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國內氫氣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七大產業集群: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華中、華南,其中又以華北、華東、華南實力相對較強。下面具體盤點2020年華北、華東及華南區域在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方面的政策及動態,展望國內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華北區域:
北京市: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民航機場巴士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合作意向,將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生產、運營及加氫站建設方面深度合作。本次四方合作,把氫燃料電池汽車導入北京機場綠色運輸體系,開創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先河。
天津市:天津市政府印發的《天津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提到,要構建技術、產業、應用融合發展的氫能產業生態圈,到2022年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150億元。到2022年,力爭建成至少10座加氫站、打造3個氫燃料電池車輛推廣應用試點示範區,重點在交通領域推廣應用,開展至少3條公交或通勤線路示範運營,累計推廣使用物流車、叉車、公交車等氫燃料電池車輛1000輛以上;實現其他領域應用突破,建成至少2個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示範項目。
河北省:為加快推進河北省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依據《河北省推進氫能產業實施意見》,經與各市溝通篩選,2020年3月31日,河北能源局印發了《河北省2020年氫能產業重點項目清單(第一批)》。此次列入清單的重點項目共43個,涵蓋了制氫、氫能裝備、加氫站、燃料電池、整車生產、應用示範、技術研究的氫能全產業鏈條,總投資約87億元,其中在張家口市布局項目21個。支持張家口抓住冬奧會和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的有利契機,率先發展氫能產業,積極穩妥開展氫能、儲能等清潔能源管理體制改革試驗,探索建設支撐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機制和新政策。
2020年4月24日,河北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動首都「兩區」建設重點突破的意見》,強調將加快發展氫能產業。推動氫能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編制修訂一批氫能產業國家、行業和企業標準,推進億華通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河北建投崇禮大規模風光儲互補制氫、北汽福田氫燃料電池大巴車項目投產,加快建設中油金鴻、國能投等加氫制氫項目。加氫站總量達到10座,初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條,加快打造氫能產業生態園區。
河南省:由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八部門共同制定的《河南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印發。《方案》提出,以客車為牽引,促進物流等商用車產業發展,以重點城市群輻射帶動全省範圍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到2025年,全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年產值要突破1000億元。《方案》表示,將以鄭州汽車產業基地為主體,推動氫燃料電池客車技術研發應用,加快氫燃料商用車研發布局。並且,河南省新鄉市也在日前印發了《新鄉市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規劃》和《新鄉市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提出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行動目標:2020年建成加氫站2~3座,氫能與燃料電池公交示範線2條,運行規模不低於50~100輛,氫能與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爭取突破10億元,2025年爭取突破100億元。
山西省:山西省科技廳發布的2020年度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指南中提到,氫能領域,利用自身氫能資源稟賦,構建氫能產業鏈和創新鏈,掌握氫能領域技術制高點和發展先機,促進我省氫能產業快速發展。6個重點攻關方向按照「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的要求,突破新型儲氫、運氫、用氫環節中的重大基礎前沿理論,攻克高密度儲氫、高效率燃料電池、車載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等環節的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效、綠色、低成本氫能關鍵技術及裝備。
內蒙古:內蒙古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合作項目(第一批)中,其中氫能與燃料電池方面採取的合作方式均為獨資、合資、合作,總結投資約65億元。
華東區域:
上海市: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裘文進表示,上海將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加快突破,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在物流等公共領域增加燃料電池汽車示範線,年內計劃新建5座加氫站,同步研究加氫站布局規劃和相關扶持政策。
此外,上汽集團與上海機場集團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出行服務、汽車銷售等領域推動深層次合作,強強聯合、互利共贏,攜手推動綠色機場建設。雙方將探索使用氫燃料電池車作為通用車輛、旅客擺渡車,以及地面服務、場道維護、機務保障等其它用途的專業車輛。雙方還將聯合探索建設加氫站、充電樁、充電站及快速充電樁網絡等基礎設施。
安徽:銅陵近日發布《銅陵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其中提到,計劃到2022年,培育集聚氫能產業鏈重點企業超過20家,氫能相關產業累計產值達到15至30億元;到2025年,培育集聚氫能產業鏈重點企業超過30家,氫能相關產業累計產值達到80至100億元。到2030年,氫產業累計產值達到300至500億元;將銅陵建設成為全國特色氫能產業示範區。
山東省: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於3月26日印發的《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年)》中提到,濟南市要重點打造整車整機及氫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綠色建設、智能製造3大產業集聚區。
江蘇省:常熟市政府於2020年4月26日印發了《常熟市關於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了氫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的補貼標準和範圍,除國補、省補外,常熟市級財政補貼標準為乘用車5萬元/輛;輕型客車、貨車8萬元/輛;大中型客車、中重型貨車13萬元/輛。在加氫站建設運營方面,一次性建設補貼最高補貼額不超過400萬元。運營補貼連續三年,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如皋經濟開發區日前下發了《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市場化招商有效項目信息引薦獎勵辦法》、《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項目投資第一引薦者獎勵辦法》的通知。通知表示,對於符合開發區新能源汽車、氫能、裝備製造等產業的項目,開發區決定對在區內投資項目的第一引薦者實施獎勵。
浙江省:浙江省發改委發布《浙江省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促進浙江省氫能產業加快發展,到2022年,氫燃料電池及整車產業環節取得突破,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超百億元;氫能供給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布局,建成加氫站(含加氫功能的綜合供能站)30座以上;試點示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公交、物流等領域形成示範推廣,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1000輛。
意見還提出了浙江省氫能產業的遠期目標,到2030年,氫能產業鏈條基本完備,基本形成氫能裝備和核心零部件產業體系。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核心技術接近國際先進,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制氫、儲(輸)氫、加氫及配套設施網絡較為完善,氫能在乘用車、船舶、分布式能源、社會消費等應用領域量化推廣,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高地和應用示範先行區。
華南區域:
廣東省:廣州市一直著力培育氫能產業。廣東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回復《關於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先行先試力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提案》時透露,《廣東省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預計於今年第二季度組織驗收並對外發布,並表示將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建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發展。4月13日,廣州市黃埔區與廣州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在之前「氫能十條」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制定了《促進氫能產業發展辦法實施細則》,提高了可執行性,對新建立的氫能企業或研發機構重大項目,按項目投資協議、土地出讓合同等文件約定時間完成竣工、投產或運營,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5000萬元、1億元、5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500萬元、1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獎勵,同一企業按差額補足方式最高獎勵1億元;加氫站方面最高給予600萬元的建設補貼。
佛山市南海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佛山市南海區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5 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將以仙湖氫谷為核心,推進「一湖一城三園區」建設,致力打造國際知名的自主氫能技術先行地、高端氫能產業集聚區和先進氫能社會示範區,帶動南海區氫能產業商業化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