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消息,A股今天收盤後,又有一個重要的指數發布了——科創50!
科創50指數將正式發布。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7月22日收盤後發布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歷史行情,7月23日正式發布實時行情。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進行多項改革,上交所、深交所和全國股轉公司均有革新舉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
投資者肯定好奇,買科創50的收益會有多高?相比其他指數又有哪些優勢?
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條科創板指數——科創50指數歷史行情發布
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也達到了140家。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在7月22日收盤後發布了首條科創板指數——科創50指數的歷史行情,實時行情將在7月23日發布。
該歷史行情數據顯示,該指數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點為1000點。2020年7月22日,科創50指數開盤1474.015點,收盤為1497.23點。也就是說這半年多收益有50%左右。指數最高點,基金君觀察了一下,在前不久的7月14日,一度達到1726點,相比於基日漲幅超70%
「科創50」指數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隻個股組成。以2019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編制方法是按照過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額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後10%的個股,然後選取日均總市值排名前50的個股作為樣本,調整周期為每個季度一次。 被納入科創50指數,對於企業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查閱Wind發現,「科創50」指數的50隻樣本股行業特徵非常鮮明,根據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和生物醫藥行業的個股合計佔到50隻樣本股的80%。
在研發方面,根據2019年年報50隻樣本股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平均值在13%以上。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截至7月21日,「科創50」指數的50隻樣本股中,有7隻個股相對發行價漲幅翻了3倍以上,分別為安集科技、金山辦公、中微公司、心脈醫療、安恆信息、博瑞醫藥和南微醫學。
那麼,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有哪些特點?又為投資者帶來了哪些投資機遇呢?
1、科創50指數的特點
作為科創板的首隻指數,科創50指數身上自然有著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一是指數代表性充分。截至5月底,50隻樣本的總市值覆蓋率約61%,在研發費用、營業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指標上的覆蓋率均超過60%。二是行業特徵鮮明。50隻樣本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凸顯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行業結構特徵。三是科創屬性突出。50家樣本公司平均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達13%,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為業績增長提供助推力,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13.4%,淨利潤同比增速28.8%,營收同比增速超過50%的有4家,增速在30%-50%的有12家,增速在20%-30%的有10家。
2、為投資者指數化投資科創板創造條件
說了這麼多科創50指數的特點,那麼它到底對市場有什麼影響呢?對我們投資者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市場方面,專業人士表示:科創50指數的推出,首要意義在於為表徵科創板的走勢提供了一個現實手段。「過去我們說科創板是漲是跌,通常只能通過市值的變化來描述,事實上並不精確。指數推出後將賦予市場一個公認的表徵手段,這是科創板發展歷程中極具積極性意義的事件。」同時,科創50指數的發布還有為科創板吸引長期資金的戰略意義。投資者方面,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作為反映科創板證券價格表現的首隻指數,科創50指數的推出還有助於為投資者提供客觀表徵市場和業績評價基準的工具,並為指數型投資產品提供跟蹤標的,為更多投資者通過指數化投資科創板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設立指數表明了決策層對相關上市公司的重視程度,建議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科創50指數的標的股,尤其是財報數據中科技含量較高的公司。
