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 | 了解她的另一種方式

2021-01-09 澎湃新聞
從地獄爬出,再次墮入——此即人生。

——艾米莉·狄金森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一位女詩人,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在離群索居的環境下,她寫作的詩歌並不封閉,反而打開了個人與歷史的維度,在對女巫受難的追溯中,對自然萬物聲音的感知下,狄金森的創作不局限於女性的肉身經驗,而是展現出了難得一見的開闊、自足與不受馴服的氣質,並由此啟發了包括龐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史蒂文斯、弗羅斯特、T·S·艾略特、策蘭在內的一眾偉大詩人,以至於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在《西方正典》裡感嘆:「除莎士比亞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來西方詩人中顯示了最多認知原創性的作家。在她魅力的頂峰前我們遇到了最傑出的心靈,這是四百年來西方詩人中絕無僅有的。」

艾米莉·狄金森

但在十九世紀,狄金森沒有得到與她詩歌才能匹配的重視。在當時的美國文學界,艾米莉·狄金森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名字,她不會登上任何文學榜單,不會受邀參加任何名流派對,即便是知道她的人,也只是把她當作一個有點才氣但古怪至極的詩歌愛好者,例如狄金森本人很欣賞的一位詩評家希金森,在收到狄金森的投稿後,他並沒有燃起多大興趣,即便狄金森毛遂自薦,主動表達渴望詩歌被更多人熟知的願望,希金森依然固守著保守的審美標準,建議狄金森改善「不穩」的韻律,再想發表的事。

「許多人都將生命託付給神,我卻將我的生命託付給詩。」如今,當人們回顧狄金森的創作生涯,詩歌是最主要的方式,但還有一條隱秘通道,就是詩人留下的信件。狄金森為後世留下了一千多封信,這些信件既透露出她的創作觀,也表現了狄金森的生活觀念、她與友人的交往,以及她在詩歌中著重表現的主題。在一封信中,狄金森寫道:「謎語不是我的目的,我的詩探討的是生命的本質。」

《我從未見過荒野:狄金森詩與書信》

她的信件被後人收錄成書,僅僅國內出版的,就有人民出版社的《狄金森書信選》、百花文藝出版社的《孤獨是迷人的:艾米莉·狄金森的秘密日記》、譯林出版社的《我從未見過荒野:狄金森詩與書信》,以及上海譯文出版社的《狄金森全集》等。她的信件文辭優美,遣詞造句如同詩歌,對她來說,詩歌與信件都是她描摹感覺、傳遞思考的工具。唯有詩信一體,才能鐫刻一個真實的、趨近於完整的艾米莉·狄金森。

《狄金森詩全集》

狄金森的信件有長有短,短的幾乎就是詩句[她的嫂子蘇珊稱之為「信詩」(letter poem)],如「草地裡可以聽見大地的聲音,空氣裡儘是天堂的回音」,以及「新月就像從黃金礦上走來的姑娘」。而比較長的信,不妨以三封寫給「主人(Master)」的信作為代表,在這三封信中,詩人把Master視作她的靈魂伴侶與人生導師,她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很低,在其中的第二封信裡如是說:「先生,這世界我最想要的就是見到你!除此之外,就是天空。」

狄金森手稿

為了表達自己對Master的愛與敬意,狄金森會寄給Master紫羅蘭,Master並沒有第一時間領會花語的意思,狄金森就在回信中說:「它們(寄出的花)沒有照我的話說,我給的口信它們沒有傳達到。」

到了第三封信,狄金森把自己的虔誠表現到極致,她動情地寫道:「主人,請打開你生命的大門,讓我進入,長長久久住在裡面,我永遠也不厭倦。當你要安靜,我絕不有一點吵聲,當你最乖的小女孩。」

能讓狄金森如此仰慕的Master到底是誰?在學術界,他被部分學者懷疑是查爾斯·沃茲沃斯牧師,此人是當時費城的著名牧師,他和藹、莊嚴、浪漫、才華橫溢,比狄金森年長16歲,狄金森喜歡稱他為「我的費城先生」「我的牧師」「我塵世中最親的朋友」。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

鮑爾斯編輯是Master的另一個熱門人選,狄金森曾給他寄過去五十幾首詩,寫了許多信件,鮑爾斯也欣賞她,但彼時他已經結婚,二人因此止於思慕。有學者認為:寄給Master這三封信的語言風格、意象、傳遞情感等,都和狄金森在1850末至1860年初寫給鮑爾斯的信很相似。

