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想像力!2018年最In的十大藝術裝置:腦洞大開激活你的玩樂細胞

2021-01-18 前瞻網

全球知名設計網站Dezeen日前評選出了2018年最精彩絕倫的十大室內外裝置藝術設計。

今年入選的裝置特點幾乎可以用一個自來形容特點——大!從6米高的「川普寶寶」飛天氣球,到「火人節」(Burning Man festival)上充氣鏡面球……社交媒體編輯Sabina Sohail為我們展示了這十大最In、最drama的特殊裝置。

1)「網紅」川普寶寶,英國

7月份美國川普總統訪問英國期間,一名6米高的飛艇將其描繪成一名卡通嬰兒,飛越倫敦的國會大廈。

這個滑稽的項目是公眾反對此次訪問的象徵,並得到了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的批准。

包括大英博物館在內的許多機構對於這個上周成為抗議者吉祥物的穿著尿布、手拿智慧型手機、呲著牙的充氣玩具十分感興趣,全球知名博物館竟搶著要借來展示……

2)倫敦馬斯塔巴,英國,Christo

今年夏天,設計師克裡斯託(Christo)在倫敦的蛇形湖上安裝了一個20米高的漂浮雕塑——「倫敦馬斯塔巴」(The London Mastaba),以表達他與已故妻子珍妮-克勞德分享的使藝術免費的願景。

該結構由7,506個彩繪桶組成,高66英尺,和埃及的獅身人面像一樣高,重約650噸,全部靠設計師自掏腰包組裝完成。它展出了三個月。這個色彩斑斕的裝置「顏色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形成了一幅美麗的抽象油畫。」

這件戶外作品同時與在蛇形美術館內進行的展覽「克裡斯多和珍妮-克勞德:桶與馬斯塔巴」(CHRISTO AND JEANNE-CLAUDE: BARRELS AND THE MASTABA 1958–2018)遙相呼應。

3)The Orb,美國,BIG

BIG建築師Bjarke Ingels和Jakob Lange在Indiegogo網站上眾籌獲得了5萬美元(37,907英鎊),幫助他們將巨型反光藝術作品——The Orb帶到年度「火人節」。

此外,他們自己也會出資用於30噸鋼材的採購、1000小時的焊接和2000平方米反光材料的縫製人工費用等成本。

這個巨型反光藝術裝置直徑約為100英尺(30米),通過一個32米的傾斜鋼桅杆固定在地面上。

創作者給出如下描述:The Orb是地球愛好者的一面鏡子——它記錄著時間的流逝、生命的進化。它是科幻迷們的新星球,是旅途中的探路者,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看做派對愛好者的大型迪斯科燈球。

從功能性上來說,屆時,這個高懸在黑石城上空的 「漂浮星球」將可以幫助火人們穿越沙漠,找到道路。但攝影師亞力克·梅迪納(Alex Medina)後來出現的圖片顯示,由於沙漠部位的塵埃量大,結構儘管規模宏大,但並不像原先計劃的那樣具有反射性。

每年8月末或9月初,美國內華達州黑石沙漠裡都會上演一場為期8天的狂歡——火人節 (Burning Man Festival)。「Burner」們從四面八方湧入,創建棲居之地、製作大型雕塑,相聚狂歡,而後將這一切付之一炬。而近幾年越來越多藝術家、建築師的加入,則讓這個「烏託邦」 具備了更多人本、娛樂與反消費主義之外的藝術性思考。

4)布滿了運動漩渦的一片海,澳大利亞,TeamLab

日本新媒體藝術團體TeamLab今年憑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裝置,多次成為頭條新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這個項目——Moving Creates Vorticles Create Movement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首次亮相。

它的設計看起來像一個漩渦,它是由「沉浸式和響應式」燈光創建的,可以在地板上投射出移動的線條。牆壁上的鏡子無限地折射出斑斕的光與線條。

繼Flowers and People、Cannot be Controlled but Live Together等數位藝術裝置之後,這又是一個借自然之物來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作品。

整個展廳被構想成一片海洋,又仿佛置身梵谷星空畫作中。當參觀者向前移動時,其移動方向上將被施加一股力量,就像船隻前進會使其周邊水流的流向及流速發生改變一樣,參觀者腳邊的光流也會因此發生變化:當一股流速較大的光流出現時,流體之間的流速差異會簇生光流轉動的現象,進而形成漩渦。

