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個被疼困住的人

2021-01-08 晶報

地震時,天搖地動的一刻,羅正華從教室裡衝出去,手裡還緊緊捏著兩頁家長談話筆錄,想著以後還有用。沒想到他再也沒能回到講臺。

六年無休無止的疼痛,把這個優秀班主任、見義勇為救學生的英雄,變成了一個深夜砸東西、自殺過好幾次、天天喝酒的男人。

疼痛

肩膀被砸傷後,羅正華感覺左手的功能「消失」了,沒法用;但同時,左手的存在又很「突出」。

從左肩到胳膊到手,一條線下來,麻、脹、痛,難以承受的知覺,如影隨形,幽靈般揮之不去。

特別是神經撕脫造成嚴重的神經痛,沿著肩膀爬滿整條手臂,像觸電,像針扎,像火燒。

山呼海嘯,日日夜夜,黑色的閃電纏繞羅正華的左手,不停地在刷著「存在感」。

「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在疼。沒有不疼的時候。剛開始,疼得厲害時,用手去掐,結果木木的,才發現疼得好像不是那個地方。又說不上到底是哪裡疼」。

和病友們一交流,很多人都說,是幻想出來的第三隻手在疼。

神經損傷帶來的疼痛,實際上是一種神經元的異常放電。大腦不斷感知錯誤信號,告訴自己,「我在疼,我在疼」。有些醫生說,最好的辦法是轉移注意力。想開點。

「但我沒辦法,不想還好,一想更疼。」

意志可以控制精神嗎?人真的能夠戰勝自己的神經嗎?

在看病時加入的好幾個病友群裡,羅正華看到的真實世界,有個老爺們疼得非要去截肢,可截肢後還是疼,有個女孩子自殺了。

慢性疼痛患者常常伴隨自殺風險。2018年9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發布了新收集的數據。從2003年到2014年,研究人員發現有12萬3千餘人的自殺人群中,9%的人曾與慢性疼痛作鬥爭。

很多人沒有辦法靠自己的力量掙扎出來。

死亡容易,活著太難。

如果疼痛的滿分是十分,羅正華覺得自己有七八分,且從無間斷。

隨時會坐立不安

虛幻

剛開始,吃過強效止疼藥,不到一年,連阿片類藥物都沒了效果。親戚朋友給他找過五花八門的土方子、神仙灰、理療,也沒用。最近兩年,他索性什麼藥都不吃了,「吃什麼都沒用」。

羅正華愛上了喝酒。

喝酒成了他生活中唯一開心的事。一周七天,至少有五六天,他都會出門和朋友吃飯、吹牛、喝酒,當地人自己蒸的燒酒,五六十度,一頓喝半斤。推杯換盞、酒酣耳熱之間,注意力分散了,沒有那麼痛。

喝醉了,回家有時候會發脾氣,摔摔打打。妻子小雅(化名)忍受著丈夫的脾氣,體諒他趁著暈乎勁兒才能睡著。就像一團烏漆墨黑中,閃開一條縫。片刻安寧。

他在朋友圈裡寫下對自己的失望:「我的人生最大的缺點就是照顧不了自己,還天天用酒麻醉自己,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

在最初的一兩年裡,羅正華好幾次想跳樓,都被小雅死死拉住。有一次喝酒後獨自回家,在路上摔進了溝裡,暗夜深長,天寒地凍,想就這樣躺著、去死,不想再掙扎。不知過了多久,突然電話響了,小雅說女兒還在等他。

一個霹靂打在羅正華的腦子裡,他想起還在上初中的孩子,出事後孩子哭過幾個月,他再一死,更對不起孩子,對不起妻子和家人。他給同事打電話,告知自己的位置,被救了出來。之後,再也沒有尋死過。

靠著酒精,羅正華一般凌晨一點左右睡著,一兩個小時就疼醒一次,好不容易再睡著,再疼醒。熬到天亮,每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

