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窗就是垃圾房?垃圾車又臭又擾民,小區住戶苦不堪言尋求幫助

2020-12-16 湘湘帶你看社會

徐女士家住東港山水人家小區。

在她家屋後,有一個建築垃圾房,整個小區的建築垃圾在此處堆放、中轉。每當垃圾車來清運時,噪音和氣味都讓她很苦惱。

「山水人家是老小區了,大部分業主已經裝修完畢,這個垃圾房是不是可以拆掉了?」近日,她向「有關部門反映。

業主:家住垃圾房旁,常常不敢開窗

日前,記者來到東港山水人家小區。

該小區面積很大,有63幢樓,徐女士家住61幢,這是一幢距離小區大門較遠的高層住宅樓,靠近小區主路和圍牆。

在61幢北面的路邊,記者見到了徐女士所說的建築垃圾房。它像一個簡易窩棚,有7米長、5米寬、3米高,沒有門,內部裸露著水泥和紅磚,外部包著一層綠色油布。油布上有個標籤,寫著「建築垃圾臨時堆放處」。

現場的垃圾不多,堆放處顯得很空曠。

不過,徐女士曾用手機拍下了垃圾房多次垃圾滿溢時的景象:磚頭、玻璃、沙發、泡沫箱、飲料瓶、樹枝等垃圾堆成了小丘,還侵佔了主路,看上去很雜亂。「這條路來往車輛很多,垃圾被車輪碾過後,被帶得到處都是。」徐女士說。

另外,徐女士說,每當垃圾車來該處裝運垃圾時,會產生一些異味、噪音和揚塵,這讓她很苦惱。「我家窗戶都不能開,影響正常生活了。」

「我們小區建成已近15年,還有必要設置建築垃圾房嗎?」徐女士認為,隨著小區大部分業主已經裝修完畢,建築垃圾房的存在意義已經不大,應該儘早拆除。

物業:將給垃圾房安裝鐵門,規範管理

「我們小區一共1589戶人家,現在裝修戶比較少了,主要是二手房買進的住戶在裝修。」該小區物業經理金女士告訴記者,該垃圾房不是物業規劃的,而是開放商建的。「拆與不拆,不是物業說了算,要看有關部門的規定。」

金女士介紹,該垃圾房是小區唯一的建築垃圾堆放處,除了用於臨時堆放紅磚等建築垃圾之外,也會堆放舊家具、泡沫箱、木板等裝修垃圾。其從空蕩蕩到垃圾半滿一般需要十來天,半滿之後,物業會聯繫普陀環衛所前來清運。

「環衛所就一輛清運車,因為它要處理的小區多,有時可能會耽擱一兩天。」金女士說,為了業主考慮,清運時間會儘量避開早晚高峰、雙休日和節假日。

「平時,我們有個雜工,專門負責整理堆放處的垃圾。」金女士說,但由於垃圾房是敞開式的,任何人都可以進去,有的老人晚上挑揀泡沫板、紙箱等可回收物時,會將部分垃圾翻到主路上去。另外,也有業主圖方便,直接將垃圾扔在門口。

為了規範管理,目前物業正在為垃圾房定製2米高的鐵門,預計8月中旬可以完工。

「鐵門會鎖起來,裝修戶如果要去倒垃圾,要通過物業去開門,倒完之後馬上上鎖。」金女士說,對於除紅磚外的其他垃圾,物業委託環衛所清運要支付220元/車的費用,因此,對於二次裝修的住戶,建議業主自行外運垃圾,如業主仍需在堆放處堆放,物業下步將適當收費。

小區垃圾房能不能拆,法律有規定

「山水人家小區雖然年代久了,但這麼大一個小區,裝修難免有第二次。裝修垃圾清運,是需要用到垃圾房的。」靈秀社區書記賀飛表示,我市沒有小區業主自行清運裝修垃圾的體制,鑑於目前實際需要,該小區拆除現有垃圾房不太可能,「如果要換地方,目前也沒有更合適的位置。」

那麼,小區建築垃圾房能不能拆呢?

「垃圾房是小區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公共配套設施。從規劃管理角度看,這類設施不屬於永久性設施,是可以拆掉的。」市住建局政策法規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不過,拆除垃圾房,必須遵守法律有關規定。

《物權法》第76條規定:

「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第278條則規定:「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

