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德支付深陷「強制扣費」漩渦 母公司遭5家投資機構拋棄

2020-12-15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見習記者 戴賢超 上海報導

繼4月13日申銀萬國投資旗下桐鄉申萬泓鼎成長三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從杉德支付母公司杉德銀卡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銀卡通信」)股東名單中退出後,5月15日,銀卡通信股權再次發生變更,又有4家投資機構退出,同時新增股東上海杉瑞投資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杉德銀卡通創始人沈樹康。

此外,截至目前,聚投訴官網上,杉德支付的投訴量已超過1200例,主要涉及強制扣費等問題。張先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回憶,他接到自稱是通易付pos機工作人員電話,聲稱現在機器更新,可以免費更換,他拿到手後卻發現是杉德久付pos機。在激活後可返快遞費的誘惑下,張先生使用pos機刷了一筆403元費用,實際到帳的只有2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扣了398元。《華夏時報》記者發現,在聚投訴官網上類似的投訴案例正在急劇增加。

5月19日,杉德支付在官網發布聲明稱,「目前市場上有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名義,通過電話、簡訊的方式以『費率調整』、『產品升級』等理由欺騙用戶更換現有終端設備。」

針對上述問題,5月21日,《華夏時報》記者聯繫到杉德支付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採訪,對方以「對於業務方面,我們暫時沒有接受採訪的安排」為由,拒絕採訪。

強制扣費?真假李鬼?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截止到5月21日,在聚投訴官網上,有關杉德支付的投訴量高達1254件,其中涉及強制扣費的投訴較多,金額在298元至398元不等。杉德支付的強制扣費行為甚至引起不少用戶的抵制。

此外,也有不少用戶在聚投訴官網上投訴稱,在激活杉德久付pos機後,被無故扣款,金額均在300元左右。

據楊小姐在聚投訴官網上投訴稱,其在杉德支付業務員處購買杉德久付榮耀版後,對方說需要刷第一筆才能激活,2020年5月17日11點22分刷本人廣發信用卡3281元,到帳2964.95元,與客服售前描述的費率為0.49%即16.07元相差了299.98元。聯繫業務員後,業務員說這是被扣了VIP費用,只購買了VIP也才能享受這個0.49%費率,購買前業務員並未就此情況做出說明。杉德支付首刷強制扣費並且沒有任何提示說明,業務員更是存在欺詐行為。

和楊小姐的遭遇類似,張先生也在激活杉德久付POS機後被扣了398元,隨後在跟銷售人員諮詢後才得知這筆錢是以押金名義被扣除。

「我之前用的是通易付的pos機,後來接到自稱是通易付pos機工作人員電話,聲稱現在機器更新了,免費更換。拿到手後卻發現是杉德久付的pos機。在刷一次信用卡激活後給我返快遞費的誘惑下,使用pos機刷了一筆403元費用,實際到帳的只有2元。當時業務員說這是公司為了保證用戶未來三個月都會使用他們的pos機而收取的保證金,押金398元。刷卡之前我並不知情,業務員也沒說,app上也沒任何提示,打他們公司電話投訴無果。」張先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針對越來越多的用戶投訴,5月19日,杉德支付在官網發布一份《聲明》,稱「目前市場上有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名義,通過電話、簡訊的方式以『費率調整』、『產品升級』等理由欺騙用戶更換現有終端設備。該行為涉嫌不正當競爭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嚴重影響用戶利益及我司聲譽。對此,我司鄭重聲明:我司從未以任何形式要求用戶更換終端設備。對於冒用我司名義進行欺詐行為的不法分子,我司將藉助法律手段對其進行打擊,維護各方合法權益。」

然而,杉德支付這份官方聲明並未打消用戶的疑慮。「POS是杉德支付的,甚至很多人是從杉德支付工作人員處購買的,現在說是被不法分子冒用,完全說不通?」用戶王先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而根據多位用戶提供的照片顯示,他們所用的杉德久付POS機與杉德支付官網上所展示的機型也完全一樣。更讓多數用戶不能理解的是,甚至是扣費的帳戶也顯示是杉德支付網絡發展有限公司。

在採訪過程中,《華夏時報》記者從張先生口中得知,杉德支付已經將其被扣的398元退還。根據張先生提供的銀行流水信息顯示,這筆錢也來自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

「一開始溝通說要三個月後才能退回,後來我打電話到央行進行投訴,當天上午就接到杉德支付工作人員的電話,並在下午就收到退款了。」張先生說。

杉德支付一邊在官網上聲稱遭遇不法分子冒用,另一邊卻給用戶退錢,如此自相矛盾的行為,讓不少用戶更加難以理解。

針對杉德支付涉及到的強制扣費問題,5月21日,《華夏時報》記者聯繫到杉德支付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採訪,對方以「對於業務方面,我們暫時沒有接受採訪的安排」為由,拒絕了相關採訪。

