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解讀《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2020-12-23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解讀《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周圓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白皮書有哪些重點表述?如何理解這些內容?對此,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發布會上進行了解讀。

(小標題)中國交通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白皮書說,中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何為交通大國?劉小明從三個維度對此進行了說明。

一是交通基礎設施從「連線成片」到「基本成網」。整體看,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不斷提升。具體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網絡化。

二是運輸服務從「走得了」到「走得好」。面對日益增長的運輸需求,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服務質量,持續優化運輸結構,不斷提高綜合運輸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出行服務體系日益完善。2019年,全社會完成客運量176億人次,完成貨運量462億噸。網約車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平臺日均使用量超過2000萬人次。共享單車日均使用量約4500萬人次。快遞業務量完成635億件,業務量躍居世界第一。

三是交通科技從「跟跑」到「跟跑並跑領跑」並行。交通超級工程舉世矚目,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高速鐵路、高寒鐵路、高原鐵路、重載鐵路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特殊地質公路建設技術攻克世界級難題,超大型橋隧技術、港口航道技術以及大型機場工程建設技術領先全球。

「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中國交通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劉小明說。

(小標題)以超常規的舉措和力度推進交通扶貧

全面奔小康,關鍵在農村;農村奔小康,交通要先行。白皮書指出,中國將交通扶貧作為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支撐,全力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堅實保障。

如何看待我國交通扶貧工作?劉小明認為,首先是堅持了「四個優先」,即扶貧項目優先安排,扶貧資金優先保障,扶貧工作優先對接,扶貧措施優先落實,以超常規的舉措和力度推進交通扶貧。

一組數字見證了交通扶貧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共安排車購稅資金超過1.46萬億元,支持貧困地區公路建設,帶動了全社會投資超過5.13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共安排了車購稅資金2476億元支持「三區三州」的交通建設,約佔同期交通扶貧投入的30%。

「貧困地區『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和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劉小明說。

具體來看,解決了出行難,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改建農村公路208.6萬公裡,其中貧困地區達到110萬公裡,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打通了大動脈,貧困地區的縣城基本實現了二級及以上公路覆蓋;暢通了微循環,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全部通客車、通郵政;打通了致富路,交通帶動了特色產業、特色小鎮蓬勃發展,增加了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小標題)大力發展綠色交通

白皮書說,交通運輸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益完善,節能降碳取得實效,環境友好程度不斷增加。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在能耗排放上做『減法』、在經濟發展上做『加法』。」劉小明說。

據介紹,我國在推動綠色交通發展方面,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嚴格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著力提升交通運輸綜合效能。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電氣化比例達到71.9%,新能源公交車超過40萬輛,新能源出租汽車超過14萬輛。全國942處高速公路服務區內建成運營充電樁超過7400個。

二是強化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推動交通資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節約型轉變。高度重視和推進快遞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資源化、可循環,大力推進可循環中轉袋替代一次性塑料編織袋,電子面單使用率達98%。

三是強化大氣與水汙染防治。在沿海和長江幹線等水域設立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區,推動船舶使用清潔能源和加裝尾氣汙染治理裝備。加快老舊、高能耗、高排放營運車輛、施工機械淘汰更新,實施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據統計,2012年至2019年全國機動車汙染物排放量下降了65.2%。

四是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在建設中實行「避讓—保護—修復」模式,推進生態選線選址,強化生態環保設計。推進長江非法碼頭、非法採砂整治,截至2019年底,完成1361座非法碼頭整改,改善了生態環境條件,更好保障了長江防洪、供水和航運安全。(完)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這是繼2016年12月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白皮書之後,國務院新聞辦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全方位展示交通運輸工作及成就。白皮書2萬多字,分為前言、走新時代交通發展之路、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服務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推進交通治理現代化、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中國交通的未來展望、結束語等內容。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2月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我國已建成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中國交通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
  • 【白皮書】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A New Path for Transport in the New Era 二、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II. China’s Growing Strength in Transport 三、服務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 III.
  • 國新辦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馮爍)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22日,國新辦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重點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成就、中國交通治理成效等六個方面進行了介紹。
  • 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先生,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先生,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先生,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先生。我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胡凱紅。首先,我就白皮書的主要內容作簡要介紹。
  • 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我國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世界第一」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位居「世界第一」。
  • (受權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進入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基礎設施網絡規模居世界前列,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幅躍升,人民高品質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滿足,中國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
    12月22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介紹。 當日,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劉小明表示,如今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正在向交通強國邁進。 從「連線成片」到「基本成網」,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不斷提升。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進入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基礎設施網絡規模居世界前列,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幅躍升,人民高品質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滿足,中國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中共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進入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基礎設施網絡規模居世界前列,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業治理現代化水平大幅躍升,人民高品質出行需求得到更好滿足,中國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 每日一詞∣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2020年8月7日,一列和諧號動車從剛剛完成鋪軌的鹽通高鐵軌道(右)旁駛過(無人機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6 全文完)
    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下的交通領域可持續發展目標,攜手其他發展中國家推動交通可持續發展全球治理改革,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承擔符合自身發展階段和國情的國際責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
  • 從交通大國走向交通強國,中國還需要邁過哪些坎?
    一連串數據,構築起龐大的交通大國。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
  • 展望未來 2035年的中國交通藍圖出來了
    2020年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這是繼2016年12月國新辦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之後,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全方位展示。中國交通的現狀如何?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交通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交通強國怎麼加快建設?白皮書中都有闡述。
  •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特別是,「復興號」動車組、C919大型客機等一批國產交通工具和交通裝備不斷湧現,標註了「中國製造」新高度;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超級工程震撼世界,網約車、共享單車、網際網路物流等新業態蓬勃發展,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 焦點訪談:2035年的中國交通是什麼體驗?安排得明明白白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0年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這是繼2016年12月國新辦發布《中國交通運輸發展》之後,再次以政府白皮書形式,對交通運輸工作的全方位展示。中國交通的現狀如何?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交通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交通強國怎麼加快建設?白皮書中都有闡述。
  • 智慧交通建設掀熱潮 產業鏈機遇倍增
    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國的交通運輸迎來更加寶貴的「黃金時期」。
  • ...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發布;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對疫苗…
    面對高質量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各地激烈的人才競爭,天津正在研究打造「海河英才」升級版。天津新增5個職稱專業。近年來,天津及時跟進職稱評價服務,在工程技術系列中先後增設了人工智慧、科學傳播、快遞工程、網信、技術經紀等5個職稱專業。2021年,天津將適應新經濟、新產業的發展需求,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增設職稱專業。
  • 白皮書: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
    12-22 19:51: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魏玉坤 周圓    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的《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 「十四五」規劃強調交通強國,Apollo智能交通快步走
    具體來說,「十四五」期間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成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十四五」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