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運行平穩
本報記者 冷萬欣 馬睿琪攝影報導
「吃」一直是人們備受關注的大事,疫情期間抓好批發市場保供工作,加大產銷對接,關注蔬菜生產、調入、批發、儲備、零售等動態情況,全面保障居民「菜籃子」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各行各業正在有序復工復產,各地的批發市場也相繼按下了「恢復鍵」。
批發市場如今營業情況如何?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市通州區八裡橋批發市場。據了解,八裡橋批發市場是通州區市民的「菜籃子」,也是疫情期間保障當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物資供應地之一。一直以來,該市場以農產品綜合批發為主,批發零售各類蔬菜、生鮮、水果、小商品、副食、文具、玩具等商品。
記者了解到,為做好疫情期間市場供應工作,八裡橋市場管理人員自大年初一起就一直堅守在一線,並多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向商戶發放疫情防控通告書,要求員工、商戶必須佩戴口罩,每日上崗前必須測體溫;同時做好家屬健康狀況及所在小區疫情防控動態記錄,每天堅持零問題報告制度,堅決打好「疫情防控」和「市場供應」兩場攻堅戰。為進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市場還封閉了其餘6個門,只留2個大門進出,將體溫檢測前移到市場大門入口,並設立專人負責,所有進場車輛及人員逐一登記和測量體溫,做到了疫情防控措施的全覆蓋。
「來2斤紅椒、2斤洋蔥、3斤土豆……」在蔬菜零售區,一位先生正在攤前購買蔬菜。他說:「這裡的商品價格比零售超市的還要便宜些,而且新鮮,我一般都是來這裡購買。」記者也注意到,某品牌的午餐肉罐頭在超市裡價格為18元一罐,在這裡僅需14元。
記者看到,市場幾乎所有的商戶都恢復了營業,前來購物經營者和城區市民絡繹不絕。隨著酒店、餐館、快餐店的開業,商販的生意也一天天好起來,對於商戶們來說,這是久違的場景,也是恢復常態的開始。
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僅要保障食品供應量,而且還要保障食品的質量和安全。為此,隨著近期蔬菜、肉類、生鮮交易量不斷增加,他們每周兩次對責任區域的商品進行全覆蓋檢查,重點檢查進貨票據,對進口商品(主要是肉類凍品)的檢疫票據、入關票據進行嚴格檢查,通過加大檢測頻次及覆蓋率,確保廣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