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手Q版上線,雙端介入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近日,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手Q公眾號正式上線,與其在微信公眾號的服務平臺實現移動雙端覆蓋,旨在協助家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娛樂習慣。據悉,成長守護平臺於今年2月正式發布以來,除了基礎查詢和提醒功能外,先後上線「超級家長」權限,以及規避多帳號登錄的「查小號」功能等,為超過300萬用戶提供未成年人遊戲管理服務。
協助家長守護孩子健康上網,成長守護平臺不斷迭代優化
在最近上線的成長守護平臺手Q公眾號內,家長可開啟玩遊戲遊戲提醒和遊戲消費提醒,當孩子玩遊戲或進行遊戲消費時,平臺將通過公眾號信息通知到家長。同時,家長可以查看孩子最近7天內的騰訊遊戲消費記錄和騰訊遊戲登錄記錄,隨時掌握孩子的遊戲情況,也能根據實際情況與孩子進行協調、溝通,對孩子的遊戲方式進行指導。此次手Q公眾號版平臺的推出,實現了家長在微信和手Q兩大移動平臺對孩子遊戲的引導和幫助。
據了解,成長守護平臺是當前國內網際網路行業和遊戲行業首個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系統解決方案,上線9個月以來,一直在不斷探索優化各項功能。資料顯示,平臺上線初期便具備了遊戲提醒、遊戲查詢等功能;今年7月和9月,平臺分別上線了「超級家長」權限以及規避多帳號登錄的「查小號」功能。比如超級家長中的「一鍵禁玩」功能,可對特定遊戲進行一鍵禁玩設置,幫助家長一鍵實現對孩子的遊戲管理。成長守護平臺已接入騰訊旗下逾百款遊戲。
據悉,成長守護平臺致力綠色健康的遊戲體驗,希望通過為家長提供一系列實用的工具,隨時了解到孩子的遊戲動態,合理設定孩子娛樂時間,培養健康遊戲習慣。獨立IT評論人洪波曾就此事撰文評論:「『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讓家長參與進來,了解孩子玩的遊戲,以及遊戲中的孩子,讓家長不再置身於孩子的成長之外,可能是一種更好的做法」。另一方面,平臺的上線,騰訊也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行業先行者的角色,這或許將帶動整個行業共同去完善現有機制,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未成年人觸網低齡化,培養孩子健康上網勢在必行
第3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19歲以下的網民已經達到1.7億,約佔全體網民的23.4%,新增網民中45.8%為19歲以下的青少年。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首次接觸網絡的年齡也越來越提前。未成年人首次觸網最集中年齡段已經由15歲降到了10歲,佔46.8%。網絡已經成為廣大未成年人休閒娛樂、獲取知識、學習交流的重要渠道,民眾生活的「衣食住行」全面與網絡融合。未成年人接觸網絡之初,培養健康綠色的網絡使用習慣與消費習慣,勢在必行。
專家普遍認為,未成年人心智尚處於成長期,在對待遊戲的態度上容易與家長產生分歧,因此,建立家長與孩子溝通橋梁顯得尤為重要。騰訊遊戲成長守護平臺的上線,旨在促進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充分交流與溝通,發揮家長的引導作用,幫助孩子合理安排遊戲時間,與孩子共同成長。
未成年人健康上網備受關注,守護孩子健康成長任重道遠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網絡成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的問題得到了社會的密切關注。早在2010年,文化部便倡導了「網路遊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今年2月初,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送審稿)》。文化部也曾表示,網路遊戲未成年人保護措施是需要「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家長參與、輿論監督」的綜合保護體系。
今年兩會期間,騰訊CEO馬化騰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了七大建議。其中,關於「加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體系建設」的建議尤為引人關注。馬化騰在這份建議中提出,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需要家長、學校、相關部門與網際網路企業共同行動,相互配合,一起構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同心圓。他還表示,成長守護平臺便是為此提供的工具,希望家長和孩子能夠通過平臺一起來互動解決問題。
中國網絡傳播學會常務理事胡泳認為,如何與家長一起,幫助未成年人有節制地玩遊戲,這是整個遊戲行業都面臨的課題。業界有觀點指出,騰訊主動承擔責任,主動推出並持續完善基於成長守護平臺等未成年人健康上網保護工作,是騰訊作為網際網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體現,成長守護平臺通過幫助家長對孩子存在的非健康的遊戲行為進行引導,為孩子建立正確的遊戲觀,是個值得持續探索推進的方向,希望更多行業、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共同守護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責編:楊虞波羅、沈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