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靚湯】驚蟄將至,萬物復甦,但為什麼我還「春眠不覺曉」呢

2020-12-22 大洋網

過幾天的3月5日就是驚蟄

預示萬物復甦,大自然又再生機勃勃

在南方,冷暖空氣交替,且時有春雨

春季陽氣初升,可適當進食韭菜、菠菜等助陽氣升發

但春季飲食宜「少酸增甘」

以免肝陽升發太過

同時需增加甘味食物以健脾胃

人們常感睏乏無力,昏沉欲睡

「春眠不覺曉」正是此意

這個時候需要一些健脾益氣的湯水


多甘少酸:紅豆花生黑糯米丸子甜湯 

主要功效:健脾、祛溼。

推薦人群:一般人群皆可

材料:紅豆50g、花生50g、黑糯米30g、糯米小丸子1包、雞蛋2個、紅糖粉適量(4人量)。

烹調方法:

紅豆、花生、黑糯米分別提前浸泡,撈起瀝水備用。糯米小丸子可自己製備,也可超市直接買回,解凍後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燒開後,將紅豆、花生、黑糯米加入,武火煮開後改文火燜至軟糯,加入糯米丸子煮至軟熟,按個人口味加入紅糖粉,最後打入雞蛋邊煮邊攪拌,即可。

湯品點評:

3月起嶺南的雨水逐漸增多,考慮今天來個健脾祛溼、性味平和的甜湯。被譽為「長生果」的花生,性甘味平入脾經以健脾養胃;紅豆甘酸涼入脾經,功可利水消腫;糯米也叫「江米」,是一種補中益氣、健脾斂汗的食材,黑糯米比白糯米含更多的營養成分。幾種豆類及雜糧的搭配,既能健脾祛溼,又能增加食物多樣化選擇及食物互補作用;攝取充足的蛋白質是增強免疫的一個重要因素,湯中還加入了雞蛋以增加蛋白質供給。做的是甜湯,甜入脾,進一步加強了補益脾氣的作用。因本湯含糯米及糖粉,血糖異常及肥胖者慎用。


益氣固表:五指毛桃蓮子芡實煲豬展

主要功效:益氣健脾

推薦人群:平常容易感冒,身體比較虛弱的人群

材料:五指毛桃 20g、蓮子(幹)10g、芡實(幹)15g、豬展 150g(2-3人量)

烹調方法:

把所有材料洗淨,豬展切大塊,放入湯煲中,加水1500ml。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想在驚蟄時節增強抵抗力,益氣固表是一個大方向,因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說到益氣,就不能不說說五指毛桃。五指毛桃是廣東很有特色的一味藥食材,其性味平和,男女老少均適用,而且味道很好,自帶椰香味,所以深受歡迎。五指毛桃又稱為「南芪」。從名字我們就知道,它和北芪一樣,都有補氣的作用,雖然補氣的的效果沒有北芪那麼好,但是也沒有北芪那麼燥。而且南芪自帶除溼作用,對於這麼一個春溼季節是非常不錯的。配合蓮子芡實,健脾除溼。如果最近有點心煩失眠,蓮子不妨別去掉蓮子心,少量蓮子心有助於清心火,心就容易安定下來了。


健脾補氣:參芪淮杞燉雞

主要功效:健脾補氣

推薦人群:脾胃虛弱、神倦乏力、脾虛食少以及春困的人群。

材料:黨參20g、北芪10g、淮山30g、枸杞5g、大棗6枚、雞肉300g、生薑3片(3-4人份量)。

製作方法:

先將藥材洗淨備用,雞肉洗淨切塊,放入滾水鍋中飛水,與生薑和其他藥材一起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清水至燉盅八分滿,加蓋隔水燉1.5-2小時後,調味食用。

湯品點評:

方中黨參甘平,具有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的功效,與北芪同用,加強健脾補氣之功,脾氣健運,水谷精微得以在體內充盈,身體自然強健。

淮山、枸杞是藥膳中經常運用到的食材,其性味甘平,具有補肺脾腎的功效,對於食慾的改善有一定功效,經現代藥理研究,淮山具有降低血糖、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營養成分和粘液質、澱粉酶有關,有滋補作用、能助消化。幾者合而為湯,對日常脾胃虛弱、神倦乏力、脾虛食少以及春困的人群能起到較好的食療作用。


養肝明目:鴨血菠菜湯

主要功效:養肝明目

推薦理由:驚蟄時節養肝之用

材料:鴨血1塊,菠菜250g,枸杞子10g,生薑數片,豬骨100g,雞骨架1副。

烹調方法:

