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你,歸心似箭」
在異鄉讀書,或者工作,對每個離家的孩子來說,最感到安慰的事,莫過於回到父母的懷抱了吧。
於是這一天,我也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剛從宿舍出來,凜冽的寒風把我吹得一哆嗦,拉著行李箱的手,因為驟降的氣溫而不斷交換著。
我們都像是離家的雛鳥,依靠父母的養育,但是與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不同的是,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卻是怎麼都割捨不了的。
熟悉的xxx路公交一如既往的擁擠,聽到司機師傅對其他的乘客說:「大家都往後走走,好讓這個姑娘上來。
」於是,我聽到人群中傳出了一陣騷動,甚至還有小聲埋怨的:「這麼擠,就不能等下一趟麼?」
於是,我默默低下了頭,對師傅說:師傅,沒關係的,我坐下一趟吧,但是,最終善良的師傅還是讓我擠上了車。那一刻,我便不再害怕了。
車上,有很多和我年齡相仿的學生,偶爾聽到在禁令下的鞭炮聲, 我艱難地在兜裡掏來掏去,沒有找到手機,居然掉出了幾片風乾了的梔子花的葉子。
想起從前,在街上遇到的那個賣梔子花手鍊的婆婆,五元一串,城市化發展的今天,現在的街頭,卻是再也見不到了。
婆婆很善良,耐心地幫我系好,工業化進程的時代,很少能在城市中心感受到這樣的溫柔了。
曾經去過上海最古老的弄堂,磚瓦是青白色的,是冰涼的,但是,阿婆對我說,這些房子,有我們體會不到的感情,她就在這裡長大,這座城市最深刻的記憶,她都留著。
梔子花是雪白色的,而現在的街道是喜氣洋洋的紅色,是快過年的樣子。
不知怎麼的突然想起了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們總說城市好,確實,大城市帶給了年輕人更多挑戰的機遇,
但是 ,翻遍了手機聯繫人,好像,除了父母,沒有更多可以傾訴的對象了。也許,在這裡,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更多的是孤獨吧。
輾轉來到了火車站,距離開始檢票還剩半個小時,於是我找了個離檢票口最近的地方坐了下來,看著車站的大屏,摩肩接踵的人潮,雀躍得像個孩子。
熙熙攘攘,每天都有無數的人,離開,或者留下,就像一杯水,滿了總要溢出來,我們所能做的,便是不斷給自己增重,好讓自己不被擠出去。
開始檢票了,我透過車站售票大廳的巨大的玻璃,才發現真的下雪了。
大抵雪下的時候,是因為洶湧的思念,而這次雪停的時候,卻不會撲空了,而在雪中凍裂的傷口,大抵需要最疼愛自己的人才能治好吧。
窗外的陽光因為障礙物的阻擋,在不斷跳動著,可那時候,我不覺得它刺眼,思緒平靜下來了,溫和從容,歲月靜好,
這大抵是時間最溫柔的樣子了吧!或許,阿婆說得對,她願意用一生,來守護這個養育她的地方。
時間很短,日子卻很長,回家之路,是一場與思念的比賽,無論是誰跑贏了,結果,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父母,都是一場浪漫的慰藉。
從前的日子過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冬日裡,家鄉的公園人很少,沒有往日的喧鬧,我坐在一條長凳上,注視著幾位老爺爺慢慢地從我身邊走過,歲月在他們身上留下了印記。
我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透過他們臉上的皺紋,讀著他們年輕時候的故事,或許,他們的故事,和那位賣梔子花手鍊的婆婆一樣,都有著各自城市最耐人尋味的記憶吧,這比我的故事可有意思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