Master是誰或許永遠是個謎,無論是沃茲沃斯還是鮑爾斯,他們在狄金森的生命裡都來去匆匆。狄金森習慣獨處,直到四十歲以後,她的生命裡才再度闖入一個她認為值得託付的人,那就是洛德法官。他在麻薩諸塞高等法院工作,是狄金森父親的朋友,比詩人年長18歲。

洛德法官與狄金森認識良久,狄金森曾運用莎士比亞悲劇《奧賽羅》第五幕第二景的典故,把洛德形容為自己「航行盡頭的航標」,對他說:「你不知道你已帶走我的意志......」他們互相交織,逐漸發展出靈與肉的渴慕,狄金森比洛德法官小許多,但她也能表現地如同獵手,將文質彬彬的法官捕入網中。在一封不乏調情意味的信中,狄金森寫道:

「躺在如此靠近你的渴望處,在我逡巡時觸碰它,只因我是一個旅動不已的睡眠者,會常常從你的手臂開始遊歷整個快樂的夜晚,不過你會放我回來,是吧?因為那裡是我唯一所求之地。我說,若我感知到渴望比之在我們親密的過往時刻更迅速,或許我不會抗拒去享有,而是必然享有,因為應該是這樣。」

狄金森並不奢望洛德法官和她結婚,她不想毀掉洛德法官的家庭,只要兩個人彼此通信,她已心滿意足。在每一個靈魂的漫漫黑夜裡,知己的回信成為燃起她心靈之火的一束光。母親的早亡、父親的離開、牧師沃茲沃斯的辭世,一點點加劇狄金森的孤獨體驗。晚年,狄金森的詩歌有了越來越多的生死離別,她在短詩《我的戰爭已成歷史》中寫道:「周遭的人,皆先我死去——/若謝世的老友仍不忘記我/會是多麼甜蜜——」在狄金森的晚期寫作中,死亡成為一個重要主題,據統計,狄金森一輩子的一千八百首詩歌裡,關於死亡的詩歌多達五百首,且集中於中後期。在狄金森眼裡,死亡猶如拍賣師手上的一件商品,只要錘子落下,交易完成,買主就必須將「死亡」領走,不能拒絕。

洛德法官的妻子去世後,狄金森與洛德法官一度考慮過婚姻的事,但不了了之。狄金森沒有勇氣與洛德跨入婚姻之門,她害怕婚姻會泯滅她的自由,會讓她進一步陷入家庭的瑣碎,而洛德則遭遇到侄女艾比的阻撓,後者擔心狄金森會搶奪洛德法官的大筆財產,她對狄金森不乏惡毒的漫罵。她稱狄金森為小蕩婦,斥責詩人道德放縱,「想男人想瘋了」。

1890年出版的《艾米莉·狄金森詩集》

狄金森猶豫不結婚的原因,還與時代背景有關。在十九世紀的美國,男性與女性的社會地位極不對等,女性被家庭這個鐐銬限制著,仿佛結婚生子養育就是他們三十歲後的所有事務。同時代的維吉尼亞·伍爾夫感慨,「在西方傳統的社會中,一個出身中產階級的女子要想成為作家、詩人是難上加難的。在那個時代,女子的首要任務便是作為生育工具,使家族的血脈得以接續下去。」

狄金森曾在寫給蘇珊的信中感慨:「清早的花朵,愜意地享受晨露的甘美,然而,也仍是那些花兒,正午時分卻在強烈的陽光下痛苦地垂下腦袋,想一想,你們這些乾渴的花朵,此時除了露珠就再也不需要什麼了嗎?不,儘管會被灼傷,被烤焦,她們也會渴求陽光,渴望火熱的正午,她們已平靜地接受了——她們知道,正午的男人比清早更強大,她們的生活從此要隨了他。啊,蘇西,這太危險了。」

所以,即便是所愛之人求婚,狄金森也猶豫不決,她看到太多伴侶今天如膠似漆,明天貌合神離,她對妻子這個符號惶惶不安,害怕自己的人生成為丈夫的附庸,到了晚年,當狄金森將詩歌創作作為自己最高的追求,當她把愛情看得更明白,不再讓自己毫無保留地屈從某個異性,婚姻於她而言,不再是必要之事。