疼痛像一個冷酷的石匠,日日夜夜在敲打著。不管是在學校巡邏、寫材料,還是看電視、刷手機,生活永遠被無數次打斷,會隨時低下頭去,坐立不安,站起來到處走,那是因為疼痛突然變得劇烈起來。無緣無故。

幹什麼都沒心情,幹什麼都幹不好。

一個被疼困住的人。就像過了個「假」日子。

羅正華人還在,不缺胳膊也不少腿,和別人一樣工作、生活,也出門玩。可實際上,他再也不能認真投入任何一種情緒,再也不能放鬆地去感受食物的美味、電視劇裡的喜怒哀樂、風景裡的悠然,再也感受不到這世間的美好和有趣。

別人的世界裡有氣象萬千,他的世界永遠在下雨。

疼,是一場永遠也不會停的雨。

雖然外表看起來乾乾淨淨、體體面面,可羅正華覺得自己永遠停在了血肉模糊躺在地上的那一刻。

被疼困住的人

地震

2014年10月7日,國慶節長假的最後一天,景谷二中的學生陸續返校。最後一堂晚自習課後,初三年級236班的班主任羅正華在辦公室和家長談話,看出被叫來的家長喝了酒,羅正華叮囑他,「騎摩託回去要小心」。

就在此刻,房間劇烈搖晃,燈光忽明忽暗,牆面像農村「篩簸箕」一樣狂抖,桌子上的書、本子、筆噼裡啪啦掉了一地。

21時49分,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裡。震中位於永平鎮,正是景谷二中所在的鎮。

五個老師、一個家長、一個學生,飛快地往外跑。坐在裡面的羅正華跑在最後,衝出門口的剎那,他下意識地扭頭看了一眼,236班就在隔壁:燈還亮著,裡面有人!

他毫不猶豫地轉身,奔進教室,果然,幾個值日的學生還沒離開,有人想跑,有人想躲在桌子下面。一邊喊著快跑,一邊把學生們「趕」出教室,他又成了逃命隊伍的最後一個。

這次,跑出教室沒幾步,一大塊水泥從天而降,把他砸倒在地,頭破血流。

在地震中受損的校舍

比起額頭擦傷,更驚悚的是,看到衣袖空空墜下,羅正華感覺自己的胳膊像是沒有了,他朝著同事大叫,「我手掉了!」

其實手沒有掉,只是軟綿綿的,慢慢越來越重,想動動不了,想抬抬不起。

羅正華被送到了昆明雲大醫院,診斷是,臂叢神經根性撕脫。在昆明住了三個月,他和愛人又去了上海華山醫院,前前後後做了五次手術,其中三次是神經移位手術,一次神經松解手術,一次功能重建手術。醫生想把他的神經重新接好,恢復左手的功能。

也不能說沒效果,胳膊能動一點點,但手還是沒勁,拿不住東西,更做不了精細動作。相當於廢了。

第五次手術後,他放棄了。

積極治病一年多,曾經是多年「優秀班主任」的羅正華,沒能再回到講臺。學校為了照顧他,讓他轉崗做後勤。他還是天天去學校上班,但一切都不同了。

羅正華成了救人英雄,他收穫了三本鮮紅的榮譽證書:景谷縣2014年度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普洱市2014年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第三屆普洱市見義勇為模範。以及一本殘疾人證:三等殘疾。

他失去了自己的左手。

三本紅色的榮譽證書

豪賭

還是在病友群,2019年底,羅正華看見有人說,深圳有個北京來的神經外科專家,厲害得很,會做一種神經毀損術,做完就不痛了,神得很。

之前羅正華打聽過北京的醫院,也知道宣武醫院的神經科在全國數一數二,但沒去成。再次看到北京專家的信息,他心裡一陣狂跳。

群裡當場就有人說,這個手術,不能行不能行,神經這麼複雜,給燙毀了,萬一好胳膊好腿也受影響呢。還有人說,做得不好會癱,到時候下半身都不能動了,這風險大著呢。

羅正華心裡的小火苗有些動搖。

過了年,熬過新冠疫情爆發期,2020年夏天,有人真的出發去了深圳。幾個禮拜後,群裡好消息傳來,手術做完了,不痛了,一切正常!

