最小角距。目視觀測時,望遠鏡的分辨角=140(角秒)/D(毫米),D為物鏡的有效口徑。望遠鏡的分辨本領由望遠鏡的分辨角的倒數來衡量。望遠鏡的解析度愈高,愈能觀測到更暗、更多的天體,所以說,高解析度是望遠鏡最重要的性能指標之一。

  貫穿本領:指在晴朗的夜晚,望遠鏡能看到的最暗弱的恆星星等。貫穿本領主要和望遠鏡的有效口徑有關。在無月夜的晴朗夜空,我們人的眼睛一般可以看見6等左右的星;一架望遠鏡可以看見幾等星主要是由望遠鏡的口徑大小決定的,口徑愈大,看見星等也就愈高(如50毫米的望遠鏡可看見10等星,500毫米的望遠鏡就可看到15等的星)。  

營地教育 | 短期活動 | 課程策劃 | 遊戲化設計鑰匙玩校,開門的鑰匙,好玩的學校,是我們的營地教育品牌。以「遊戲即教育」為核心理念,打開孩子的創造之門,在遊戲中傳遞學習的樂趣。從2015年至今,鑰匙玩校面向12-18歲的青少年推出超過20種的原創冬夏令營活動:「反恐精英」創造力訓練營、「埃爾特」神經聯動營、重走人類創造之路、「電光火石」電影製作營、雞蛋通識營、學院制夏令營、世界重啟營、橋梁工程營、遊戲設計營.