閱讀狄金森的信件,讀者會發現一個可愛、細膩、敏感、富有生活情趣的她。她會為情所困,也袒露自己離群索居的生活。她在信件中解剖自我,也試圖和上帝建立一種對話的關係。狄金森是一名基督教徒,信仰是她創作的神聖感來源之一。她曾說:「信仰本身就是我們的十字架,我們在它的沉重下蹣跚前進,但卻始終放不下它。」16歲時,她寫信給好友愛比亞,問:「你不覺得永恆很恐怖嗎?」「我幾乎要接受『他(耶穌基督)在我之上』的說法。每日活在基督的慷慨裡,卻仍對他與他的道懷有敵意,我是多麼不知感恩。」由此可見,狄金森一方面敬畏基督教的信仰,另一方面,她又懷疑一種不加反思的集體崇拜,對於宗教,狄金森並非總是堅定。

而她最信奉並堅持的仍是文字。她幾乎是用信徒的態度來對待寫作。她曾這樣形容夜晚寫詩的經歷:「晚餐後,我躲進詩裡,它是苦悶時刻的救贖。一旦完成一首詩,我覺得放下了一個負擔。晚上詩行常會吵醒我,韻腳在我腦中走動著,文字佔領我的心。接著,我就知道世界不知道的,那是愛的另一個名字。」

1971年發行的狄金森紀念郵票

只可惜,狄金森生前的創作沒有得到太多認可,還沒等世人意識到她的可貴,死神就已降臨。1886年,狄金森感染重病,不得不停止寫作。據主治醫生比奇洛說,她很可能感染的是一種叫「布萊特氏病」(腎小球式腎炎)的疾病。那一年,阿默斯特鎮有五個人死於這種疾病。但醫師諾伯特·赫西赫恩與波利·朗茲沃斯認為:狄金森晚年的生理特例與「布萊特氏病」不符,更接近於原發性高血壓。只是,原發性高血壓在1886年是無法被診斷出來的。

《一顆休止的心:詩人狄金森的最後歲月》一文記錄了狄金森的最後時刻:「春季,狄金森感覺稍好,寄出一大摞最後的信件,其中有些比平時要長許多。她告訴諾克羅斯姐妹,她『從11月起就躺在床上』,將自己的康複比作早春藤地梅的盛開。在給查爾斯·克拉克的信中,她問候沃茲沃斯的子女,說她開始『在房間裡走一走,一次一個小時』。克拉克的回信提及81歲高齡的老父依然矍鑠,詩人回應說,『恐懼令我們好戰』。她很可能是指為別人而非為自己。 這就是她提到死亡恐懼的最貼近的一個表述了。」

1886年5月13日早上,狄金森病情加重。她的哥哥奧斯丁在日記裡寫道:「(妹妹)10時許好像昏過去了,進入完全無意識的狀態——現在已是下午6點,還沒有醒過來。比奇洛大夫差不多整個下午都在。」

次日,「艾米莉沒見好轉——從昨天下午開始就呼吸沉重,完全昏迷」。狄金森的親友心情沉重,他們陪伴在她身旁,卻已然無能為力。5月15 日,奧斯丁在日記中寫道:「黎明到來之前,確定艾米莉在這邊再也醒不過來了。」

狄金森墓碑

狄金森創作豐富,但在生前,她只發表過十首詩歌(有一說是七首),部分發表在《共和國報》,但大多經過遵循傳統語法規範的編輯修改,折損了原貌。直到她去世後,經過親友的整理、結集,出版,狄金森的詩才逐漸被文學界關注,被最終成為主流認可的傑出詩人,與惠特曼、T·S艾略特、華萊士·史蒂文斯、布羅茨基等詩人並列在文學的萬神殿裡。到如今,狄金森的地位已很少有人質疑,她的詩歌也深刻影響了伊莉莎白·畢肖普、露易絲·格麗克等美國後輩。

