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花神、祈繁盛,關於「花朝節」你了解多少?

2020-12-26 祭祀文化網

傳統習俗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節日逐漸被人們淡忘,花朝節就是其中之一。花朝節最早起源於春秋時代,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它的重要性甚至可與中秋節相提並論,今天小編帶你詳細了解一下花朝節的傳統習俗。

花朝節的起源

花朝節是紀念百花誕生的日子,也稱「花神節」,是漢族流傳的傳統節日。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在古人的觀念裡,花代表著生命的輪迴,就如人的生老病死一樣。

花神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百花之神。從明朝時期,道家就有「百花神」之說,但那時沒有用人物去代表花名,直至清代中期,楊柳青年畫開始出現「花神」組畫,以唐宋傳奇人物和歷史人物確定花神名稱,代表各月的花神。民間「花神節」期間,人們會去花神廟燒香祈福,保佑草木繁盛莊家漲勢興旺,此外自古花神就有「掌管生育」的說法,因此花神節也有「祈生求子」的含義。

花朝節主要流傳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節期也因各地的花信時間而有差異。在《提要錄》中提到:「唐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在《廣群芳譜》一書中記載:「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舊時在浙江紹興、河南光山等地還將二月二定為小花朝節,二月十五定為大花朝節,如清光緒《光山縣誌》云:「二月二日,俗雲『小花朝』。十五日雲『大花朝』。」

花朝節的風俗

祝神廟會

相傳花神掌管著植物的生長繁榮,祭奉花神的不僅有花農還有很多種植莊稼的農民。節日期間祭拜花神之人聚集在「花神廟」中進行參拜,為花神供奉上時令水果,祈求草木繁盛。在這天夜裡,人們也會手提「花神燈」進行巡遊祈福。

遊春賞紅

花朝節正直春季,百花盛開綠植繁茂,是賞花踏青的最佳時期。宋時開封在花朝節流行的「撲蝶會」是賞花踏青的趣味活動之一,閨閣中的姑娘們也會做各種顏色的小旗插在花盆裡,為百花祝壽的同時,也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種花挑菜

花朝節這天部分地區還有栽花種樹的習俗,和今天的「植樹節」頗為相似。「挑菜」主要指花朝節當天挖白蒿、薺菜、苦菜等野生菜品食用的活動。

花朝節的復興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傳統節日習俗逐漸淡忘,花朝節也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近些年國家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習俗,這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花朝節。杭州西溪溼地著名景區因此受到啟發,每年都會舉辦花朝節盛會,讓花朝節以更新穎的方式傳承下去。

花朝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習俗,它不僅蘊含了對美好的追求,也象徵著對自然的期盼與生命的敬畏,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中華兒女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祭祀文化網】,小編帶你看奇聞趣事、品國學精粹,觀風水八卦。

