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拔粉刺的產品非常多種,有泥狀的、有一片直接敷上去、也有凝膠狀的 … 在網路上我們也時常看到網友們分享自己「戰果」,這些粉刺林的照片或影片貼文總是引起眾人的讚嘆,紛紛詢問是哪家產品。
但大家知道這些拔起來的東西實際上是什麼嗎?這次要透過微距鏡頭以及皮膚鏡,實際測試並拍攝,為大家完整揭秘!
很多人都誤以為「脂質微絲」是黑頭的垃圾,其實不然,它是毛囊裡的皮脂、角質細胞碎屑、細菌和小毳毛等的混合物,一般分布在鼻頭、前額、下巴和兩頰,皮膚愛出油的會比較明顯。
黑頭問題常見於混油皮或者油皮皮膚,為了對付這些小黑點,大家也是費盡了心思,各種嘗試去黑頭的方法,轉眼過兩天,鼻頭上又是「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時候需要考慮一下看到的黑色點點到底是真的黑頭,還是脂質微絲。
黑頭和脂質微絲的形成原因很相似,都是在毛孔開口處,皮脂和皮屑混在了一起,然後與空氣接觸的頂部被氧化呈現出黑色。
「脂質微絲」和黑頭的區別
什麼是黑頭?
黑頭,即「開口粉刺」,就是一個被撐開的毛孔,毛孔中間是「脂質栓」,一種由油脂和廢棄角質組成的"栓"樣物,因長期阻塞在毛囊開口處,加上空氣中的塵埃、汙垢和氧化作用,使其接觸空氣的一頭逐漸變黑。
總結:黑頭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出油過多+毛孔堵塞。
區別1:
脂質微絲是一種正常現象,有代謝周期,不能完全消除掉,但不會影響到我們皮膚的健康,且可以通過護膚手段來改善,讓它變得不明顯。
黑頭的形成雖與脂質微絲類似,但黑頭伴有皮膚損傷,如處理不當就會發展為痤瘡。
區別2:
脂質微絲的顏色比黑頭的要淺,大多數是灰色,毛孔較小。
黑頭是毛孔中的油脂與角質氧化變硬後形成的,所以顏色較黑,且毛孔粗大。
區別3:
脂質微絲的「流動性」強,在擠壓毛孔時更容易流出,多出現在鼻頭部位。
黑頭雖是「開放性」,但不易擠出,如果強行擠出的話,容易造成皮膚問題。
但是它倆不同的是,脂質微絲是毛孔的自救手段,黑頭是堵塞到失控的狀況。
毛孔為了讓皮脂更順利地流出平鋪在皮膚表面,自己做出了一根「引流玻棒」——脂質微絲,它被氧化的頂部更多是灰褐色,比黑頭要淺,手摸起來也不會覺得有顆粒感。
黑頭則是毛孔被完全堵塞了,通常是一顆明顯的黑色「油脂粒」將毛孔撐大,稍稍突出於皮膚表面,分布較多的地方就呈現出凹凸不平的「草莓鼻」狀。
2、處理辦法
首先都不要過度清潔,配合好保溼手段,慎用撕拉型的去黑頭產品,頻繁拉扯、沾走角質的手段過於強力,可能會導致屏障受損、發紅刺痛等問題,同時也不能根治黑頭和脂質微絲問題。
應對時這兩個區分對待,脂質微絲更需要從控制住油脂的過度分泌入手,黑頭更需要從疏通堵塞和引導皮脂流出入手。
3.脂質微絲雖然也可以使用水楊酸來去除,但不建議經常使用,在上面有提到過脂質微絲是一種正常的代謝現象,且代謝周期短,所以我們可以把祛除脂質微絲作為日常皮膚護理的一部分,而且這樣做還不會傷害到皮膚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