可以說,狄金森憑藉一己之力開創了新的風格,她的存在,令現代詩歌多了一個無法被忽略的名字。只是這些,都不是百年前離開的詩人所能感受到的,終其一生,不過是漫長、孤寂,以及長夜中每一個微弱但虔誠的嘆息。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了解她的另一種方式
    ——艾米莉·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一位女詩人,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如今,當人們回顧狄金森的創作生涯,詩歌是最主要的方式,但還有一條隱秘通道,就是詩人留下的信件。狄金森為後世留下了一千多封信,這些信件既透露出她的創作觀,也表現了狄金森的生活觀念、她與友人的交往,以及她在詩歌中著重表現的主題。在一封信中,狄金森寫道:「謎語不是我的目的,我的詩探討的是生命的本質。」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擁有一隻告別荒野的筆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艾米莉·狄金森是全球詩歌史上最耀眼的女詩人之一,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今天是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夜讀分享來自她的傳記中的書信部分,一位偉大的女詩人如何在書信之中袒露自己踏上文學之路的勇氣與信心。大覺醒在狄金森現存的書信中沒有一封寫於1857年的信,有人曾因此推斷詩人徹底病倒了以至於無法寫字。
  • 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十句名言,盡顯自由奔放之內心,又極具哲理
    在19世紀美國詩壇,男有沃爾特·惠特曼,女有艾米莉·狄金森,兩人比肩,成為詩壇兩座不可逾越的山峰。艾米莉·狄金森被譽為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她一生創作1800餘首詩歌,但在生前只發表過八首而已,她去世後大部分詩歌被公之於眾,備受讀者青睞與追捧。
  • 《寧靜的熱情》 附:艾米莉·狄金森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國傳奇詩人。出生於律師家庭。青少年時代生活單調而平靜受正規宗教教育。她深鎖在盒子裡的大量創作詩篇是她留給世人的最大禮物。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獲得青睞,然而周遭眾人對她的不解與誤會,卻絲毫無法低損她豐富的創作天分。根據統計,艾米莉驚人的創作力為世人留下1800多首詩,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與新近發現的25首。
  • 紀念高翔誕辰330周年、陳撰誕辰340周年名家書畫展
    ▉華德榮今年是「揚州八怪」中的高翔誕辰330周年、陳撰誕辰340周年紀念,為紀念這兩位八怪先賢,11月29日,由揚州市文物局和揚州晚報主辦,揚州八怪紀念館承辦的「只留清氣滿乾坤——紀念高翔誕辰330周年、陳撰誕辰340周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邀請展暨學術研討會」在揚州八怪紀念館隆重開幕。
  • 委內瑞拉國父西蒙玻利瓦爾逝世190周年紀念日在金臺藝術館舉行
    委內瑞拉國父西蒙玻利瓦爾逝世190周年紀念日在金臺藝術館舉行雕塑獻花儀式2020年12月17日是委內瑞拉國父西蒙玻利瓦爾逝世190周年紀念日,委內瑞拉駐華大使菲利克斯·普拉森西亞閣下率其使館外交官們到訪北京金臺藝術館向袁熙坤館長應邀創作的《玻利瓦爾》雕像敬獻鮮花
  • 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狄金森不擅社交,但她的抒情詩卻直白熱烈,充滿情感,這樣的表現與19世紀女性端莊嫻靜、臣服男性的形象背道而馳。狄金森誕生將近兩個世紀以來,她那兼具智慧與顛覆性的千餘首詩歌依然受到廣大讀者與學者的青睞。艾米莉·狄金森生平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末的上海,如何與他們一起聆聽永遠的...
    但是,你對貝多芬真的了解嗎?為什麼說他不屈服於命運,是個堅定要扼住命運咽喉的人?今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經濟學人》刊發的一篇文章中的數據顯示,全球5千萬琴童,80%在中國,其中,中國超4萬孩子學習鋼琴。
  • 11.27李小龍80周年誕辰,你了解這位武術哲學家嗎?
    11.27李小龍80周年誕辰,你了解這位武術哲學家嗎? 今天是2020年11月27日,或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今天只是一個平凡的周五,明天又迎來周末!但是大家知道嗎?歷史上的今天,東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於雒陽(洛陽),法國作家小仲馬逝世,功夫傳奇李小龍出生,對,今天是李小龍的80周年誕辰!
  • 墨西哥展出弗裡達·卡羅巨型雕像 紀念其誕辰112周年
    當地時間2019年7月6日,墨西哥墨西哥城展出墨西哥藝術家弗裡達·卡羅的巨大雕像,紀念她的誕辰112周年。弗裡達·卡羅是一名墨西哥女畫家,她畢生的畫作中有55%是一幅又一幅的、支離破碎的自畫像(如器官分離、開刀、心臟等具體的表徵、代表畫家的痛苦)。
  • 艾米莉·狄金森:在黃金時代選擇隱居,她的孤獨滋養了詩句
    在這個節氣裡,為大家介紹一位氣質清冷的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她在學院求學七年,修習英語和古典文學、拉丁語、植物學、地質學、歷史、「精神哲學」及算術。或許是廣泛的知識讓她的內心足夠充實,無需依靠與外界交往獲取慰藉,從25歲起,狄金森棄絕社交閉門不出,在孤獨中埋頭寫詩三十年,留下詩稿一千八百餘首。這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女詩人,今天為大家推薦她的三首詩。從這第一首詩,《我是無名小卒》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名利,她是輕視的。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發行 吳為山首次為郵票設計圖案