5家投資機構退出

不僅杉德支付最近陷入投訴漩渦之中,其母公司銀卡通信也遇到不少「糟心事」。《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近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已有5家投資機構接連從杉德支付母公司銀卡通信股東名單中退出。

「對於一家公司而言,投資機構接連的從股權中退出並不是一個好的兆頭,說明機構並不看好該公司的未來,也有可能是投資機構是為了套現離場。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都不是一個好的現象。」業內投資人士趙雷(化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天眼查顯示,杉德支付為銀卡通信全資子公司,註冊成立於2011年6月14日,註冊資本金為34280.1萬元,法人代表為沈樹康。

4月13日,銀卡通信股權發生變更。根據天眼查顯示,申銀萬國投資旗下桐鄉申萬泓鼎成長三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從銀卡通信股東名單中退出。同日,其註冊資本金由110088.922萬變更為103422.2485萬,減少6.06%。

5月15日,銀卡通信再次發生變更,北京華創易盛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南通金玖惠通三期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信怡成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上海中葉善泰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退出。據天眼查顯示,前述4家公司關聯投資機構分別為華創智業、中匯金、信怡漢唐、中葉資本。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相關焦點

  • 杉德支付再收百萬級罰單,母公司遭5家機構「拋棄」
    工商信息顯示,年內已有5家投資機構退出杉德支付母公司杉德銀卡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杉德銀卡通」)股東行列,分別是桐鄉申萬泓鼎成長三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華創易盛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南通金玖惠通三期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北京信怡成長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上海中葉善泰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 諾付寶參與者非法經營案一審判決,付臨門、杉德、銀盛支付等為合作方
    近日,隨著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人民法院對羅玉丹等人非法經營案一審判決,包括杉德支付、銀盛支付、付臨門支付等多家「諾付寶」POS機合作方也浮出水面,其中「諾付寶」通過杉德支付進行交易的金額高達36億元。當購機者在其諾付寶帳戶提現時,諾漫斯及合作方江蘇中騰支付有限公司等進行系統對接,諾漫斯每日通過清算報表形式將需清算的數據上送其合作方進行資金結算,通過代付機構將提現金額清算給相應購機者。2017年12月,杉德支付等機構關停諾漫斯的支付通道後,該平臺因資金鍊斷裂而案發。
  • 北京一支付機構違規遭罰,母公司為預付卡「狂魔」
    來源:支付之家網支付之家網(ZFZJ.CN) 3月25日消息,持牌支付機構北京繁星山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繁星山谷」)違規遭央行處罰。處罰決定書文號為「銀管罰〔2020〕6號」的罰單顯示,繁星山谷公司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四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對其處以罰款共計3萬元。做出行政處罰決定日期為2020年3月18日。
  • 杉德支付山西分公司被罰226.5萬:跨省域開展收單業務
    來源:新浪財經9月24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未嚴格審核特約商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本地化經營管理不到位,跨省域開展收單業務
  • 聚投訴網友投訴即用錢袋:強制消費,非法扣費
    喬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今天我急用現金,就在網上看到即用錢袋這個app就點擊進去,填寫了個人信息,手機號和銀行卡,填完後彈出一個框說是購買個人風險評估報告,我當時沒注意就點擊一下,沒想到是一個購買協議讓我支付306元,如果不支付要扣滯納金還要上徵信,我打客服說我不小心點錯了,想退單,客服一直回復我退不了,反覆都是這一句話,再打客服就是無法接通。
  • 新浪支付 裕福支付等六家機構違規 商銀信「吃」億元罰單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聶國春)為加強支付機構監管、規範支付行業發展,央行營業管理部近日對6家支付機構處以逾1.78億元罰款。其中,對商銀信支付服務有限責任公司開出國內支付機構最大罰單——近1.16億元。
  • 支付科技公司跑步上市!連連支付母公司擬掛牌科創板
    連連數科主營業務為支付業務(含國內、跨境)和清算及信用卡業務,截至2019年末,已支持全球數十家電商平臺、覆蓋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支付服務。同時,連連數科也是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持牌銀行卡清算機構連通公司的唯一中資股東方。
  • 這10家支付機構交易暫定有積分!後續未知
