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局長看到一個新聞:
福建一名5歲的女童可可,從小就患有鼻炎。媽媽聽信了村裡人的偏方,從1歲多就開始用蒼耳子煮水治療鼻炎。
就在最近,媽媽把煮蒼耳子的重任交給可可爸爸,殊不知當天晚上,可可就出現昏睡的狀態。
隨後去醫院,可可已經出現嚴重的急性肝衰竭、急性腎損害,腦水腫。
不幸中的萬幸是,在醫生的搶救下,可可算是撿回一條命。
醫生表示,蒼耳子是有一定的治療鼻炎作用,但它是有毒植物,過量容易中毒,一定要按照醫囑使用才行。
看到這,局長真的很氣憤,總有一些「熊家長」把道聽途說的「偏方」當成救命良藥,不假思索就用在孩子身上。
如果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土方子,那局長也不想說什麼,可好多偏方根本就不能治病,甚至還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今天,局長就來好好說透那些坑娃的民間偏方,也希望各位家長們能多長個心眼!
01
吃活蝌蚪治病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些地方還流傳著給孩子吃活蝌蚪的風俗,說是能消害治病,強身健體。
曾經就有視頻曝光一個媽媽正在餵孩子吃活蝌蚪,一邊喂,還一邊哄著說這是小魚。
點擊播放 GIF 0.9M
這小孩年幼無知,可大人難道不懂嗎?
蝌蚪裡面含有大量的寄生蟲,沒有經過嚴格的處理,就這樣生吃進肚子裡,極有可能會感染寄生蟲——裂頭蚴。
裂頭蚴可能通過血液循環,在感染者身上的軟組織內來回移動,使局部呈現炎症、紅腫熱痛。
加上小孩子的身體器官發育都還沒有完善,一旦被感染,後果會比大人嚴重。
除了蝌蚪外,吃生的青蛙、蛇等都可能感染上裂頭蚴。
02
老鼠泡油、貓毛貼臉治燙傷
聽過燙傷可以塗牙膏、醬油,但你聽說過老鼠泡油、貓毛敷臉也能治燙傷嗎?
不得不說,治療燙傷的偏方真的是五花八門,數都數不過來。
老鼠泡油,其實就是把剛出生的、沒有睜眼的小老鼠浸泡在燒熱的菜油裡,自然冷卻後把油撈起來,塗抹到燙傷的部位。
貓毛敷臉,簡單點說,就是把貓的毛髮剪下來,貼到被燙傷的部位。
單純看這個做法,局長內心都是充滿了拒絕,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也太噁心了。
而且,這兩種偏方不但對燙傷沒有用,還可能引發皮膚感染。
塗牙膏、醬油、撒鹽巴、塗酒精、風油精、擦石灰水等燙傷偏方,全都是扯淡,家長都不要再相信了。
孩子燒燙傷正確做好這幾步就行:
衝:用流動的自來水衝燙傷部位至少10分鐘,千萬不要用冰塊。
脫:衝水後或浸泡在冷水中脫去衣服,不要硬脫,避免弄到傷口。
泡:泡在冷水中,可以緩解疼痛。
蓋:用無菌紗布覆蓋創面,避免燙傷部位感染。
送:如果燙傷嚴重的話,還是要及時送去醫院。
03
開水燙喉
高熱驚厥時掐人中、針扎、摳喉的事故可能大家都聽過,但你聽過開水燙喉治高熱驚厥嗎?
有一年除夕夜,一名兩歲的小孩出現高熱驚厥,家人為了治療,聽信了民間偏方,用滾燙的開水灌入小孩嘴裡。
孩子送到醫院時,喉嚨、口腔全部燙傷,甚至導致喉頭水腫,呼吸困難!
