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玉門關

2020-12-26 中孚鑑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 是漢時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是現在甘肅敦煌西北的小方盤城。 在修建酒泉到玉門間長城時,玉門關隨之設立。

小方盤城,位於敦煌西北九十公裡處,很多學者認為小方盤城就是漢玉門關。 此城是一座四方形的小城堡,矗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的砂石崗上。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玉門關和另外一個重要關隘陽關,都是位於敦煌,都是都尉治所,是重要屯兵的地方。是漢朝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漢朝班超久在絕域,年老思歸,上書曰「臣不願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玉門關現遺址包括城址兩座,烽燧20座,長城址18段。 已經對遊客開放了有小方盤城遺址、大方盤城遺址和當谷燧周邊漢長城遺址。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是絲綢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地。當時玉門關駱駝鈴聲悠悠,人喊馬嘶,商隊、使者絡繹不絕,一派繁華的景象。

唐朝大詩人王之渙寫過一篇千古佳作,《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朝詩仙李白寫的《關山月》,其中幾句是: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大家對玉門關有什麼了解,不防來說說。

還有哪些關於玉門關的詩呢!

大家去過玉門關嗎!

相關焦點

  • 王之渙的《涼州詞》首句究竟是「黃河遠上白雲間」還是「黃沙直上...
    全詩通過對邊塞環境的描寫和聞笛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對戍邊將士思鄉的深切同情,僅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活畫出一幅孤城戍守圖。圖片來源於網絡詩的開始,「黃河遠上白雲間」一句,首先把讀者引入一個雄偉壯闊的境界,描繪了波濤滾滾、一瀉千裡的黃河壯觀景象。
  • 王之渙《涼州詞》是「黃河遠上白雲間」還是「黃沙直上白雲間」?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經典名作《涼州詞》。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在《物候學》中稱,「玉門關」一帶的春天終日「黃沙」直上雲霄,因此他認為「黃河」是被後人改動的。地質學家尹贊勳也在《科學報》上發表文章,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實地考察斷定,應是「黃沙直上白雲間」,而非「黃河遠上白雲間」。他說,《涼州詞》所涉及的地理範圍,東起武威,西至敦煌,全線約一千公裡。
  • 春風不度玉門關,有家不可歸的感受你可懂?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代有很多詩人會寫《涼州詞》。有時候就是在涼州寫的,有時候則未必。因為《涼州詞》並不是詩的題目,而是樂曲的名字。在這個樂曲下,不同人會填上不同的歌詞。
  • 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邊塞詩《涼州詞》的雄壯與迤邐,成為絕響
    「黃河遠上白雲間」是王之渙採用由近到遠眺望的方式,感受到滔滔滾滾的黃河猶如一條絲帶迤邐懸掛雲端,景象開闊遼遠,創造出壯美雄放的詩境。我們的傳統詩歌往往蘊含著豐富意境,詩人藉助客觀圖景的描寫來表達強烈的情感,通過借物抒情、移情於物勾勒出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體現出詩人不同的情懷,也豐富了詩歌的情感內涵與歷史厚重感。
  • 《涼州詞》首句應為「黃沙直上白雲間」而不是「黃河遠上白雲間」
    關鍵詞:大數據 王之渙 涼州詞 黃河遠上 黃沙直上 出塞黃沙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四部刻本中《涼州詞》的前兩句為「一片孤城萬仞山,黃河直上白雲間」,四庫寫本中《涼州詞》的前兩句為 「黃河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士禎刻本的前兩句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1]19宋初編纂的《文苑英華》兩次著錄《涼州詞》,先是出現在「樂府」集中的第197卷,後又出現在「軍旅」集中的第299卷。
  • 飛花令「遠」,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許渾《早秋三首·其一》5.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劉昚虛《闕題》6.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7.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劉長卿《送蔡侍御赴上都》2.誰謂帝宮遠,路極悲有餘。——潘安《悼亡詩三首》3.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皇甫曾《送陸鴻漸山人採茶回》4.江山古思遠,猿鳥暮情多。
  • 涼州詞除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西域風情,還有春風不度玉門關的鄉愁
    大漠只有親自到那去體驗過才知道它的美,也只有站在黃土一天的沙丘上時才能感受到塞外風情,羌笛、楊柳、胡笳這些遠離中土文化的西域風情只有遠在邊關守土的將士才懂得有何意義。唐詩是中國詩詞文化的一個巔峰也是一個符號,眾多的詩人閱盡人間風景,走遍人群州縣,寫出了不少傳世佳作。
  • 春風不度玉門關:歷史上的三個玉門關,這春風不度的是哪個?
    提到玉門關,人們一般立即會聯想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將徵夫的思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使玉門關成為難以抹去的時代記憶。玉門關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關隘,也是重要的軍事關卡。歷史上玉門關共有3處,分別是西漢玉門關、隋唐玉門關、五代宋初玉門關。
  • 王之渙「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指的是什麼?我被萌娃問蒙圈了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量的帶有「春風」的詩詞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但又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回答出來「春風」指的是什麼?
  • 從漢代開始,玉門關身上就被人們綁上了鄉愁
    王之渙《出塞》:「黃沙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戌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這是全唐詩中的兩首名家名作,兩首詩的共同特點之一是詩作中都有提到「玉門關」這一地理坐標。
  • 玉門關到底在哪兒?情況確實有點複雜
    玉門關◎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朝王之渙的一曲《涼州詞》,寫盡了西部邊塞的雄偉壯闊、荒涼寂寞之景象。現代著名詩人李季在20世紀50年代曾在這裡寫下了讚美這座城市的詩句:在那喧囂著的祖國大地上,有一條喧鬧著的山崗。山崗上有一座年輕的城市,這就是我們親愛的玉門油礦。這個玉門市,是否與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邊關要塞玉門關有聯繫呢?或者說,玉門關是否就在玉門市呢?
  • 薦讀| 玉門關,望斷西北,何處是玉門
    評論現已開啟,請看官們在文末發表觀點望斷西北,何處是玉門小方盤城:最遠的玉門關地處敦煌西邊荒漠裡的小方盤城,是最為人們熟悉的一處玉門關遺址。在歷史上眾多的玉門關裡,它也是走得最遠的一座,象徵了大漢帝國開疆拓土的雄心和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