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盤,必不可少的承載者

2020-12-21 極意文化

古人喜愛聽雨烹茶,將茶席設於松柳泉石之畔、寺院廬舍之內、竹林芭蕉之地,在微風習習裡,一席一爐一盞便是茶席,三五好友吟詩作對,時間便悄然而去。

如今,窗明几淨,圍坐茶臺,飲一口茶,看見窗外的風景,如見伊人,在水一方。想要遇到一件良器,更像是知己難求。飲茶,除卻茶具、茶葉、水源,一張茶盤定然必不可少,它的重要性當仁不讓。

本文極意將從材質方面,為大家介紹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茶盤。

竹木類茶盤

木類茶盤,比較常見的是:黑檀木、大葉紫檀、非洲花梨木、雞翅木等。

實木類茶盤與飲茶這件事在氣質上是最為契合的,所謂古色古香,可以很好的襯託其餘茶具,韻味十足。相較石質茶盤會更輕便,易搬動擺放。但耐用性不如玉石或紫砂類,容易開裂、變形。南方潮溼天竹木類容易長黴點,因此相對而言,北方會比南方更適合用竹木類茶盤。

石質茶盤

石類茶盤,主要是烏金石。烏金石茶盤是近些年最受歡迎的茶盤種類,烏金石不易吸水,不用擔心變形,遇冷遇熱都不會幹裂褪色,不易沾茶垢,易清洗,排水也順暢,而且外形美觀,氣質高貴典雅。茶盤缺點就是不易攜帶和搬動。茶盤材質較硬,使用的時候,得注意小心茶盤上的茶具,稍微不小心,就容易磕破茶具。

電木茶盤

電木茶盤同樣是實用性比較高的茶盤,穩定性強,不易變形開裂,耐用度可與玉石類相媲美。臺灣人稱的「電木茶盤」實際上是一種酚醛塑料。價格總體來說不便宜,但又沒有收藏價值,合成材料與茶葉的氣質不太相符。

陶瓷茶盤

陶瓷從古至今都是大家最為喜愛的器皿材質之一。用於茶盤可分為陶製材質和瓷器材質。陶製材質以紫砂茶盤最為著名,經常與紫砂茶具搭配一套,古香古色,且紫砂材質不易吸水,耐腐蝕,易清理。而瓷器茶盤,更多的是觀賞作用,多彩多樣的釉畫別有一番藝術氣息。不過陶瓷類茶盤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容易摔壞、損壞,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小小一席茶盤,可見主人心性。既要美觀,又要實用,還要與時令、心緒呼應。極究儒之雅、禪之靜、道之自然,故而茶有其道,似無為而有為。茶道講守破離,唯守知規矩,唯破見自己,唯離得自在,化繁為簡方可得其道,如人一生,總要洗盡鉛華返璞歸真。

