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年薪201萬!華為最高檔「天才少年」火了!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入職華為,並且拿到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而所謂的華為「天才少年」項目就是——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全球頂尖人才。
目前,全球僅四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華為百萬年薪全球招人才,貴嗎?
回答這個問題,長安君有三句話想說——
第一句話:只有廣納百川,才能迎來無限可能
「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一流的人才自然配得上一流的薪酬,因為應對全球科技競爭與挑戰,破解封鎖堵截困局,打好人才這張底牌至關重要。
面對美國的打壓,華為不但沒有裁員、減薪,反而不斷加大對人才的投入。面向全球攬才,入職年薪百萬,我們不僅看到了華為求賢若渴的初衷,更看到了它追求發展共贏的胸懷。
機會是吸引人才的第一要素,薪酬待遇是吸引人才的必要條件。截至2018年底,華為員工來自全球近160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員工本地化率約70%。
國籍、性別、年齡、種族、宗教信仰……這些都不在華為招攬人才的限制範圍內。雖然跨文化確實給管理增加了難度,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加可喜的的因素——多元化的人才。開放地吸引全球人才,未來必將因為多元而有無限可能。因為只有多元化的人才才能更好適應時代的發展與變化,才能迎來更加寬廣的前景與未來。
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實力。對人才的渴望有多強烈,未來的道路就有多寬廣。
第二句話:只有保持開放,才能真正衝破封鎖
這次「天才少年」之所以如此引人矚目,除了高薪資之外,也基於美國封鎖制裁中國企業的大背景下。
要知道,除了華為,還有諸多大企業向張霽伸出橄欖枝,甚至開出高達360萬的年薪。而他最終選擇華為的原因是——針對華為在外所受「制裁」,希望能夠把所學所用在華為最困難的時候發揮出來。
這也給我們提供了觀察「天才少年」的深層視角:在「渡劫」的緊要關頭,只有保持開放,不斷充實人才力量,才能真正衝破封鎖,獲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美國曾經也是最好的例子——從一個殖民地到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保持開放吸納了全世界的傑出人才;美國近來又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加徵多國產品關稅、打壓他國企業、限制他國員工赴美、莫名逮捕華裔科研人員……
近段時間,美國更是動用政府力量打壓「Tik Tok」,要求其必須在9月15日之前賣給美國公司,否則只能關門。
從開放到自閉,美國接二連三的舉動斷了之前吸引人才的傳統優勢,再加上疫情對經濟影響的雪上加霜——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已下滑32.9%,創1947年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三季度的復甦也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