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忠告: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注意這3件事,生活中處處有福

2020-12-16 王老師教育說

1、守住你的位,不做出位之事。

所謂本分,就是孔子所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曾子說的:「君子思不出其位。」在長短經《反經》中,孔子和他的學生之間有一個故事。

子路曾任邵國總督,魯國的卿大夫季氏限百姓在五個月以內開通一條運河,子路負責這件事。

為了鼓勵大家工作,公款不夠,子路自掏腰包,貼工資,甚至從家裡拿飯給大家吃。

孔子聽到這個消息,立即派人把子路為工人們準備的米飯倒掉,砸碎了鐵鍋。

子路氣得跑去和老師吵架,對孔子說:「先生每天都教我們行善,提倡仁義。現在我這樣做了,但卻讓人來搗亂,是嫉妒我的好意嗎?

孔子說:子路!別糊塗了。當你是天子的時候,你可以愛這個世界。當了諸侯,就愛自己國家的人民;當了大夫就只管自己職務以內的事;

普通人,就愛自己的家人。當然,仁義是好事,但超出仁義的範圍,就侵犯了他人的權威。這對你自己,對每個人,對長期發展都是有害的。(「過其所愛,是曰侵官」)

孔子對子路很好,他愛他的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因為子路這樣做會引起的嫉妒,有人就非把子路害了不可。

所以,就連實施仁義愛人這種事情,曉得自己的本分,也要恰到好處。

在哪個位置,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不越矩,就是守住你的位,就是守分。

2、保持你的心,讓自己堅強。

《道德經》有「三知三守」之說「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用白話講就是,有足以稱雄的實力,而安守著柔和的狀態不露鋒芒;

對萬事萬物都明察秋毫、洞燭千裡,卻不以自己的看法、意志強加於人;

可以達到榮華富貴、權貴利貴的地位,還能保持平淡的生活。永恆的德行才算圓滿,回歸到純真質樸。

總結起來,君子都是藏器於身,但安守本分,不漏鋒芒的人。

中晚年,曾國藩掌握著巨大的權力,但他始終不貪汙、不賄賂、不謀取私利、不枉法。

有個縣長想拿王羲之的唐代書法賄賂他,但曾國藩原封不動地把它還了回來,並在當天的日記中寫下了8個字:「世間尤物,不敢妄取。」

曾國藩死後,留下的財產不足兩萬兩銀子,只相當於一等官員一年的銀子。

只要你保持心不變,不管環境如何變化,不管是什麼樣的起伏,冷靜應對,就不能被外來事物幹擾,也不能被外界幹擾,守得住心的人,溫厚、寧靜,就像大地,永遠把自己置於低處,但沒有人否認它的博大;

那些能守住自己心的人,就像大海一樣,總是保持低調,但沒有人否認它的深邃。

保持你的心,保持冷靜,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這才是真的強大。

3、守住你的嘴,就是你最大的成就。

《易經》雲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

當與他人相處時,誇誇其談,自認為似乎眼界很開闊,知識很淵博,積澱很豐厚,豈不知給人的感覺卻是輕薄、膚淺和狂妄。

莊子在《人間世》中感嘆道:"夫言者,風波也!自古以來,禍從口出的例子數不勝數,輕則得罪人,重者甚至丟掉性命。

據《愛子後語》記載,《艾子後語》中記載:趙國有一個方士好講大話,他自稱自己已經活了幾千年了,見過伏羲、女媧、神農、蚩尤、蒼頡、堯、舜、禹、湯、穆天子、瑤池聖母等等上古神仙。

有一天,趙王從馬上摔下來,傷的不輕。醫生說要一千多年才能治好血,於是趙王下令殺了方士取血。嚇得方士趕緊澄清事實,但是趙王不信他,認為他是為了保命而撒謊,還是把他殺了。

守口如瓶,不是不說話,而是會說話,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訥言」。孔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老子則曰:「大辯若訥。」

「訥言」,即忍而少言,謹慎慢言,說話前要三思,切勿口無遮攔,信口開河。

「慢說話」,就是要有耐心少說話,要謹慎慢說話,說話前要三思而後行,不要無端說話,要暢所欲言。

守住嘴就是在不高興的時候不說話;心不平時,不說話;有牢騷、有情緒時,緊閉口,不說話。

謹守本分的人,能守住位,能守住心,能守住嘴,認認真真做人,腳踏實地工作。

不偷奸耍滑,不坑蒙拐騙,不欺不詐,不妒不媚,上不愧天,下不愧地,堂堂正正,坦坦蕩蕩,自然能夠避除災禍,吉無不利。《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更是解決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人們才逐漸發現,易經把人世間的各種道理,講述得十分透徹,讀懂易經,就相當於讀懂了人生,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就不再迷茫。

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囊括世間萬物的究極學問。

古今中外,歷史上下,易學家如此之多,卻又有誰敢說自己已經徹底讀懂《易經》呢?