這種流動的狀態,是用無數計算粒子的連續體來呈現的。整個空間中的光影效果都是隨機生成的,而兩位互不相識的參觀者,將因彼此有意或無意的移動,通過腳邊不斷運動的光流而產生聯繫。

5)零廢棄餐廳Zero Waste Bistro,美國,芬蘭文化學院

北歐地區第一家100%零廢棄餐廳被運往紐約參加WantedDesign展覽。

這個臨時用餐區裝置全部是由回收食品包裝打造而成,家居和家飾也全部是以再生塑料製作而成。其目的是向設計師、工程師和建築師推廣循環利用經濟,以此讓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飲食方式,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

6)色彩工廠The Color Factory,美國

Instagram上轟動一時的色彩工廠(The Color Factory)在舊金山展出整整半年後搬到了紐約。

這個互動裝置包括了無數的色調裝置,可以拍攝照片(自拍照列印屋),其中的亮點是一個巨大的藍色球坑和一個迪斯科舞廳。

Color Factory其實是一個Pop Up藝術體驗,每一個房間一個不同的顏色主題,不但可以看還可以盡情玩。這不單是一場視覺盛宴,還充分調動了人的味覺、嗅覺、觸覺,互動無處不在。

7)消失的草原Grasslands Repair,義大利,Baracco+Wright建築事務所

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最受照片歡迎的裝置之一是在澳大利亞館內創建的。

超過10,000種植物,包括65種不同的草原物種,被用來重建該地區維多利亞東南部的原始草原。策展人希望通過這一站式,強調這種景觀如何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從1788年第一批歐洲殖民者達到澳大利亞以來,全國有近99%的草原消失。這其中既有氣候變化的原因,也有人類活動的影響。Grasslands Repair探討了建築與瀕危植物的聯繫,呼籲人們重新審視和修復與自然的關係。

8)時間的顏色Colour of Time,日本,Emmanuelle Moureaux

法國藝術家Emmanuelle Moureaux使用超過10萬張色紙裁出多彩的裝置藝術作品,將抽象的時間概念視覺化,讓人用眼睛細細感受時間的迷人色彩。

Moureaux製作了12萬張從0至9的數字色紙和冒號,將它們排成了一個由100層數字色紙所組成的3D網格。每行數字都代表了從日出6 : 30到日落7 : 49的某個時間,並用顏色來演繹從日到夜的過程,讓人身在時間豐富多彩的洪流裡。

該裝置在富山縣立藝術與設計博物館展出,它是一系列探索材料不同功能的展覽的一部分。

9)Deltawerk,荷蘭,RAAAF和Atelier de Lyon

這座巨大的藝術品被稱為荷蘭最大的紀念碑,是由Waterloopbos的廢棄Delta Flume建造的,它建於20世紀70年代,用於測試防禦海平面上升的防禦。

荷蘭工作室RAAAF和Atelier de Lyon將舊結構切割成碎片並在它們周圍形成洪水。

這個裝置是對荷蘭三角洲工程的一次致敬,後者包括了水壩、水閘、船閘、堤壩以及堤壩防護坡, 該項工程被認為是現代世界的七大奇蹟之一。

10)Over Flow,葡萄牙,Tadashi Kawamata

巴黎藝術家Tadashi Kawamata在裡斯本藝術建築與科技博物館的橢圓畫廊(Oval Gallery)內布置了一片巨大的海洋塑料裝置。

該展覽名為「Over Flow」,展覽受葡萄牙博物館委託,提示人們注意塑料碎片對於海洋的影響。

該裝置由廢舊塑料和船隻組成,這些材料來源於葡萄牙的海岸線,由義工清潔組織Brigada do Mar收集。Kawamata將收集到的海洋塑料以雕塑的形式填滿了畫廊空間,構成了一幅環境災難的畫面,遊客可以在塑料廢料之中走動。

