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冬日下午,閒來無事的我和好友相約一起去居住的小城耳街逛逛。
耳街,位於小城鬧市區,是小城自2013年起,在毗鄰小城人文勝地「許由洗耳」「巢父牽牛」的「洗耳池」公園邊,重點打造出的一條新的商業步行街。經過幾年的建設,如今的耳街,已成了小城巢湖一張耀眼的城市名片,成了小城市民休閒生活的不二選擇。
在暖暖的冬日午後陽光下,街上人來人往,有在音樂橋上拍照留影的;有在鞦韆架上悠閒搖蕩的,一派祥和的景象。在一棉花糖攤前,見一豆蔻年華的小女孩,買了一個如氣球般大小的棉花糖,滿心歡喜地舉著這個棉花糖,喜滋滋地邊走邊舔,那鮮花般的小臉漾著滿滿的快樂,讓人忍俊不禁,不由得也跟著快樂起來。一個不足為道的棉花糖,就讓她那麼滿足那麼開心,看著小女孩那純真無邪的笑容,不由得觸動了我久已遺忘的記憶:我也曾有過這麼簡單的快樂。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年少時的我,有一個印有荷花圖案的漂亮紙盒,裡面收藏有我當時視為寶貝的各種五彩繽紛的糖紙、圖案不一的香菸紙及五顏六色的玻璃球、髮夾等等。記得最讓我喜愛的是一個用有機玻璃做出的魚形鉤針,那透明的魚身,紅寶石般的魚眼,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那是當年我家隔壁的一位姐姐送我的(那個年代,女孩子中風靡用鉤針、白線團鉤各種小裝飾品)。儘管我不擅女紅,也鉤不出那些小裝飾品,但當我收到這位姐姐送我的這個好看的鉤針時,一下子讓我愛不釋手,把它當寶貝似的,收藏著、欣賞著。還有一個最珍貴的是我的小舅舅在我上學後,送給我的一支紅色精巧的魚形女式鋼筆,筆帽上還有一條亮晶晶的小鏈子,真是漂亮極了。記得當這支鋼筆用壞了無法再寫出字來了的時候,我也捨不得扔掉,還是把它當寶貝似的,放在那漂亮的紙盒裡收藏著。
我年少時生活在一個物質生活十分貧瘠的年代,人們對物慾的要求十分簡單,一張好看的糖紙、一支精緻的鋼筆,就會讓人心花怒放,心滿意足,就會開心和快樂。而當下,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富裕而充足,但人們對物慾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追求。當一個又一個的物慾在不斷追求中實現時,又有一個更大的物慾產生。於是乎,在被一個又一個物慾誘惑裹挾中,欲望實現後的快樂感,便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求的奢侈品了。
在這熱鬧的耳街上,看著眼前這位手舉棉花糖,露出燦爛笑容的小姑娘,我終於明白,快樂其實真的很簡單。少些欲望,多些知足;少些攀比,多些常樂,快樂幸福便會永遠縈繞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