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三三
來源:正和島
「賠光170萬後,我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從不到20歲開始在健身行業摸爬滾打近20年,本以為可以拿著攢下的所有積蓄回老家大展拳腳,但張凱沒想到一開業就遭遇困境,活動推了不少,會員卡卻賣不出去,房租水電就像無底洞,每月就超40000元。
終於,在1周年慶的夜晚,在與員工狂歡一晚後,張凱決定把健身房轉讓出去,然而即便開價40萬,也無人問津。無奈之下,只推銷出去了部分器械,可以說「全賠光了」
像張凱這樣的案例,幾乎全國每個月都有發生。好一點的健身房可能就像張凱一樣,轉讓或者賣掉器械散夥,差一點的欠薪、跑路的情況不在少數。
騙錢跑路幾乎是健身圈心照不宣的秘密,甚至有人調侃「肉沒減掉,荷包倒是瘦了」。
那麼到底該如何識別一家健身房靠不靠譜?辦健身卡時該如何避開一些不必要掉入的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健身行業的那些秘密。
01.
行業魚龍混雜,健身房大規模倒閉
開健身房門檻低,來錢快,幾乎是健身圈裡心照不宣的秘密。剛辦卡,健身房老闆就跑路的案例不在少數。
案例一:
2019年12月13日,在繳納了10000元私教課費一天後,劉女士辦卡的健身會所「突然」 宣布關店,理由是與物業方存在租金糾紛,物業則表示健身會所資金鍊斷裂,無力承擔房租。
「錢包是空的,身上的肉1g都沒減去,健身房還跑路了」,劉女士說。
案例二:
突然關門!大門緊鎖,人去樓空,無法繼續健身。
廈門的陳先生在一家健身房辦了健身卡,前前後後消費了10000多元,可是2019年7月份的時候,健身房突然關門,工作人員也聯繫不上。
雖然事情發生的很突然,但仔細想來早有徵兆,陳先生回憶半年前健身房就有些不對勁了,教練一直更換,後來乾脆就沒有教練了,設備也沒人維修了。
案例三:
「當時健身房舉行活動,說是辦卡後全額退款,分十次十個月返還,我就辦了卡,現在才返了6700元,還有12000元沒有返,健身房就關門了。」長沙的何女士說道。
面對健身房大幅度優惠,何女士不是沒有懷疑過,「當時問了很多次,教練說老闆後臺硬,辦私教課時,私教為了業績一直推銷,並強調不會出事,說著說著就心動了。「
此類健身房跑路的事情不在少數,相同的運營模式,相同的撈金套路,相同的倒閉方式,幾乎每個月都在發生。
不僅小健身跑路消息連連,就連有著20年歷史,門店數量冠絕全國的連鎖品牌浩沙健身也在2019年5月全線倒閉。
前瞻研究院報告稱,目前60%以上傳統健身房經營困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2018-2019健身行業白皮書》也顯示,2018年共有3099家健身房關閉,而成立一年內關閉的健身房就有528家。
種種跡象都證明,健身行業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其實,健身行業也曾經歷過高光時刻,2000年左右,商業健身剛進入北京,做得很高端,賺得是有錢人的錢,經營者大多實力雄厚,場館面積2000平方米起,器械多為進口,種類齊全,會員收入比較高,大多喜歡健身,需求單純,會員卡、私教課是為了服務會員,而不是圈錢。
但是,現在的健身行業競爭激烈,水準也急劇下降,健身教練成了「優秀推銷員「,有些」騙子「健身房開了店,圈完錢換個地方繼續圈錢,導致行業魚龍混雜,消費者信任漸失,隨時擔心健身房老闆跑路,不敢辦卡,辦了沒效果,於是惡性循環,很多健身房在圈錢的同時,其實也是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大批健身房倒閉是必然的事情。
02.