註:本文題圖全部來自於Dezeen。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腦洞大開的影子塗鴉藝術
    他利用隨手可見的物品的投影加上簡潔的線條,仿佛變戲法般呈現出一個個惟妙惟肖的藝術作品他的作品讓我想起了手影戲,另一種用影子表現的特殊藝術如此可愛的小黃鴨的倒影在藝術家簡單的勾勒之下變成了一個猥瑣的小偷,
  • 鳳凰藝術 | 2018年度十座大型藝術裝置
    簡單地講,裝置藝術,就是「場地+材料+情感」的綜合展示藝術。裝置藝術始於60年代,也稱為「環境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它與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藝術」、「極少主義」,「觀念藝術」等有聯繫。在短短幾十年中,裝置藝術已經成為當代藝術中的時髦,許多畫家、雕塑家都給自己新添了「裝置藝術家」的頭銜。
  • 這個夏天最怪味的腦洞狂歡節,美食時尚和藝術統統一網打盡!
    它由最會引領青年潮流消費文化的伍德吃託克主辦,這次的活動主題更是不走尋常路,要在腦洞上大作文章。這是要玩什麼腦洞?簡單來說就是囊括了全京城一水的最會搞事的網紅商戶,把各位腦子裡想到的沒想到的怪點子用音樂、藝術裝置、美食、特展,藝術展、好物等形式呈現。內容豐富得令人咋舌,趕緊一起來瞧瞧怎麼玩吧。
  • 26節超酷的"色彩創意科學課",讓孩子腦洞大開,動手放飛想像力!
    26節奇思妙想課讓孩子腦洞大開,放飛想像力掃碼限時免費學習🎁啦!培養學習者良好的思維模式和習慣,是非常講究的。但這不僅是讓孩子動手完成色彩斑斕的任務,更能幫助孩子獲得應對21世紀挑戰的軟實力--4個C26節奇思妙想課讓孩子腦洞大開,放飛想像力限時免費學習🎁啦!!!
  • 一套讓孩子腦洞大開的書! 跳脫傳統思維框架,激發孩子無限想像力!
    讓孩子愛上畫畫,愛上藝術並沒有那麼難,作為家長,你不需要有很高的藝術修養,也不必一定心靈手巧,更不需要貢獻白牆來開發自家寶貝的繪畫才能,這裡有比白牆更適合開資創造的「畫布」哦!沒錯,就是這套能給孩子帶來多重認知、想像激發和藝術啟蒙的神奇「畫布」——《洞的秘密》系列叢書!
  • 裝置丨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抽象:設計藝術的藝術
    而先鋒藝術,往往就是這樣,讓人看不懂,卻可以感受到藝術家的激情和想像。2017年,Netflix推出一部高分高質量的紀錄片:《抽象:設計的藝術》,一集帶你認識一位頂尖的設計大師。時隔兩年,第二季迎來火爆回歸,在豆瓣評分上直衝9.2分。與第一季大不同的是,除了幾大新穎的設計領域,Netflix更是在全新一季中重磅加入「藝術「作為一大亮點。
  • 2018全球最重要20大藝術展及藝博會清單
    >畢卡索是家喻戶曉的大藝術家,興許你對他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了。然而,此次英國泰特美術館即將展出的關於他在1932年所創作的作品展,卻十分值得一看!因為這可以說是畢卡索藝術生涯中收穫滿滿的一年,無疑是他的藝術高峰期,眾多經典的作品也都創作於這一年。展覽將展出超過100件畢卡索在1932年完成的畫作,所以,這將是你能看到的最精彩的畢卡索展覽之一了。
  • 這些創意藝術裝置,激活了城市公共空間!
    今天小編搜集了全球各地極具創意的城市藝術裝置,看看它們是如何在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同時增強趣味性,讓藝術裝置與人產生關聯的!加拿大城市蜂巢建築不僅僅可以是居所,是景觀,也可以是具有教育意義的裝置。一系列看似混雜的幾何形狀從地面「生長」出來,接著攀升至耀眼的、色彩鮮豔的「A NEW NOW」(新現在)字樣,意在通過簡單而醒目的自信與樂觀主義來激發路人的想像力。在博物館和畫廊都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A NEW NOW」這樣的公共藝術作品可以為人們帶來歸屬感,把握機會重建更加積極樂觀的新未來。
  • 超美,高定秀場變身「裝置藝術」大展
    2018年3月14日-15日,ALVIN X HUIHUICHEN COUTURE S/S 2018高定婚紗造型於北岸藝術區精彩發布。
  • 2018全球最重要20大藝術展搶先看!