儒家把《易經》奉為第一經典,即五經之首;道家則將其稱為三玄之冠。現在湧現越來越多的易學家研讀《易經》,其中的智慧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易經》是用文言文寫成,很多人讀不懂,那麼不妨來看看白話文版本的30天學會《易經》,這本書將《易經》的全內容翻譯成了白話文,通俗的語言依舊可以講透大道理。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任何一個要素,都可以讓你體會《易經》的魅力。

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夠把握裡面的智慧,說《易經》是人生導書,完全當之無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在晚上讀《易經》,不然你下一次抬頭天就亮了。足見其中的大智慧;

馬雲更是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

一本僅需要59元,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一本易經,能讓你終生受益!

相關焦點

  • 《易經》的告誡:與人交談時,少說自己這3件事,越來越有福氣
    」就是說,可以和他談的話,卻不和他談,這就是失掉了這個朋友;不可以和他談的話,卻和他談,這就是說錯了話。所以說好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易經》中就提醒過我們和人交談一定少啊說這3件事,才能越來越有福氣。1、少說自己的煩惱、糟心事每個人都會有煩惱,也都會遇到糟心事,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忍不住和朋友們訴苦,想得到一點安慰。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定不能見人就說,反覆地說。
  •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熬過去,你就贏了
    人生路漫漫,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起起落落才是常態。在人生的長河中,你可能會遇到驚濤駭浪,它也許會讓平靜的生活變得險象重生,但是你可以用意志和信念去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你始終要相信,風雨後總會見彩虹。人應該往前看,即使生命給了你苦,你也要振作起來,把生活過得越來越甜。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你能夠堅持,堅持熬下去,你就贏了。02.《飛馳人生》的故事,仿佛就像是寒風凜冽冬日裡的一抹暖陽,溫暖的照耀了每一個前行的路人。
  •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有,就是自己
    人生路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人,所以,人生,最難逾越的坎就是自己。所謂:「寶劍鋒從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意指:寶劍的刀鋒是從不斷地磨礪中得到的,梅花的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意人生,是指凡事須經艱苦鍛鍊,不斷磨礪,才能取得想要的結果。人世間,每個人的生活都一樣,都不會是時時順心、事事順利,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與挫折。一樣的生活,卻有著不一樣的人生,有的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人卻是一直平庸。
  • 人這一生,從來沒有過不去的坎(深度好文)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過不去的心。人對於生活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放即是瀟灑,智慧。唯獨開心快樂,才能坦然地面對生活,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挑戰,活得糊塗的人,最容易幸福;而活得太清醒的人,最易煩惱。人在年輕時,當遇到了困難,特別是精神上嫉妒困窘的時候,就容易走到愛情裡面找寄託。
  • 《易經》中的2個人生智慧:有3種人有福,有3種人命苦
    《易經》被很多人認為是迷信,這是不對的。算命、卜卦只是《易經》應用的一種表現形式,不能以偏概全。其實《易經》是一部解釋世間事物運轉規律的"奇書"。書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辯證哲學和樸素的自然法則,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 易經忠告:「是善當喜」,一個人若想好運常伴,建議你讀讀這兩條
    《易經》揭秘:真正有福的人,身上都有這兩種「氣」,禍患難侵,福報自來易經忠告:「是善當喜」,一個人若想好運常伴,建議你讀讀這兩條第一種:做人要有「和氣」《易經》說:「以和氣迎人,則乖沴滅」第二種:做人當有「正氣」《易經》說:「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釋義:待人接物以公正之氣,一切邪肆、不祥之事都會消失。生活中我們一直希望、甚至苛求他人做到公平公正,但自己是否做到了呢?
  • 易經忠告:與人閒聊時,建議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真有理
    易經忠告:與人閒聊時,建議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真有理《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非常有道理俗話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
  • 《易經》:一個人的「財運」強求不來,只要熬過3大坎,不請自來
    《易經》:一個人的「財運」強求不來,只要熬過3大坎,不請自來《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大家都想要自己的家庭能夠大富大貴,有福氣,有好運,但一個家庭的富裕是靠家裡的每個人的努力。
  • 《易經》中隱藏的2個人生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易經》中隱藏的2個人生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周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