相關焦點

  • 茶盤小知識!
    也因此茶盤也有了溼泡茶盤和幹泡茶盤,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溼泡茶盤會有下水,而幹泡茶盤沒有。簡單的講溼泡茶盤講究實用,幹泡茶泡更講究形式與美觀。溼泡茶盤做起來難度會相對大一些,需要控制茶盤的流水,還需要做防水處理。
  • 動手製作一個實木茶盤,附多種創意茶盤設計
    上面這個像海浪一樣的紋理的盤子,我給它取名叫「海洋」,下面以這款茶盤為例,介紹一下製作過程:北美白蠟木大板,修去四邊,寬度有 40cm,長度 50cm,厚度 5cm。鑽孔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當時忙暈忘了拍照了。鑽孔時選擇跟排水管直徑差不多的鑽頭。鑽好後塞入銅製排水管,然後周圍灌膠。陰乾,過夜。
  • 一茶盤即一茶室,勞斯萊斯合作黑金石茶盤
    山石氣魄 茶水溫柔一個茶盤,就相當於一間茶室擺上茶盤飲茶的高雅便自成飲茶過程清雅、乾淨、利落無石黑金石茶盤斬獲國際各大設計獎項勞斯萊斯合作產品茶盤是茶具裡最有涵養和度量的配角,有了茶盤,壺、杯、公道等才好粉墨登場,演繹出一場關於茶文化的好戲。
  • 茶盤要如何保養
    但是今天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茶盤的保養,那麼,茶盤如何保養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茶迷們對於茶盤、茶具的挑選也是十分上心的,很多茶盤都是木製品,要是沒有好好的保養,長時間下來容易損壞不說,還很影響美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總結的幾個茶盤保養技巧:  一、木質茶盤保養  1、避免陽光直射  很多茶盤都是中國風,所以木製品是最常見的。
  • 實木的茶盤怎麼保養才好?怎麼辨別新買的茶盤是不是實木的?
    1.注意茶盤和水的接觸一般茶盤的材質都是以木質為多,我們在使用實木茶盤時要注意茶盤和水的接觸,當然是越少越好了。平常在泡茶時要注意不要讓大量的水在茶盤上,在喝完茶後要用毛巾把茶盤上的水分都擦掉,保持茶盤的乾燥避免因為長期被水浸泡而造成茶盤發黴或者膨脹。實木製作的茶盤,一定要避免曝曬或長期積水。
  • 實木茶盤——大師級精品
    茶盤中木質茶盤應該是應用最廣泛且最為人熟知的。說到木質茶盤,首先想到的就是紅木茶盤,其次還有黑檀木茶盤和近幾年來流行桌面與茶盤為一體的根雕茶盤。木質茶盤最具典雅,清新自然氣息,與茶文化是相當搭配,所謂古色古香,也很好的襯託其餘茶具,韻味十足。好的木質茶盤為你品茶氛圍增色同時又會給你實用,養得好的會給你歲月獨有的光感與終身的陪伴。
  • 挑選茶盤有什麼講究?
    目前,茶盤種類繁多,如紫砂茶盤,綠泥茶盤,木質茶盤,綠檀木茶盤,紅檀木茶盤,海膽石茶盤,藍寶石茶盤,紫袍玉帶石茶盤等。茶盤上雕刻的許多材料和圖案具有文化意義。它們像紫色的長袍和玉帶石一樣象徵著你的財富。
  • 電木茶盤價格虛高?
    之前我們提到過好的電木茶盤內的棉布質量堪比絲綢,而做一塊茶盤需要上千張布料疊加在一起,在茶盤紋路清晰漂亮的同時,是高成本的材料價格在做支撐。說完原料說製作工藝,茶盤經由器械加工完成後,交由匠人手工拋光、打磨。每一道枝條及水槽都需要打磨細膩,上手潤滑毫無粗糙感,根據茶盤的大小,這一過程可能長達數天。
  • 茶盤和公雞碗
    比如我家抽屜裡收藏的那個茶盤和公雞碗。 茶盤是鐵的,白色,邊沿是粉色的,但在歲月的打磨中,已鏽跡斑斑。正中是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祖國的圖畫,一支紅梅從左下角旁逸斜出,襯得那圖畫更鮮豔美麗。翻過盤子來,只見底部正中清晰地印著小小的幾個字「1970.12—4」,這個茶盤至少有四十五年的歷史了。
  • 茶盤大全圖鑑(上)
    ,防酸鹼、而且特別防潮耐腐,應用的茶盤和茶桌製作上特別的適合很閒檔次。古船木茶盤由於原材料取自舊木船。經過海水幾十年的浸泡,海浪無數次的衝刷,俞發堅韌耐磨,具有強烈的滄桑感,併兼有防水、防蟲的功效。且船木一般採用比較優質的硬木,這樣木材打造出來的實木家具不但結實,還防水防火,並賦予闢邪與吉祥的含義,船木家具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 實木茶盤保養的具體方法?
