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邵梓浩 王卓英 楊濤 濰坊報導
12月5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主辦,濰坊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研究院、中國生態學家俱樂部共同承辦的「濰坊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研究院啟動儀式暨第十屆中國生態學家俱樂部學術論壇」在濰坊市齊魯創智園成功舉行。
中科院瀋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濰坊市政協副主席劉樹亮、省領導幹部考試題庫中心主任馬宇曉、濰坊市科技局局長高玉國、奎文區委書記劉泮英;中科院瀋陽分院院務委員、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主任李明,中科院瀋陽生態所副所長方運霆、卓君臣,生態學論壇理事長、傑青萬師強及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專家、教授,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濰坊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研究院啟動,深入探討交流生態、農業、環境各研究領域前沿學術成果。
開幕式上,馬越紅院長、劉樹亮主席發表講話,萬師強、劉泮英、方運霆等與會領導專家分别致辭,共同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並對濰坊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研究院建設發展提出殷切期望,希望通過此次生態學家俱樂部學術論壇,進一步加快青年生態學者培育,深化和拓展青年研究人員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高濰坊乃至山東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創新水平,促進中國生態學發展,提升中國生態學國際影響力。
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共同按下啟動按鈕,標誌著研究院正式啟動。濰坊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與濰坊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本著「整合資源、優勢互補、整體推進、協同創新」的原則,圍繞「綠色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針對濰坊市設施農業土壤鹽漬化、傳統農藥殘留、工業廢水廢渣排放、土壤汙染等問題,搭建檢測分析實驗室、工業廢水與廢渣安全處置平臺、生物發酵平臺、農業與生態環境示範基地、產業經濟規劃模擬大數據平臺、企業孵化平臺,為濰坊市「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提供人才、技術、平臺支撐。
會上簽署了《中國-衣索比亞農業與環境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協議,該中心由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與衣索比亞國內科研機構共建,雙方將以農業與環境為研究目標,產學研聯合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中非合作的綠色產業發展譜寫新篇章。隨後,濰坊研究院與各合作單位就《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產業服務平臺》、《農牧業與環境微生物菌劑中試平臺》、《益生菌微生態製劑研發平臺》、《VC廢渣生產生物肥及土壤修復菌劑研發中心》、《濰坊市菸草秸稈資源化利用研究中心》、《文冠果系列技術研發平臺》六個項目舉行集中簽約儀式。
啟動儀式結束後,舉行了中國生態學家俱樂部學術論壇,論壇邀請了來自全國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100餘位專家、教授,圍繞生態、農業、環境領域的前沿成果和國內外研究新進展,展開了嚴謹認真的學術交流。會後,參會人員先後前往濰坊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研究院以及研究院分別設在昌邑、壽光兩地的中試平臺進行參觀,並在壽光設施農業中心進行技術交流。
本次學術論壇為我國生態、農業、環境領域成果的充分展示搭建了平臺,對於加快相關領域學者及人才培養,推動濰坊市科技人才引進、核心競爭力提升以及區域科技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濰坊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研究院正式啟動後,將充分發揮瀋陽生態所人才技術優勢和濰坊的產業優勢,加快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助力濰坊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