    11月28日上午,由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設計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首發儀式。《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青年恩格斯、工作中的恩格斯 。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該套郵票由河南省郵電印刷廠採用膠版工藝印製,計劃發行數量為750萬套。
  • 吳為山設計《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即將發行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11月28日發行《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一套2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青年恩格斯、工作中的恩格斯。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計劃發行數量為750萬套。
  • 冰心誕辰120周年 鐵凝將120朵紅玫瑰組成的花束獻到她墓碑前
    今年10月5日是著名作家冰心誕辰120周年紀念日。9月30日上午9點30分,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冰心女兒吳青與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李敬澤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向冰心墓敬獻鮮花,鐵凝將120朵紅玫瑰組成的花束輕輕放到墓碑前,以紀念冰心120周年誕辰,並向冰心先生的塑像三鞠躬。冰心生前回憶大學生活時曾說道:「1919年,我進協和女子大學時,在長廊下開滿了長長的一大片猩紅的大玫瑰花。
  • 紀念雷鋒誕辰80周年主題活動在天津濱海舉行
    紀念雷鋒誕辰80周年主題活動在天津濱海舉行在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之際,12月9日,大港油田離退休管理中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關工委)攜手濱海新區海濱街退役軍人服務站、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天津集報專業委員會在海濱街退役軍人之家舉辦「傳承雷鋒精神
  • 直播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等你「入座」
    今年是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原本要舉行的各種紀念活動卻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戛然而止。幾天前,北京市文旅局發布了關於演出場所有序恢復經營活動的通知,這不僅是演出行業的福音,也令戲劇人為之振奮。
  • 今天9月28日,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
    紅網沅江市分站9月27日訊(記者 黃曦 孫帆)今年9月28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誕辰2571周年紀念日!讓我們以最至誠感恩的心感恩偉大的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9月27日,沅江市舉行歡度國慶喜迎中秋中華萬世師表誕辰2751周年紀念大會,市老科協會長李麗君參加活動。上午9點,瓊湖中學校園內唱響了《我的祖國》,上千名師生與祭孔嘉賓舞動著鮮豔的五星紅旗,歌頌祖國繁榮富強。
  • 人物解讀|INFJ艾米莉·狄金森:隱匿的愛
    ——波德萊爾 《惡之花》矛盾之三,情感強烈vs極端克制關於這一矛盾,可以從艾米莉·狄金森對待愛情的態度和她神秘的情感經歷來解讀。他們常常幻想用一種戲劇化的方式來演繹自己的愛情故事,也從不憚於用充滿想像力的語言、詩歌或引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但在表達時,文風也是偏向於朦朧,委婉,神秘的,用各種象徵,隱喻等手法來包裹熾熱滾燙的內心。艾米莉·狄金森更是如此。
  • 「她」力量 | 紀念Geeta Iyengar誕辰75周年
    Iyengar開始扮演起這個家庭中「母親」的角色,同時逐漸開始協助父親處理普納總院的相關事務撰寫的《Yoga: A Gem for Women》(中譯版:《艾揚格女性瑜伽》)一書正式出版,這是全世界範圍內第一本全面架構女性瑜伽練習的著作B.K.S 艾揚格大師逝世,Geeta Iyengar從父親手裡接棒,全面承擔起普納總院院長的職責在成功舉辦B.K.S 艾揚格大師百年誕辰活動之後
  • 香港推出「李小龍主題電車」紀念功夫巨星誕辰80周年
    本文轉自【中新網】; 11月27日是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日子,全球首創的「李小龍主題電車」在香港灣仔街頭行駛,車身繪有李小龍形象和李小龍故居等元素。為紀念李小龍誕辰80周年,香港手繪師設計了「李小龍主題電車」,從11月下旬起至明年1月2日,三輛紀念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電車穿梭港島鬧市,緬懷這位功夫巨星的傳奇一生。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1月27日是已故功夫巨星李小龍誕辰80周年的日子,全球首創的「李小龍主題電車」在香港灣仔街頭行駛,車身繪有李小龍形象和李小龍故居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