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16:22:31
智通財經網一提到「德國製造」,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優質」二字。大到奔馳、寶馬汽車,小到「Cherry」鍵盤,做工嚴謹、質量至上的德國貨已經「徵服」了許多國人的心,以至於在買工業製品時,我們可能更偏好購買德國產品。
在這種心理作用下,我們便不難理解廚具領域的「米技爐」為何受到國人的追捧:因為它是一個「德國貨」。不過,米技爐與我們平時見到的德國貨不同在於,它幾乎僅在中國大陸銷售,甚至連德國本地都見不到其蹤跡。簡單理解,「只為中國市場而生,只為中國消費者而來。」
近日,這款「定向出口」產品的母公司米技國際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申請在港上市。隨著米技招股書的公開,我們得以較為深入地了解這款商品及其公司。智通財經APP獲悉,德健融資是此次米技上市的獨家保薦人。
據招股書介紹,我們平時口耳相傳的名牌廚具「米技爐」,其實是米技公司的「頭牌產品」-- 米技輻熱爐。這種電爐的特點在於「啟動時無瞬間衝擊大電流,可以在有效保護電爐的同時不影響其它電器工作」,並且米技輻熱爐在溫度控制方面更加精確,更適合烹飪。
於是,集眾多優點於一身的米技爐在中國市場銷量大增。根據灼識諮詢報告,米技為2016年按中國優質幅熱爐市場零售銷售值計的中國最大優質幅熱爐製造商及供應商。並且良好的口碑也為公司業績添色不少。
2015年,公司收入達到2.17億元,在此之後業績穩步增長,到2017年,公司收入達2.55億元,複合增長率為8.4%。與此同時,公司純利也在波動上升,2015-2017年,公司純利由1830萬元增至2110萬元,複合增長率為7.4%。可見近年來,公司營收與純利基本同步增長。
米技之所以業績能實現持續增長,與其產品銷售能力不斷增強有關。作為專注於服務中高端客戶群的廚具公司,米技的高端產品「輻熱爐」為公司帶來絕大多數的營收。2015-2017年,輻熱爐收入均穩定在2億元上下。
不過,帶動公司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卻在於電磁爐和鍋具等產品的銷量增加。以電磁爐為例,2015年,公司電磁爐收入僅佔總收入的0.6%,金額僅有136.9萬元,但到2017年,相關比例已達7.4%,金額也有1880.4萬元,複合增長率為270.6%。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上文不是說輻熱爐效果更好嗎,為何消費者對米技電磁爐越來越青睞?這可能是與產品定價和消費者心理有關。
招股書顯示,在公司的產品定價方面,輻熱爐單價在2015-2017年之間,產品單價保持在800-900元,但同期的電磁爐產品單價卻在2900-3000元的高價區間。
由於米技常年精耕國內市場,目前已在國內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而且在近年國內養生健康的飲食理念影響下,國人更傾向購買優質放心的廚具,於是在「養生」和「德國血統」的雙重加持下,消費者願意為米技付出更高的溢價。並且在廚具領域「越貴越好」的宣傳帶動下,消費者將更多選擇價格更高的米技電磁爐。
不過米技並非「完美」,這家公司的不足在於市場過於單一。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米技的產品市場幾乎僅有中國大陸一地。2015-2017年,公司的大陸收入佔其總收入比重均超過99%。而德國收入僅有126.6萬元人民幣,若以26日實時匯率計算,2017年米技在德國的收入僅有16.4萬歐元,這對整個德國市場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米技在中國市場也不是過得那麼舒服。目前國內僅優質輻熱爐市場就約有40家同行公司,在整個國內廚具及煮食爐市場,米技市佔率也僅有0.3%和1.2%。所以如何在對手如雲的行業中不斷提高市佔率和公司營收,或成為未來投資者關注米技時的重點。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