羅正華立刻加上了那個人的微信,打聽到他去的是深圳大學總醫院,主刀醫生是神經外科主任陶蔚教授。

手機裡的病友群

第一次給陶教授打電話,羅正華親耳聽到了她的聲音,說話簡練、乾脆,聲音不大但很堅定,讓人心裡踏實。

得到了肯定答覆後,他又一口氣加上了科室陳富勇醫生、付維亮醫生、魏明怡醫生的微信。東一點西一點地問,是不是真有希望不痛,哪怕一點點呢。

醫生們告訴羅正華,脊髓背根入髓區(DREZ)毀損術,是解決神經疼痛的「終極大招」。也是陶主任2003年在協和醫院開始嘗試,後來在宣武醫院做了十多年的拿手絕活。

手術安全性是可以的,沒出現過做癱了的情況,最主要的風險是深度不夠、效果不到位,也是早期的情況,現在手術已經是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穩定。

沉默了好幾天,心裡的火苗越燒越旺,像有風在吹。羅正華跟小雅說,想好了。

「做!就算是腿不能動了,我也要做。」

11月下旬,羅正華和小雅,從普洱坐飛機來到深圳,帶著侄兒送的一床羊毛被、兩雙拖鞋和一個臉盆,住進了深圳大學總醫院神經外科。

他下定決心,最後賭一把。

在深大總醫院神經外科病區

贏了

入院後,經過檢查,羅正華的左側脊神經C5感覺減退約30%,T1支配區感覺缺失70%,C6-C8支配區感覺缺失。臂叢神經磁共振檢查結果:左側臂叢神經撕脫(C5部分撕脫,C6-T1完全撕脫伴根袖囊腫),感覺缺失的位置與受傷神經的位置完全對得上。

這類撕脫後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完全缺失,並且伴有劇烈疼痛的患者,正適合用「終極大招」脊髓背根入髓區(DREZ)毀損術。

2020年11月25日下午,羅正華剃了個光頭,26日一大早被推進手術室,面朝下趴著,頭皮連接電極片,全身麻醉。

陶蔚主任醫師主刀、陳富勇副主任醫師做助手,在麻醉醫生和手術室護士的配合下,開始手術。整個過程大致分三步。

第一步,打開。在脖子後面切個約15釐米的口子,拆掉一部分骨頭,切開硬脊膜,完整暴露脊髓。

第二步,毀損。仔細辨認脊髓背根入髓區,找到疼痛相對應的位置,用專門的雙極電凝進行熱凝毀損操作。

第三步,關上。按照解剖結構逐層關閉,同時使用脊柱內固定系統,把拆下的骨頭再裝回去。

為了最大程度保護神經功能,操作嚴格在神經電生理監測下進行。在頭皮和肢體各個部位連接電極片,實時監測脊髓功能。在感覺誘發電位提示下降50-70%時,就需要小心戒備。

數據始終只是參考,陶蔚更多的是憑藉經驗判斷,不能一意孤行,也不能心慈手軟,拿捏需要恰到好處,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

陶蔚、陳富勇在手術中

陶蔚和陳富勇配合默契,最關鍵的毀損步驟,鏡下操作只花了二十分鐘。但前期的打開、後期的關閉,仍需要平心靜氣、精雕細琢。

最終,手術用時5個小時順利完成,出血50ml。術後安排在恢復室觀察,清醒之後,晚上五點多,羅正華被送回病房。

陶蔚第一時間去病房查看,問他,「還疼不疼」?