    今日一則有關「民生銀行調整信用卡積分的政策,取消部分第三方支付的積分」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從民生銀行發布的公告內容了解到,在被取消交易積分的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名單中業內大品牌——拉卡拉(801)、瑞銀信(887)、隨行付(836)等均在名單中,共累計被取消交易積分的有19家支付機構!
  • 「老賴」先鋒支付|先鋒支付|中新控股|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創業集團...
    支付之家網(ZFZJ.CN)繼母公司中新控股遭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後,漩渦中的先鋒支付再迎噩耗。近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披露,先鋒支付涉及案號為「(2020)鄂01執566號」的執行情況顯示為「全部未履行」。據悉,法院的未履行金額指的是已經經過法院判決但當事人尚未履行的涉案金額。
  • 華圖教育遭學員投訴「亂扣費」 擅自從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被處罰...
    根據其官網介紹,公司目前在全國縣市設有1000多家學習中心。  遭學員投訴「亂扣費」 免費課被指套取個人信息  在疫情發生之前,華圖教育、中公教育等「考公考研」培訓機構,主要營收來自線下面授課,中公教育在其財報中披露 ,2019年線上營收佔比僅在10%左右。疫情發生後,華圖教育集中把業務資源轉到線上,通過發放「線上免費課」的方式來引流。
  • 崇光百貨母公司遭穆迪降級 實控人為劉鑾雄胞弟
    其母公司利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利福國際)近日遭到惠譽下調評級,而在股票市場,其目標價亦遭到多家機構調低。「鑑於零售消費和遊客人數的復甦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以及對內地遊客的高度依賴,此次評級行動反映出其零售業務風險的增加。」穆迪稱。
  • 聚投訴網友投訴Simply Piano:SimplyPiano強制扣費,未經用戶同意...
    程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SimplyPiano這個軟體在剛開始下載的時候有七天免費使用,然後7天一到軟體就強制給我續費一年398元的年卡,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此軟體未經我本人的同意下,就強制性扣費,軟體內並沒有明顯的取消訂閱功能,此強制扣費行為,在沒有經過我本人的同意,是不符合扣費標準的,應予以退還398元。」
  • 沒有輸入支付密碼卻被不斷扣費?!這款遊戲太奇怪,還被曝涉黃
    事後,唐先生詢問兒子,兒子表示,只是根據遊戲提示點擊,並不知道什麼時候支付了遊戲費用。孩子玩手遊不用支付密碼就被扣費唐先生日前查看自己的微信錢包,錢包帳單顯示自己被扣了幾筆錢,最低的1元,最高的25元。
  • 14家支付機構變更牌照信息:9家變更法人,5家變更營業場所
    來源:柒財經近日,央行審批通過了多家支付機構牌照信息變更。除正式註銷4張支付牌照,還審核通過了9家支付機構涉及法人變更及5家涉及營業場所變更。其中,涉及法人變更的支付機構包括銀盛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盛支付」)、廣東合利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利寶」)、開聯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聯通」)、南京蘇寧易付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蘇寧易付寶」)。
  • 房產分割法院能強制拍賣嗎,法院強制拍賣房產程序是什麼?
    生活中有很多被法院強制拍賣的房屋,一般遭法院強制執行拍賣的房屋都是因為某些情況下房屋的所有權人不能用其他的方式給出錢財的情況,就只能拍賣房產了,那麼房產分割法院能強制拍賣嗎,法院強制拍賣房產程序是什麼?
  • Zara母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增長5%;lululemon今年將在中國新增15家店;維格娜絲遭韓國衣念集團起訴
    Zara母公司第一財季收入增長5%據時尚商業快訊,在截至4月30日的三個月內,西班牙快時尚Zara母公司Inditex銷售額增長5%至59.3億歐元,較上年同期2%的增幅有所改善,但依然遠遠低於Topshop母公司CVA計劃已獲批准 將關閉約50家店英國快時尚Topshop母公司Arcadia於上月提出的CVA計劃於周三通過了投票,獲得批准,這意味著該零售商將正式啟動重組計劃,將關閉約
  • 手機APP自動安裝強制扣費 惡意應用會"組團作惡"
    惡意應用:   會自動安裝並強制扣費   這份由國家信息網絡安全研究所發布的報告試圖說明: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在向前奔跑的同時,要注意別腳下拌蒜。   相比於第一季度,應用總量、下載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到7月1日,蘋果、谷歌、微軟、諾基亞應用總數超過218萬。
  • 新生支付因扣費問題招致大量用戶投訴,官方客服熱線易主?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類「殼公司」很有可能是專門以會員費進行牟利並不進行真正的放貸業務,此前就有過類似的貸款APP出現,存在一段時間便銷聲匿跡,之後換個馬甲重複上述操作。在社交網絡上,有用戶表示,是看到了薩摩耶金服旗下省唄APP中的推薦才下載了小鹿白卡APP的。
  • Zara母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增長5%;lululemon今年將在中國新增15家店...
    Zara母公司第一財季收入增長5% 據時尚商業快訊,在截至4月30日的三個月內,西班牙快時尚Zara母公司Inditex銷售額增長5%至59.3億歐元,較上年同期2%的增幅有所改善,但依然遠遠低於2017財年同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