  •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建議學習俗話說:出言有尺,戲虐有度。凡事要三思而後言,別「口無遮攔」,否則得罪了人,自己還不知道。遇到什麼樣子的人,就說什麼樣子的話,說話要有選擇,給人留餘地,千萬不要「咄咄逼人」。
  •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熬過了今天,明天依舊存在美好
    這個世界,沒有平白無故的好,想要真心,拿心去交,知道付出,才有人為你付出;把情當情,才有人為你留情! 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要去熱愛生活,永遠不要失去了好好生活的動力。 04 人生的好壞都取決於心態,你的心態好,壞事變好事;你的心態不好,好事也變成壞事。人若簡單最幸福, 丟卻欲望能富有,放飛心情看四季, 春花秋月任樂悠。生活再苦再累,也別忘了要好好愛自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一直向前走,世界會溫柔對待每個善良而努力生活的人。
  • 《易經》:總覺得諸事不順,可能是這3件事,沒有及時改變
    該書中明確指出了三點小事情,這三點與風水緊密相關、不可分割,透過這三件小事,便可得知此人的風水好壞。也可以說成是,避免發生這三件事情,人生自然會變得順利,好運自然也就會迎面而來,因此,要認真理解,仔細研究。
  • 易經忠告: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三件事,太有道理了
    可學來學去,卻發現,自己的生活沒有絲毫改變。其實,最大的成功學奧義就藏在《易經》裡。古人云:「《易經》之重,在於包羅萬象,點透世人。」《易經》人與人關係再好,遇到一些黑暗事件的衝擊,也會閉合起自己的心門,易經:人與人之間關係再好,說話也要掌握分寸,不要私聊這幾件事。
  • 《易經》:提醒和別人聊天時,少說自己這幾件事,會越來越有福氣
    《易經》乃萬經之首,是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一部經典之作,裡面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因此《易經》在人的生活中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人一生中 有很多朋友,所以在互相溝通時談論的話題就很多,但今天我要用《易經》裡面的知識來分析不能跟別人談論的話題。
  • 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事,看淡一切,就是善待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3與其看別人臉色度日,不如靠自己生活;與其小心翼翼地裝著,不如沒心沒肺地活著。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事,看淡一切,就是善待自己。每個人都想要快樂的生活。但是。生活總是把痛苦。快樂。悲傷。幸福摻雜在一起。 人的路。總有溝溝坎坎。生活的味。總有苦苦澀澀。有些事。無能為力,人生真的不易!健康最重要 不要讓人生輸給了心情。06喝茶只有兩個動作——拿起和放下,人生也一樣。不一定要做出感天動地的壯舉,只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對待人生的際遇,便是對生命最好的感恩與回報,所謂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 《易經》告訴我們:這幾件事最傷害生活,別再做了!
    易經告訴我們生活是變化的,隨時是機遇,隨時又是陷阱,隨時是風平浪靜,隨時又是波濤洶湧......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何必還要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上,所以生活中下面這幾件事最傷害我們的生活,我們要調整好心態,儘量克制自己,別再做了。一、處處跟別人比較1、不要拿自己去跟別人比較而貶低自己。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處處和別人比較。我們也常說,人比人氣死人。
  • 易經:人生都要經歷3道坎,忍耐過去的人,才能變得強大
    每個六邊形都是一種生活腳本,你的每個選擇都會產生什麼結果,它將幫助你很久以前就弄清楚它;許多看起來很幸運的東西實際上都有痕跡。人的一生就是馬拉松,路上總會遇到一些坎坷,只有我們面對他們,跨過他們,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易經》裡對這三個坎做出了解釋,如何忍過去,我們一起看看,這三個坎應該怎麼忍耐過去。
  • 《易經》揭秘了人生的2個真相:這三種人最苦命,這三種人最有福
    著名科學家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此消彼長的原理中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能量是不變的,也是不滅的,盛衰消長,循環往復,這一重大發現讓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西方學者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易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
  • 《易經》:要想家庭氣運興旺發達,平時多注意這3件小事
    而《易經》可以讓你的人生越來越順,可以讓你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告訴你一個家庭的氣運要保持興旺發達,是因為平時專注了這三件小事。氣運旺盛的家庭,平時很注意溝通交流人與人之間離不開溝通交流,這是人們表達內心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簡單能夠解決根本問題的橋梁。
  • 「失望時,想想這五個問題」:人生,沒有什麼坎是過不去的
    林清玄曾寫過這樣一段經典的話:「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生活裡,我們總歸會遇到一些讓自己感到傷心失望的事情,但那並不能證明什麼,要知道生活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有失有得,有悲有喜,心態好了,一些事情也就會隨著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