羅正華身上插著管子,聲音微弱但認認真真地說,「不疼了,手不疼了。就是有點麻脹。」

陶蔚用叩診錘認真檢查完雙腿和腳底,大聲說:

「手術效果就看一下臺,現在不疼了就是不疼了。腳沒事,能動,功能不受影響。麻脹厲害,跟術後神經水腫期有關係,後面會改善。羅正華,放心吧,好好睡一覺!」

站在病床一旁,緊張了一天的小雅,頓時紅了眼睛。

小雅守在病床前,餵飯、擦身、護理,協助翻身,脖子絕對不能扭動,必須跟著身體一個角度動。時間被細細碎碎地填滿了,但是心裡很踏實。她終於不用再擔心這個人消失在某個黑暗的角落。她終於可以把丈夫、孩子爸爸,真正地拉回來了。

堅持了七八天後,羅正華戴上頸託,終於被批准坐起來,一身都輕鬆了。他和小雅現在竟然可以早早睡覺,一睡就睡一晚上。

他再也沒有被疼醒過。

笑容回到了羅正華和小雅臉上

絕招

和羅正華過山車一般的心情不同,DREZ毀損術對於陶蔚只是常規手術,從2003年到現在,她已經做了17年,有效率高達90%,心裡十拿九穩。

像羅正華這樣的臂叢神經撕脫,神經已經斷裂到無法修復,DREZ毀損是終極的一招,也是非常有效的一招,能消除疼痛,精準打擊,反而是慢性疼痛治療手段中,最立竿見影的方法之一。

脊髓就像一根粗的電纜,不同的神經就像一些小的電線,手術的目的是找到傳遞異常疼痛感覺的那個位置,然後把它破壞掉,避免它亂發疼痛的信號。

DREZ毀損術對醫生的專業能力和經驗要求非常高,既要適度毀損,又要避免出現併發症。毀損範圍過寬、過窄、過深、過淺,都可能造成運動、感覺障礙或者效果不好等問題。

脊髓背根入髓區毀損術手術示意圖(付維亮醫生手繪)

陶蔚全程參與了這個「終極大招」在國內從無到有的摸索和發展。

最初是在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看到太多被疼痛打倒的人,帶狀皰疹後遺症、臂叢神經損傷、三叉神經痛、癌症疼痛等等。曾經有個中年男子已經約好了排期手術,結果手術前三天,消息傳來,他在家跳樓了。

這成了陶蔚心裡的一道異常放電,永遠有疼痛的感覺。儘管她明白,這些病人已經煎熬太久,遲早都會有崩不住的一天,但正因為這樣,她不想放棄。

1972年,法國人發明脊髓背根入髓區毀損術。2003年,陶蔚出國訪學,發現國外有不少神經外科醫生在從事疼痛治療,有一本厚厚的全英文版疼痛的神經外科學。她買下了那本書,回來後,通過詳細閱讀、查閱資料、模擬操作,陶蔚靠著一股拼勁啃下了這個術式。

第一例毀損的患者是工傷導致脊柱骨折、脊髓損傷、截癱後下肢疼痛多年的中年男子,手術一做完,他聲音顫抖著說,「不痛了!」

「也許是我運氣好,最早的幾例DREZ手術,效果都特別好」,陶蔚在這條路上堅持向前,後來她加入宣武醫院,與志同道合的李勇傑教授一起,不斷磨鍊,成為國內開展此類手術數量最多的醫生之一。

2017年,陶蔚從北京南下深圳,把絕招帶到了廣東,全國各地的疼痛患者追隨而來,源源不斷。神經外科成了年輕的深圳大學總醫院最熱門的科室之一。

神經外科有一連串對付疼痛的辦法,比如只用針眼大創傷就能止住疼痛的射頻治療,一個釐米切口就能解決椎間盤突出的內鏡手術,還有往體內植入電極的脊髓電刺激和腦深部電刺激術。

真正必須要用到脊髓背根入髓區毀損這種「終極大招」的患者相對來說數量並不多,通常是工傷、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的劫後餘生者,他們每個人被痛苦折磨了太久,臉上永遠帶著從深淵向外凝望的肅然。