(1)鴨血洗淨切塊狀,入鍋中煮熟,撇去浮沫。菠菜洗淨切段,稍焯水撈起備用。枸杞子稍衝洗,生薑切片。

(2)雞骨架、豬骨洗淨,切大塊,焯水。另煮沸清水,加入豬骨、雞骨架、生薑,煮約1小時,煮出高湯。

(2)取出高湯中的骨頭,然後放入鴨血,再次煮沸後加入菠菜煮熟,最後加入枸杞子,再加鹽、胡椒粉和香油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驚蟄時節,花、葉之類的食物最多產,也最應春生向上的陽氣。且春天是應五臟中的肝氣,肝對應的顏色是綠色,所以吃點綠色的菠菜,養肝明目。再加上紅色的枸杞子,不僅能起到顏色點綴的作用,還能增加這種養肝明目的功效。不過枸杞子不需要過早放,太早煮的話不僅會煮爛,口感還會變酸。鴨血有潤燥養血,肝藏血,對於肝血虛的人特別適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趙冬芹、曾繁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鍾達文


相關焦點

  • 28首驚蟄詩詞,大地一聲雷,驚蟄來臨,萬物復甦
    今天是驚蟄,天上春雷陣陣驚醒蟄居的動物,萬物復甦,大地一片生機。古代詩人逢節必賦詩,驚蟄來臨時,詩人們又有怎樣的體會呢?
  • 12首驚蟄詩詞:驚雷一聲,萬物春回
    驚蟄一聲雷,萬物復甦生。今天是驚蟄,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一個新的節氣,必將帶來新的春日希望。詩人們,也喜歡驚蟄,他們欣喜於萬物復甦,他們愛這驚蟄時的春風小雨。今天,隱娘要分享12首驚蟄詩詞,一起來詩詞中,感受驚蟄的春意吧!
  • 驚蟄到 春雷響 萬物長 足力健老人鞋與大家一起感受萬物復甦
    驚蟄到 春雷響 萬物長 足力健老人鞋與大家一起感受萬物復甦 驚蟄,是 24 節氣裡的第三個節氣,時至驚蟄,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開始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 古人表示:確實是「春眠不覺曉」,我沒說錯!別以為我不懂科學
    引言編者按:「春眠不覺曉」,這一唐詩《春曉》中的名句膾炙人口,春天一覺睡到天亮卻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呢?通常的解釋是:春天天亮得比冬天早,人們按照延續了一冬的作息習慣起床時就會發現天早就亮了。但是,從冬至(大致是上一年12月23日)過後到夏至(大致是6月21日)這大約6個月的時間裡,北半球白天一直在變長,日出時間在當地人看來是一直在提前的,這期間有冬天、春天、夏天三個季節,那麼為什麼不是「冬眠不覺曉」或「夏眠不覺曉」而只是「春眠不覺曉」呢?
  • 惟願「春眠不覺曉」
    惟願「春眠不覺曉」近日,總是失眠。今夜猶是,聽風敲窗,夜半無眠。說到失眠,想來怕是要被笑「白日裡睡多了」,畢竟陰霾未盡,尚閉樓中。然而卻非如此,只是失眠,白日裡也未能酣睡,真是對不住這溫柔的春日。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驚蟄祝福語句發給朋友 驚蟄微信簡訊祝福語驚蟄怎麼讀
    春天驚蟄節氣到,萬物復甦好運來;願你心情春常在,鍛鍊身體健康來;莫以冬季寒冷去,乍暖還寒穿衣慎;莫負春暖好時光,踏青多把風箏放;放飛心情放飛夢,好夢成真好景來!願驚蟄節氣驚醒黃粱夢,讓你成就你的夢想!驚蟄節到,祝福送到,萬物甦醒,氣溫回升,冷暖交替,隨時增減,多吃蔬果,潤喉潤胃,多吃銀耳,養護脾肝,天天鍛鍊,身康體健,祝你幸福,直到永遠。
  • 今日「驚蟄」,萬物舒醒,讓你的身體抵抗力和春天一起被喚醒!
    驚蟄,古稱「啟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我國現存最早的農事曆書之一《夏小正》中記載:「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 也就是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 今日驚蟄,萬物復甦,教你在家動手給自己的愛表進行清潔保養!
    對於表主來說,手錶的日常佩戴過程中會因為手的出汗和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沾上汙垢和灰塵,如果長期不對其進行清潔的話,不僅會影響手錶的外觀,還可能影響到手錶的功能運轉。所以,定期地對手錶進行保養和清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驚蟄:願春雷伴雨共驚春,捎來人間好消息
    驚蟄時節,桃花和櫻花是最明豔的存在;二候倉庚鳴。驚蟄時節,黃鸝鳴叫,動物開始求偶;三候,鷹化為鳩。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驚蟄到,草尖冒。自此,各類蟄蟲陸續啟蟄。驚蟄之後,春暖花開、草長鶯飛。此時,許多地方的花草樹木似乎提前得到了消息,它們按捺不住,已經發芽、展葉、開花,把春的氣息帶給人類。驚蟄前後,春雷始鳴,萬物復甦。
  • 3月5日驚蟄,春雷乍動,5首古詩詞帶你感受春的氣息