相關焦點

  • 走近天文之三:天文望遠鏡
    直到1609 年伽利略將望遠鏡指向星空,向人類展示出前所未見的星空深處。隨著天文望遠鏡這一重要觀測設備的發明,人類的視野被延伸至宇宙深處。接下來,請隨筆者共同走進天文望遠鏡的前世和今生,今生故事將著重以中國的幾架代表性天文望遠鏡為例。天文望遠鏡的發明要從四百多年前的歐洲談起,那時望遠鏡已經被發明出來,並在軍事領域獲得了成功的應用。包括伽利略在內的一些科學家也對望遠鏡產生了濃厚興趣。
  • 天文望遠鏡使用方法
    後來,上學讀書,在課本上認識了伽利略,才知道用望遠鏡可以看得更遠。1608年望遠鏡的誕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對社會、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物換星移,如今科技日新月異,望遠鏡早已不是僅供少數人從事科學研究之用的稀罕之物,而是成為人們休閒放鬆、培養情趣、啟蒙教育的好幫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批充滿好奇心的青少年朋友和懷揣兒時夢想的成年人陸續加入到天文愛好者的行列之中。
  • 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上)
    望遠鏡的出現說起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世界公認的發明人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
  • 天文望遠鏡入門知識
    要選擇好合適的望遠鏡,首先要了解兩種望遠鏡的相對優缺點。    衡量望遠鏡的好壞,不用放大倍數,而用口徑,也就是主透鏡或主反射鏡的直徑。當人們說「小」望遠鏡時,他們指的是望遠鏡的口徑小。口徑決定瞭望遠鏡能收集多少光線,收集的光線越多,你所能看到的也越多。因此,不管是折射鏡還是反射鏡,口徑越大威力就越強。
  • 天文望遠鏡的挑選有哪些技巧
    教你挑選天文望遠鏡的技巧一、確定需要哪種天文望遠鏡常見天文望遠鏡分三種
  • 天文望遠鏡常見光學名詞
    望遠鏡的結構  天文望遠鏡
  • 解密在建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 清晰度是哈勃十倍
    自從伽利略將望遠鏡攝向茫茫太空,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加深。目前,中國正在參與建設一個直徑達30米的天文望遠鏡,如同一隻巨眼,探索宇宙的秘密。它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是否會顛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 日食來了,給孩子買了個天文望遠鏡
    前幾天,貓霸從夥伴那兒得知,這個月二十一日有日食,問我能不能買個天文望遠鏡。我一查,還真有這麼個事。而且二十一日正好是周末,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看。所以,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在日食之前一定會給她買一個。我望遠鏡還了解一些,但是對天文望遠鏡就不了解了,從來沒擺弄過這玩意。如何挑一個合適的,成了我的難題。雖然有萬能的網際網路,但網上的資料紛繁複雜,要我在短時間內整理個頭緒,還真不容易。而且,我本來就對星空很是嚮往,那也是我小時候的夢想,在查資料的時候,經常被帶偏到天文知識的補課裡去了。
  • 開啟星空探索:星特朗天文望遠鏡體驗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溫柔v風暴為了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具備一定的天文學知識對小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而培養天文學愛好的最好手段,就是觀星了,浩瀚的星空可以帶給他無限遐想,而要想觀測星星就必須要有一個天文望遠鏡,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展示一款適合初學者使用的入門級的 天文望遠鏡——星特朗SCTW
  • 透過天文望遠鏡 看「暗紅色」太陽(圖)
    5月15日,重慶自然博物館,市民正在利用天文望遠鏡
  • 星特朗SCTW-80天文望遠鏡深度體驗
    家裡目前已經有星特朗天文望遠鏡130DX ,那個採用牛反式設計,望遠鏡口徑130mm,長度接近1m,並且搭載了EQ2高承載赤道儀,專業是夠專業,但毛重量超過10kg,而且體積碩大帶出去非常必須開車才行,多少有點不方便。
  • 天文愛好者新手必讀:三大主流品牌天文望遠鏡選購指南
    接觸天文望遠鏡已經有一段時日了,並且前前後後接觸了幾個廠家上百種型號的天文望遠鏡。應朋友之約現將市面上比較流行的三大品牌(星特朗、博冠、寶視德),入門級望遠鏡做一個評述以及對比。本文主要針對如下三款80MM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分別是:星特朗PowerSeeker80EQ、博冠天鷹80EQ、寶視德80EQ。新手選購望遠鏡常常會關注那些具體的參數,比如口徑、焦比、極限星等、鍍膜等等,這些當然是天文望遠鏡的重要參數,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一些重要的輔助性配件,這些配件如果質量不好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觀星體驗。
  • 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有什麼區別(天文望遠鏡發展簡史)
    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特別是剛接觸天文望遠鏡,關於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的區別搞不是很明白,也不知道如何選擇,各有什麼優缺點,本文將會詳細介紹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的區別和發展簡史
  • VIXEN SPACE EYE 70mm天文望遠鏡測評
    而且,這款鏡子還入選了美國天文雜誌的"明星產品",還有頒獎詞!要知道日本的鏡子入選美國的天文雜誌評選,肯定是有一定說服力才行。入門級的天文望遠鏡,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好不容易費勁找到的星星或者月亮,很快就會在視野中消失,此時需要調整望遠鏡方向跟蹤才能持續觀察。
  • 世界10大天文望遠鏡,第五拍照清晰度超哈勃望遠鏡10倍
    1、加那列大型望遠鏡:加那列大型望遠鏡位於西班牙帕爾馬加那列島嶼上的一個小島上面。這個望遠鏡是西班牙政府和墨西哥研究機構以及美國佛羅裡達州大學共同建造的一個大型的望遠鏡,據說這個大型的望遠鏡投資1.75億美元。2、凱克望遠鏡:凱克望遠鏡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
  • 新手入門——天文望遠鏡使用小常識
    三是不要被看到的上下、左右顛倒的圖像所困擾,對天文望遠鏡來說這是正常現象。 四是尋星鏡固定後,就不要觸碰。 五是千萬不能通過尋星鏡或主鏡筒直接觀測太陽。注意:找到目標是望遠鏡觀察的前提條件。只有目標進入望遠鏡,才能觀察到。找目標要由近到遠,由大到小,同時要學會使用尋星鏡快速尋找目標。 天文望遠鏡的影響因素 觀測結果並非全取於望遠鏡的光學性能,還有下列因素的影響:1、地球大氣的運動,在高倍率下會造成不良影像。 2、地球表面的熱氣,也會成使得影像扭曲、變形。
  • DIY折射式天文望遠鏡
    暑假剛開始時,在路邊用自製的望遠鏡遙望星空,漸漸地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和家長。在聊天中發現他們對太空很好奇、很嚮往。尤其在《流浪地球》上映後,大人小孩都記住了木星和大紅斑,都想目睹其風採。得知我的望遠鏡是自製的以後,突然地、莫名地有20人報名學習天文望遠鏡的製作。下面就介紹一下整個的製作過程。
  • 極限倍率達250倍 小米上架天文望遠鏡
    別人家孩子還在沙坑玩沙子,別人家孩子還在廣場玩遙控小汽車,你家孩子就已經跟你背起望遠鏡,探索遠方、探索未知了。還記得雷總同款的天文望遠鏡星特朗天文望遠鏡SCTW-80嗎?同款性價比款星特朗天文望遠鏡SCTW-70來了,雙11小米有品眾籌開啟,帶上它,一起看世界。
  • [經驗分享] 新手入門——天文望遠鏡基礎知識
    (如開拓者60/700天文望遠鏡,焦比=物鏡焦距700mm/物鏡口徑60mm=11.7)倍率(放大倍數):物鏡焦距與目鏡焦距的比值,如開拓者60/700天文望遠鏡,使用H10mm目鏡,放大倍數=物鏡焦距700mm/目鏡焦距10mm=70倍;放大倍數變大,看到的影像也越大。適當的高倍應為主鏡口徑(公分計算)的十倍,最高以十五倍為限。
  • 如果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北極星會看到什麼?
    如果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北極星會是怎樣的呢?北極星是離北天極最近的明亮恆星,地球自轉軸幾乎指向這顆恆星。因此,在地球的自轉過程中,北極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幾乎不會發生變化,不會像其他恆星那樣隨著地球自轉而東升西落。北極星所在的方位就是地理正北的方向,朝著正北方向看去,可以看到一顆比較亮的星星,那就是北極星。如果認識北極星,就能通過它在夜晚識別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