也就是說,小區垃圾房拆不拆,需要業主投票決定。不過,如果小區業委會被首屆業主大會形成的議事規則賦予了垃圾房管理的有關權限,則只需徵求業委會意見即可。

【來源:錢江視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環衛車凌晨進小區作業被指擾民,多地回應:更改垃圾清運時間
    近日,有蘭州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投訴,自己是成鐵路東村街道怡園小區的居民,入住後,凌晨五點半左右,大人孩子經常被樓下的大型垃圾清運車清運垃圾時的噪音吵醒,嚴重影響白天的工作和學習。該垃圾清運車每次清運十幾個大型垃圾桶,持續時間二十分鐘左右。小區內凌晨時間大型垃圾車作業,噪音極大嚴重擾民。 蘭州市區委區政府督查室就此回應稱,我們已協調區環衛局予以核查處理。
  • 垃圾轉運站 裝卸垃圾擾民?
    原標題:垃圾轉運站 裝卸垃圾擾民?   【問政內容】 機場路南樓小區的垃圾轉運站原來只用於本小區垃圾的接收,現在周邊的新建小區全不建垃圾轉運站,都運到該轉運站,造成機場路南樓小區整天都在裝卸垃圾,就像個垃圾場。
  • 從小區垃圾房、收集點到廚餘中轉站,現代快報記者直擊南京人「分了...
    現代快報訊11 月 1 日,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來了,上午 8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三路直擊垃圾分類首日小區居民分類情況。對於早已建起垃圾房的小區居民來說,分類已經駕輕就熟;剛剛撤桶並點的小區也有指導員全程 " 教學 ";廚餘垃圾有了專車從小區到中轉站。不過,分類技能還要提高,廚餘垃圾中還是容易混入垃圾袋、衛生紙等其他垃圾。
  • 整個小區住戶都把垃圾扔到自己家樓下,怎麼辦!
    2019年12月10日,為響應杭州市政府號召,提高小區垃圾分類質量,錦昌文華苑二期決定實施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管理辦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撤桶並點和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小區內垃圾分類質量的確得到了提高,然而也有部分業主因為小區內垃圾投放點位的問題提出了質疑和不滿。
  • 杭州武林路一小區,房東竟堆了滿屋垃圾,開門觸目驚心!
    本文轉自【杭州日報】;杭州武林路,鬧市區 幾年來,老舊小區的居民們一度被一股臭味 擾得不敢開窗不敢出門 很難想像,就在這裡91歲老人囤垃圾堆滿房 子女、小區居民叫苦不迭 「太臭了,我們路過都要捂住鼻子。」今年夏天,一走近市區武林路的某個老舊小區,一股垃圾臭味就撲面而來。天熱,這股臭味也愈發濃烈。
  • 杭州一小區用無氣味密封桶創垃圾分類新模式 引居民點讚
    他們說,感覺垃圾分類投放成了件有儀式感的事情。本報記者 詹程開 文/攝每戶都有的「小綠桶」經過精心設計走進蕭山區南市花園小區,第一感覺就是乾淨整潔,似乎很難和印象中的老舊小區劃上等號。小區共40幢居民樓,在兩個月前剛完成老舊小區改造。沿著小區中間一條大路往裡走,不時能看到兩側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很有設計感,讓人眼前一亮。
  • 哈爾濱這個小區裡遠看白茫茫一片,竟是一座座建築垃圾山
    哈爾濱市香坊區宏城好人家小區,院內遍地建築垃圾山,有的比人都高。13日,哈爾濱市民通過生活報熱線反映,香坊區宏城好人家小區內遍地垃圾山,有的比人都高。而且,垃圾堆從人行道蔓延到車行道,有的地方都快過不去車了。
  • 小區住戶在自家陽臺養雞 凌晨5點打鳴擾民
    近日,該小區已有多名住戶因受不了鄰居養雞,向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投訴。鄰居:雞鳴擾人,連懶覺也睡不成從今年春天開始,該小區一住戶將自家陽臺用防盜網包起來做成籠子,在籠內放了一窩鴨崽和雞崽。「當時我們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看著小雞、小鴨覺得挺可愛,常有小朋友來玩兒。
  • 紫外燈、臭氧器「上崗」,白雲區垃圾收集房除臭消毒有妙招
    「春節後,我在小區業主群看到,物業發來圖片、視頻,小區的垃圾房裡陸續裝上了紫外線消毒燈、臭氧消毒器。」該小區的業主梁先生告訴記者,「這個措施很贊啊,本來垃圾就又髒又臭,在疫情防控時期,上個消毒殺菌『雙保險』,對我們的安全保障更到位」。
  • 保潔員小區內燒垃圾 居民不敢開窗曬衣服
    被燒過的垃圾久堆在小區垃圾箱旁 陳超 攝「我們小區的保潔員又在小區裡面焚燒垃圾了,烏煙瘴氣,我們就近的居民都不敢開窗曬衣服,你們快來看看吧!」昨天家住南長區清揚新村的曹大爺給快報打來電話。曹大爺家住清揚新村54棟樓,房屋靠近小區的健身中心,一旁有近20棵鬱鬱蔥蔥的香樟樹,可讓他頗為頭疼的是,每到香樟樹落葉季節,他家的窗戶就不敢開了,衣服也不敢曬在外面,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人在山坡上焚燒樹葉和其他垃圾。據他說,燒垃圾的基本是小區的保潔員。昨日上午9點左右,記者來到這裡就聞到一股刺鼻嗆人的味道,走近發現山坡下燃起了兩三個小火堆,燒的全是樹葉堆。
