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 是漢時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是現在甘肅敦煌西北的小方盤城。 在修建酒泉到玉門間長城時,玉門關隨之設立。
小方盤城,位於敦煌西北九十公裡處,很多學者認為小方盤城就是漢玉門關。 此城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矗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的砂石崗上。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玉門關和另外一個重要關隘陽關,都是位於敦煌,都是都尉治所,是重要屯兵的地方。是漢朝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漢朝班超久在絕域,年老思歸,上書曰「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玉門關現遺址包括城址兩座,烽燧20座,長城址18段。 已經對遊客開放了有小方盤城遺址、大方盤城遺址和當谷燧周邊漢長城遺址。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是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地。當時玉門關駱駝鈴聲悠悠,人喊馬嘶,商隊、使者絡繹不絕,一派繁華的景象。
唐朝大詩人王之渙寫過一篇千古佳作,《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朝詩仙李白寫的《關山月》,其中幾句是: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大家對玉門關有什麼了解,不防來說說。
還有哪些關於玉門關的詩呢!
大家去過玉門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