相關焦點

  • 關注花博會|「首屆漢服花朝節」演繹國風魅力 「十二花神」綻放花...
    △「十二花神」三甲:冠軍王婉晴(中)、亞軍韓雪(右)、季軍麥合麗婭·牙克甫(左)10月25日,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重慶時代中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重慶園博園盛大舉行。20名漢服美女現場角逐「十二花神」,王婉晴、韓雪、麥合麗婭·牙克甫技壓群芳,分別奪得冠、亞、季軍。漢服走秀 烘託傳統文化魅力△才藝展示「首屆漢服花朝節」於9月27日正式啟動,通過全城招募、區縣聯動、高校參與的形式,甄選出20位優秀選手入圍總展演。
  • 西溪溼地花朝節等你來玩 有個超大氣球可帶你上天
    浙江在線3月31日訊 從昨日起到5月12日,西溪溼地迎來美美的「花朝節」,這個從南宋時期就有的節日,主旨就是大家一起去看花。  今年的花朝節展出890多個花卉品種,共計100多萬盆花卉,分杜鵑之意、牡丹之韻、櫻花之舞等十二大主題花卉區。漫步在綠堤,隨處可見花卉布置的小黃人、小豬佩奇等卡通形象。
  • 花朝節丨一花一詩,美翻了!
    在唐代,花朝節更是一個盛大的節日。這一天,大家賞花、拜花、郊遊、交友、聚餐、喝酒、談戀愛……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花朝節日期因地而異。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為花朝,而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
  • 漢服盛典祭花神 蘇州虎丘花神苑開園
    當天,虎丘花神苑景區正式對外開放,虎丘街道第十屆山塘園藝文化旅遊節」同日啟幕,讓廣大遊客在端午節期間賞花卉、穿漢服、品民俗、覽非遺,樂享節日文化大餐。  虎丘花神苑位於景區西部區域,北依城北公路,南枕山塘河,西瀕鬱家浜,東隔環山河與核心景區毗鄰,以一橋跨水而通孫武子祠。
  • 貴州百裡杜鵑舉行彝族「祭花神」活動
    3月28日,參與祭花神的女子在表演拜香舞。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新華網貴陽3月29日電(盧志佳)3月28日,貴州百裡杜鵑管理區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祭花神」傳承、展示活動,彝家兒女身穿節日盛裝相聚金坡景區迎接索瑪花神。
  • 漢服盛典祭花神 傳統禮儀秀風雅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鄭其婷)花神巡遊、賞紅祈福、花神賞紅、民俗演藝……6月25日正值端午,在虎丘景區,漢服之美伴隨「虎丘三花」爭奇鬥豔,端午遊園會徐徐拉開帷幕,漢服攝影展、百花詩會、民俗歌舞等精彩活動陸續登臺。
  • 「十二花神」綻放花博會
    10月25日下午,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重慶時代中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重慶園博園舉行。20名漢服美女現場角逐「十二花神」,為現場觀眾上演了一場唯美的傳統文化視覺盛宴,展示了漢服所獨有的文化魅力。   「『首屆漢服花朝節』借力城市花博會平臺優勢,打造重慶城市文旅品牌,融合了『花享盛世』『漢服文化』與『重慶美女』三大元素,凸顯重慶文旅特色。」城市花博會組委會負責人表示。
  • 祭花神、秀漢服、奏古箏...這才是賞花的正確打開方式
    觀賞指南據了解,本屆駱「品質駱駝·多彩沃野」駱駝街道千畝油菜花賞花季可持續到清明前後,時間充裕,大家儘量選擇錯峰遊覽。遊覽過程中請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避免在人多的區域長時間停留。禁止車輛進入花海範圍,可將車輛停放至花木世界繞城高速高架橋下停車場。
  • 一杯一詩的十二月花神杯,簡直美極了你見過嗎
    農曆的二月十二日相傳為百花的生日,自古有「花朝節」,又稱「花神節」。十二月花卉杯是根據傳統花朝節的傳說,選取百花中代表農曆十二個月份的月令花卉繪製而成。因每隻杯上按一年12個月中的每月指代一個花神,也有人稱之為「花神杯」。
  • 百裡杜鵑「祭花神」演繹濃鬱民族風情
