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英文名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於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後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準公共資源,垃圾分類搬運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後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的。
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等幾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堆置或填埋工程中,產生大量酸性、鹼性,有毒物質、生活排放出來的含汞、鉛、鎘等廢水,滲透到地表水或地下水造成水體黑臭,地下水淺層不能使用、水質惡化,全國60%的河流存在的氨氮、揮發酚、高錳酸鹽汙染,氟化物嚴重超標,水體喪失自淨功能,影響水生物繁殖和水資源利用。對大氣環境的汙染
在垃圾區,由於焚燒或長時間的堆放,垃圾腐爛黴變,釋放出大量惡臭、含硫等有毒氣體,粉塵和細小顆粒物隨風飛揚,致使空氣中二氧化硫懸浮顆粒物超標。酸雨現象揚塵汙染頻頻發生。
垃圾滲濾液成分非常複雜,濃度高,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會比其它的汙染更加嚴重,必須要經過垃圾滲濾液處理設備處理後才可以排放。那麼垃圾滲濾液對環境有什麼影響呢?
所謂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在長期的堆放以及填埋過程中,經過自身發酵和雨水衝刷或者是被滲出的地下水長期浸泡後形成的汙水。它的形成因素包括垃圾自身包含的水、各類垃圾放在一起發生的化學反應、地下潛水和自然降水,其中自然降水佔垃圾滲濾液的大部分。
垃圾滲濾液受垃圾成分、粉塵以及其後等條件影響,因此濃度超高內容複雜。據相關部門經過長時間的檢測發現垃圾滲濾液的主要汙染物多達六十多種,其中包括致癌物質、促癌物質、輔致癌物質以及致突變物質。可見垃圾滲濾液處理不當不但制約我國環境汙染治理工作的進展也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垃圾分類的意義
1、減少環境汙染
由於我國垃圾沒有進行分類處理,現代的垃圾含有化學物質,有的會導致人們發病率提升。如果通過填埋或者堆放處理垃圾,即使遠離生活場所對垃圾進行填埋,並且採用了相應的隔離技術,也難以杜絕有害物質滲透,這些有害物質會隨著地球的循環而進入到整個生態圈中,汙染水源和土地,通過植物或者動物,最終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2、節省土地資源
我國目前垃圾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垃圾填埋,二是垃圾堆放,無論是哪一種,其實質都是將垃圾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仍然佔有土地資源。就目前而言,垃圾填埋是最簡單也是最方便的處理方式,但是對於未來的發展而言卻是極為不利的。一個國家的土地資源是固定的,中國人均土地特別是人均耕地土地處於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填埋場都屬於不可復場所,即填埋場不能夠重新作為生活小區。如果將土地資源變成垃圾的處理地,那麼就相當於慢性自殺,未來進行土地修復的費用就會很昂貴。
3、再生資源的利用
垃圾的產生是源於人們沒有利用好資源,將自己不用的資源當成垃圾拋棄,這種廢棄資源的方式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的損失都是不可以估計的,垃圾一旦通過填埋或者焚燒的方式處理,想要重新利用就是極為困難的。在垃圾處理之前,通過垃圾分類回收,就可以將垃圾變廢為寶,如回收紙張能夠保護森林,減少森林資源的浪費;回收果皮蔬菜等生物垃圾,就可以作為綠色肥料,讓土地能夠更加肥沃。
4、提高民眾價值觀念
垃圾分類是處理垃圾公害的最佳解決方法和最佳的出路。進行垃圾分類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然路徑。垃圾分類能夠使得民眾學會節約資源、利用資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個人最終的素質素養。一個人能夠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那麼他也就會關注環境保護問題,在生活中注意資源的珍貴性,養成節約資源的習慣。只有人人參與垃圾人類工作才能把這項工作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