「科創50」指數的編制方法
「科創50」指數的編制嚴格遵循客觀性、科學性等要求,對涉及到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均從國內外經驗和科創板特點等角度做了認真梳理,儘量做到既兼顧國際慣例,又立足於科創板市場實際情況。指數編制涉及樣本空間、樣本篩選、加權方式、樣本調整等環節,具體方法如下:
一是樣本空間。科創板允許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及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上市,屬於境內資本市場的重大制度創新。從國際代表性指數的樣本範圍看,除普通股外,部分成份指數還納入所在市場唯一上市的存託憑證,如納斯達克100指數。近年來,指數機構對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股票總體傾向納入,如2019年3月後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系列可納入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2020年5月恒生指數將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納入選股範圍。參考國際成熟經驗,並結合科創板自身特點,「科創50」指數除普通股外,將紅籌企業發行的科創板上市存託憑證、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股票納入樣本空間,以增強指數代表性。
二是新股計入時間。國際代表性成份指數通常根據所在國家和地區市場特點,在經歷一定的市場定價博弈之後才賦予新股計入樣本空間的資格,如標普500指數要求新股上市滿12個月具備計入資格。為及時在指數中體現大市值公司的代表性作用,一般設置差異化的計入時間安排,如恒生指數根據市值規模將計入時間分為3個月、6個月、12月、18個月、24個月不等。為提高「科創50」指數對市場的準確表徵,同時兼顧客觀發展情況,採用兩階段做法:現階段,科創板新上市證券滿6個月後計入樣本空間,待上市滿12個月的證券達到100隻至150隻後調整為上市滿12個月後計入;同時,針對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在科創板市場前3位和前5位的證券設置差異化的計入時間。
三是選樣方法。市值規模和流動性是國際代表性成份指數最基本與核心的標準,借鑑境內外代表性成份指數經驗,結合科創板市場發展客觀情況,剔除過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額位於樣本空間排名後10%的證券後,選取日均總市值排名靠前的50隻證券作為「科創50」指數樣本,能夠在保證樣本流動性的同時,實現較好的代表性。
四是加權方式。借鑑主流成份指數編制方法,採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權。同時,國際代表性成份指數通常設置個股權重限制,如恒生指數、STOXX EURO 50均規定個股權重不超過10%,納斯達克100指數規定所有權重超過4.5%的個股權重之和不超過48%。「科創50」指數對單一樣本設置10%的權重上限,前五大樣本權重之和不超過40%。
五是樣本調整。依據樣本穩定性和動態跟蹤的原則,建立季度定期調整機制,及時反映市場變化,季度定期調整生效時間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個周五的下一個交易日,並設置一定緩衝區與調整比例限制,保證指數的穩定性,降低樣本頻繁變動帶來的跟蹤指數成本。另外,針對退市、退市風險警示等情況設立臨時調整機制。
科創50值得投資嗎?
目前市場上有幾個主流的指數,例如創業板、深證成指、中小板指、上證綜指,喜歡投資ETF的小夥伴們肯定好奇,科創50相比這幾個大指數,收益率如何?
基金君從wind拉了個數據,從多個維度對比了一下,發現科創50的漲幅靠前,僅次於創業板指數。非常值得投資者考慮。
有哪些基金可以買?
據證監會信息披露,易方達、工銀瑞信、華夏、華泰柏瑞四家公司已上報科創 50ETF基金及其聯接基金。在寬基 ETF 的競爭中,先發優勢是重中之重,目前規模領先的 ETF 往往都較早進入市場,憑藉先發優勢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對於科創50領域的寬基 ETF,未來這一領域規模最大的 ETF或在這四家公司的產品中出現。
從目前入圍名單上看,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四家基金公司基本都有著多年運作數百億上證50ETF、滬深300ETF或創業板ETF等寬基ETF的管理經驗,易方達和華夏基金公司整體規模位居行業前列,華夏基金、華泰柏瑞、易方達旗下股票型ETF規模也位居行業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與主板不同,科創板股票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後每日漲跌幅由主板的10%放寬至20%,因此投資標的為科創板股票的科創50ETF,也有望成為首批漲跌幅為20%的ETF品種。
「上交所此前放寬科創板漲跌幅比例,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市場充分博弈,儘快形成均衡價格,提高定價效率。科創50ETF同步實施漲跌幅20%之後,並不意味著一定就能漲到20%上限,但有了更寬的交易空間之後,可以減少原來主板市場10%漲跌幅限制之下頻繁觸及漲跌停的情況,有利於改善ETF產品流動性。」一位ETF基金經理分析。
原標題:股民沸騰!科創50終於來了,最高暴漲70%!4隻ETF已上報,每天漲跌可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