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超級碗舉辦在1967年,當時兩個橄欖球聯盟AFL和NFL的各自冠軍來爭奪最終冠軍。後來兩個聯盟合併為一個聯盟,而改由聯盟下的兩個聯會冠軍在每年的一月最後一個星期天或者二月的第一個星期天舉行超級碗比賽。
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經讓超級碗成為全美最大的非官方全國性節日。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社會名流,都會選擇在超級碗比賽那天觀看比賽。而在這一天的單日食品消耗量更是全年第二——僅少於感恩節。
得益於橄欖球在美國的流行,超級碗作為橄欖球比賽一年的重中之重,吸引著全美群眾的目光。在這一天,幾乎所有大型活動都會為超級碗讓步,各大媒體也都聚焦在這片場地。全球範圍內也有200多個國家或地區對這場比賽進行同步直播或者轉播。
正因其一直以來受到的極高關注度,並且時間段上也和中國春晚時間相近,也讓中國網民戲稱超級碗為美國人的「春晚」。
在美國,超級碗收視率一直有著驚人的表現,美國歷史上前20收視率節目中,有19個是超級碗比賽,像奧斯卡頒獎禮、總統競選辯論這些熱門節目,在超級碗面前都不值一提。單說今年的超級碗,就吸引了全美1.03億人觀看。
除了因為比賽的重要程度外,超級碗的中場秀也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最開始的中場秀只有12分鐘,表演者也只是大學的樂隊,但是從1991年開始,超級碗邀請大牌明星和音樂家演出,中場秀的時間也得以延長。來過超級碗中場秀的有我們熟知的麥可-傑克遜、賈斯汀-汀布萊克、麥當娜、凱蒂-佩裡、lady gaga等等大牌明星。
雖然也有2004年超級碗上珍妮-傑克遜裸露事件,以及2011年超級碗,歌手克裡斯蒂娜唱錯國歌,但是這絲毫不影響美國人對超級碗中場秀的期待。而超級碗開始前,也會有許多明星參加一些小活動進行預熱,這也讓超級碗不僅僅代表著一場比賽,更代表了美國娛樂界給民眾帶來的盛大聯歡。
超級碗的成功也讓它在商業上收益頗豐。球票方面,超級碗比賽的平均票價在5000美元,最貴位置的票價超過1.5萬美元。但其實廣告收入才是超級碗在比賽這天收入的重要來源。
2020年,超級碗一支30秒的廣告就達到了560萬美金,而這支單個廣告也創造了新的紀錄。2020年總共77個廣告位,一直都被各大公司競相追逐,這得益於超級碗的背後是巨大的消費群體,分析公司Pex統計了在2019年超級碗之前,追蹤了28個超級碗廣告,它們在YouTube以及各渠道傳播的1000多個視頻中被觀看約1.05億次。
因此,包括飲料、科技、汽車、電信和零售行業的公司對投放超級碗廣告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實際上商業收入不僅僅只局限在比賽當日,整個超級碗舉辦月,都是轉播公司收穫廣告收入的黃金時期。
NBC就表示,由於2019年超級碗轉播,公司第一季度廣告收入飆升18%。據透露,NBC 超級碗開賽前夕播出的《超級碗直播》節目就帶來4.23億美元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超級碗廣告帶來的大量收入並不是自超級碗誕生時就有的,一開始超級碗也和其他很多大型活動一樣,廣告僅限於普通宣傳。從上世紀60到80年代廣告商在超級碗廣告的合計總花費也才2.99億美元,而90年代至今的廣告花費則總計超過50億美元。
高昂的廣告支出並不是為了投放出簡單的廣告內容。每年超級碗的廣告比拼更像是各個品牌商對創意是否用心,內容是否優質的大比拼。當國內觀眾還在吐槽中國春晚廣告的無聊和乏味時,美國人民已經將廣告當做必不可少的節目來看了。
轉播公司在超級碗獲得的收入也並不是毫無付出,各大公司為了轉播NFL比賽也是支付了相當高的轉播費用。
從2014到2022賽季,CBS、FOX、NBC三家電視臺每年要合計支付約31億美元,另外,還有ESPN從2014賽季到2021賽季每年支付約19億美元,周四夜賽合同是CBS和NBC每年各支付2.25億美元,亞馬遜每年支付0.5億美元。
總的來看,在當下合同下,NFL每年光從美國國內就能獲得超過50億美元的收入。強大的吸金能力無不體現這項運動對美國群眾的吸引力。
