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人狀告保健品公司獲賠3萬

2021-01-10 中國網財經

  「中央首長保命產品,專供廳級以上幹部使用,其功能超過市場上另外一種保健品的功能9000倍……」2016年1月5日,龔先生聽到會銷活動現場講師的介紹以後,一口氣買下了11940元的保健品。四個月後,龔先生一紙訴狀將涉事公司南京海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告到法院,法院判決該公司退還全部貨款,並因欺詐賠償龔先生35820元人民幣。

  1

  「辣木鹽藻精片」只是壓縮糖果

  南京的龔先生,今年已經73歲,本應安享天年的時候,卻從去年開始一直為保健品奔波。

  從2015年年底,龔先生就開始從南京海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購買保健品。2016年1月5日,龔先生又去了會銷現場,聽現場講師介紹保健品。「這家公司說這位講師是北京某公司的專家,來南京慰問老幹部的。他們公司特地請他來為我們講解的。」

  這位專家介紹了一種名為「辣木鹽藻精片」的進口產品,和名為「生命核動力」的保健品。講師介紹稱「生命核動力」是中央首長的保命產品,專供廳級以上幹部使用,其功能超過市場上另外一種保健品的功能9000倍,是輔酶口食保健品的8000倍,是補硒保健品的5000倍。

  這麼好的東西龔先生當場就決定買下8盒「生命核動力」和4盒「辣木鹽藻精片」,共花了一萬多元。買下了價值不菲的保健品,龔先生方才心滿意足地回家。

  然而,在法院的判決書中,「生命核動力」全稱為「金奧力牌多種維生素加礦物質片」,繞口的「辣木鹽藻精片」其實也只是壓縮糖果。

  2

  一入保健深似海 無心插柳留證據

  2015年年底,龔先生接到了一個電話,自稱是一個老年協會的工作人員,稱現在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政府也很關心老年群體,自己的組織也組織了一個公益活動,老人可以去免費領取藍莓酒。天降好事,這讓退休後閒賦在家的龔先生興致頗高,也就不去考慮他們怎麼會有自己的電話。

  去了約定的地點,酒是領到了,工作人員卻也發了一張券,稱是有一場宣講老年人健康的講座,可以免費去聽,即使不買東西也沒關係。幾日後,龔先生來到會銷現場,走的時候卻也買走了幾千塊錢的保健品。「那是我第一次買。買回家後發現東西用不上,我又後悔了,好說歹說終於給退貨退款了。」

  然而此後,龔先生卻一發不可收拾,購買保健品的熱情高漲。聽聽專家們的講解,結束後買些價值成千上萬的保健品竟然像習慣一樣培養起來了。

  他是真心要去買保健品的。「講師們說,保健品既然能被國家允許生產,那就是有它合理的地方。既然是吃進去的東西,那就要吃好的,有知名度的,不然就別吃。」這句話龔先生深表贊同,覺得講師們這麼說話是很為自己著想的。為此講師們說的話他聽得都很認真,還想著要錄音,回去以後反覆回味。這一行為卻引起了現場工作人員的警惕,警告他不允許錄音。較真的龔先生絲毫不退讓,「你說說你們說的話有沒有違法的內容?」工作人員當即回答「當然是合法的」。「那你幹嘛不讓我錄音?」被噎住的工作人員見無法說服老人家,只能默許錄音。「沒成想,當初認認真真錄的音,卻成了後來打官司的重要證據。」龔先生笑著說。

  3

  保健品堆積成山 自信自己不會上當

  記者來到龔先生家裡時,看到到處都保健品。蟲草、藏紅花、酵母片、護元甲、羊胎素……五花八門的保健品堆在客廳,或者放在床頭,還有的直接堆在一個雜亂的房間裡。龔先生坦言,這一年多來,買這些保健品花去了十幾萬元。

  花重金買保健品,家人是否反對?記者得知龔先生有兩個兒子,便追問兒子的態度,龔先生擺擺手說:「他們管不著我。」兒子也曾拿手機給他看網上老人買保健品被欺騙的新聞,他都回答:「誰受騙了,我也不會。」

  而這次起訴南京海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並非是龔先生發現產品有問題,而是因為購買時商家承諾帶顧客到天津廠家的4天3夜的旅遊沒有兌現。較真的龔先生不服氣,才將該公司告上法庭。

  最終,法院判決該公司構成欺詐,要求不僅退款11940元,並支付價款3倍的賠償金。

  南京市江寧區市場監管局宣傳處辦公室副主任蔣伶俐提醒,如果要購買保健品,一定要有購買的票據,防止以後產生糾紛時可以有憑證。

  ▲

  保健品營銷套路

  龔先生總結出了一些保健品銷售的套路:

  1、賣家往往以送禮品為由,吸引老年人前去。

  2、領取禮品的同時,工作人員會給老人一張入場券,告訴老人憑藉這個券就能去參加商家組織的健康講座或福利活動。

  3、老人憑券去的就是保健品的會銷現場。在現場,銷售人員會很熱情親切,甚至按摩捶背也是常有的事。龔先生提供了一段錄音:2016年1月16日上午,一名講師在會銷活動現場為三百名老人統一「過生日」。這位講師一口一句「爸爸媽媽」,態度非常積極熱情。音頻中這位講師給各位「爸爸媽媽」磕頭。龔先生介紹,現場有很多老人都流下眼淚。