每當看到患者重新露出笑容的一瞬間,陶蔚都會覺得,那是一種非常真實的感覺。她成了從深淵回到世間的「擺渡人」。

手術室裡的陶蔚

值得

羅正華可以下樓散步了,小雅每天陪他下樓,到處轉悠。院區路邊有一排芒果樹,深圳的冬天不太冷,葉子還很蔥蘢,總是讓人想起家鄉的芒果。景谷特產象牙芒果,被譽為「芒果之鄉」

羅正華迫不及待想回景谷,回家。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橫斷山系縱谷區南段無量山脈分支,境內山地、高原、盆地相間分布,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813米。

家鄉的大山,是金庸小說裡的無量山,藏著武林高手的神仙洞府。

景谷縣城(圖片來自百度)

羅正華受傷後,原先住一起的母親不想拖累唯一的兒子,自己回到了老家的壩子上,離羅正華家兩個小時車程,也是在大山裡。平時幾天打一次電話,說的最多的就是:「阿發,還疼不疼啊?」

這次兒子出門治病,她硬塞了一萬塊錢。

女兒也想給錢,用自己的學費,困難補助的退款。今年考上了德宏一所大學的女兒,是羅正華心裡的驕傲,也是歉疚。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的病,可以把她培養得更好,會有更好的前途。

「專業選的師範,她自己還是想當老師。如果學得好,以後可以繼承我。」

2020年12月17日,羅正華回到了景谷二中,在地震後重建的寬敞校舍裡,莘莘學子清朗如初,高三班級的後牆上掛著橫幅:「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羅正華的朋友圈照片