    2020年3月5日,庚子年(鼠年)二月十二,今日驚蟄。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此時,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我國人民也把它看作春耕開始的節令。今年的驚蟄因為疫情,更有特別的意義。
  • 魔力恐龍|春雷響,萬物長。「驚蟄」英語怎麼說?
    驚蟄,古稱「啟蟄」,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中的第三個節氣。蟄,是指動物入冬蟄伏土中的冬眠狀態。驚蟄,即天上的雷聲驚醒了沉睡的萬物,所以驚蟄的英文表達為Awakening of Insects。驚蟄,通常在每年的公曆3月5日至6日到來。到了驚蟄這一天,氣溫回暖,春雷響起,降水也將漸漸增多。在這一天,隆隆響起的春雷驚醒了蟄伏於地下的冬眠的昆蟲,農民在這春意融融的時節也將開始一年的耕種。
  • 二十四節氣「驚蟄」英語怎麼說?驚蟄風俗有哪些?
    Awakening of Insects(Chinese: 驚蟄) falls on Mar 5 this year.   中國傳統農曆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今年的驚蟄是在3月5日。   中國傳統民俗驚蟄期間,雷雨將喚醒冬眠的蟲子,這意味著天氣變暖。   Awakening of Insects signals a rise in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d rain fall.
  • 【每周一膳】驚蟄時節膳食:蒜苗豆腐
    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在每年陽曆3月5日或6日。
  • 詩詞-春暖花開,讓我們一起敞開情懷,欣賞古詩詞裡的驚蟄時光!
    春雷驚百蟲,萬物始生長,又是驚蟄春意濃!驚蟄節氣,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一年春耕由此開始。多少年來,古人於驚蟄時節,會揮毫縱墨,吟詩賦詞,寄託自己的情懷,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蠶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隨。田中逢老父,荷杖獨熙熙。春日雜興宋-陳棣料峭寒猶薄,陰雲帶晚煙。
  • 驚蟄 一碗鴨血菠菜湯入胃
    點擊↑上方"微商來了招商"關注我!熙穎招商熱線:400-158-1166 歡迎加盟!
  • 今日影像|今日驚蟄,春耕桃紅柳綠,一片生機盎然
    在驚蟄的那一天,莊稼人的春天才真正來到。今天早上,攝友張輝拍下了餘姚市黃家埠鎮上塘村春耕開始的一幕。↓↓↓時至驚蟄,意味著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大家盼了許久的春暖花開總算是真正官宣了。就在中午時分,浙江省氣象臺官宣:杭州明日入春。
  • 春雷響,萬物長!多肉就是我的詩和遠方!
    如果你也喜歡多肉植物,請訂閱【關注】「多肉植物百科」)感謝作者【親】的原創獨家授權分享編輯整理:【多肉植物百科】百科君坐標:重慶市 南岸區驚蟄節氣到了,老人們常說「春雷響,萬物長」、「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
  • 驚蟄|一年中最響亮的日子
    看那朵朵花蕾在東風中微微顫抖,輕嗅花香,攜一縷桃花的好運,長伴年年。詩人崔護年少時,曾在某年春日走到一處小院,桃林環繞,清香盈盈。他進去討杯水喝,卻見到了住在那的一位美麗的姑娘,一見傾心。
  • 驚蟄到,多吃這6種食材,清淡低脂增強體質,多吃身體棒!
    「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驚蟄前後,天氣轉暖,漸有春雷,所謂「春雷驚百蟲」,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萬物復甦,仲春時節,春意也漸漸地濃了起來!但是驚蟄時節又哪些飲食習俗你知道嗎?驚蟄到,吃「3菜」,喝2茶,少生病,更健康!3菜是哪3菜?2茶是哪2茶?你知道嗎?驚蟄習俗:驚蟄吃梨。「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又諧音「離」,古代講究吉利,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保全年好收成。
  • 農村老人常說:「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驚蟄節氣是2020年3月5日,也就是農曆二月十二。驚蟄節氣是我國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節氣的到來也預示著我國南北各地氣溫逐漸回升,而北方地區下雪的情況基本逐漸減少。每年驚蟄到來都會伴隨著春雷,我們常聽到一句老話「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