隨著超級碗的影響力增強,其影響力也不僅僅體現在品牌商業上。今年,政治廣告成為了超級碗的最大熱議話題,據分析機構數據得出,政治廣告的討論量佔據超級碗廣告整體討論度的三分之一。
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即是今年兩大總統競選人川普和彭博都投入大量資金在超級碗投放競選廣告。一直以來,超級碗的廣告很少涉及總統選舉,受制於費用,以前的選舉廣告也都是小範圍的,而2020年這種全國範圍內的超級碗選舉廣告實屬首次。
兩位總統候選人都花費超過千萬美元在這次超級碗廣告投入中,可想而知雙方對此次「廣告競選」的重視。超級碗廣告引起的討論一直被衡量廣告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而這次「廣告競選」的PK中,毫無疑問川普取得了獲勝。
川普的競選廣告帶來的正面言論是其負面言論的2倍,而對手彭博廣告帶來的負面言論卻為正面言論的3倍多。總討論度上,關於川普的也遠高於彭博。
這些年來的發展,已經讓超級碗成為了一個成功的品牌IP。2017年世界最具價值體育賽事品牌榜單就顯示,超級碗憑藉其 6.63億美元的品牌價值就比第二名夏季奧運會和第三名世界盃之和還要多。
而一年僅一場比賽的超級碗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第一的吸金品牌,得益於其多元的商業模式。據福布斯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超級碗期間,58%的美國人是為了觀賽,46%是為了觀看超級碗直播過程中插播的廣告,23%是為了參與社交活動,18%是為了超級碗的中場秀,10%是為了參加超級碗當天的活動。
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觀看比賽的美國人都是為了比賽而看的,通過超級碗,美國民眾實際上是享受著一場多元化的娛樂狂歡。而正是瞄準了不同群眾對超級碗的需求不同,以轉播商為首的各個品牌公司也都從「群眾觀看超級碗」這一行動中賺取著不同渠道的利潤。
以「賽事+廣告+中場秀」為核心,將目標群體擴散到每個美國人。無論是球隊的周邊、廣告的投送、明星的中場秀表演還是線下各種娛樂活動,都是在刺激民眾為超級碗掏出自己口袋裡的鈔票。
正因超級碗強大的商業價值,也讓超級碗的舉辦地和舉辦方願意自發地為超級碗比賽造勢。每年比賽之前,圍繞著超級碗,各個品牌商與相關組織都自發舉辦活動以吸引遊客。
例如2016年超級碗舉辦地舊金山,組委會推出「超級碗城」項目,展示灣區在藝術、文化、美食、等方面的特色。球迷及遊客還可以體驗音樂會;用技術設備體驗橄欖球賽事;在聖何塞展示館觀看機器人爭鬥等活動。
即使在超級碗結束後,舊金山還與谷歌等超級碗廣告主合作,在舊金山建成體驗中心,讓遊客體驗廣告中出現的科技。
歷經50餘年的發展,超級碗成為今天這樣成功的體育IP離不開自身對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和探索。其始終將活動立意成面向所有普羅大眾,而非簡單的只滿足橄欖球愛好者的需求。
超級碗的成功也給很多大型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先進啟示,那就是通過各種舉措,揚長避短,儘可能發揮自身的商業價值。
若一個已經成熟的活動還僅僅依靠著宣傳這一種途徑,還只奉行抓準「目標用戶」,這無疑制約了自己向更大的平臺發展,畢竟,受眾就那麼多,終歸會達到飽和。
如今的超級碗,已然成為美國娛樂文化的標杆,它每年的熱議都時刻感染著每一個美國人。隨著超級碗走出美國,進入世界,超級碗成功舉辦的積極因素也被各類活動所學習。
今天的很多活動隨著發展都不僅僅為了滿足一部分群眾的需要,而是通過活動的成功舉辦,讓更多的人了解並參與其中。
超級碗為世界大型活動的舉辦提供了先進經驗,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不同領域、不同文化的大party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而這,也許就是一場活動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