    3月28日百裡杜鵑管理區與往年一樣隆重舉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祭花神」傳承、展示活動彝家兒女身穿節日盛裝相聚金坡景區迎接索瑪花神彝家兒女演繹,取名白那(現今九龍山),站在山頂四處瞭望,南方山下地勢開闊平穩但缺少植物,支嘎阿魯就去天上,他來到百花宮裡看見許多植物和花種,就隨手抓了一些帶回人間,站在白那山上四面播撒,春風吹來山上長滿了嫩綠樹苗,經還三年的生長樹木成林,到春季二三月開出了美麗的杜鵑花,自從有了杜鵑花之後,風調雨順,當地的彝民們過著幸福安康的生活,因彝族信奉萬物有靈,認為這是花神的庇佑,於是每年三月杜鵑花盛開之時,自發組織請彝族布摩擇期祭祀花神
  • 浙博四季課堂——博物館裡的十二花神 | 活動預告
    在百花的傳說中,農曆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文人騷客賦予花以人格特質,顏色濃淡、姿態香氣、花期習性等都成為人類不同品性的象徵。漸漸地,具有相應特質的歷史人物也成為花神,有男有女,康熙所鍾愛的「十二月花神杯」便取材於此,十二花神的傳說寄予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懷念。
  • 民間十二花神守護凡花,其中李白、鍾馗、陶淵明竟也是花神(下)
    文/曉夢閣主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上期文章中,我們說了12種花中的前6種以及對應的守護花神,分別是梅花、杏花、桃花、牡丹、石榴和荷花。本期我們繼續介紹剩下的6種。七月蜀葵——花神李夫人蜀葵,這種花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蜀葵,別名一丈紅,開於夏末秋初,大而嬌媚,五彩斑斕。所謂「明日黃花」說的就是黃蜀葵。
  • 超炮第三季:食蜂操祈的反擊會很精彩,當麻和美琴的互動值得期待
    第一點:食蜂操祈和木原幻生的對決。因為木原幻生有著「幻想御手」,所以食蜂操祈處在下風。甚至12話中,落敗的食蜂操祈被對方奪得了「外裝代腦」的密碼。這樣看起來,食蜂操祈在這次對決中,已經落敗,要扭轉現狀,只能依靠別人的幫助。
  • 民間十二花神守護凡花,其中李白、鍾馗、陶淵明竟也是花神(上)
    文/曉夢閣主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正所謂「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這十二花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月梅花——花神壽陽公主「一樹開來冰雪香,誰家新試歲寒妝?時人不識恆伊曲,信指花神是壽陽」。
  • 你幾月出生,就是什麼花神
    點擊上方「有書」,看看有多少位朋友關注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 除了林黛玉和晴雯,還有另外兩個女子也是芙蓉花神,你猜是誰?
    姜子說書,站在原作者的立場帶你看名著!——前言題:芙蓉花神共有四位,除晴雯、黛玉、香菱外,還有一人,丈夫名字暴露其身份!《紅樓夢》故事裡,賈寶玉備了四樣晴雯所喜之物,於是夜月下,命那小丫頭捧至芙蓉花前,寫下《芙蓉女兒誄》,祭奠死去的芙蓉花神——晴雯。
  • 萬萬沒想到,賈寶玉祭悼晴雯,竟是乾隆帝祭悼孝賢純皇后秘史!
    #讀懂紅樓夢#在《紅樓夢》一書中,賈寶玉只祭悼過兩個女人不過又有多少人留意過此事,將它們進行過關聯?又有多少人思考過作者寫此事用意何在?前面筆者指出第四十三回賈寶玉祭悼金釧,實際上講述的是乾隆帝祭悼慧賢皇貴妃這一段秘史!而第七十八回寶玉寫《芙蓉女兒誄》祭悼晴雯,今天筆者再次明確告訴你,實際上講述的是乾隆帝祭悼孝賢純皇后這一段秘史!
  • 十二花神 | 玉搔頭
    2017年以「十二花神」為主題撰寫植物隨筆。學習室裡養了一盆碰碰香。每周用水壺為她澆水時,水珠灑落在對生的肉質葉上,微微泛著光亮,怡人而醒神的清香總是令人心醉。植物永遠會帶給人驚喜。今年一月,《十二花神|寒香落》推送後,我聞見了梅花的香氣。香甜而帶著桃李芬芳的梅花香,恍若自古畫中杳杳飄來。四月,在紫金港校區的他處,發現了散落的桃樹,看見了枝上初成的毛桃。
  • 芒種「送花神」,福州這座公園可不答應
    麥黃梅熟的芒種時節 在古時有著 「青梅煮酒」「餞送花神」的習俗> 《紅樓夢》第27回裡這樣描寫到: 「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