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鄉鎮回收舊衣服火過一段時間,這個行業做的人也比較多,很多人覺得在農村回收的衣服非常便宜,甚至是坑裡、垃圾堆旁扔的都是舊衣服,如果這個有銷路,那利潤將會非常大。
其實這是個想當然的看法,現在的農村人的確會扔一些舊衣服,主要放家裡不穿,還礙事,如果有人回收,多少給點錢就會賣掉,但收上來容易,怎麼出手又成了問題。
這些收回來的舊衣服賣給誰?如何打開這個銷路,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很多人沒有弄清這個問題,貿然下手,只會把那些舊衣服堆積在自己手中。
其實,關於舊衣服銷路,一直都是兩種方向,一種是出口,一種是破掉做成別的東西。黑嫂本人也收過廢品,對於這個還是多少了解一些,所以在這裡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出口
很多人看到這個舊衣服出口可能會不明所以然,舊衣服還能出口?出口了幹什麼?
其實這是個非常成熟的行業,舊衣服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出口的,主要市場在非洲那些國家,而做這些生意的,大多都是廣東那邊的人。
黑嫂一個朋友在非洲工作,就這個問題,黑嫂專門問過他,他也刻意去了解了一下。咱們這邊都是壓縮打包後裝進貨櫃裡,直接用貨輪向那邊運,兩邊都有專門的負責人。
而這些衣服到了那邊以後,主要以分銷的形式流向市場,比如大的批發商來批發,然後他們再給小批發商,這些小批發商就是走街串巷去賣,朋友說在那邊,這樣天天帶著幾包衣服賣的人比比皆是。
這個衣服在那邊賣得其實並不便宜,相比較他們的工資來說,這衣服算得上是比較貴了。比如朋友工作的地方,那些非洲普通打工的人一天可以掙十到二十塊錢之間,但一件普通完好的T恤可以賣到三十到五十之間,也就是說,他們買一件需要兩到三天的工資。
有人說這利潤太大了,因為那些舊衣服在國內簡直就跟撿一樣。帳不能這樣算,並不是只有這中間的差價,中間有許多環節,人走路還需要個路費呢,國內一個城市向一個城市運點菜還需要多少錢運費,更不要提這個了。
當然了,利潤是有的,可一般人也做不了這個生意。另外就是,這樣的衣服大多都是城市裡的,農村人的衣服進入不了這樣的市場,或者說是很少進入這樣的市場。
那農村的舊衣服市場在哪裡?它們的去處是什麼?
Ⅱ:二次加工
農村舊衣服之所以進入不了這樣的市場,是因為賣相不太好。所以,農村的那些舊衣服多流入到了二次加工者的手裡。
這些二次加工的人用舊衣服加工出來的都是什麼?那些黑心棉啥的,這樣的加工,是把舊衣服賣成了鋪的或者蓋的。
當然了,這中間需要過程,需要破碎再加工。有人說這樣的東西有人買嗎?還是挺多的。比如一些工地上的棉被、褥子啥的,來源多是這樣的東西。
所以,當我們在家裡賣掉一些舊衣服時,它極有可能經過流轉和加工後,再次回到我們打工時的身邊,只不過從穿的變成了蓋的。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舊衣服都可以加工成這類東西,可一點也扔不掉,不能加工成這類東西,還可以做成鞋墊、鞋面、墩布等等東西。
比如這個鞋面,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不少處理鞋的,賣的並不貴,十幾塊錢,布面,看著還挺好看,跟牛仔布一樣,掛個牌子說是什麼布鞋,其實多是這類東西做成的。
墩布啥的就更不用說了,拖把這類的東西更是容易加工。
總之一句話,來自我們身邊,最終又回到了我們身邊,一來一回之間,有人會賺到錢,但這其中也付出了相當多的辛苦,只要是合法加工,那掙錢就是應該的,做生意本來就是為了賺錢嘛。
至於說去哪裡找銷路,這個要看自己的本事和能力,能不能賺到錢,這個也需要見仁見智,黑嫂只是說了這些東西的去處。
做生意從來都是有同行沒同利,別人賺錢,自己有可能賠錢,所以這個無法準確回答。但還是那句話,掙錢不容易,投資要注意。
Ⅲ:其實,說出去處,一些人就可以判斷出自己做這個能不能掙錢了。比如說自己正好有這樣的人脈和資源,那就可以掙到錢。
黑嫂還是要說,所有行當都講究個水到渠成,不能冷不丁跳進一個完全不懂的行當裡,不能看別人賺到錢就認為自己幹也能賺錢,最好是自己在這個行業裡有從業經驗,對各個環節都明白和了解,然後再去下手,這樣一切就水到渠成,否則就會水四處亂竄而不成章法,給我們自己和家庭造成經濟損失。
至於這個行業能不能幹,這個見仁見智,多多了解,認真分析才不會出大錯,您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