試想一下,哪怕你再沒有醫學常識,也總該知道,被一點熱水燙到是有多痛苦,更何況要用開水燙喉。
這沸水一灌下去,口腔、咽喉、食道這些部位的黏膜都會嚴重受損,嚴重的還可能會危及生命。就算治療後能得到恢復,也可能會有後遺症。
在以前局長科普發燒護理的時候,就提過一旦孩子出現驚厥,家長只需把孩子的頭轉向一邊,讓其口水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一般3-5分鐘抽筋就會停止了。
如果3分鐘後還沒有緩解,再馬上送去醫院。
04
針扎放血退黃疸
十個孩子九個黃,黃疸是再常見不過的新生兒疾病了,然而在一些地方,他們卻把黃疸認為是「毒」。
去年泉州就有一個新聞,外婆看到剛出生的孫女,沒幾天皮膚和眼白就變得很黃,聽村裡的老人說,這種病需要放血,於是便帶著孫女去讓人扎針。
這扎了幾下還是不見好轉,去醫院驗血檢查後發現,孩子得了敗血症。
媽媽們要記住了,大部分的黃疸可以不需要治療,只要注意監測就好了。
如果寶寶黃疸情況嚴重,精神狀態不好,那麼就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別輕易去嘗試偏方。
05
針刺或擠壓乳頭
「男孩的乳頭不擠,會導致乳房變大;女孩乳頭不擠,以後會乳頭凹陷、乳腺管不通,沒辦法餵奶。」這樣的話,想必不陌生吧!
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用針刺、擠壓小寶寶的乳頭,很容易導致乳腺紅腫發炎,甚至感染,千萬不要照著做。
寶寶在出生後的一周內,都會出現乳腺腫脹,有硬結的想像,一般會自然痊癒,沒必要人為去幹涉。
06
綁腿讓腿變筆直
給新生兒綁腿是一些地方的習俗,把小寶寶從上到下包裹到很嚴實,並且捆綁成蠟燭的形狀,也就是「蠟燭包」,說這樣可以讓孩子腿長直,防止羅圈腿。
新生兒腿部有點彎曲是正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發育正常的,如果把新生兒捆綁得太緊,不但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髖關節脫位,窒息。
07
冬瓜水降火消積食
喝冬瓜水下火,聽起來很正常,但如果我告訴你,這冬瓜水不是新鮮煮的,而是整整放了三年的陳年冬瓜水,你是不是有點噁心?
廣東中山的吳女士為了給三個孩子下火,便給他們喝了珍藏了三年的冬瓜水。
後來三個孩子都出現了嘴唇發紫,噁心嘔吐,手腳冰涼的症狀,到了醫院重症監護室,醫生診斷為亞硝酸鹽中毒。
在局長看來,上火、積食,這在兒科都是很常見的問題,壓根沒必要去用這種土方子,想要緩解這些情況,真的很簡單:
● 注重孩子的飲食結構,均衡飲食,不要過度餵養。
● 6個月後開始適當給孩子喝水。
● 如果寶寶有因為積食、上火出現明顯的食欲不振、哭鬧或者其他情況,及時帶去看醫生,不要自行用藥。
08
花果葉煮水泡腳治腹瀉
關於腹瀉,局長也科普過好幾次:
● 腹瀉可以分類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瀉,病因複雜多樣化,要辯證治療。
● 出現腹瀉要及時補液,預防孩子出現脫水的症狀。
● 腹瀉的同時伴有腹痛、噁心和嘔吐的症狀,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然而,還是會有人選擇用偏方來緩解腹瀉:
一個5個月大的小女孩拉肚子,家長聽了民間偏方,用新鮮無花果葉煮水給小女孩泡腳。
結果,小女孩的雙腳紅腫、起大水泡,經醫生確認為化學性灼傷,而且可能會留有後遺症。
這用無花果葉煮水泡腳治療腹瀉,又是怎麼想的呢?
先不說這個偏方有沒有治療腹瀉的作用,就拿無花果葉來說,無花果本身是光敏性植物,如果我們接觸到了它的汁液,再遇到強光照射,是很容易出現光敏性皮炎,特別是過敏體質人群。
所以因為不想給孩子吃藥,而再亂用民間土方子了。
09
用繩纏住多餘手指
江蘇淮安一個女嬰歡歡,因為左手多長了一個手指頭,家裡人為了不讓孩子做手術,決定用土方法——用線纏住多出來的手指頭。
結果,歡歡那根多指的根部出現了感染紅腫的狀況,並危及正常的手指,家裡人急忙送去醫院治療。
醫生表示,小兒多指(趾)是一種常見的先天畸形,只要做個簡單的小手術就可以恢復正常功能。
我們都知道,作為長輩,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好都是發自真心的,孩子一旦身體不舒服就特別著急。
但是局長想說,想要讓孩子好得快,真的不要病急亂投醫。
用這樣愚昧又無知的偏方來折磨孩子,等事情到了無可挽救的地步才來懊悔不已,就真的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