    2018年3月8日-9月9日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畢卡索是家喻戶曉的大藝術家,興許你對他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了。然而,此次英國泰特美術館即將展出的關於他在1932年所創作的作品展,卻十分值得一看!因為這可以說是畢卡索藝術生涯中收穫滿滿的一年,無疑是他的藝術高峰期,眾多經典的作品也都創作於這一年。
  • 「曬上海」腦洞大開玩新材料,今年的兔子燈好想...
    設計師由此腦洞大開,用Tyvek替換了紙張,試圖讓它更長久地翱翔天空。但Tyvek也有自己的缺點,剛性不夠,憑自己飛不起來,所以需要碳杆和3D列印部件構成的簡易支架,結合瓦楞狀Tyvek 翅膀。周到君嘗試著飛了一下,發現手感和一般的紙飛機相似,飛得非常平穩。
  • 腦洞大開的滅火器 你見過幾個?
    火災的危害不言而喻為了讓消防產品更便利發明者們前僕後繼研發了很多新奇特的滅火裝置快來隨小編看看那些讓你目瞪口呆的滅火器吧!聲波滅火器水能滅火大家都知道用聲音滅火你聽過嗎?火錘滅火器聽到這個名字,你是不是想到了那個,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的王大錘?
  • 2019年最具人氣和創意的裝置藝術,看這3個就夠了!
    每次說到「裝置藝術」,不少人都會有疑問「裝置藝術」到底是什麼呢? 美國藝術批評家安東尼·強森對後現代主義時期裝置藝術曾如此說道:「按照解構主義藝術家的觀點,世界就是『文本』,裝置藝術可以被看做是這種觀念的完美宣示,但裝置的意象,就連創作它的藝術家也無法完全把握,因此,『讀者』能自由地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讀……裝置所創造的新奇的環境,引發觀眾的記憶,產生以記憶形式出現的經驗,觀眾藉助於自己的理解,又進一步強化這種經驗
  • 腦洞大開的奇幻展覽別錯過!
    2021年1月1日-1月27日 三五鋤給家長孩子們準備了 想像力爆棚和腦洞大開的繪寫盛宴 這是一場孩子們期待已久的 ——精怪王國大創想作品展!
  • 把膠帶也做成大型裝置藝術 你見過麼?
    裝置藝術家們總是腦洞大開的利用各種材料做出自己想做的藝術作品,來表達自己腦中想要的意境。
  • 中學老師布置生物作業腦洞大開:紅豆大米做植物細胞圖
    這幅腦洞大開的「植物細胞模型」,液泡是大米,細胞核是紅豆。仔細看,裡面還有綠豆、黑豆、花生米……把它們淘洗乾淨放鍋裡一煮,再加點冰糖,怕不是一鍋極好的八寶粥?這個有趣的模型,其實是杭州第十一中學高二(8)班學生餘烜燁上交給老師的生物作業。
  • 2020那些最精彩的裝置藝術作品
    2020年是相當精彩的一年——這是我們都同意的——當我們向它說再見並期待2021年的到來時舉行了14位藝術家的互動裝置這個特定地點的藝術展覽匯集了多種聲音以談論這個古老綠洲的環境狀況歷史背景和周邊社區ethereaedoardo tresoldi的 "etherea"最初是為2018年科切拉谷音樂藝術節而構思的金屬絲網裝置今年抵達羅馬參加
  • 裝置藝術*生活丨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
    這是一個由500個半透明球體構成的自由流動的空間,當公眾進入主體裝置,可以在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體驗。球體運動的效果通過閃電系統增強,該閃電系統經過編程,可以對音樂會,遊戲和其他品牌等不同事件做出反應。隨著藝術形式的不斷變化,裝置藝術、交互藝術逐漸活躍在大眾面前,藝術似乎也與科技形成了難以分割的關係。相比傳統的靜態藝術品,裝置藝術被賦予了更多的可塑性和創造性。
  • 愛馬仕2018年度主題派對:玩樂啟發自己也啟發他人
    地點是位於巴黎第八區豪華的 Hôtel Salomon de Rothschild 所羅門羅斯柴爾德公館,從前後庭院到整棟宅邸都瀰漫著超現實又刻意過度做作的玩樂情景,混雜於擁擠人群中擦肩而過的有無預警即興無釐頭演出一段的劇場演員,還有過度打扮的客人,這是 Hermès 愛馬仕舉辦的 2018 年度主題派對,愛馬仕鼓勵每位受邀者以 overdress 作為 dress code 著裝規則
  • 美妝結緣博物館,腦洞大開的舊物新顏
    新零售新消費趨勢品牌的創造力以及各種開腦洞的創意,其實都是在順應著新零售、新消費的趨勢。當下早已經不是單純的產品售賣,更重要的是沉浸式體驗中形成對產品的購買慾,這對於如何創新消費場景以及如何全方位展示產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