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寫給《都市麗人》寫專題的時候做過這樣一個話題——錢買不來時間和愛,時間和愛換得來錢嗎?
後來我自己得出的結論是——你必須真心愛錢,錢才會愛你。
但錢又是什麼呢?錢是燃料。如果抓一把扔進去燒,就能讓你的生活事業更旺,讓你的感情更炙熱,讓你的身心能量更充足,那就大膽抓一把燒吧!
我真的不屬於愛花錢的人,甚至是捨不得花錢的人。我也不是那種會買貴得離譜的東西的人,所以我說的捨得花錢也只不過是比常規的稍微好一點點兒而已,從來沒真的花過大錢,所以且看個樂兒吧,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俗人的生活態度的小小總結。
我必須花錢的20個地方在這裡!
舒服的鞋子。舒服是第一位,好看不好看有時候我都不在乎,但鞋子的用途就是走路,我要必須得體+舒服,買鞋我從來一個季節只買一雙,穿爛掉就扔了買新的。思維簡單的人,真的會這樣。
好穿的內衣內褲。這個可能都不用解釋,女人來說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了,如果內衣褲都不舒適,那真的沒法過了。我鍾愛優衣庫的內衣褲,性價比很可。
醫美。我做的項目並不多,但這個真不能省,過了30歲,好歹要打打肉毒水光,靠天賦真的撐不到,醫美其實是一個類似於「終身學習」的事情,思維上要進化,臉也要。
書。我買書是個慣性事件,即便是我一個月只賺2500的時候,我也會拿出500塊買書專用基金,所以我的書有的沒的斂吧斂吧也有大幾百本……看不看的,反正一定要買到手才心甘。比如說,我有已經絕版的一些馬克思主義的書籍,我覺得是財富。
珍珠。珍珠是我這幾年摸索到的視覺錘,很適合我,雖然我戴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我會儘量確保我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帶著珍珠和信念,我會因為戴上珍珠而自信,也會有很多人記得我是「那個戴珍珠的女的」。
關於牙的任何消費。我婆婆剛剛種牙了,我非常支持,我覺得我對牙的消費觀念是最高level的,只要不是過分的「智商稅」那種,都絲毫不會心疼。牙線、衝牙器、電動牙刷、牙膏,全家都會儘量做最高配置。
勞動工具。只要這事兒和我的工作相關,我會眨都不眨眼就付款。比如說一些線上的三方工具,一些模板,想都不想,直接買,先用上再說。
給老人的錢。不管是生日、節慶,還是老人需要錢或者東西,我想都不會想,直接給,也從來不心疼,也沒有什麼為什麼,就是習慣成自然。
禮物。我自己捨不得東西,如果作為禮物送給重要的人的時候,我會變得非常慷慨,當然也有後悔的時候,但是不多。比如我給我媽買了一個純皮的涼蓆,但我自己捨不得。
米。對,米。即使在我很窮的時候我也要買小站稻,東北米也要買五常米,香米我不愛吃,這個就放棄了。米這個事兒,我覺得花錢多一點點是值得的,反之便宜一點點一定是難受的。同理還有雞蛋。油我是吃不出好賴的,但大米雞蛋真的區別很明顯。
床品。如果質量好,我就肯多花錢!不太懂什麼品牌或者多少針什麼織法之類,但一定要舒服、實用,比常規的加個貴個幾百我也能接受,但衣服貴幾百我可能就沒法接受……
阿姨。即使我沒有多有錢,我也願意出錢請阿姨,我們家的阿姨是小時工那種,我很滿意,清潔工作做得很不錯。
大衣。我可以穿很便宜的裙子,但我需要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大衣。去千挑萬選選了MaxMara,代購的性價比還不錯,一件滿足多種需求,穿上就顯得「挺貴」,這就夠了,我裝也裝不到更高了。
蘋果。我不愛吃水果,更不愛買水果,但買蘋果我還挺挑剔的,一定要買好一些的。潘蘋果不太行了,最近改了農夫山泉的那種醜醜的。
便當盒。是有點奇怪……我基本也不帶飯,但買飯盒我會比買其他廚具更捨得花錢……然而買了並不用……還丟了好幾個……
醬油。我曾經從日本背醬油回去。在國內買醬油也會看胺基酸態氮的含量要到0.8以上才買,這事兒不在於貴,在於要好一些。
門窗和地板。裝修我最重視的是門窗和地板,別的都可以中等,這兩樣要選好的。真是tm沒少花錢!太貴了……沙發是我最不重視的,我認為沙發是消耗品,買也都不過萬,坐壞了換一個。
男士秋褲。奇特嗎?郭科學穿的一直是很貴的德國牌子的秋褲……我們只賺一個月3000塊的時候,他的秋褲一條也要200塊。
孩子的各種班兒……海澱家長不解釋。
房子。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投資,不理財,因為我沒得可理,我的錢都買了房子了。
就這。
沒什麼特別。
也許浪費了你看的時間,也許你找到一捏兒小共鳴。
也就這了,我寫一會兒也不過就是為了休閒。
再見~
不用提意見了,我也不打算聽。
!歡迎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