健身房騙局曾出不窮,消費者需擦亮眼睛
人性有一個通性,就是看見一個套路,就想知道套路後面是什麼,其實套路的那邊是另一個套路。
套路一:
「你有貂,你有包,胖得男朋友都找不到你的腰;你有錢,你有卡,胖得服務員都量不上你的碼」
「人生如此艱難,再不瘦下來,只會更加艱難」
「餓了就照鏡子,看看裡面的五花肉,人可以老,但不可以胖」
……
這些話應該覺得挺耳熟吧,都是健身房推銷員慣用的伎倆,總之就是營造出一種你很胖必須要減肥,瘦下來的人生有多健康多美好的氛圍。
套路二:
「一帶一兩年卡、個人年卡、親子卡、家庭卡、便宜出售……」
健身房辦卡從來不用著急,因為你會發現什麼開業大酬賓、開店周年慶活動最後兩天,結束就調整價格……實際上每到月末,為了衝業績,必然會有低價健身卡出售,還有活動最後兩天總是在喊「最後兩天」。
說白了,就是為了讓顧客感覺自己碰到好時候,撿到大便宜了,狂攬顧客之後,至於健身房是否人滿為患,排隊排到放棄去健身房,都不重要,錢到手目的也就達到了。
套路三:
待消費者購買了健身卡後,先是提供貼心服務,免費體測,拿著數據說問題有多嚴重,再不校正會影響之後的生活,總之會把問題吹的要多大有多大,從而忽悠購買私教課,買50節贈20節,買100節贈100節,實在不願意買一節也行,他們並不在意課程單價是多少,只在意一次性能收上來多少錢。
套路四:
有的人借健身房名義,招幾個銷售在地鐵站招攬顧客,誘惑用戶辦預售卡,金額也不大,從50-500不等,實際上壓根沒開健身房,什麼時候錢圈夠了,什麼時候群就解散了,換個地方繼續作戰。
此類套路還有種種,在購買健身卡是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落入騙子的圈套,成為待宰羔羊。
03.
健身房若有這些徵兆,該當心了!
真正聰明的商人,追求的都是雙贏,因為與消費者和平相處,才能長長久久地賺錢,不可否認還是有大批正經的、誠信經營的健身房存在,但是健身行業存在亂象也是事實。
以下是總結出來的幾種常見的,健身房跑路前的一些徵兆,但凡有這種徵兆就要謹慎辦卡或者堤防老闆跑路了。
1. 合同缺少關鍵信息
準備跑路的健身房在辦理會員資料時,會故意缺失一些關鍵信息,比如合同協議沒有蓋章,負責人員籤字也是假名等等。
這種情況下,即便老闆跑路了,消費者也難以維權。
2. 拖欠員工工資
有的健身房在跑路前,可能會拖欠員工工資,所以報名前私下打聽大廳員工工資發放情況,也可從側面了解健身房的經營狀況。
3. 低價攬客
「免費」是世界上最深的套路,「貪婪」是人類最致命的弱點。
很多錢身房都會以店慶、節假日、年末酬賓回饋顧客等幌子,大肆低價招攬會員。100塊1年,1000塊終身等等,這些過分低的價格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但多數是不可靠的。
4. 頻繁換店名或者更換老闆
跑路的健身房大多開業時間不長,所以會頻繁更換名字或更換老闆,還有不少健身房前期會以經營不善為由進行轉讓,但轉讓沒多久就會關門跑路。
簡而言之,辦卡不要單純圖便宜,貪小便宜終歸要吃大虧。最好還是選擇大品牌、口碑好的商家,注重合同細節,不要一次性購買高額服務,能辦月卡最好別辦季卡,能辦季卡最好別辦年卡,超過一年的卡就要謹慎選擇了。
04.
結語
在一項「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放棄去健身房了?」的調查裡,有一個這樣的回答:
瘋狂的逼單,讓我覺得自己只是印鈔機,健身房從沒有從會員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當所有的健身課都是為了賺錢而存在,當健身教練不是為了服務會員,而是為了賣課圈錢,健身房一切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忽略了消費者感受,健身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
此外,頻頻發生的健身房騙錢跑路消息,逐漸耗盡消費者好感,成為壓倒消費者善意和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健身行業的路必定會越來越難走。
「每逢佳節胖三斤」,年後將會是辦健身卡高峰期,但願大家都能夠小心謹慎辦卡。
參考資料:
《健身房不跑路有多難》 AI財經社
《健身房跑路的四大預兆,辦卡要謹慎》 bookface
《「跑路前夜,這群人還在瘋狂斂錢!」中國健身房的末日最大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