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空軍採購後勤助理部長羅波透露,美軍已經秘密進行了第六代戰鬥機的設計、建造和試飛。美方確認,第六代戰鬥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研製,使用了最為先進的數據虛擬設計技術。從美軍此前發布的文件推測,該機在2016年開始研製,具備寬頻隱形、大航程和超音速飛行等能力,又被稱為「穿透性制空戰鬥機」。
六代機是航空大國下一階段的主要競爭方向,領先一代意味著對五代機形成技術代差,在戰爭時可能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面。國際上對六代機沒有一個明顯的標準,美軍所謂的「六代機」進度快並不意味著性能領先,而且距離實際投入使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很多軍迷仍然擔心中國六代機進度會嚴重落後美國,航空工業日前的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航空工業9月15日在公開的一篇文章表示:「堅決貫徹『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的發展理念,擔當起國家創新主體責任,面向2025和2035年,實現同代抗衡、領先創新的戰略目標。」從字面意思來看,中國主力戰機要實現的「同代抗衡、領先創新」,意味著無論是殲-20還是六代機都要達到能夠抗衡世界最先進同類機型的目標。「面向2025-2035」意思是主力戰力在2025年能在各個方面達到理想的狀態,說明換裝渦扇-15的殲-20C量產不會晚於2025年,海軍四代機也有可能在2025年完成試飛,六代機亮相最晚不會超過2035年。
中國是全球少數幾個有能力研製六代機的國家,按照「製造一代、試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慣例,六代機的研製早已經進入了日程。殲-20副總師曾表示,中國六代機的將會在2035年或更早之前問世。他強調:「六代機會和殲-20一樣,有所取捨,有所突出,不會和歐美戰鬥機完全一樣!」
殲-20總師曾發表文章認為,下一代戰鬥機可能並不是滿足什麼標準的「六代機」,而是一種滿足一定作戰用途的作戰平臺,其核心能力是擁有「寬頻、寬譜」隱身能力,讓現代防空網無法發現,更突出信息優勢,引進人工智慧技術,具有強大的末端硬殺傷自防禦能力,有更大的載彈量和航程,能夠在高烈度作戰環境完成作戰任務。
有分析認為,六代機要想對五代機形成巨大的技術優勢至少要在隱身性能、雷達和發動機上獲得革命性突。現有的五代機是針對短波雷達實現隱形,六代機要實現寬頻隱形,也就是讓長波雷達也難以發現,在外形上會採用無垂尾布局,這對於各大國來說並不是最難的;六代機要在態勢感知能力上獲得突可能會配備太赫茲雷達,能以成千上萬種頻率發射脈衝,能讓現有隱形目標「無處遁形」,僅這一項技術就能對五代機形成碾壓性優勢;第三項技術是變循環發動機。六代機要獲得更強大的飛行性能、航程,甚至能進入太空進行作戰,必須突破變循環發動機技術,僅這一大瓶頸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破。
從網上出現的美軍「六代機」照片來看,該機很可能僅僅在寬頻隱形能力上實現了突破,其製造過程中使用了全數位化設計技術,可以大幅縮短研製周期和減少成本,並不能證明就會對「五代機」形成了碾壓優勢,有人甚至認為這就是「戰略欺騙」。因此,中國不需要因為美軍六代機項目著急,完全有可能按規劃在2035年前完成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