  4、現場推銷的產品往往都有個共性:包治百病。

  5、會銷活動一般開展1—4天,以4天為例,往往前兩天講師說課,後兩天要開始買產品和發貨了。

  6、購買以後,講師或者銷售人員一般就會在一段時間內銷聲匿跡,除非顧客主動聯繫,或者新一輪保健品來臨。

  保健食品會銷「套路深」,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本報「放心消費」專版發出警示,詳見B08版。

(責任編輯:王雪英)

相關焦點

  • 孕婦裝變成保健品? 「十月媽咪」狀告五家公司
    「十月媽咪」狀告五家公司   孕嬰服裝產品「十月媽咪」也開始做保健品了?細心的消費者發現,自去年以來,市場上及淘寶等電子商場上不斷出現印有「十月媽咪」字樣的保健品。
  • 玫琳凱狀告兩淘寶店鋪勝訴,獲賠115萬
    一年前,玫琳凱公司將兩個售賣其刮碼產品的淘寶店鋪訴至公堂。近日,兩起案件分別宣判,玫琳凱維權勝訴,共計獲賠115萬。兩個案件的立案時間相隔23日,審理時間相差11日,公示時間僅差三天。同樣的原告,同樣的訴由,但不同的是,一家店鋪已不復存在,而另一家店鋪仍在淘寶上活躍著。
  • 音著協多次狀告鬥魚勝訴單首獲賠兩千
    音著協多次狀告鬥魚勝訴單首獲賠兩千 網絡主播未經許可在直播中演唱他人音樂作品,司法如何判賠?4月21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侵害智慧財產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確定損害賠償的指導意見及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對文字作品,音樂作品,美術作品,攝影作品,視頻類作品、製品等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做出規定。
  • 夫妻稱買保健品返10萬餘元 騙234名老人400餘萬元-廣西新聞網
    花9.5萬元買保健品,能返10萬餘元「宣傳費」,還送免費旅遊 這種「好事」為啥總有老人信?如此高價的保健品,卻吸引了南寧市234名老人,共掏出422萬元養老錢踴躍購買,這是為何呢?原來,「玄機」就在買了這種高價保健品,不僅能獲得免費旅遊等好處,還能獲返還比購買價更高的「宣傳費」。當然,老人們最終還是沒拿到這些所謂的「高額回報」。
  • 長沙老人花60萬買「保健品」,涉事公司內部資料曝銷售套路
    日前,家住長沙開福區的張宗蔭老人撥打政法頻道熱線電話85533110求助稱,自己的老伴痴迷保健品,經常去一家名叫「壽鄉優品」的公司開會,一開會就買產品,近些年光花在保健品上的開銷就達到了60萬。張宗蔭質疑涉事公司存在欺詐,專門套路老年人。「我本來老早就想找政法頻道了。
  • 長沙老人花60萬買「保健品」 涉事公司壽鄉優品內部資料曝銷售套路
    長沙一老人花60萬買「保健品」,涉事公司內部資料曝光揭秘銷售套路……  日前,家住長沙開福區的張宗蔭老人撥打政法頻道熱線電話85533110求助稱,自己的老伴痴迷保健品,經常去一家名叫「壽鄉優品」的公司開會,一開會就買產品,近些年光花在保健品上的開銷就達到了60萬。張宗蔭質疑涉事公司存在欺詐,專門套路老年人。
  • 味精包裝「撞臉」,「雙橋」狀告「正雙橋」獲賠16.2萬元
    味精包裝「撞臉」,「雙橋」狀告「正雙橋」獲賠16.2萬元 澎湃新聞記者 陳伊萍 通訊員 張靜露 2016-06-07 19:36 來源:澎湃新聞
  • 網壇:德國名將小茲維列夫狀告前經紀人獲勝,獲賠140萬歐元
    【小茲維列夫的勝利,獲賠140萬歐元】德國新星小茲維列夫今天社交網站上發布消息,表示已經處理完了一樁8年前的商業糾紛案件,案件涉及茲維列夫15歲籤訂的一份具有不公正條款的球員經紀合同。據了解,該合同是在茲維列夫與其前任經紀人帕特裡西奧·阿佩在2012年籤訂,具體合約內容雙方並未向外界透露,但是帕特裡西奧·阿佩已經同意向茲維列夫一方支付140萬歐元的賠償金,雙方已經達成庭外和解。
  • 花生酥「黃老五」打假「黃老三」獲賠10萬
    近日,就「黃老五」打假「黃老三」一案,法院作出判決,「黃老五」最終獲賠10萬元。這個還不算,「黃老五」打假過程產生的合理開支兩萬元,也一併由侵權方支付。打假:有人公開銷售「黃老三 」律師帶著公證員打假  2013年3月,黃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老五」食品)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註冊「黃老五」商標。
  • 政府「買單」,10.6萬名70周歲以上老人獲意外傷害險
    近日,瑞安市政府支付265.8萬元,作為「投保人」,為全市10.6萬名
  • 法國男子因上班無聊起訴公司獲賠40萬,讓誰羞愧了?
    一名法國男子因為上班無聊去法院把公司給起訴了,最後竟然獲賠5萬歐元,約合40萬人民幣。法院判決的理由是:「工作無聊」損害了他的心理健康,是一種道德騷擾。上班無聊竟然就可以成為理由,起訴公司輕鬆獲賠5萬歐。
