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牛市的「拖油瓶」?5大板塊、35個主題概念年內跑輸大盤

2020-12-18 德林社

文 | 楊萬裡

比空倉更痛苦的是,別人買的股票猛漲,而你的股票卻跑輸大盤。

當滬指站上3400之際,有股民吐槽道,都說牛市來了,為啥我的帳戶盈利這麼少呢?即使你短線操盤水平一流,若選擇錯了板塊或主題概念,大概率會錄得低收益。

尺度財金研究院整理三份行業、主題概念漲跌幅數據,今天,讓我一起看看誰是牛市的「拖油瓶」。

數據由尺度財金研究院整理

第一份數據是申萬28個板塊年內漲跌幅情況。在1月初至7月13日期間,滬指最高漲幅達12.79%。不過,紡織服裝、鋼鐵、交通運輸、採掘、銀行等5大板塊跑輸滬指,銀行則是表現最差的板塊,漲幅為-2.75%。

紡織服裝板塊疲軟主要受疫情衝擊業績下降加大,且炒作概念空間小。鋼鐵、交通運輸、採掘這三個板塊屬於傳統板塊,受制於經濟周期等因素。銀行板塊是典型的大盤股集聚區,股息率高但成長性差。

跑贏大盤的有25個板塊,漲幅前三的包括醫藥生物、電子、食品飲料,漲幅分別為82.8%、62.2%和51.3%。

醫藥板塊走牛的原因主要與新冠疫情有關,資金炒作疫情概念股。

電子板塊走牛的原因一方面涉及半導體業務,資金炒作「國產替代」概念;另一方面,消費電子具備強周期性,蘋果概念股、華為概念股受益於兩大手機產業鏈。

食品飲料板塊是牛股集聚地,白酒、醬油、零食股是典型的機構重倉股。

數據由尺度財金研究院整理

第二份數據是主題概念漲跌幅情況。滬深兩市290個主題概念中,有35個主題概念跑輸滬指漲幅,銀行概念、B股概念、油價概念、ST概念年內表現為負漲幅,分別為-2.75%、-4.26%、-10.87%和-16.6%。

其中,ST概念跌幅最大,一方面與市場成熟發展有關,理性的股民不再過多炒作殼股;另一方面,隨著註冊制實施,許多ST概念股將面臨退市風險。

當然,我們也關注到可燃冰、頁巖氣、煤化工、海洋經濟等概念漲幅不足1%,這與行業景氣度有較大關係。

數據由尺度財金研究院整理

另外,漲幅超60%的概念有28個,體外診斷、生物疫苗、次新股、中芯概念、醫療器械等五個概念漲幅超100%。

體外診斷、生物疫苗、醫療器械等三個概念大漲主要得益於新冠疫情刺激業績爆發,中芯概念主要受科技企業中芯國際回科創板事件驅動,次新概念一般與資金炒作有關。

如今,在註冊制實施、科創板開閘以及高層重視資本市場良性發展背景下,投資邏輯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我們認為,本輪牛市的驅動力量將是科技成長股、績優藍籌股、以及北上資金重倉股。彈性最大的是科技股、券商股、軍工股,醫藥股和消費股則屬於慢牛選手。

當然,沒有隻漲不跌的板塊,也沒有隻跌不漲的板塊。

雖然紡織服裝、鋼鐵、交通運輸、採掘、銀行等5大板塊以及35個主題概念暫時跑輸大盤,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板塊或主題概念內的龍頭公司也有投資價值。例如,銀行板塊中的招商銀行,鋼鐵板塊的首鋼股份等年內漲幅皆超過同行公司。