  • 汙水油煙亂排、高空拋物……這些商戶和住戶「上鏡」了!
    ,煤球、餐廚垃圾門口隨意擺放、電動車亂停亂放,路面坑窪破損。 鋼管廠宿舍住戶佔用公共綠化地及過道 陽光佳苑小區鋼管廠宿舍5棟2單元1樓住戶,常年私自佔用公共綠化用地及過道,用來飼養家禽、堆放雜物、使用煤爐等,周邊鄰居百勸不聽給大家生活造成嚴重的衛生困擾,社區去清理過,沒幾天又恢復了,望相關部門嚴肅處理並持續監管。
  • 首創漫香郡小區東門餐館噪音擾民 被要求限期整改
    首創漫香郡小區東門餐館噪音擾民 被要求限期整改時間:2016-09-26 14:57:19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辛超 其中網友反映的「山陽縣金山寺村傾倒垃圾汙染水源地」、「長安區蘭喬國際開發商不給辦房產證」、「首創漫香郡小區東門餐館噪音擾民」等問題,有了明確結果。
  • 消除垃圾投放點異味有妙招:上海一小區自製除臭劑 原料全來自溼垃圾
    記者昨天走訪發現,很多小區採購了除臭劑,靠人工噴灑來抑制垃圾箱房內的異味,部分小區還在垃圾箱房內添置了噴灌系統和空調,用自動除臭和低溫「雙管齊下」,而在浦東新區塘橋街道的藍東居民區,控制異味卻不用花一分錢——除臭劑的原料全部來自溼垃圾。
  • 小區車庫出入口成垃圾存放點,物業:正尋求辦法解決
    楚天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張萬軍 劉中燦 見習記者周浩)地下停車場的一個出入口變成小區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產生的臭味影響到附近居民,武漢市江岸區光明上海公館小區的做法招致投訴。對此,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稱,小區未規劃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垃圾存放在哪裡都可能招致投訴,目前他們正在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7月26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在江岸區塔子湖東路的光明上海公館小區2號樓附近看到,此處原本規劃為地下車庫的一個出入口處堆放了約40個垃圾桶,其中一半的垃圾桶裡裝滿了生活垃圾,此處也正好毗鄰小區的消防通道。
  • ...就上門,回收垃圾還教分類 上海這個小區有輛「網紅」垃圾短駁車
    對於記者的疑惑,楊現明表示,短駁主要針對的是可回收物這樣的大件垃圾。  楊現明告訴記者,像紙板箱、塑料桶這樣的物件,體積較大、佔用空間大,但是不值什麼錢,一般居民也懶得為了一個紙板箱或者幾個塑料瓶特意下樓一次,所以為了鼓勵居民、也更好地幫助居民度過垃圾分類的初期階段,他們才想出了「垃圾短駁」這個招,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短駁服務。
  • 集合了布朗熊、可妮兔、復聯英雄……居民愛上了小區垃圾房
    集合了布朗熊、可妮兔、復聯英雄……居民愛上了小區垃圾房發布時間:2020-07-21 20:10:00 Tue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最近,杭州一小區垃圾房因為顏值高走紅朋友圈,垃圾房也能深受居民喜愛嗎?
  • 會昌縣潘多拉酒吧噪聲擾民 嚴重影響小區住戶休息
    南昌縣蔣巷小學周邊交通混亂  縣交管大隊:對存在交通違法行為的車輛進行電話通知及貼單整治  網友反映:一到學生放學回家時,南昌縣蔣巷小學的路口就停滿了車,有的學生家長開私家車來學校接人,直接把私家車停在村莊裡面,有的家長直接停在芳門徐家村,阻擋住進村道路。
  • 男子在家裸身開窗走動 女鄰居不堪其擾欲拍照貼小區
    男子在家裸身開窗走動 女鄰居不堪其擾欲拍照貼小區 2017-07-07 11:38:48來源:武漢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上海垃圾分類一周年:從爭吵到習慣,9成達標率背後的小區居民們
    從一車垃圾二次分揀耗時近20分鐘,到如今只需花幾分鐘檢查一遍,上海「城上城」小區垃圾清運保潔員閔濤感受到了垃圾分類帶來的明顯變化:原來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的他,現在每天都有好幾個小時可以休息。三年間,進展始終不算樂觀,用專業的話來說,幹垃圾裡總會混入一些溼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說白了,就是衛生紙、塑膠袋和吃剩的飯菜、骨頭,總會被混在一起,灑出來的湯湯水水常常把其他垃圾都「連累」了。「很累。」閔濤回憶說,直到去年11月,小區5個點的垃圾投放都是24小時,「從早到晚,這裡剛拉走,不一會兒又滿了,又要去拉,感覺一天都在忙。」
  • 昆明一小區居民樓裡開民宿 住戶苦不堪言
    周女士告訴記者,由於經常受到樓上住戶的影響,導致自己嚴重睡眠不足,有時候休息不好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對於這樣的情況,她雖然也曾找過房東協商,但情況仍然沒有任何改變。那麼,該小區住房改民宿的情況是否常見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