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日報
「前些天,陳某來看我了,還帶了些水果,我們好好談了談,這事兒就算過去啦。」11月10日,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檢察院檢察官助理樊夫撥通了一起不訴案件被害人李某的電話。「願你早日康復,儘快回歸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樊夫笑著回復道。
10月20日,最高檢發布五起檢察聽證典型案例,通州區檢察院辦理的這起相對不起訴案件位列其中。
瑣事:互砸多層板致人輕傷
2019年9月17日,李某與工友陳某在工作的家具廠車間內,因加工先後順序問題產生矛盾,陳某先用一塊多層板朝李某腰部捅了一下,接著李某使用多層板回捅,隨後雙方使用多層板相互扔、砸。衝突中,陳某砸傷李某面部,造成其面部頜骨和顴骨骨折的損傷結果,經鑑定為輕傷二級。
李某與陳某本是朋友,案件發生後,彼此不再往來。李某因傷數月無法工作,不能做工賺錢,還要先墊付醫療費,經濟壓力較大。陳某家庭經濟狀況也不好,花甲之年仍在工廠打工貼補家用。雙方曾在公安機關進行過調解,但兩人互有怨言,爭執不下。
調解:將雙方重新拉到和解桌
2020年6月23日,該案被移送南通市通州區檢察院審查起訴。辦案檢察官審查後發現,當事雙方系同事關係,平日裡相處和睦,關係良好。雙方因工作瑣事發生言語和肢體衝突而引發該案,系初犯偶犯,犯罪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有適用相對不起訴的客觀條件。
「要是就這麼起訴到法院,他們也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辦案檢察官決定再做做雙方的「功課」,挖挖「背後的故事」。
「我家裡比較困難,女兒剛結婚,現在還要賠這麼多錢,不如讓我去坐牢。」在辦案檢察官耐心勸解和再三詢問下,陳某說出了隱情。與此同時,李某在索要賠償金之外,對檢察官吐露了自己另一份擔憂,「現在同事們都不和我來往了,還有人怪我報警把事情搞大,說我對陳某不依不饒。」
了解到這些情況後,辦案檢察官促成和解的信心更足了。在充分審查案件事實,對照相關法律規定以及當事人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辦案檢察官針對賠償數額這一核心爭議拿出了解決方案,即由陳某一次性給付醫藥誤工等費用,後續費用再行磋商。
辦案檢察官與陳某及其家屬反覆溝通,釋法說理,詳細闡明起訴的法律後果和利害關係,同時,向李某分析了此類案件一般賠償標準,並反映陳某有賠償意向但經濟確有困難等情況,建議他重新提出合理的賠償金額,最終將雙方重新拉回到和解桌前。
直播:擴大公開聽證調解效果
鑑於該案由民間糾紛引發,為徹底消除雙方心中的疙瘩,修復受損的社會關係,該院決定舉行網絡直播公開聽證,這也是南通地區首例網絡直播檢察聽證案例。
聽證會議召開前,辦案檢察官制定了詳細方案,邀請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調解員以及偵查機關代表等參加,充分聽取各方意見,保障聽證程序公正進行。同時,通知當事人所在單位同事、親戚好友等通過中國檢察聽證網觀看聽證會直播,擴大聽證調解效果。
聽證會現場,辦案檢察官全面闡述了案件事實和對陳某作出相對不起訴的處理意見及相應的法律依據。在前期和聽證會上檢察官釋法說理講情等大量工作推動下,雙方終於握手言和。「是我沒有控制好情緒,下手重了,我向你鄭重道歉,希望你能原諒!」見陳某真誠道歉,李某也表示了諒解,「我也有不對的地方,我接受你的道歉,希望我們還能繼續做朋友!」
「當事人是同事關係,犯罪嫌疑人的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不大,且已達成刑事和解,不起訴有利於幫助雙方重歸於好。」聽證員評議後發表意見,認為該案符合相對不起訴適用條件,同意對陳某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決定。聽證會後,7月20日該院檢委會經過討論研究決定,對陳某依法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
「謝謝檢察官,不僅幫我留住了一份工友情,還讓我免受牢獄之災!我一定認真反省,今後好好工作,與人為善。」得知檢察機關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陳某眉頭舒展,如釋重負。
編輯:尹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