看著他們,羅正華的眼裡有燦爛星河。

晶報記者 | 羅丹 通訊員 | 王蘇琦

晶報編輯 | 羅婉

相關焦點

  • 困住一個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Vera Wang婚紗享譽全球,而它的設計者,王薇薇,也是一位寫進了大學教科書的人物。這幾天,王薇薇登上了熱搜,照片裡面,71歲的年齡,17歲的身材,十分吸晴。然而,她豐富的人生履歷,更是比Vera Wang婚紗更令人驚嘆。
  • 小天鵝被鐵絲網困住,大爺出手相救,天鵝媽媽做法讓人意外!
    小天鵝被鐵絲網困住,大爺出手相救,天鵝媽媽做法讓人意外!小天鵝被鐵絲網困住,大爺出手相救,天鵝媽媽做法讓人意外!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動物們難免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天一名大爺就發現了一隻被鐵絲網困住的小天鵝。
  • 男朋友,要找一個,會疼人的
    有人想找一個顏值高的;有人想找身材比較好的,尤其要有八塊腹肌;有人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上笑;有人喜歡大叔類型的,會疼人……如果要我選擇啊,我就會選擇大叔類型的,會疼人。因為,會疼人的男生簡直太帥了!男生,在一對情侶的關係裡,似乎總是被認為是大大咧咧的,大多數男生還具有大男子主義,所以細心的事情總是會由女生來做。
  • 《天堂的張望》定檔 杜奕衡:希望此電影讓被錢困住夢想的人產生共鳴
    因此本月7日成都首映引發熱潮後,杜奕衡含淚說:「希望這部電影能讓被錢困住夢想、約束生命的人產生共鳴」。「我知道如果電影不能拍攝完成,所有人的付出都將功虧一簣,可能也將辜負為電影義務付出的很多朋友。但我想能把人凝聚一起的是志同道合,是同樣的夢想與情懷。比如伊莎貝爾地板的總裁李尚選,電影在雲南拍攝的吃住行,他都給了很大的愛心支持。因為我和他都相信,夢想需要堅持,不應該被錢困住。如果我們堅信夢想的美好,被錢困住就太可悲了」。
  • 小天鵝被鐵絲網困住,老人伸出援手,下一秒天鵝媽媽行為讓人感動
    小天鵝被鐵絲網困住,老人伸出援手,下一秒天鵝媽媽的行為讓人感動動物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會通過叫聲以及動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人類的活動範圍不斷的擴大,給這些野外生存的小動物造成了太多的困難。小天鵝被鐵絲網困住,老人伸出援手,下一秒天鵝媽媽的行為讓人感動。在有些公園裡,經常會看到數隻天鵝在遊泳。因為天鵝的體型十分優美,在公園裡形成了一道非常美麗的風景線。一位老大爺到公園裡遊玩的時候,就聽到河邊有一隻天鵝在呱呱亂叫,在河岸上面一直不願意下水,之後老大爺發現了異常走近一看。
  • 貓巫塔羅:天秤座2021年第一季運勢,被繁瑣的事情困住,整理情緒
    歡迎大家再度來到貓巫塔羅佔卜的頻道哦,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是天秤座2021年第一季度運勢,也就是一/二/三月的一個佔卜哦,那看老師的大眾運勢需要參考個人命盤中的,太陽/月亮/上升/金星,只要命盤中有天秤座的,都可以進行帶入。好,我們即將開始我們的佔卜,也請各位呢深呼吸,先平復一下自己的內心,與我們的牌面產生共鳴。
  • 一個大誤解:脖子疼就是頸椎病!經常脖子疼的人,建議好好看本文
    脖子疼就是頸椎病,這是一個被誤解了多年的問題。確實,頸椎病可以引起脖子疼,但並不是所有的脖子疼都是頸椎病!今天,就帶大家揭開脖子疼背後的病因。脖子疼,除了頸椎病,還有哪些可能?脖子疼,考慮是頸部肌肉拉傷引起的。
  • 短命的人,往往被「三個字」困住
    人與人壽命的差異,15%左右來自遺傳基因,10%左右來自社會因素,8%左右來自於醫療條件,有7%左右是被氣候所決定,但剩下的60%,也是絕大部分,其實還是取決於自己的。短命的人,往往被「三個字」困住,越早遠離,越早迎來長壽一:「懶」1、懶得運動現代人習慣了長期久坐,即使有時間也懶得運動,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
  • 鬢邊不是海棠紅曹貴修程美心在一起了嗎 程鳳臺被古大犁困住
    鬢邊不是海棠紅曹貴修程美心在一起了嗎 程鳳臺被古大犁困住時間:2020-04-01 17:18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鬢邊不是海棠紅曹貴修程美心在一起了嗎 程鳳臺被古大犁困住 鬢邊不是海棠紅曹貴修程美心在一起了嗎 程美心感情戲解析 正在熱播的《鬢邊不是海棠紅》 劇情中
  • 全球第一網紅花花公子是如何被新冠病毒困住的?