最後問一句,你今年的收益率跑贏大盤了嗎?請在下方留言區說出你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大盤又大跌了!現在的A股到底是不是牛市?作為投資者你怎麼看?
    券商股衝鋒、中小市值板塊先行,且均是開始於7月……不少人將當下A股的行情與2014—2015年的市場相提並論。然而,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的慘痛教訓還歷歷在目。 券商股暴漲是否意味著牛市啟動?全面牛是否會來臨?風格轉化何時能到來?更重要的是,A股如何才能走出真正的「健康牛」?
  • 午評:大盤分化加劇 兩大板塊逆勢走強
    午評:大盤分化加劇 兩大板塊逆勢走強 時間:2020年12月07日 11:49:18&nbsp中財網   盤面簡述  周一,A股震蕩回落,盤面分化嚴重。行業板塊方面,釀酒行業、農牧飼漁領漲,安防設備、公用事業、銀行、汽車、民航機場、汽車、保險、石油等跌幅居前;題材股方面,白酒、第三代半導體、中芯概念、社區團購、雞肉、氮化鎵、半導體、國產晶片、HIT電池、有機矽等漲幅居前,鈦白粉、油氣設服、流感、人造肉、代糖概念、工業大麻等跌幅居前。大盤高位震蕩,建議把握輪動機會,不能輕易追高。
  • 今天A股創下2年多新高,是不是意味著牛市要加速呢?
    A股已經進入牛市1年多時間,但這1年多時間都是在走結構性牛市,而這個結構性牛市總體都是在箱體運行,而這個箱體運行就是一個牛市底部區域。雖然今天早盤大盤在金融和資源股的帶動之下,創下了年內新高,但絕對不能意味著牛市就要加速了,下面進行分析牛市不會加速的原因。
  • 牛市已來很久,莫等閒!
    今天大盤股指高開攻擊,大盤股指突破了3500點,創業板表現得更為強勢,再一次走出一個突破意義的陽線,閃耀全場,並且成交量再上萬億級別。 2021年開年牛氣十足。從結構上來看,市場已經完成了牛市的中期調整,已經進入到一個蓄力突破的階段。
  • A股今年的「牛市」夢已碎,我整整反覆讀了十遍!看完心得有數了
    中國股市成立將近30年,不斷的完善,但寄希望於一種暴利的思維去對待股市,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心態,也是一種浮躁的情緒在作怪。下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牛市的特徵牛市的基本特徵:一是,大市值公司不斷創新高。但是臨近年關,流動性以及市場領漲熱點持續性不強等,都無法吸引場外資金大舉入市做多,更多是板塊輪動、個股的結構性行情。市場各種題材一窩蜂似的上漲,都是老熱點的超跌反彈,沒有明確的領漲主線,所以今年的「牛市」夢要破碎,除非某一個大板塊能持續強勢爆發,否則,大盤強勢大漲的可能性並不大。
  • 5178高點過去5年,下次牛市是什麼時候?
    2015年6月12日創出5178高點到現在已經5年。再看上上次牛市在2007年10月16日創出歷史高點6124點,時隔13年。在07年的頂點到15年的頂點,相隔8年,按這個推算,下一次的高點在2023年,而牛市又通常會在頂點前一年半左右開始起動,那麼按8年推算,下次牛市啟動的時間2021年底。當然以上的只是簡單地按8年推算,沒有預測的意思。縱觀過往五年,A股在跌宕起伏中前行,大盤指數3000點屢攻不破。有的股票不斷創新高,也有超1800股腰斬。
  • A股估值分化:這是少部分公司牛市的延續,還是全面牛市的開啟?
    歷史回溯表明,即便出現全面牛市的估值收斂:第一,高位估值(估值分位>80%)持續的時間可以很長,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當前PB分位在80%以上的行業僅有食品飲料(目前維持2個月)。第二,低估值板塊補漲的過程中,高估值行業通常並未跑輸低估值行業。
  • 大盤是美股小弟?我看你too young too naive!
    美國原油期貨更慘,5月合約前晚跌至-37美元,昨晚6月合約又收跌35.78%,這一波抄底原油的,無論做的是期貨還是其他理財,都已虧瞎,不僅拿不回本金,按照交易規則,還得再交錢才能平倉...許多圍觀群眾看熱鬧不嫌事大,嚷嚷著大盤又要被重錘,甚至有不少被忽悠上鉤的小散,一開盤就止損賣出,生怕自己吃個跌停。
  • 巴菲特點破中國股市:A股有沒有牛市規律可循,虧損散戶還要等多久...
    咱們散戶跟風炒作也就罷了,如果連上市公司自己也玩高拋低吸,炒概念真減持,那即便是飛人也跑不過裁判嘛 3、投資也是投人,巴菲特看好比亞迪更是看好王傳福!如果按照他投可口可樂的標準,也許國民老乾媽陶華碧符合要求,可惜老乾媽沒上市。
  • 精品:關於2021年的比特幣牛市頂點的預測
    相比而言,上一輪牛市在後牛階段漲四倍上來時,至少發生了兩次35%-40%級別的大回調。還有兩次17%和20%的小回調。狂暴大牛市已經開始了,並且會比上一輪更加狂暴。至於牛市會持續多長時間,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討論過這個問題。我認為比特幣的波動性會越來越弱,但每個周期持續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我會認為這輪牛市會在2022年的上半年見頂。
