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陳雯在動車車廂對座椅進行消殺。 張學東 攝
(抗擊新冠肺炎)抗「疫」一線:列車上的消毒 「女戰士」
中新網南昌3月9日電 題:抗「疫」一線:列車上的消毒 「女戰士」
作者 王朝暉 郭鈺祺
「陳姐,今天又來消毒啊,能幫我們辦公室也噴一下嗎?」「我們今天任務比較緊張,列車作業完成後再來幫您辦公室消毒。」南鐵南昌疾控所消殺科的職工陳雯最近成了「香餑餑」。
陳雯在動車廁所對扶手等旅客經常觸摸的地方進行深度消殺。 張學東 攝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南昌疾控所消殺科便衝到了防疫一線。為保障旅客健康出行,所內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專門針對列車消毒的特別小組。今年48歲的陳雯,在消殺科已經工作了14年,是小組內唯一一名女職工。
「疫情面前,不分男女。」陳雯踴躍報名,並和其他8名男同事一起,加入了列車消毒組。在消殺科科長楊波的帶領下,他們肩負起南昌局管內所有旅客列車的預防性消毒和終末消毒任務。「既是對旅客的健康負責,也是想著防止疫情通過鐵路傳播。」
陳雯在動車車廂一手拎著藥水瓶,一手握住噴頭,對行李架進行消毒。 張學東 攝
陳雯平常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南昌客技站D736、D738、K288等旅客列車的預防性消毒和日常殺蟲工作。而消毒組成員則需要24小時待命,隨時接受調配對有發熱病人的列車進行終末消殺。他們就是旅客與病毒之間的一道安全「屏障」。
鞋套、手套、一次性防護服、口罩、護目鏡……普通人穿上可能要十多分鐘,對消毒組的人來說只要兩分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科室唯一的一名女性,我不能給大家拖後腿。」陳雯眼到手到,一手拎著重達十多斤的特製消毒藥水瓶,一手握住噴槍對準列車的犄角旮旯。
座椅、行李架、臥鋪、廁所……不一會兒略帶刺鼻氣味的消毒液味道遍布整個車廂。她每過一節車廂都要放下藥水瓶,彎下腰手壓著壓力杆向瓶子裡面「打氣」。「平常預防性消殺每列車需要十分鐘左右,疫情期間為了加強藥水的覆蓋力度我們就要作業大概半個小時。」陳雯抓著扶手爬下列車。
陳雯在動車車廂對玻璃車門進行消殺工作。 張學東 攝
在南昌客技站內列車距離地面落差很高。陳雯因為個子嬌小,在全身穿戴整齊的時候上下列車摔倒、在車廂內打滑是常有的事情。如果遇到天氣惡劣,行動起來會更不方便。
愛崗敬業不服輸,是同事們對陳雯的評價。2019年12月,陳雯因重症胰腺炎急性發作,經歷了一場生死劫。本想利用春節長假加上公休假,好好調養一下自己的身體的她,在聽到南鐵疾控所進行疫情防控緊急動員的通知後,主動放棄休假,在自己大病初癒的情況下不顧家人勸阻堅持到崗。
「在生病的時候同事們會來醫院探望我,還會主動分攤我的崗位工作。自己已經休息了這麼久,在這種特殊的時候,就應該義不容辭地衝上去。」陳雯在疫情期間毅然堅守著工作崗位,擔起了自己的職責。
兩個多小時的消殺作業完成後,陳雯摘下了自己的防護服帽子。在進行手部清潔後,她微微用手撥動了溼漉漉的頭髮,臉上的汗水浸透了護目鏡和口罩的掛繩。
回想起2003年「非典」的時候,陳雯很感慨。「對這種未知的傳播性疾病,大家還是比較懼怕的。當時我還在所內的藥械科,第一次穿上了全身式的防護服。」當大街上空蕩蕩的時候,陳雯與許多防疫工作者一同響應號召,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非典」的防控戰鬥中。「那時候也是我第一次有了『戰疫』的意識。」
「現在好了,隨著防疫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人們對疫情認識的提高。」陳雯說,「起初很多人都躲避我們這樣全副武裝的消殺人員。但現在不一樣了,他們都希望我經常去他們的辦公室、樓道、列車上進行預防性的消殺。」
「防控工作深入人心,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攻堅戰。」陳雯很有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