    全球第一網紅花花公子是如何被新冠病毒困住的要說誰是當今第一網紅花花公子,估計沒人能比得上丹·比瑟瑞恩(Dan Bilzerian),他在社交媒體上無休止地展示美女、豪宅和私人飛機,他有數不清的漂亮女友,他活成了很多男人夢寐以求的樣子。
  • 漫威:《復聯4》中奇異博士為什麼不用鏡像空間困住滅霸大軍?
    《復聯3》的泰坦星大戰中,奇異博士曾想用此技能困住滅霸,可擁有「無限寶石」的滅霸實在太強,直接將鏡像世界打碎。那麼,既然「鏡像世界」有這麼大的做用,為何在《復聯4》的關鍵時刻,面對沒有寶石的滅霸,奇異博士卻沒有使用呢?
  • 光遇遙鯤速度刷新攻略 被黑暗藤蔓困住的遙鯤刷新技巧
    首頁 > 部落 > 關鍵詞 > 光遇最新資訊 > 正文 光遇遙鯤速度刷新攻略 被黑暗藤蔓困住的遙鯤刷新技巧
  • 這裡疼,那裡疼,全身都疼,學會這一個動作,你就不疼了!
    ,點選【設為星標】,這樣我們每天就能見面啦~頸椎疼、腰疼、膝蓋疼在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見,現在越來越偏愛年輕人。頸肩部疼痛,頭暈、耳鳴,走路發飄……這些困擾讓人煩不勝煩。今天,就送您一套「止痛操」,一起來學一學吧!
  • 「疼到骨子」的QQ英文句子:別弄丟了一個愛你的人,別錯過了一顆疼...
    「疼到骨子」的QQ英文句子:別弄丟了一個愛你的人,別錯過了一顆疼你的心 2.茫茫人海,潮來潮往,每個人就是一枚塵沙,不知要在佛前跪求多少年,才換來一次擦肩,換一段邂逅,換一世同行 Everyone is a piece of dust.
  • 如何寫好一個淡定的神秘主義者? | 經典人物原型
    她給周圍的人帶來喜悅、平靜和幸福。在寂靜的深夜裡,人們都在熟睡,她則坐在窗邊沉思,分享著森林裡夜行動物的快樂。她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回顧著一路走來的旅程。不管世界帶來什麼消息,她的內心都保持著平和與寧靜。由赫斯提亞衍生出來的兩個人物原型分別是:神秘主義者與背叛者。
  • 愛一個人,想念時心很疼;愛著想著,那是與心靈共融的體會
    愛一個人,想念時心很疼;若不是真愛,怎會有著如此的感受愛一個人,想念時心很疼,若不是真愛,怎會有著如此的感受,愛著想著,心靈上的共融是愛的唯美……愛一個人,思念很疼,疼嗎?疼,疼為什麼不放下,因為捨不得,其實,心裡深深的愛著,又怎麼可能放下,愛一個人便會放低自己,那是一份覆水難收的一樣的摯愛。心裡真愛一個人的時候,會心甘情願的為其做任何事,就算是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愛你,曾經的擁有便是永恆,那是與生命共融的存在!
  • 當媽後,除了沒人疼,身上哪兒都疼!
    說起生娃前後身上的各種疼,誰都有一肚子苦水。告訴我,這些你是否也體驗過?說起媽媽經歷過的疼痛,最難忘的一定是生產時的痛!痛感逐級遞增不說,時長更磨人,有的媽媽更要忍受長達幾十個小時的疼痛!而且生怕壓迫到肚子裡寶寶的媽媽只敢保持一個姿勢睡覺。身上就像是綁了個沉甸甸的炸藥包。不少媽媽因此落下了腰肌勞損的毛病!
  • 5天搭出一個密室,這個軍武擬人手遊只為把局座困住?
    5天搭出一個密室,這個軍武擬人手遊只為把局座困住? 《灰燼戰線》是bilibili遊戲獨家代理的一款軍武擬人戰略手遊,將於9月23日全平臺公測。 而這樣一個稍顯硬核的軍武題材遊戲將於9月22日推出一檔密室逃脫節目《灰燼局中局》。該節目將於9月22日20:00首播,關注B站直播房間號25319 嗶哩嗶哩遊戲中心,即可在第一時間跟局座在線密室逃脫。遊戲也推出了對應的專題網站,在頁面小互動中也能夠獲取不少謎題的信息。https://game.bilibili.com/hjzx/room/
  • 71歲華裔設計師活成「瀟灑小姐」,困住一個女人的從來都不是年齡
    有人說羨慕這樣的女人,她演繹著「困住一個女人的從來都不是年齡雖然她幾經失敗和挫折,但她「不懼年齡、無畏流言」的瀟灑態度,才讓她最終成為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人,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 做人,別讓自卑,困住你的人生!
    其實,大家都認為小S是一個優秀的人,但聽完小s的話,感觸很深。我原先以為優秀的人就自信,不會自卑。出名了有錢的人就自信,不會自卑。電視裡的演員主持人就自信,不會自卑。現在我明白了,我為什麼會自卑?因為我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始終感覺自己任何事情、任何方面都不夠好,這肯定是童年時原生家庭的父親母親從潛意識傳遞給我的,對我的潛意識敏感地捕捉到了。自卑和優秀無關,和有錢無關,和出名無關,和成功無關。只跟你的潛意識覺得自己有沒有價值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