  • 白酒類、有機矽兩大板塊是未來行情的熱點板塊
    (2020年11月12日周四晚)今日四大指數均小幅高開,全天窄幅震蕩,除了上證指數小幅下跌外,其他三大指數都小幅上漲,量能都大幅萎縮,初步止跌。 今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數量只有33隻,比昨天的51隻大幅減少,是兩周來的最低值。僅僅比10月中下旬下跌階段的地量水平高一點。
  • 本周大盤大跌說明了一件事
    本周回調不改大盤今年收陽格局上周,上證指數盤中最高點、日收盤、周收盤,都創出過今年最高點,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大盤已然突破。本周一,上證指數以3446.65點開盤後,就一路下跌,日K線除了周四出現一根僅上漲1點的微弱陽線,其餘4天均是陰線。
  • 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時代:5年前牛市買入5萬元的工商銀行股票,捂...
    截止到今日2019年12月22日,工商銀行股票此時收盤價為5.94元,持倉金額為12800股*5.94元=76032元,加上現金餘額325.21元,所以到今天為止,持倉市值為76357.21元。所以,券商板塊上漲會比大盤漲得多,下跌也會比大盤跌得多,它是觀察市場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從A股市場的歷史來看,在2005年到2008年的牛市期間,中信證券受益於大牛市,兩年半的時間股價上漲超過30倍,非常可觀。在2014年11月到12月期間,受益於牛市升溫,整個券商板塊市值翻倍,漲幅也讓人驚豔。目前整個券商行業有一百零幾家公司,其中上市的目前是42家。
  • 警惕牛市四大陷阱
    你跑贏大盤了嗎?如果你的收益超過3.8萬元,那麼,恭喜你了,你比大盤更賺錢,不要懷疑自己的投資能力。但是,如果你手中持有另外三隻股票:*ST新億、*ST中昌、*ST瀚葉,如果你不幸成為這三家上市公司15.6萬股東之一,那麼,很不幸,你中槍了。
  • A股:大盤如期突破三年前3587點高點,是有效突破還是衝高誘多?
    A股:大盤不見3587點心不死?會否重演2018年11連陽舊事?》的標題裡就已經說得很直白了「大盤不見3587點心不死?」。而眾所周知,「不到黃河心不死」這句諺語,按照百科的解釋,意思是不到無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是略帶貶義的說法的。下面的章節再細說為何使用這一說法。大盤持續一周迭創新高,是牛市主升浪還是誘多?
  • 牛市來臨什麼徵兆?看完日進鬥金不是夢!
    看歷史軌跡,中國股市經歷了真正意義上的牛市大概有八輪:第一輪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第二輪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第三輪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第四輪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第五輪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
  • 牛市還在嗎?看完醍醐灌頂
    牛市還在嗎?周四周五的走勢實在太刺激,恐慌氣氛又在散戶中蔓延開來,提牛市的人少了,券商又騙炮了?a股又雙頭了?我首先亮明自己的觀點,牛市百分之百沒有問題,而且還很健康。表現最妖嬈的券商,不是騙炮,而是洗盤。
  • 創元教你淺談牛市特徵及牛市尾聲的處理方式
    牛市的特點是樂觀、投資者信心和對強勁結果將持續很長時間的預期。 儘管如此,牛市最常見的定義是股價上漲20%,通常是下跌20%之後,第二次下跌20%之前。因為牛市很難預測,所以分析師通常是在牛市發生後才意識到這一現象。 牛市的特徵 牛市通常發生在經濟強勁或強勁的時候。它們往往與強勁的GDP和不斷下降的失業率相一致,往往與企業利潤的增長相吻合。
  • 獨家重磅:看好大盤今年4500點的來由(2021-1-13)
    今年的GDP是97萬億,如果按7.9%的增速,2021年的經濟增幅絕對數是7.67萬億,其中產生各個環節的利潤平均超過20%,那麼在上市公司這些利潤超過1.53萬億。2、按照目前A股平均的估值,滬指的平均市盈率是18.5倍,深證成指的平均市盈率是34倍,A股的平均市盈率大約在23倍到25倍之間。
  •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牛市行情股票都是齊漲,閉著眼睛買股都賺錢呢?
    但牛市行情事實並非如此,牛市的時候絕對不是齊漲,而是一種結構性的行情,各大板塊輪番炒作,各大板塊輪番貢獻拉升迎來的牛市,下面以實際牛市來分析。歷史牛市行情是否會齊漲呢?根據A股歷史任何一輪牛市行情都不是齊漲,都是以結構性的牛市來完成一輪牛市,就拿上一輪2015年槓槓牛來分析:2015年牛市長達1年時間,一年牛市行情都是以各大板塊輪番啟動的,炒作的順延如下:1.金融股啟動拉升,證券、銀行、保險等;