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尉曾經看過一道選擇題,在"擁有一個女朋友"和"駕駛一天高達"中選擇一個,結果選擇"駕駛高達"的人一騎絕塵。所謂機甲是男人的浪漫,不過說是那麼說,高達世界裡這種身高18米的機動戰士在現實世界的戰場上真的有實用價值嗎?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戰場兵器的發展趨勢,從戰列艦到重型巡洋艦和核動力潛艇,從用於輔助偵查的偵察機到現在讓亞美尼亞防不勝防的無人機,可以發現這趨勢便是朝著小型化多用途邁進。
拿坦克來說,根據可查到的資料,M1主戰坦克,車長7.918m,寬3.653m,整車高2.883m,重55噸,這樣一輛坦克需要車組成員4人;而高達呢?拿元祖來說,全高18.5m,全裝備重60噸,然而駕駛員只有一人。
一個人操作一臺18.5米的龐然大物,並且這個巨人大到整個腰身軀幹,小到一根指頭都是可以活動的,駕駛員需要做到眼光六路,耳聽八方。動畫裡表現的,隨便撥動操作杆便可以讓高達像體操選手一樣靈活,以現在的眼光看,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為了對付坦克的裝甲,有反器材步槍還有火箭炮和地雷。但是對於機動戰士的裝甲,普通的武器甚至是坦克的炮擊都不能傷他分毫,雖然也存在部分作品中,軍事組織利用陷阱和爆炸物對MS造成一定損傷的情況出現。到了uc後期,一發rpg照頭打也僅僅是把新安洲打上一層灰而已。
但其實基拉與奇奧削人棍的例子告訴我們,機動戰士的關節連接處是較為脆弱的。而他的武裝都是通過其手部進行操作的,所以只要集中火力瞄準手部關節,就可以把他打成一堆廢鐵。並且機動戰士這麼大的體積,對於現在的制導武器來說,要瞄準關節是很容易的。
在seed的世界觀裡,地球聯合曾用1000億請奧布生產機動戰士,奧布用800億生產了四臺高達,平均一臺200億。在現實戰場上,這種移動鈔票一上場就被各種針對,不一會兒被打得只剩個身子,整備班和財政部都要罵娘了。
從uc的設定來看,因為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出現,幹擾了雷達等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所以宇宙艦隊戰基本是兩個又聾又瞎的人互毆。這個時候放出機動戰士穿梭於戰場之上,那麼戰艦就只有挨打的份。吉翁軍就是靠著這個戰術在魯姆會戰中將三倍於己的聯邦艦隊打得潰不成軍,僅夏亞一人就擊沉了一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
綜上可以發現,除非是怪獸入侵,或者人類前往宇宙,米諾夫斯基粒子出現,否則沒有哪個國家會閒著沒事去生產大型類人機動戰士,有那閒錢閒工夫不如去研究戰機、坦克和機械外骨骼動力裝甲。
難道我們就沒有機會駕駛機動戰士了嗎?當然不是啊!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達題材遊戲打入了遊戲圈,許多熱愛高達的粉絲也終於得償所願。
種類繁多的高達遊戲滿足了粉絲的不同願望,比如敢達決戰就可以滿足粉絲玩家的收集欲和養成欲。這款遊戲裡收錄了高達系列的近百臺機體,還有高達史上的諸位王牌駕駛員。
不過比起駕駛員,玩家的身份更類似於機動戰士小隊指揮官,需要將五臺MS編成一個小隊,共同作戰。與GVG這種主打操作戰鬥的遊戲不同,敢達決戰分為輔助,射擊輸出,近戰輸出三個位置,更講究玩家的策略與陣容搭配。
就像00全刃式就是當之無愧的T1機體,他的隊長技能給00系列機體恢復能量,其他普通技能都是附帶沉默與擊退的超強力控場技能,所以他很適合"全刃+再生+妖天使+療天使+00Q"這樣的全00系隊伍。
有T1神機,自然就有萬金油,這便是權天使,人手一臺,可打boss,可pvp。得益於他的技能,進可攻退可守,既可以造成高爆發,又可以免疫傷害,他的獠牙還可以給隊友提供防禦,是隊伍的中流砥柱。
像我上文所說,雖然我們開不了高達,但也能憑藉遊戲體會到駕駛高達的樂趣。你覺得高達真的能作為作戰兵器上戰場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