  • 「N」字母運動鞋之爭在滬落槌 新百倫狀告紐巴倫獲賠千萬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N」字母運動鞋之爭在滬落槌,新百倫狀告紐巴倫獲賠千萬元「N」字母運動鞋之爭在上海落槌。爭議:運動鞋上都有N字母原告訴稱,其經過新平衡體育運動公司授權,對紐巴倫提起訴訟。新平衡體育運動公司是美國著名的運動製品生產商,其擁有的「New Balance」品牌運動鞋在中國具有極高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該公司先後在中國商標局註冊了「New Balance」「NB」「N」字母等系列商標。
  • 家有深信保健品的老人,你怎麼應對?
    小張的父母痴迷保健品,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家裡就買了數萬元的保健品,小張夫婦曾試圖勸父母遠離保健品,結果父母大發雷霆,小張很苦惱。假如你是小張的朋友,你會如何勸解小張?請現場模擬。當前,很多老人都迷信保健品,他們的兒女也同你一樣,很是擔心,勸也勸不住。我們小區有一位老人70多歲了,有關節疼痛的毛病,一次一家保健品公司在小區裡為老人免費體檢,他便參加了,體檢結束後,主辦方給他免費發了一小盒鈣片,不知是真有療效還是心理作用,他覺得效果很好,從此就成了這家公司的忠實客戶。
  • 原裝進口惠氏啟賦一段奶粉中發現有異物 南京市民艱難維權獲賠5000元
    南京市民李先生怎麼也沒想到,給3個月大兒子喝的產自愛爾蘭原裝進口的惠氏啟賦一段奶粉,居然吃到了藍色膠狀異物。李先生歷經半個多月維權,最終拿到賠償款,隨即將賠償款捐給了慈善組織。 協商處理,惠氏出爾反爾隨後,惠氏南京公司處理投訴的負責人與李先生聯繫,經過協商同意李先生的要求,並把李先生提供的奶粉樣品返廠調查,對李先生購買的剩餘21罐奶粉退一賠三。但讓李先生沒想到的是,在交接過程中,惠氏單方面改變之前的承諾,只肯對發現異物的那一罐奶粉退一賠三,其餘未開封的20罐奶粉做優惠價(88元每罐)退貨處理。
  • 央視315晚會曝光第7彈:樂百齡等公司黑手伸向老人 保健品暴利騙錢
    記者臥底武漢樂百齡生物科技公司組織的一場「健康講座」,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一隻伸向老人的黑手:首先打溫情牌,與老人建立感情,然後填寫資料套取個人病史,再邀請假名醫演講並會診並請所謂的專家會診,而會診就是根據之前提供的「個人病史」,裝模作樣的望聞問切,最後一步就是銷售無資質的保健品,一盒對外售價3980元的蜂膠膠囊,進貨價只有65元,利潤高達60倍。
  • 要聞|美國辦公巨頭Herman Miller辦公椅被抄襲,獲賠330萬美金
    美國辦公巨頭Herman Miller辦公椅被抄襲,獲賠330萬美金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院作出裁決,維持陪審團裁決,即Herman Miller旗下的Eames Aluminum Group系列產品的商業外觀
  • 本田狀告雙環外觀抄襲案判決:本田反賠1600萬
    雙環LAIBAO·S-RV  經由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最高人民法院二審,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與石家莊雙環汽車(微博)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系列案於2015年得以終審判決,法院最終認定雙環不侵犯本田汽車外觀設計專利權,本田株式會社賠償人民幣1600萬。
  • Gucci米蘭狀告Guess敗訴 菱形「G」 字母商標被取消
    無時尚中文網5月4日報導:5月2日米蘭法庭宣判Gucci起訴Guess商標侵權案敗訴,Gucci未能繼紐約狀告Guess取得勝利後再獲大捷,相反二者的矛盾持續加深,Gucci表示「毫無疑問會上訴」,而Guess
  • 任天堂《馬裡奧賽車》被真人版侵權獲賠5000萬日元
    開放發明網絡由全球約2400家公司組成,它們已同意以免版稅的方式交叉許可其專利,以供「 Linux系統」使用,該項目包括Linux內核,許多工具和在Linux和大部分Android上構建的實用程序。成員公司還承諾不會對Linux社區主張專利。此舉將終結許多Linux和Android公司面臨的來自微軟的專利訴訟的持久威脅。
  • 宜家鋼化玻璃杯自爆事件宣判 消費者獲賠4萬多元
    宜家鋼化玻璃杯自爆事件宣判 消費者獲賠4萬多元 原標題:   央廣網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孫瑩)北京宜家鋼化玻璃杯「自爆」事件近日一審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