    茶盤用了一陣子漆面發白髮朦朧,是因為長期受到茶葉水的浸泡,附帶的汙垢,只要用毛巾用力擦,這些現象就會不在了,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話,可以稍微用食用醋(因為茶葉水大部分是鹼)噴在茶盤面上,半個小時後用毛巾用力擦,也可以用硬性蠟,對茶盤上進行拋光保養,茶盤就基本還是光亮如新了。在清潔茶具表面時,最好是先用雞毛撣子或質地細軟的毛刷把茶具表面的塵土清除掉,再用幹抹布擦淨。
  • 喜歡茶盤的梅林人可以來看看
    ,實木茶盤現有的材質很多,對木材不了解的朋友在選擇一款實木茶盤時往往被琳琅滿目的品種所困惑,不知如何選擇。金絲楠木茶盤。大葉楠,高大喬木,直徑可達1米以上,木材加工容易,木性穩定,製作成家具持久耐用,因此普遍用於家具茶几茶盤等材料。
  • 膠木茶盤相伴一生,你知多少
    新款德國料膠木茶盤茶盤簡介這款膠木茶盤的基材是用長絨棉纖維浸以天然植物油脂合成,使用頂級材料,由整塊最頂級膠木板雕刻而成
  • 各類茶盤優缺點分析,看完秒懂
    大家在選購茶盤時有個誤區——總想買最好的。下面我們來扒扒市面上茶盤的種類及優缺點,方便大家按自己的需求選擇。一、陶瓷茶盤優點:繪畫多樣,外觀漂亮;價格偏低,性價比高;和木質茶盤相比,不會開裂。缺點:怕磕碰、易碎;不好打理,時間長了會留下難看的茶漬;材質較硬,易磕壞紫砂壺。
  • 茶盤雖小,其中寓意知多少
    茶盤,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不拘材質,好壞,唯以「寬、平、淺、白」4字為旨,但小編以為,雖此4字,卻最難得。
  • 最全中國茶盤文化,你喜歡啥材質的?
    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溼泡法用茶盤,幹泡法茶盤將在《茶盤大全圖鑑(下)》中詳細介紹。  一、茶盤按照材質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1、石材制而由黑檀木製造的茶盤價格都比較昂貴。茶盤不大,適合3、4人使用,所以不佔地方,適合辦公室或小房間使用。雞翅木價格都比較低廉,天然木製品,每片茶盤木紋及顏色深淺均會不同。
  • 帥,直播實木茶盤製作過程!
    相信許多朋友對於一塊茶盤從原木到成品這個過程非常的感興趣,所以小編特意要天下木藝的工匠師傅,把最近的製作茶盤的整個過程通過照片記錄下來,小編收到圖片後真是目瞪口呆
  • 紅木、竹木、藤編、硯石、瓷質,不同材質的茶盤,究竟有哪些不同
    但這方笨重的紅木茶盤,搬動不便,轉手不易,遲遲沒有重新裝修招待室。 一直過了很多年,等到這回要搬家了,才頭疼起這方紅木茶盤處置來。 話說,日常的茶席布置上,茶盤的挑選有什麼門道? 不同材質的茶盤之間,又有怎樣的區別?
  • 打開記憶之門的鑰匙,創昱個性定製做情感的承載者
    當然了,創昱個性定製為了成為留住學子們畢業記憶的最佳承載者,甄選長效墨水,其耐受性更強,即使暴露在陽光下也不容易淡化,再結合創昱個性定製精緻的打磨、上色工藝,充分保證了圖片的留存時間,長年使用也不會模糊、掉色、暈染,可以說,即使是學子們人到中年,創昱個性定製的水晶擺臺依舊是那把打開記憶之門的鑰匙。
  • 茶友 您對電木茶盤認知有多少?電木茶盤具有不開裂、不傷壺、排水順暢且容易養護等諸多優勢 造型簡練大方,有良好的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
    喜歡喝茶的朋友各行各業的都有,除了極少數相關行業的人,比較了解這種材料以及它的性能用途,大多數朋友會對這種材料以及用這種材料製作的茶盤感到陌生。產生背景電木茶盤是80年代末由臺灣一位蔡姓茶友所發明。這位蔡先生本人是從事數控加工的,他使用"電木板"為自己加工了一塊茶盤,由於造型簡練大方,使用極其方便,很快在他的朋友圈中傳開。隨之就在臺灣的茶藝領域流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